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后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留别张后府兼素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土窗茅屋断知闻,十五年来谢世氛。
云水至今还恋我,江湖何处更逢君。
留连细剪方斋烛,潦倒愁看北冀云。
再拜先生无可话,一杯留嚼野夫芹。
深云不放月轮孤,辗转方斋酒一壶。
士气西江还易振,斯文赤子更须扶。
百川宗派趋彭蠡,两袖清风过小姑。
无限衷情言未了,千年公案在鹅湖。
月既明,西轩琴复清。
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此情。
歌宛转,宛转声已哀。
愿为星与汉,光景共徘徊。
悲且伤,参差泪成行。
底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
歌宛转,宛转结复悲。
愿为烟与雾,氤氲共(一作对)容姿。
〖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者。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时。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韵调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以上《乐府诗集》引。乐府又云。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逯案。续齐谐记。梁吴均撰。然检《御览》、事类赋引此或谓出《晋书》。或谓出《世说》。似王刘歌诗晋世已有记载。今列此俟考。
〗元诗癸集:皇庆改元,有张三郎者,善笛。八月十五夜,倚乐桥作伊州曲。夜静,有老人来曰:「尔笛固清,未能脱俗,为尔釐正之,当熟记无忘。」乃指教其孔,换易数字,曲益清峻。张更别求曲,老人取笛自吹,超出尘壒。张问何人作,答曰:「仙妹刘妙容歌也,因以传我。」复请授其指,老人笑而起曰:「子凡心,我岂能教尔耶?」去数步不见。张后以指寻其曲,终不能得其高古之趣。
乘危叛父,范氏语定案。
听谗杀子,宦妾恣为乱。
辅国胁上,皇君失乾断。
张后效武,韦夫为纲撺。
父子君臣,夫妇胥无干。
始终懦柔,昏悖诚堪叹。
藉李郭克,复非出其算。
若肃宗者,言之污文翰。
题易实甫所藏张梦晋岁寒三友图,实甫自言张后身也(戊申稿,清光绪三十四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诗
岁寒图里松梅竹,谁遣山茶代老松?
古梦唤回缑岭鹤,仙身呼证洞庭龙。
拈花一笑人何在?公案三生事偶逢。
悟彻画禅无我相,满天明月寺楼钟。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
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
将星堕空化为土,鍊石心劳竟何补。
侯归上天多旧伍,关为前驱张后拒。
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⑴ 潘云表出北地王风节恨孔明不及为之佐耳千古之恨何时消得
赵高传 明末清初 · 尤侗
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红。
赵娆曹节私相通,老祖太太配公公。
月华门前车斗风,涿州道上马游龙。
内操挝鼓鸣刀弓,犴狴流血朝班空。
祠堂昭德兼崇功,干儿义子多如虫。
读史至此惟三叹,殆哉岌岌将作难!
满朝弹章君不见,中宫独看《赵高传》(委鬼,谓魏忠贤,茄花,谓客氏,北音读客为茄。老祖太太,群小称客氏也。熹宗见张后观书,问何书,曰:“《赵高传》。”忠贤闻而恶之,屡欲倾陷。)
三载分张后,穷庐独坐愁。
仙舟怀李郭,逝水怅应刘(西塘、鹿床诸君。)
往事鸿留爪,虚名鱼中钩。
因君远相问,将此寄麟洲。
天启宫词 其一 明 · 陈悰
七言绝句
张后性淡静,爱憎稍与众异。客氏教宫人效江南作广裒低髻,尤为后所厌。薄春秋佳日,驾幸西苑等处,坤宁宫侍从多不踰三四十辈,其装束如图画所貌。古人像客氏,往往目笑之。
红粉排班玉辇傍,西园花柳蹋春阳。
中宫侍从偏无几,窄袖高鬟一样装。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乳保部
天启宫词 其三 明 · 陈悰
七言绝句
客氏惮张后严明,谤以蜚语,谓张后父非张国纪。乃系狱海寇孙官哥所生也。内安乐堂在金海桥,西宫人有罪,及老病者,居宪庙时,乃妃怙宠,纪后托病驻辇于此,笃生孝庙。客氏扬言欲奏,请修《筑行纪》。后故事又将遣名下宫人潜往河南,访后家世,故使后闻之。后窘甚,无计。适客氏归私第,其母动以危言。事乃得寝,后尝用白绫间新桑色绫制衣,如鹤氅式服之礼,大士宫中称为霓裳羽衣。
金海桥西问旧堂,几回清泪滴霓裳。
不知阿母传何语,罢遣宫人到洛阳。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乳保部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