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429—1520 【介绍】: 明湖广罗田人。初名福敦。出家为僧,释名道玑。后为道士,号玉山。研习丹经,兼通占候、符水等术。精于医。画竹兰亦雅有清趣。弟子陶仲文言之于世宗,赠号清徽神霄演法真人。
人物简介
【生卒】:1437—1522 【介绍】: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丙戌进士第,入翰林除编修历南国子祭酒嘉靖初进南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懿有枫山集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懋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坐谏鳖山烟火,谪临武知县,改南大理评事,进福建佥事,致仕。起南园子祭酒,再乞休。复起南太常卿、南礼部侍郎,皆不就,即家进南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文懿。有《枫山集》四卷。 (刘永澄《邸中杂记》:章德懋庶吉士时,阁老刘定之为教习。一日以《玉堂蔬圃诗》试诸士,德懋结语曰:「贤哉公仪休,拔却园中菜。」刘以轻薄目之。后又试《中秋赏月赋》,德懋云:「天下之人,有罹悲愁羁患、贫穷孤寡者,见月则不乐;惟高官厚禄,身享太平之日者,见月则乐也。」刘愈怒之。后章以谏烟火词得贬斥,而刘遂不救。 《静志居诗话》:尝见思陵御书一幅诗云:「未央钟动曙光生,隐隐初闻柳外莺。风静禦炉香篆细,日高斧坐衮衣明。螭头陛拥黄麾仗,豹尾班联白玉珩。最喜及时勤庶政,苍蝇声里听鸡鸣。」真迹存高上舍佑纪釲处。观者疑为思陵御制,实《枫山集》中诗也。惟「及时」二字集本作「君王」,御笔更之,是《枫山》一集曾归乙夜之览矣!附识于此,以当开宝旧事。 田按:文懿以清望重一时,不欲以文藻见长。佘检其集,有《禁中闻莺》诗云:不随舞袖歌《金镂》,却伴仙《韶》奏玉墀。长信梦回欹枕处,琐闱吟罢倚阑时。」未尝不清丽可诵也。)维基
章懋(1437年—1522年),字德懋,号闇然翁,晚号瀔滨遗老,门生称枫山先生,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人。成化丙戌会元、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成化二年(1466年),会试第一,登进士,改庶吉士。次年冬授翰林院编修。宪宗欲在元夕张灯结彩,章懋与同官黄仲昭、检讨庄昶进言禁止以为民计。被廷杖于阙下。其三人与以言事被黜的修撰罗伦并称「翰林四谏」。章懋贬官临武知县,未行即为给事中毛弘等救,改南京大理寺左评事。三年后,升任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平定宁、沙等地民变,并卓有政绩。之后求辞职,吏部尚书尹旻坚持留用,不予批准。弘治年间,明孝宗请用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父丧不赴任。弘治十六年,除服后再辞,不准,遂上任。正德元年乞休,五疏不允。后复引疾恳辞,明年三月始得请。正德五年(1510年),启为南京太常寺卿。次年改南京礼部右侍郎,均力辞不就。明世宗继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赠太子少保,谥文懿。
人物简介
【生卒】:1444—1524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宣之,自号两峰居士。成化十一年进士,为刑部主事,迁郎中,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流民。弘治间治四川马湖土官知府安鳌罪。十一年,巡抚顺天,修缮长城。武宗正德初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五年,以本官总制军务,镇压沔阳农民军杨清、丘仁等。旋赴四川,以计擒获农民军首领蓝廷瑞、鄢本恕等。七年,议招抚廖麻子、曹甫等不成,所率军队又多以杀民虚报军功为事,乃被劾解职。卒谥襄惠。维基
洪钟(1443年—1523年),字宣之,自号两峰居士,浙江钱塘县人。累官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名。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任右副都御史。官至刑部尚书,洪总督川、陕、湖广、河南四省军务,与四川巡抚林俊,镇压农民军。正德元年(1506年),洪钟召督漕运兼巡抚江北。七年(1512年),告老还乡。嘉靖二年(1523年)洪钟在家中逝世,嘉靖帝三次派使者谕祭,赐葬于钱塘西溪之东穆坞。墓碑王守仁撰写,吏部尚书董圮篆额。王守仁还撰有《祭洪襄惠公文》。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山东沂州人,字廷采。成化八年进士。除登封知县,以清节闻。历两京御史。弘治间拜右佥都御史,理两浙盐政。浙东大饥,奉命赈荒,奏行荒政十事,多所全活。正德间入理院事,被刘瑾矫诏罢官。瑾败,起巡抚山西,制火枪,每枪藏毒箭六。农民军闻之,不敢入晋境。官至左都御史。嘉靖初致仕。维基
王璟(1446年—1532年),字廷采,山东兖州府沂州人。成化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曾任河南登封县知县,升南京监察御史。历光禄寺少卿。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南京鸿胪卿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处理两浙盐运。弘治十七年(1504年),巡抚保定等地。正德元年(1506年),因病致仕。正德三年(1508年),刘瑾夺其官,命冠带闲住。正德六年(1511年),官复原职,巡抚山西,累迁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改左都御史。之后进太子太保。明世宗立后,致仕归乡去世。赠少保,谥恭靖。王璟一生为官清廉。
人物简介
【生卒】:1449—1532 【介绍】: 明山西绛州人,字廷信,号逸庵。陶铨子。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官刑部右侍郎,以忤刘瑾,下狱革职。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嘉靖初,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维基
陶琰(1449年—1532年),字廷信,号逸庵,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成化间乡试解元,再中进士,累官户部、工部尚书。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登山西乡试第一;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初年,晋升为刑部员外郎,二年(1489年)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以抚臣举荐,升固原兵备副使,九年后,升福建按察使,因每次吃饭只有一个蔬菜,闽人谓之“青菜陶”。升浙江右布政使,转福建左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年)调任山东左布政使,不久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年(1507年)迁刑部右侍郎。陕西甘肃游击将军徐谦讦攻巡按御史李高、兵备副使张天衢、兰州知州姜闳三人,徐谦为刘瑾馀党,欲诬陷李高;陶琰调查后上书,刘瑾大怒,借其他事情逮捕陶琰入诏狱,禠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正德六年(1511年),转为南京刑部右侍郎。次年,刘七率众侵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陶琰担任右都御史,巡视浙江。此后平定叛乱,并赈灾飓风灾害。此后又命总督漕运,连续上疏七次乞求归乡。明世宗继位后,起用恢复官职。此后加升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同年冬,改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致仕归乡后九年去世。赠少保,谥恭介。
人物简介
【生卒】:1451—1534 【介绍】: 明山东新泰人,字应宿。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治狱从宽。正德中历河南布政使、工部右侍郎。嘉靖初,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维基
崔文奎(1451年—1534年),字应宿,号松溪,山东济南府泰安州新泰县人。成化甲辰进士,嘉靖朝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崔文奎是成化十三年(1477年)丁酉科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甲辰科进士。次年,授刑部主事,弘治三年(1490年)晋员外郎。弘治四年(1491年),升郎中。弘治十一年(1498年),擢河南按察司副使。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任山西布政使司参政。先后丁内艰、外艰。正德五年(1510年),改河南。同年秋,晋左布政使。正德七年(1512年),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粮储。正德十年(1515年),升工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年),晋都察院右都御史,再升南京工部尚书。嘉靖三年(1524年),引年致仕。崔文奎个性清洁恪厚,一致被认定为天下有德之人,致仕后进阶从一品。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世宗哀悼辍朝,遣使祭葬,追赠太子少保、南京工部尚书,谥康简,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生卒】:1452—1523 【介绍】: 明河南陈留人,字司直,号野亭。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侍讲,直经筵。正德五年官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致仕卒,谥文肃。居官持正不阿,能诗。有《野亭遗稿》。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忠字司直,陈留人。成化戊戌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侍读学士,掌翰林院,迁南礼部侍郎,进尚书,改南吏部。召还,拜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进武英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肃。有《野亭遗稿》八卷。 田按:太保不以诗名,七言断句有古人风调。维基
刘忠(1452年—1523年),字司直,河南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市)人。官至大学士。成化十四年(1478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四年(1491年),编撰《宪宗实录》,迁侍讲,直经筵,兼侍东宫讲读。九年后,升侍读学士。明武宗继位后,升翰林院学士,掌管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年),刘瑾专权,刘忠上疏劝阻,与刘瑾交恶,外任南京礼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改南京吏部尚书。期间弹劾官吏千人。正德五年,改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期间两次上疏乞求致仕,不予批准。刘瑾被诛杀后,以本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入明朝内阁参赞机务。仅隔数日,因平定宁夏有功,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刘瑾伏诛,张永、魏彬等人擅政,大臣争相投靠,唯独刘忠不予照顾。张永派遣廖鹏等去见刘忠,在路上遇到,刘忠拒绝其馈赠物品,于是两人交恶。前后乞休疏七八上,皆被明武宗慰留。次年,命典会试。后乞省墓,抵家,再上章乞致仕,报许。明世宗继位后,屡次举荐均不起用。嘉靖二年卒(1523年),年七十二岁。赠太保,谥文肃。
人物简介
毛珵(1452年—1533年),字贞甫,号砺庵,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第二甲第九十四名进士,授南京工科给事中,以疾告归。起户科给事中,言尚书马文升不宜久居本兵之地,寻奉使岭南清储,升兵科右,出为山东右参议,以疾乞休,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进浙江右参政致仕。十一年八月以荐起南京鸿胪寺卿,迁南太仆寺卿,十五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提督军务。世宗继位,自陈乞罢,遂致仕归。卒年八十二。
人物简介
【生卒】:1453—1521 【介绍】: 明湖广石首人,字仲德。弘治三年进士。授兴藩长史。世宗即位,擢吏部左侍郎,寻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荣襄。维基
袁宗皋(1452年—1522年),字仲德。湖广石首人。明代官员。景泰四年(1452年)出生于石首城南郊(今高基庙镇肖家岭),成化癸卯年(1483年),与其弟袁宗夔皆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被选充兴王幕府(湖北钟祥,朱祐杬的住所)长史。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袁宗皋随朱厚熜入燕京继皇帝位。不久,大礼议事件爆发,朱厚熜对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称「袁阁老」。嘉靖元年(1522年)病故。葬于白莲湖北岗地(今高基庙镇桥堰堤村10组花园咀)。
人物简介
【生卒】:1454—1530 【介绍】: 明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后以忤刘瑾去官。安化王朱真璠叛,复起清为总制三边军务,讨平之。与张永合谋诛瑾,擢户部尚书,寻迁吏部,入参机务。嘉靖三年调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再掌三边总制。寻继费宏为内阁首辅。后遭张聪诬陷,落职,疽发背死。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宁,云南安宁州人。成化壬辰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山西提学佥事,累拜左副都御史,巡抚陜西,历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石淙槁。维基
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学者称石淙先生,云南安宁人,湖广巴陵籍。明朝政治家、文学家。进士出身,此后历任山西、陕西官员,担任首任陕甘总督,并平定安化王朱寘鐇谋反,与张永除掉宦官刘瑾干政,官吏部尚书。嘉靖初年,其在大礼议中支持明世宗立生父为皇考,担任内阁首辅,晚年因与张璁、桂萼不合而致仕。卒谥文襄。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