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琮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吴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玘(1424年—?
),字仲玉,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民籍。
景泰甲戌进士。
官至顺天府府尹。
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五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四名。
成化末官至顺天府府尹。
弘治元年(1488年),给事中宋琮、御史俞俊等参劾诸官,吴玘等以「老懦无为」致仕。
潘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庐州府六安州人,字景微。潘岳子。天顺四年进士。任御史,有直声。官至左布政使。
维基
潘稹(1428年—?
),字景澄,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人。
天顺庚辰进士出身。
官至四川左布政使。
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九名。
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六名。
成化末年累官布政使。
弘治元年(1488年),给事中宋琮、御史俞俊等参劾诸官,潘稹等以「素行不谨」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吉安府泰和人,字正言。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初为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进侍读,历侍读学士。谋为礼部侍郎,为吏部尚书尹旻所格,既而以中旨得之。后任南京吏部侍郎。二十二年,以万安、李孜省力,为户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旋进兵部尚书。次年,弘治帝即位后罢。又数年而卒。
维基
尹直(1431年—1511年),字正言,号澄江,江西泰和人。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
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
《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
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
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
因父丧丁忧去职。
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
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镇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
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
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
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
尹直以中旨得之。
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
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
」(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
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
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
成化二十二年要求推荐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尹旻列何琮等八人。
诏用何琮,而尹直以万安、彭华及李孜省力荐,中旨召还。
与李孜省合作陷害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圭,引起与论喧然不平。
孝宗即位,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上报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孝宗于是薄其为人,令其致仕。
弘治九年,尹直上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
帝却之。
正德年间卒,谥文和。
明史》有传。
任彦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彦常(1434年—?
),字吉夫,南京江阴卫人,军籍。
天顺壬午进士,成化末年累官福建佥事。
天顺六年(1462年)壬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一名。
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九名。
授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迁福建提学佥事。
弘治元年(1488年),给事中宋琮、御史俞俊等交章参劾诸官,任彦常等以「素行不谨」致仕。
徐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用美。成化二年进士。授监察御史,以亲老,乞改南京。抗疏劾免不法之都御史。复谳湖广大辟囚数十人,止坐五人,余皆驳免。官至江西按察佥事。
维基
徐完(1436年—?
),字用美,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
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三十四名。
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
授监察御史。
以亲老改南京监察御史。
累官江西佥事。
弘治元年(1488年),给事中宋琮、御史俞俊等参劾诸官,徐完等以「素行不谨」致仕。
曾祖父徐以诚、祖父徐文质、父亲徐昱,曾任南京国子监助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长安人,字惟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初与刘概、汤鼐等为文会,相友善。后以荐鼐可任巡按,坐朋党削籍。
维基
吉人(1452年—?
),字惟正,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长安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陕西乡试第七名举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五十六名,三甲第六名进士,授中书舍人。
四川饥荒时,孝宗派郎中江汉赈灾,吉人称其不能胜任,宜派遣四位使者分别赈灾,并举荐御史为巡按,其中举荐给事中宋琮、陈矞、韩鼎,御史曹璘,郎中王沂、洪钟,员外郎东思诚,评事王寅,理刑知县韩福及寿州知州刘概可为使者,而以汤鼐担任巡按。
魏璋草疏,却伪署御史陈景隆等名,称吉人抵抗成命,私立朋党。
皇帝大怒,下吉人入诏狱,命自引其党。
吉人于是称汤鼐、曹璘、东思诚、韩福以对。
魏璋又对御史陈璧等言,真正党羽是汤鼐、刘概、主事李文祥、庶吉士邹智、知州董杰,并称其受贿。
数人下诏狱,欲处死。
刑部尚书何乔新、侍郎彭韶等持之不准,而外廷官员亦认为不平。
改为连坐妖言:汤鼐受贿戍肃州,吉人则因欺罔,削籍,其馀几人均降职。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三一
李珊,字廷珍,一字玉树,号古愚。琼山海南卫(今属海南省)人。明宪宗成化二年(一四六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选南京福建道御史,升广西佥事,整饬柳庆兵备道。有《古愚集》。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八、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六有传。
维基
李珊,广东琼山县(今属海南省)官隆人。
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进士,授行人,出使占城,选南京福建道御史,升广西佥事,整饬柳庆兵备。
弘治元年(1488年),给事中宋琮、御史俞俊等参劾诸官,李珊等以「素行不谨」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