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慧秀

共 6 首
一气流化,爰结爰融。
开悭秘于海外,钟清淑于山东。
分清派于天池,湛一面之寒镜。
失左股于蓬岛,列数点之青峰。
有阁临湖,如跂斯翼。
引微凉于绮疏,耀朝日于金碧。
下临无地,见城郭而才分。
上出重霄,拊星辰而可摘。
境是方外,地入壶中。
波含鹤背之月,轩纳鹢头之风。
行人渡桥,见长虹之卧水。
仙阙横云,比海蜃之浮空。
其春也,东君弭节,灏气流行。
东西兮花卉竞秀,上下兮水天同清。
柳岸金丝,烟锁流莺之幕。
桃源花色,露湿蝴蝶之翔。
浮岚蔼蔼,远岫茫茫。
洒香雨于渔店,翻锦浪于沙汀。
于是鼓瑟解衣,抱曾点浴沂之乐。
临风把酒,蔼希文忧世之情。
其夏也,祝融司权,长养万物。
分草木之敷荣,极流烁之烦热。
炎炎火气,日比赵孟之严。
叠叠奇峰,云入渊明之句。
积雨初霁,众川争赴。
山烝烝而雾生,水溶溶而波阔。
于是兰台咏赋,快哉楚襄之风。
殿角生凉,爱此唐文之日。
其秋也,金神按节,大地凄凉。
列疏篆以征雁,染红叶以清霜。
红蓼岸边,鹭窥游鱼之出没。
白蘋洲畔,鸥惊钓舟之往来。
窗来渔笛,风埽黄埃。
天悠悠而益远,月皎皎而增辉。
于是踵张翰吴州,饱玉鲙银莼之味。
追苏仙赤壁,歌明月窈窕之诗。
其冬也,气闭穷阴,冻锁烟浪。
凋百草其已零,秀孤松兮几丈。
霜风振地,鸣万马之刀鎗。
雪花翻空,散千重之玉屑。
宇宙微茫,山川索漠。
征帆绝于远浦,瘦骨生于叠嶂。
于是带月寻友,王子猷兴不尽于山阴。
残梅返魂,林处士骨未槁于湖上。
有客江山性癖,朝市心违。
寄笑傲于虚阁,玩清漪于苔矶。
黄鹤楼前,芳草兼晴川共远。
滕王阁上,落霞与孤鹜齐飞。
玆以眼高九州,神游六合。
尘心静于水轩,世情散于风榻。
金鸡唱晓,挹扶桑万顷之红波。
玉兔升昏,頫龙宫千层之白塔。
快哉骋眺,恍若登仙。
踏烟沙而散步,驯白鸟而共眠。
鲸涛起望中,大鹏举兮九万。
鳌岑在何处,弱水杳兮三千。
游览既周,喟然叹曰:前贤已矣。
往事亡羊,览竹溪之雄笔。
吟石涧之清章,火后经营。
怅失前日之华构,水中兰桂。
谁载昔时之红妆,噫。
名缰绊人,利网笼世。
孰嚣嚣而得閒,咸役役而自弊。
宦味同于鸡肋,难恃寰中之荣。
名区类于菟裘,宜成林下之计。
傍有一人曰:既有此地,便筑斯台。
想英雄之遗赏,怀隐逸之裴徊。
登临放情,纵一时之乐事;
杳茫无迹,历千古而成灰。
若夫德积于身,物被其泽。
效忠惠于君民,垂德业于竹帛。
攀龙附凤,可成身后之名;
惰志忘形,莫循眼前之乐,客笑而答曰:行藏由运,祸福有期。
求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遗。
已乎终非人力之可取,命也当听造化之所为。
而况形分虽万,理合则一。
尚不辨于死生,矧有分于久促。
周非我蝶非物,谅无梦而无真。
凡未亡楚未存,竟谁得而谁失。
是故虚心应物,触事得宜。
神不亏而内守,志岂动而外驰。
达莫喜穷莫悲,庶全出处之道。
仰不愧俯不怍,可免天人之讥。
且夫难制者情,易荡者气。
苟操养之失机,必流佚而丧志。
求名求利,定有害于性情。
乐水乐山,窃多慕于仁智。
虽然士生于世,不私其身。
倘遇风云之会,当成社稷之臣。
隆中卧龙,纵非求闻之士。
渭川渔父,岂是忘世之人。
呜呼,风灯百年。
沧海一粟,哂夏虫之疑冰。
思达人之见独,访风景而天地为家兮,何必效仲宣之空怀故国也哉。
四时吟 其七 明末清初 · 朴仁老
七言绝句
风急千山万叶空,但看西岭秀孤松
世间何限英雄辈,高节无人与尔同。
野渡行人少,山蹊落叶重。
愁吟尽日耸肩峰。
风雪乱裘茸。

大地成银界,长冰作玉龙。
酷怜岩壑秀孤松
岁暮托襟胸。
钦早从李公润卿游。介而得雅于其舅金公。公盖恂恂恬穆长德君子也。间尝饷客。酒浆脯𩚉。即毋不齐整而给也。婢御僮使。即毋不谨恪而度也。于是乎复知公有贤内助焉以相之。暨金公殁。闻者咸咨嗟悼其不究。而至数妇人之饬行持节者。则又必以金公之室为称首。钦益验畴襄所见知愈信也。一日润卿氏使其子敏求携金公行状及其室沈氏懿迹。合一通。来属圹铭于钦曰。兹遗孤志也。钦辱习于金公也久。重与润卿通家。于遗孤亦不啻忘年。则何敢不敬为之言。按状金安东大姓。公讳大涉。字士亨。新罗敬顺主后也。远祖上洛公方庆。有大功业。为丽朝宗臣。有讳九容。以文章节义名当世。寔公七世祖也。高祖自壤。内赡寺佥正。赠户曹参议。曾祖礼生。清道郡守。赠兵曹参判。祖胤宗。庆尚道节度使。考讳震纪。活人署别坐。妣李氏。骊兴望族。生员敏生女也。嘉靖己酉生公。生三岁。丧二亲。鞠于姑家。少有异质。不烦师承。自力于学。万历癸酉。捷司马。人啧啧谓晓夕发轫。俄以病废举子业。自守泊如。若无意于世者。壬辰兵起。挈家避岭北。仍西指行在。癸巳。荐授义禁府都事。迁造纸署别坐。时皇朝将士东征者旁午。宋经略应昌严重自持。为诸府最。尹海平根寿膺傧接之任。特举公为属。公拮据办治。俱中肯綮有馀地。海平公亟称其才。终以劳勚遘疾。甲午夏。卒于京师旅舍。年仅四十六。因乱权厝于水原。越八年辛丑。移窆永平县南钟贤山未坐丑向之原。距先垄二里。遗意也。公淳悫厚重。御家众以宽。训子弟以严。行已接物。必由谌信而不设町畦崖岸。且不喜言人过失。相识皆亲慕之。以为不可及。孝友天至。椎之宗党。并得其欢心。凡遇祀事。夙戒供具而致其蠲洁。节文仪式。毕据先贤制礼而行之。常以不得逮亲之存为至痛。语及必涕。孽姊之无归者。分与臧获而经纪之。庶出群从之失所者。家育之犹已出。不事生产。唯杜门自适。或数月不出。时与亲旧乐饮。尽醉盘洽而止。性好山水。有小筑于西湖。且买精舍于永平牛头渊上。为终老计。公之葆醇蕴朴既如此。而得沈氏为配。沈氏聪慧秀悫。拔于伦类。事夫子一于柔巽而无违也。待族姓一于敦睦而无间也。莅阃能范而肃也。享祀能敬而诚也。至于需应宾客。惠恤穷匮。各尽其道。而未尝见其靳固也。巫祝祷禳。不接于门庭。子患痘而危。有劝祷者。答曰。有神可祷。莫如吾祖先。祷于家庙果愈。自遭公丧。以死自矢。水浆不入口。号哭不绝声。庐于墓侧。朝夕执奠。擗踊如初丧。过再期犹垢面囚首。哀痛无节。秪以饘粥度日。如是者六七年。柴毁骨立。绝而复苏。犹不肯以医药求治。子矱泣谏。奉还京第。而衣服起居。不改斩衰之容。以终其身。尝闻矱拜参奉不乐曰。官无卑。从官则王臣也。安可去病母而就仕。矱亦去官。沈氏与公同年生。戊申四月。竟不起。距公殁之十五年也。年六十。临终不少戚。唯以护先茔立家庙为托而已。若宜人者。可谓淑慎其身。令誉有终者矣。用是年九月。与公葬同坟。沈氏系出青松。青城伯德符之裔。华胄燀赫。世诞王妃。祖曰通礼院通礼达源。赠吏曹参判。考曰京畿监司铨。赠补祚功臣资宪大夫礼曹判书青坡君。母曰贞夫人李氏。公生一男二女。男矱。十八。登进士。有文誉。举授宣陵参奉不拜。娶议政郑彦信女。生男幼。女长适李睟光。历台阁。今为洪州牧使。清名雅望。为世模楷。乃所谓润卿公也。洪州生二男一女。男长圣求。次敏求。女适进士权儆。生一男三女幼。呜呼。以公之德。洎宜人之贤。而不克享有福履。卒止于斯。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也。或者畜而未发。归成于后乎。铭曰。
坎而封,哲人之藏。
顺而宁,得天之常。
茁于后,惟报之食。
贲诸幽,其迹之卓。
题方琮画顾恺之诗意 其四 冬岭秀孤松(乾隆戊子)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冈疑千仞振衣裳,雪压风凌意自强。
茅屋展编相映者,是孙康抑是长康。
寂寞芙蓉外,翘然独秀松。
三冬留岭色,一老写山容。
太古情如晤,严寒岁始逢。
寺门微见雪,涧道暗闻钟。
石许空青伴,云难寸碧封。
横看真有树,侧对亦宜峰。
地得根长在,枝高影自重。
须知心不改,雨露受春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