人物:劳堪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 首
硕德存蓬荜,宏才出海滨。
百尘俱断想,万卷独留神。
貌以烟霞得,肠因道术醇。
花呈江氏笔,雨垫郭生巾。
金箭东南美,文章左国伦。
临池珠错落,洒翰玉璘珣。
众象归驱逐,千秋纵屈伸。
丹山孤凤羽,巨壑老龙鳞。
倒屣中郎客,披袍学士身。
平生唯慕古,龆龀已惊人。
品藻俱英杰,从游必荐绅。
雄心推岱岳,侠气走燕秦。
木铎劳堪任,蒲轮事未循。
有天恣谭笑,无地展经纶。
用拙原非拙,寻真即是真。
袁闳不绝俗,王烈善居邻。
江海称高士,乾坤数逸民。
晨凫开大道,宝筏济迷津。
幸忝登龙后,欢逢降岳辰。
永年三叟述,秘诀八公陈。
瘦骨浑如鹤,长眉俨若银。
壶中閒岁月,膝下抚麒麟。
竞指神仙在,应知甲子频。
荣期具三乐,谁复叹沉沦。
宣宗大王挽章 明 · 沈喜寿
五言排律
何世无贤主,吾君最圣人。
资应轩顼匹,德是禹汤邻。
代邸祥才发,周邦命已新。
堂堂天日表,嶷嶷帝王真。
弘毅参寥廓,聪明动鬼神。
经筵崇道学,宗庙荐精禋。
尽孝期追志,伸诬要正伦。
金张方膴仕,牛李劝同寅。
总揽权纲肃,宣扬政化纯。
虔诚惟事大,恻怛在安民。
至治瓯虽缺,清朝镜未尘。
那知儒雅胜,遂致武威堙。
贼祸踰侵阮,危悰效去邠。
存亡秉藩节,拯济荷皇仁。
累下征蛮诏,催驱反国轮。
贬深穿卫布,雠切卧吴薪。
饥忍烧羊却,劳堪铁杖亲。
绸缪遍牗户,讥察到关津。
设险调兵岁,生财偫饷辰。
畴咨先拨乱,规画急亨屯。
宵旰忧勤甚,膏肓疾恙因。
厌喧抛药饵,求静断丝纶。
南吕初逢吉,东荣告上宾。
祝尧龄奈减,传启祚犹申。
谁念法宫建,翻成虞祭陈。
文思为可继,礼俗贵能遵。
鸡犬三千里,鸢鱼四十春。
宸章辽左冠,御笔海隅珍。
末艺难容口,宏谟早勒珉。
刚贞元自性,俭约必于身。
睿鉴常留照,英灵岂少磷。
拟宣惭阁议,称穆歉词臣。
贱迹龙湾护,恩肌凤沼沦。
轸寒分煖袄,怜暍赐凉巾。
承乏纡爰立,嘘枯忝再抡。
鸿私酬蔑蔑,銮驾送辚辚。
功烈薰心久,仪形入梦频。
攀号搔白首,啜泣仰苍旻。
驽质将焉用,蔡沈独不贫。
长祈本支远,昌炽更振振。
昔余与公得罪于朝。同被谴逐。及余起废燕行也。公犹屏迹郊外。余以一壶告行。余羡公闲养。公忧我远役。相与噫嘘而别。逮余之生还也。公之入地。已三阅月矣。俯仰之间。已成千古。踽踽人间。谁知己者。没不得凭棺一恸。葬不得执绋以送。幽明之路。从此诀矣夫。余乌能已于一言。按状。公讳英耇。字仁叟。镇川宋氏。自丽朝。世有名人。入国朝有讳愚。以儒雅致大官。号松亭。其孙曰善文。九举不中。以处士终。生讳某。赠左通礼。生讳某。赠左副承旨。娶静庵之兄牧使赵崇祖之女。生讳某。赠吏曹参判。是公之考也。自处士至参判。宜达而窒。然皆袭训砥行。不堕家声。世称名族。妣晋州河氏。文孝公某之后。司酝署令世浚之女。生公于嘉靖丙辰。自幼俊颖卓异。甲申。登第。荐拜注书。仕满例升。而叔母夫柳公根为吏曹郎。格于亲嫌。西叙为司果者四年。丁亥。丁参判公忧。未几。连遭外艰。服阕。代祖母丧。前后处散者凡六年。至壬辰。松江郑相公为都体察使。辟公为从事官。拜礼曹佐郎。公募兵千馀人。直趋行在。道闻除侍讲院司书。即以兵付幕僚。单骑赴难。蹠穿虎穴。仅达行朝。迁正言改持平。充圣节使书状官朝京。还即归完山。三为持平。再为献纳。皆不就。己亥。除忠清都事。兼掌舟师。修起废堕。军民赖之。巡察以其状闻。留一年。入为持平兼文学。俄荐拜吏曹佐郎。升正郎。政府荐拜检详、舍人。未几拜司谏。言事出为清风郡守。甲辰。解印归。左迁大同察访。踰年病还。复出为星州牧使。时仁弘盗名横州里。牧是州者。必先诣其门。事皆咨禀而行。公至则绝不通问。其族人有藉势者。公缚而笞之。其徒大骇。诬劾公罢。庚戌。叙拜弼善、司谏、辅德、同副承旨。升左副病递。拜刑兵曹参议、参知。寻迁大司谏。拜庆尚道观察使。政成还朝。以圣节使朝京。时天朝方疑本国交通日本。公呈文痛辨。陈白明恳。礼部嘉之。所奏皆蒙允许。复命。用是劳。升嘉善。拜同知中枢府事。丙辰。分兵曹参判。时贼臣擅国命。重公名。必欲钩致。日相造请。公不直视。终不报谢。闭户沈吟。若有所思念。人莫窥其际。逮废母之论起。百僚庭争。公抗言力斥。终始不参。凶徒令在家献议。公书给枢府郎曰。此事须于义理上十分讲究。台官合词。论请远窜。公即日出东郊。忧愤成疾。粤三年庚申。卒于寓舍。春秋六十五。癸亥反正初。我上命追赠礼曹判书。遣官致祭。公风神秀朗。论议正直。性又刚方。不能容人过。人皆严重之。初为持平。有嬖人恃权贵恣行。公囚之。都宪欲缓之。累请于公。公曰。吾持三尺律而已。竟置重典。权贵怒阴中之。遂有燕京众避之行。其出麾为清风、大同、星州也。世皆嗟惜。而公则略无几微。见于色辞。殚诚奉职。所至民怀吏畏。税节赋时。公私裕足。按使上治绩。再有褒锡。洁修砥砺。敦行孝谊。不事家人产业。妻子常苦饥寒。处之晏如。性好施人。有以匮告者。罄橐与之。不问有无。亲族之不能自存者。馆而廪之。一如己出。丁酉之乱。贼兵在后。公之再从兄子甫六岁。庶弟之子三岁。公怜不能步。前抱后负。马重不能行。犹不舍。见者嘉叹。夫人坡平尹氏。正承庆之女。贤有妇德。公卒前四日。卒于完山庄舍。与公合葬于州北某向原。从先兆也。无子。取再从兄子兴诗为嗣。官今殿中。娶司谏崔尚重女。生男五人女二人。幼。公之侧室子凡六人。兴牧、兴猎、兴耕、兴筑、兴谷、兴松。女三人。殿中君谓余曰。先君子常言白沙李公、秋浦黄公、月沙李公。吾友也。今皆下世。独公在。不朽之托。子其任之。谨治石以俟。余固不忍铭公。亦不忍不铭。遂掩涕而为文。系之以铭曰。
天德之刚,屈而常伸。
公惟夙禀,不缁不磷。
秉直自遂,信躬而行。
约不掩豪,善毋近名。
宠以天曹,芥视若惊。
辱之马官,趋事如荣。
遭时孔艰,混世隐吏。
沈忧不语,杜门谢事。
一行奏牍,千古纲常。
匹马东门,萧然遁荒。
壁立危朝,不改其标。
寔为完人,庶几乎道。
宿固城店同孟和作 明末 · 钟惺
五言排律
可缓今宵发,无多二日程。
一眠安苟且,有友不凄清。
雪曙先于月,霜繁后必晴。
馀寒浮欲出,积气静初平。
仆马劳堪息,兴居简自轻。
纵非前路暮,吾意诘朝行。
北顶最高处,曼殊有法宫。
初来曾造极,五度例回中(丙寅年初来曾登北台自后以其地高峻修筑道途众劳堪念于是庚午辛巳辛丑丙午遂皆遥望未登兹来亦即依例仅至中途之普乐寺亦弗入便回銮也)
(去声)念众劳切,不妨一意融。
笑如望沧海,谁果到其蓬。
创得斋有会(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有兴更西行,山蹊尚坦平。
节劳憩嘉荫,畏暑体舆情(自永恬居至是斋约有数里岩蹊宛转境极幽邃而路尚平坦惟暑天登陟仆从汗浃众劳堪念是以每来此必于树木丛荫之下几番停憩以示体恤之意且几暇游览沿途峰态林姿俱怡目正宜从容延眺又奚必如杜甫诗所云都缘觅句忙耶)
游尔有何亟,得之那忘赓。
以云称太上,亦颇协初名。
静室(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最高处结宇,其名乃曰静。
茗邈陟穹隆,数息方造迥。
乘舆逸固然,肩舆劳堪省。
一劳与一逸,静岂能平等。
图已而忘人,此过谁当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