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大澍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法师吴兴人宋莫公提刑之后也讳起炎字月鼎生宝庆丙戌仪观魁梧神情爽拔幼习举子业尝三试弗利遂究心玄学放浪江湖间纵酒任狂往往作字类霞僪云佹灵异惚恍使人莫测其所为宝祐戊午秋绍兴旱马守裕斋迎祷雨雨大澍理宗三十五代观妙天师咸赠言有元至元戊子世皇徵如上京祈雪验辄止师陛陈曰天气中和万汇顺畅不宜抑也上悦赐上尊命典其教固辞归吴癸巳冬微疾弟子王继华奉汤药殊谨因辗曰明年正月二十六日非尔所能疗也至日浴更衣书辞世一章问继华何时殓曰棺衾已具端坐曰当俟五事备既逝夜三鼓天汹汹云风雷雨电俱时未惊蛰继华愕然悟乃敛葬长洲陈公乡元世皇三十一年也始师抵青城山丈人观礼徐无极及闻建昌邹(一作鄞)铁壁得王侍宸道妙即往备僮役邹病且革欲厚遣师泣以实告特授张星一符诀自是行四十年如响影予惟师能雪夏雨暵者其术也愤世托狂远蹈之操则君子有取焉序而诗曰
南北动君王,风霆雨雪将。
金花笺宠锦,紫柘碗封黄。
叔世儒无效,先天道大光。
何当闵焦涸,阴殛几桑羊。
燕矶感旧 明末清初 · 杜浚
七言律诗
岁在辛巳,余年三十有一,东游鹿城,荷诸同人饯送于燕子矶者,为四明薛千仞,时八十二,内江范仲闇秋浦,云间张友鸿,贵竹杨爱生,方外则道开、懒先,红裙则崔未莺、李澹如,狎客不记。今无一存者。和韵之次,缅怀畴昔,再成一诗,亦可以知余之老而无赖矣。
坡陀山半结飞楼,壮岁曾叨饯远游。
䌽笔雕弓俱气象,美人名士各风流。
暮帆遥指青山峡,夕照斜通白鹭洲。
惆怅一时消歇尽,独张老眼望难收。
飞龙篇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戊戌八月十一日霪雨大澍海上黄湾以北至于独山群龙俱起每山俱有龙窟秦山始皇庙侧龙起者三山僧云晨起云黑如墨须臾火发若万炬照岩谷大声连震者三雨霁巨木俱拔龙爪宛然当湖水门俱没舟从陆行入荡桨街衢间舴艋直入县治二日水始退吾闻龙之出也以时非时而出名曰龙孽况数邑怀襄乎昔陈思有飞龙萹言神仙冲举之术斯萹也名仍其故聊以纪异云尔
海为百谷王,龙也万鳞长。
以气相吞吐,二仪为震荡。
马嗥弹丸土,大泽环其东。
祖龙此来游,遗庙荒山空。
精灵发幽蛰,一怒裂群雄。
崩天迸厓罅,出穴驱丰隆。
随爪巨槎拔,噏呼风转蓬。
长樯并海行,淖作当湖穴。
千蜃之所都,百雉浮蚁垤。
忽焉巨浸至,疑有地维挈。
鱼虾游县门,帆桨入城闑。
乾坤倏浑沌,东南尽洪波。
朱鳞奋赤霄,慑伏蛟鼋鼍。
偃仆僵山精,陵阿且颓陁。
陆沉嗟九有,龙兮奈尔何。
(五月十六日)(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迩日常作云,每复飘微雨。
明知泽已沾,再霈望犹伫。
以已度人心,知足诚艰睹。
逮已才细霏,卓午遂大澍(叶)
倾檐时泻泉,积砌疑成渚。
麦穗饱灌浆,禾苗资勃举。
傍晚晴益佳,暄润协时序。
额手同农庆,敬勤励心所。
买来新婢,看生虽草舍,盈盈娇小。
只为饥寒抛骨肉,竟作依人飞鸟。
顽不闻呼,懒先觅睡,闺课何曾晓。
且须情恕,跛奚黄子尝教。

吾更约法三章,屏当绣线,床拂中庭扫。
瀹茗焚香司笔砚,插架尤须端好。
数日长随,一朝谛视,村气除多少。
喜分钗朵,笑他还插颠倒。
赫炎销骨火云蒸,御气排空病未能。
竹外狂呼遭鬼詈,湖边小立待波澄。
中孚更乞谁占卜,内热端宜自饮冰。
漫道焦原雷隐隐,苍龙作雨总无凭。
注:1、《焦氏易林·中孚之第六十一》:“鸟鸣嘻嘻,天火将下。燔我屋室,灾及姤后。”谢康乐《初发石首城》诗云:“虽抱中孚爻,犹劳贝锦诗。”张铣注曰:“《易》中孚卦,九五爻也。”
2、《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吾其内热与?”
3、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雷震数声,甘泽大澍,焦原赤野,无不滋润。”按:焦原,巨石名。《尸子》卷下:“莒国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太白《梁甫吟》:“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附:
次晦窗先生见示原韵 苏俊
野马嘘尘火龙蒸,手提天下竟谁能?兵围旧国难屠热,灰灭昆池恐未澄。
双阙才人团扇影,百年心事玉壶冰。官蛙听到无声处,雷电成章岂足凭!
元韵和晦窗小暑闻雷无雨 东遨
一震难消暑气蒸,宣威似此究何能?徒令草木怀惊惧,未见江河返澈澄。
失箸曾欺曹孟德,镌碑又借李阳冰。无霖莫责推车女,天意从来少准凭!
晦窗兄见示小暑闻雷无雨诗次韵奉和 仰斋
铄石流金暑气蒸,呼风唤雨竟谁能。滔滔恶浪千层浊,熇熇炎霄一色澄。
韶乐徒闻难解愠,夏虫仍是不知冰。密云兴起其雷矣,作势装腔岂可凭。
园荷初开用小暑韵 停云
其一
炎海无涯草木蒸,娉婷一笑竟何能。风中帘幕分香迥,月下池塘照影澄。
绿盖倾交谦似客,缟衣裁就皎于冰。游人岂必江南去,旧日渔歌未可凭。
其二
覆雨翻云气郁蒸,长风一罅自难能。因诗迓客千年远,望月垂波万里澄。
久逐扁舟飞棹雪,但容心事入壶冰。闻君执热浮沈外,寄与清凉欲底凭?
其三
遥闻江右困炎蒸,老去萍号雨不能。甘露门中身且寄,落花天外意常澄。
人间惯识空成色,物极争无火出冰。早是金风吹欲满,履霜消息信堪凭。
步韵感怀 紫箫
年来浑若入笼蒸,欲脱灾星总不能。万里生灵伤劫难,何时天道转清澄?
桑枯海沸多遗恨,骨瘦魂痴尚抱冰。认取风雷终有尽,三春暖意自堪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