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居正

相关人物:共 135 位
共 1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羊可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汝阳人,字子豫。
万历间进士。
授安邑知县,迁御史。
以追论张居正罪合帝意。
累迁尚宝少卿。
后以忤当道,谪瑞州通判,终山东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
历监察御史,以忤张居正外调,累官福建右参政,廉直有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 【介绍】: 明山东历城人,字象贤,号南渚。
隆庆五年进士。
万历初授南京兵部主事。
请广取士之额、缓催科、开言路。
张居正欲重罪之,因吏部尚书王国光劝,出为楚府右长史,复坐以事,落职归。
居正死,起户部郎中,累迁户部尚书,兼署吏部,推举无所私。
后因故被劾,遂杜门乞去。
家居七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子畏。
隆庆五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
万历初,改御史。
因上疏劾张居正,廷杖除名。
居正复诬以他事,远戍广西。
至浔州暴卒。
天启初,追谥毅思。
有《精忠堂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夷陵人,字孟真。
子媳为张居正女。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累官刑部侍郎。
曾贻书居正,对其作为,有所规劝。
居正卒,亲党皆坐斥,一儒独以高洁名。
寻拜南京工部尚书。
不久托病归。
居正女嫁资极厚,一儒命缄藏别室。
居正死,资产被没,一儒以所缄物还之。
天启中追谥庄介。
有《刘庄介公瑞芝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20 【介绍】: 即朱翊钧。
明朝皇帝。
穆宗子。
隆庆六年,穆宗死后嗣位。
次年,改元万历。
初年,张居正以司礼监冯保为内助,排高拱而为首辅,以天下为己任,整顿武备,清丈田亩,实行一条鞭法,国势颇振。
而神宗年少,颇以“大伴”(冯保)、“张先生”之约束为苦。
万历十年十二月,张居正死未半年,即黜逐冯保。
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
此后,申时行当国,遇事迁就。
言官对奏,空有抗直之声,其实徒争意气。
万历中期,帝不临朝,不批答章疏,不补缺官,政事荒怠日甚。
自二十四年起,遣宦官赴各地征税开矿,借此勒索。
十余年间,民变迭起。
帝宠郑贵妃,爱其所生福王朱常洵,以皇太后及群臣故,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夺嫡之疑时起。
四十二年,福王赴洛阳就国,所给大量庄田,皆夺之民间,海内骚然。
朝臣门户之见日深。
其时后金(清)勃兴,辽东形势紧张。
四十七年,杨镐四路之师覆败。
军费匮乏,遂以辽饷为名,增赋三次。
民穷财尽,内外交困,明之灭亡,征兆已见。
死于四十八年七月,距甲申之变,不满二十四年。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神宗讳翊钧,穆宗长子,建元万历。
在位四十八年崩,葬定陵。
有集一卷。
(《野获编》:今上以冲圣禦宇,张江陵相公进《帝监图说》以劝讲,内列「圣哲芳规」、「任愚覆辙」二项,以寓劲戒。
自是益勤史学,更命进讲《贞观政要》。
至十六年,阁臣进太祖御劄在内阁者,凡七十馀通。
上命留内恭藏,因索累朝实录进览,阁臣对以实录成时,史臣俱会同焚稿于芭蕉园,人间并无底稿,惟皇祖世宗特建皇史宬以藏列圣实录宝训,但册样稍广,宜减为书册,庶便展阅,容令中书官誊进,陆续上呈。
上允之。
由是金匮石室之藏,俱登乙览矣。
于慎行《谷城山房集》:上初即位,好为大书,内使环立求书者,常数十纸;而外廷臣僚得受赐者,惟内阁讲臣而已。
字画遒劲,鸾回凤舞。
时圣龄十馀岁矣。
丙子,张公位及慎行补入讲幄,上顾相君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
」内使已濡墨俟,上遂大书二幅,赐位及慎行。
字画比赐诸公者稍大,庄劲胜前。
时御龄已十五矣。
《续玉笥诗谈》:司礼张维,蓟人也,少侍今上春宫。
为予言上初学诗,咏新月云:「天边一轮月,其形光皎洁。
可比圣人心,乾坤多照彻。
」帝王气象,宛然二十字中。
钱谦益《列朝诗集》:上天藻飞翔,留心翰墨,每携大令《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论》、米芾《文赋》以自随。
《劝学诗》一章,御书赐太监孙隆刻石吴中者也。
内府藏颜鲁公书《孝经》,命江陵相装潢题识,珠囊绨几,未尝一日去左右。
丧乱之后,朝士以百钱买得之。
鲁公法书精楷,俨如《麻姑仙坛》,每章有吴道子画,精彩映发,手若未触。
天球琬琰,零落人间矣。)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雪峤,宁波人。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鄞县朱氏子。二十九岁出家。行脚无有人处。后访秦望山妙祯山主。主举他心僧因缘。一僧参曰。那里来。僧曰天竺来。他心曰。我闻有三天竺。你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师自是疑情顿发。次日曳杖至石头上高提曰。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忽前后际断。返天台。抬头见古云门三字。大悟。途中作偈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根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见得他时打断筋。因入双髻。诛茅。次参云栖龙池。出世日。拈香供云门匡真偃禅师。后东塔开堂。又供龙池。示疾书偈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塔全身于云门。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圆信。
京兆之房山人。
薙发白云山。
礼大僧德敬为师。
往来上方红螺之间二十馀年。
行脚所至。
为武林淮安六安终南。
每住辄数载。
以嘉靖庚申。
太岳驻锡虎耳岩穴。
而哮者争避匿去。
倚石为屋。
稍稍剪夷其积。
圜瓢数十馀。
踞石沿涧。
出入幽花美箭之中者。
累累如笠。
岩上莲池二。
阔可二丈。
旱岁不竭。
蓬室三方广当身。
所得一缕一粲。
尽以供十方游衲。
行之数年。
遂成丛林。
倾震旦。
士女号呼悲啼。
而至者不至虎耳岩。
犹未跻岳也。
至岩不头面顶礼者。
自以为悭缘。
必痛哭去。
否则谨伺岩扉外。
经数日得一见。
则喜过望。
以故。
虎耳岩之名。
遍天下。
计贤士大夫之辙以日至尚方之赐。
掖庭之供。
以月至。
自嘉隆以来。
耆宿之著闻。
未有若师者也。
然师务为密行。
不以解显。
应机之言。
多依孝敬。
抚摩煦煦。
犹乳母之于骄子。
金钱涌而至。
拒不纳。
有赠糈者。
付尝住作供。
四十馀年。
影不出山。
趺坐一龛中。
如朽株。
虽利根之士好为奇谈。
诡学者睹其颜。
莫不肃然增敬。
师夏腊最高。
逆其生。
当在宣成间。
诸徒属。
试以腊叩。
不答。
尝简其箧。
得旧𦇧衣。
忽云。
此武皇帝七年。
王城中施食。
所得衣也。
叩之。
复不答。
后终于山慈圣出藏金。
为师治塔焉。
严蓬头者。
襄人。
日诵弥陀佛数万声。
性高洁。
施赀尝累千金。
挥之如尘土。
踪迹甚异。
人不得而凡圣之。
亦绝世奇人。
不二之流也。
明河曰。
或云。
不二。
姓徐。
世为襄善门。
徐生长。
不二送出家。
挈妻入五台山修行。
不二寻觅父母累年。
得于冰雪堆中见不二。
大怒曰。
不肖子。
何故远远奔来。
汝以我为父母。
我已出家。
以我为知识。
我未悟道。
大丈夫出世。
孤峰绝顶。
一间草屋。
了办自已不暇。
尚当为生死爱情所使。
至于此乎。
速去。
无落吾事。
不二遂南还。
居虎耳岩。
为世大知识。
虽不二灵根夙种。
固有自来。
而开发之助。
亦繇父母。
团圞一门。
又出襄地。
或自庞家人再出。
不可知也。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雪峤圆信禅师者。四明人。姓朱氏。出龙池传禅师之门。首住径山。终于会稽云门。诸方服其神骏。推尊之曰信公。高怀无我。至性不羁。笑骂自繇。人天罔测。卸胜劣之戈甲。劈今古之藩篱。纵饶一问十答。而紫罗帐里。不撒真珠。假使未闻先悟。而千丈岩门。尤遭点额。大有伤弓之鸟。见形高飞。所以短贩之徒。望风栗足。故虽独据胡床。不啻冲霄野鹤。以至屡迁名刹。仍然本色山翁也。公生九岁。闻弥陀经。即知有出世法。于是。读书常诺诺。而罢之。然词语绝尘。风仪潇洒。犹王谢之玉壶冰映。又爱与方客游。游必领益。年二十九。竟去家矣遂。访妙祯禅宿。于秦望峰下。祯举古激之。公反覆研究。连七日不知寝食。忽仆于石。前后际断。如日轮迸空。天地一色。冲口得偈。势不自禁。欲往天台寻印證者。度若耶溪。忽翘首。见古云门三字。得大休歇。乃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跟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迹。见得他时打断筋。遂别策。入双髻峰萝龛石室。灰世忘缘。间发新声。豪吟达旦。而刀斧无痕。诸方景焉时有云栖高弟闻谷者。雅相敬善。一日谷行脚回。举幻有传和尚相见机缘。且称传公葆重。有类明教嵩。枯淡过于馀杭政。其接人真西河狮子也。公乃三诣龙池。契其机。与悟修二禅师。为雁行焉。后悟主天童。修主磬山。公独庵居。垂三十载。黄公端伯。余公大成。请就径山祖庭。升座拈提临济宗旨。端伯还西江。于崇祯庚辰。以庐山开先寺迎公。诸山宿衲俱集。公一以胎风簸雨之舌。振其拈花落草之机。或不耐公笑詈而去。或经公指唤。而心旷神怡。公忽拽杖还旧隐。众惊遮挽之。不可。时往来衲子。传天童规制宏壮。条令斩新。乃至运瓦搬石。伺杵负薪。无不彻底为人。公独骂之。逮天童讣至。公又恸之。侍僧曰。大师昔何骂。今何恸也。公良久。抚膝而起曰。咦。我掌宁独鸣乎。遂躬至天童。书挽章而奠之。词曰。同出龙池入路长。吴兴分袂过钱塘。多年挂锡玲珑石。今已藏身寂寞乡。云面揭开红日。眼山眉愁断白花。香离离一片苦心事。且道何人在影堂。北还。又入龙池。于传公塔前。拈香曰。桐棺山下养龙池。步入凉风觅我师。当户娑罗空腹树。迎阶芳草昔人眉。追思滴血曾留偈。会写传灯嗣法诗。今日塔前成九顿。流源千载继孙儿。耆旧乃请示众。公曰。我昔第三度登龙池。先师曰。你草鞋犹未脱也。我道。何处见草鞋来。先师微笑而止。我即呈偈曰。数载龙池三度登。重重问话舌生冰草鞋分付虎狼去。双髻峰头一个僧。又思。当初在山阴。看云门语录。得他的力。又在云栖。亦有机录。岂可忘却。所以云门云栖一齐拈香供养。诸方便道径山遥嗣云门。径山以为不然。瓜有根树有叶。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岂可孤负禹门先师。断断无此理也。然宗门事。把住也繇我。放行也繇我。有时作宾。有时作主。有时宾主齐彰。有时宾主双忘。此乃临济家机用。人天莫测。庸人岂得知也。还双径。禾城道俗。以东塔禅林。坚致于公。公为笑留。名缁贵素。日绕枝藜。公眼幻青白。众益心惊。晚住云门。公年七十有六矣。机用益峻。精神益劲。尝自号曰青狮翁。或称语风老人。又曰迦那尊者。每携童子山游。人见访。或打觔斗。人拟议。叱退之。雏禅窃论公弗恤也。顺治丁亥中秋。谓弟子曰。古人立化的也有了。坐亡的也有了。至倚杖倒卓都有了。毕竟老人。怎生去好。语讫大笑。书片纸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乃入寝室。憨卧数日。忽起坐。索茶而啜。连唱雪花飞之句。擎杯脱去。世龄七十七。瘗全身于云门。庚子朝廷。慕之赐帑全五百。并委书弘觉忞禅师。而新公之塔。又临公顶相于宫中。而事焉。公居开先时。弘觉为西堂。洎嗣天童。而公独钟爱之。故弘觉禅师。以犹子。纪公千秋之纲目。甚详也。 赞曰。整齐法运。临渊履冰。爰师笃慎其心也。蠡测者谓。师蹶弛自了则优。为人则寡。盖明之中叶。少室宗风。循规蹈矩。如喑若聋。非师濯之以清泉。激之以霜钟。则天方梦梦耳。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圆信,字雪峤。姓朱氏,鄞人也。年二十九,始为僧进具。欲往天台访寻知识印證,忽举头见古云门三字,豁然大悟。遂返缚茅双髻峰,复以偈谒云栖,更参龙池,室中机契。万历间迁径山,复住庐山,尝作《净土诗》,自叙云:“甲子秋,游黄山,直上危峰绝顶,若升忉利,忽空中人语:‘比丘久隐,时当弘法,众生差异,善调伏之。’”知净土百咏,成于黄海光明顶也。崇祯八年,中丞余大成、司理黄端伯访信径山,即请开法。丁亥八月二十六日示疾,书偈端坐,索茶,饮半盏而寂。
申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懋良。
嘉靖间进士,历官陕西参议,以边功擢阳和参政。
单骑出塞,调画定盟,使俺答称臣献贡。
擢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万历初,以忤张居正罢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湖广江陵人,字别山。
张居正曾孙。
崇祯十三年以荫补中书舍人。
十五年奉敕慰问湖广诸王。
两京相继失,走诣福建,隆武帝授指挥佥事。
永历时官兵部侍郎,经略楚粤兵马。
清兵入桂林,与瞿式耜同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5—1539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字秉用,后赐名孚敬,字茂恭,号罗峰。
二十四岁中举人,屡应会试落第,聚徒教授,名所居为罗峰书院。
正德十六年始中会试。
以武宗在南方,至次年世宗即位,始应殿试,中进士。
世宗欲追崇生父兴献王,璁迎合帝意,力折廷臣,上疏请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
争议数年,廷臣死于廷杖者十余人,贬窜相继。
三年九月终用其议定尊称。
自南京刑部主事内召为翰林学士,历兵部侍郎,于嘉靖六年入阁,仕至华盖殿大学士。
士大夫咸切齿。
璁亦颇事报复,逐退异己者颇众。
然持身特廉,痛恶贪官,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建树亦多。
有《谕对录》、《奏对录》、《保和冠服图》、《张文忠集》。
共 1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