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颠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天池(甲辰)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清绝天池水,澄澄漾碧空。
金仙常照影,铁瓦不愁风。
日月千峰上,江湖一气中。
周颠遗像在,无复弄神通(寺有周颠等四仙祠。)
青龙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丈长,两头未截空中央。
旁有屃屃形更大,直斩奇峰为一坐,欲负不负身尚卧。
相传高皇开创气概雄,欲移此碑陵寝中。
大书功德告祖宗,压倒唐汉惊羲农。
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诏书切责下欧刀,工匠虞衡井中死(碑下有井。)
芟刈群雄笞八荒,一拳顽石敢如此。
周颠仙人大笑来,天威到此几穷哉。
但赦青山留太朴,胜扶赤子上春台。
丁丁从此停开凿,夜深无复山灵哭。
牧竖宵眠五十牛,村氓昼晒三千谷。
材大由来世莫收,此碑千载空悠悠。
昭陵石马无能战,汉代铜仙泪不流。
吁嗟乎,君不见项王拔,始皇鞭,山石何尝不可迁,威风一过如轻烟。
惟有茅茨土阶三五尺,至今神功圣德高于天。
初游艺机庐山 清末至现当代 · 董必武
七言律诗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层峦竞胜奇。
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陂。
盘桓最好寻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处至今疑。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
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颠住。
崄绝下阚无底壑,屈曲穿缘惟一路。
顷属秋晴强攀陟,俯之四海生云雾。
岷峨累垂西向我,杳杳长江但东注。
君不见寺东崖石镌竹林,穹碑御制山之岑。
周颠胡不留至今,周颠胡不留至今,虎啼日暮愁人心。
庐山绝顶白鹿台,上有御制周颠碑,石龟下蹲高结螭。
天葩震烈云汉回,文古两汉仍过之。
忆昔草昧龙虎斗,黄旗紫盖颠能知。
颠也似真还似痴,帝非感悟宁用兹。
百年势移功渐泯,碑亭毁裂将及碑。
诃持白昼鬼神泣,光耀天阴雷电随。
先朝虽允僧奏劄,修葺其如归有司。
有司有司颠莫疑,试看碑文碑后诗。
红罗真人起滁濠,天弧堕地扬旌旄。
龙蟠虎踞定南国,削平僣乱如吹毛。
上游楚气氛颇恶,奋臂怒比螳螂骄。
江汉窃据意未定,骑鹿欲向南山遨。
南昌坚城铁作瓮,撼山有力空为劳。
金陵援师来,飒飒乘风飙。
谋臣猛将谈《六韬》,从以仙人周颠左右舟中翱。
贼徒返旆出彭蠡,扼吭不得通江潮。
罪贯不盈势不灭,介恃战舰匡庐高。
鲸鲵小捷遽得意,纪信出诈汉王跳。
遂令三十六将同战死,庙貌留祀康出椒。
中山一人丁普郎,齐云捩舵如鱼舠。
韩成居左同列坐,半褰赴水赭黄袍。
其余面骍面涂炭,冒突烽焰头毛焦。
别有三五少年白面带微笑,甲胄踊跃轻波涛。
岂是鸱夷生去日,塑工肖得穷秋毫。
定应贼颅贯矢后,英灵舞抃隐约来林皋。
惜哉张定边,尔亦男儿曹。
天完逆将眼不择,犹奉余孽奔危巢。
奇材剑客误荆楚,百万齐作蹠犬嗥。
髑髅铺满大湖底,阴夜馁哭声号咷。
宁知此庙三百年,春秋伐鼓牛羊牢。
古槐郁郁崇封褒,曾护真主驱鸱鸮。
枯株断蘖犹敬惜,过客竞奠香牲醪
呜呼树木尚如此,英雄可不慎所遭。
湖波浩淼风萧骚,庙中木主永勿祧。
金匮石室之史傥遗漏,不妨搜讨姓氏镌刻蟠龙鳌。
⑴ 庙前古槐一株,相传明祖避难其下,后锡封号,迄今行舟致祷。枯干架置庙中,不敢私毁。
传闻竹林隐,形影窈难即。
空亭表遗踪,来往不可测。
云飞南山南,鹤语北山北。
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
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
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
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
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
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
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
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
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
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
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
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匡续先生几千载,周颠仙人安在哉。
闻声便唤竹林寺,见影顿筑文殊台。
浮云四起忽无地,举足步步愁莓苔。
吴越应从下方出,岷峨别向西天开。
拟呼圣灯照迷去,更借铁船凌汉回。
山僧一笑挽我袖,何如且住倾三杯。
雨馀披霁辉,稠叠云岩出。
草径引逶迤,松林拂疏密。
杂花眩白红,艳夺桃李色。
仙洞迫在眼,再挹幽泉滴。
苔壁污镵镌,魂冷龙蛇窟。
斜登御碑亭,异人觌彷佛(碑写明太祖《周颠传》。)
下瞰青茫茫,原野春烟裂。
盆浦带濂溪,波光荡无极。
连冈指新塔,升降疲崭崱。
左睨崥嶂雄,蔽若垂天翼。
石泉依寺院,龙鱼寒尚蛰。
战垒讲经台,芜没废兴迹。
紫阳昔解官,山北始攀陟。
踵寻增慨然,遗风鸦啼灭。
吊古别残僧,云中影摇兀。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