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志淳

共 6 首
踯躅初红柳作花,五云西上是京华。
承平欲奏钧天乐,莫遣仙舟后别家。
道污志淳拙,风尘气郁律。
毛君奉檄喜,知是为亲屈。
南山七日雾,文彩何炳蔚。
踧踧阙里道,荆棘匪剪伐。
庐山何高高,庐水何滔滔。
绥轩出广路,五马何儦儦。
想君下车日,先入徐孺室。
甚知丈人心,黎庶惜鞭挞。
民怀在清静,化行自闺闼。
此道久已丧,贤者宜兢慄。
宁将口腹累,未效公私劳。
吾知政成后,归袂风飘飘。
福昌院者,承天寺北院也。承天屡燬,而福昌独完。弘治六年秋,杨君谦与客过院,赋诗一章,继和者有沈启南、祝希哲。二诗俱留院中,久之失去。嘉靖中,有僧松隐者求黄志淳补录三诗,而叔平为图,总为横卷图。向藏真定梁氏,今归恂叔云。
平坡细路直不坳,垂杨两树如垂髾。
双扉白板当昼掩,墙填乱石亭苫茅。
僧如高坐简应对,扶筇二客携尊匏。
竹閒一叟意尤寂,看竹不语风帷捎。
佛堂盖瓦制转朴,生台馀粒晨餐抛。
其馀小屋尚凌杂,碓房浴室通厨庖。
包山陆治画矜慎,扫坐不受俗士交。
偶逢佳胜亦挥洒,明窗自解丹青包。
院题福昌本古院,春閒草色如芳郊。
南峰仪曹得佳句,兴酣落笔腾瘦蛟。
同时妙友沈与祝,后先次韵言无䜈。
灵威不守风雨破,暗尘零落逃蟏蛸。
松隐上人善守典,旧诗一一缣藤钞。
更倩陆图写其胜,略点水墨成荑苞。
佳诗从此永无极,画手百载谁訾謷。
承天之寺梁时刹,频经劫火鸣弓弰。
淮张元末据为殿,石幢改建鱼须桡。
英雄败灭宫卫散,麋鹿又上苏台跑。
二三文士娱暇日,升平坐对鸡胶胶。
函经几卷发䰍匣,金橘几实垂林梢。
信知万事少常住,空中电露河中泡。
卷诗掩画起长叹,暑雨飒飒鸣菰茭。
从古益山郡,依前癸亥年。
送君无限意,短句只一篇
⑴ 东岩先祖尝知此郡。实亦在天启癸亥故云。
盈池碧水叠荷钱,初夏风清麦熟天。
肴馔亲烹知味美,世情验久觉愚贤。
非常浩劫皆因造,祸福由来岂偶然。
多谢诸君期我健,他时同乐太平年。
乡居喜施志淳弟见访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五言绝句
朝曦群鹊噪,知有故人临。
道义情关切,冲寒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