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姚广孝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二
慧旵禅师者。
楚人也。
出王氏。
字虚白。
七岁。
知诵佛陀名号。
寤寐不息。
又七岁。
礼妙觉寺湛然祝发。
祝发之顷。
忽祥光四际。
皆成五色。
湛惊喜曰。
此沙弥。
他日定南针子也。
遂以慧旵名之。
师为人。
奇伟方正。
亲先敬后。
犹如饥渴。
然性刚不解软语。
闻耳出口。
若持券。
人共称之曰楚直。
至有难发之举。
必激师发之。
发俱中节。
湛然每召师曰。
浩浩光阴。
切莫错过。
对曰。
不错过。
湛每视而休去。
一日湛问曰。
今日作甚么。
师曰。
切萝卜。
曰。
你只会切萝卜。
师曰。
也会杀人。
湛蓦引颈。
师曰。
降将不斩。
湛吐舌而起。
湛迁疏山。
师别参松隐于云间。
因睹孤松。
了然自许。
遍历户庭。
不受控勒。
之平江。
见果林。
果林掷下蒲团曰。
试说看。
对曰。
只者消息。
本无言说。
破蒲团上。
地迸天裂。
林爱其神骏。
指往邓尉。
拽杖门送。
抚师背曰。
登泰华之巅。
始知宇宙之大。
投五犗之饵。
可语沧溟之深。
子往矣。
毋迟。
师敬诺。
是时。
宝藏持禅师。
继席邓尉。
进者虽云涌。
而去者亦川流。
盖其慎也。
师谒之。
持公问曰。
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
你云何会。
师进步叉手而立。
公大呵之。
师乃愤疑参堂。
株立不寐。
至二夜洞彻临济宗旨。
遂师资道合矣。
持公迁化。
师关隐安溪。
三十载如一日。
永乐年间。
道风大播。
名都会邑。
重币交至。
师俱却之。
其节概严冷。
一振风穴之风。
姚斯道
以显望鸣当世。
欲为师撰序。
师亦却之。
斯道叹曰。
嗟乎。
倒岳倾湫之际。
卓立当阳。
挥召不得者。
若公也。
至于跛鳖之行。
飞龙之说。
岂足恃哉。
识者。
皆多姚公之知人焉。
海舟永慈。
自出峡。
负其知见。
盛气加人。
不肯挂搭诸方。
灵谷堂头。
强慈首众。
有禅者。
盛赞师之机略迥别。
慈无可意。
洎终期。
即通谒于师。
师攃其宝惜。
绝其盖缠。
慈乃归心。
竟代师任持公之道。
正统五年。
师无病示化。
先有遗嘱偈曰。
字付慈海舟。
访我我无酬。
明年之明日。
西风笑点头。
更以衣钵。
遣白庵明长老。
送至东山。
时。
海舟慈。
开化东山三载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金华人,字中州。
洪武时征入书馆。
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
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
以罪死。
有《尚絅斋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三
冀字中州,金华人。
洪武丙辰,徵入书馆。
出为全州教官,迁湖州教授,调北平,坐罪死。
有《金华》、《南行》,《霅川》、《北游》等集,合为《尚斋斋集》五卷。
(《四库总目》:童冀在明初与宋濂、张羽、姚广孝相唱和,词意清刚,不染元季绮靡之习,虽名不甚著,而在一时作者之中,固亦足相羽翼。
胡翰《仲子集》:陶徵士高节,非晋、宋人比,故世慕之。
韦应物之拟作,苏子瞻之和篇,往往不绝。
中州是集,盖兼取二家,而寤寐乎柴桑、栗里之间,可谓好之笃而思之精。
田按:中州《金华城川十咏序》云:「洪武丙辰冬,忝徵至京,明年而职教全湘,溯大江西上五千里。
」是尝为全州教官矣。
集中《零陵水车行》、《赠丹崖隐者》等诗,皆此时作也。
《次衍公约看杏花》诗云:「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恩归叹萧索。
」盖官湖州教授者最久,故云「苕霅十年」也。
张来仪为中州题画诗云:「吴兴博士今郑虔,故山未归雪满巅。
今年召对席屡前,蒙恩亲赐水衡钱。
」盖职教湖州时,曾朝京,赐钱遣归也。
集中《拟古》诗云:「我生七九年,始识广莫风。
」则迁北平教授时,年已六十三矣。
中州《前和陶》诗,胡仲子书其后。
钱牧斋云:「苏平仲书其后。
」馀检《平仲集》,无此跋,疑牧斋记误也。
《后和陶》诗,独庵少师跋云:「中州才力老成,学问淹贯,其和诗如茧抽泉决,略不见其艰窘。
」又《奉答中州》诗云:「金华先生老而逸,欲作山中看花客。
寄来长律冰雪清,往往丁宁看花约。
」深致推挹。
金华明初作家林立,往往以古文擅长,若中州之诗,与数子角立于坛坫之间,当亦不多让也。)
卓敬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卓敬(?
—1402年),字惟恭,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温州府瑞安县卓岙(又作卓岙,今属瑞安市仙降镇)人。
靖难之变后,因为忠于建文帝,不愿归顺明成祖,被处决。
明神宗为其平反,南明谥忠毅。
始祖自卓岙(卓岙)徙居沧洲。
卓士坚之孙,卓伯毅之子。
少时聪慧,过目不忘,“美丰姿,善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
官户科给事中。
官至户部侍郎。
他曾劝建文帝提早削藩,请改封朱棣到南昌,“燕王雄才大略,酷似先帝,顾其为人,必非久在人下者。
且北平天下都会,地方广邈,士马精强。
今宜及其未备,徙封南昌,则羽翼既去,变无从生。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举兵入金陵,是为明成祖。
卓敬被捕,成祖责怪他提倡削藩,是离间骨肉,卓敬却说:“惜先帝不用敬言”。
成祖颇爱其才,把他下狱,使人以管仲、魏徵的案例劝他投降。
卓敬不屈,但求一死,成祖亦不杀。
国师姚道衍与卓敬有仇隙,便在成祖面前进谗:“敬言诚见用,上宁有今日。
”成祖深以为意,因而斩卓敬并灭族。
根据史学家柴德赓的考证,姚道衍根本当时不在金陵,根本不可能劝成祖杀卓敬,这是《明史》的编撰者乱抄野史的结果。
抄家时“一室萧然,唯有书画数轴”,朱棣叹道:“国家养士三十年,不负其君,惟卓敬尔!
”隆庆中,私谥“忠贞”。
在御史屠叔方的建议下,万历九年“褒表遗忠”,获得平反,旌表其坟墓,建祠奉祀。
弘光中,谥忠毅。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