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根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汉书》曰: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为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磬。舞郑女。作优倡。狗马逐驰。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言其奢侈如此。案。高都、外杜皆长安里名。
五侯初起。
曲阳最怒。
坏决高都。
连竟外杜。
土山渐台西白虎(○《汉书》元皇后传。水经渭水注。《文选》十四征赋注。《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作五侯歌。○此歌末句西字上。水经、《文选》注及《御览》并有象字。案《汉书》。曲阳侯第土山渐台类白虎殿云云。似原有象字。今本《汉书》盖脱。当据补。)
衍衍卫尉,德行循规。
遭兄食其,陨殁于齐。
横耻愧景,刎颈自献。
金紫褒表,万世不刊。
小园赋 北周 · 庾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
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
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
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邺坏,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书名《玉杯》,有棠藜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
犹得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
拨蒙密兮见窗,行欹斜兮得路。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草树溷淆,枝格相交,山为篑覆,地有堂坳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连珠细茵,长柄寒匏
可以疗饥,可以栖迟。
㩻䧢兮狭室,穿陋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
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
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枣酸梨酢,桃榹李薁,落叶半床,狂花满屋,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沈。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问葛洪之药性,访京房之卜林。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
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镇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薄晚闲闺,老幼相携。
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燋麦两瓮,寒菜一畦。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余。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稷,长离永灭。
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百灵兮倏忽,菁华兮已晚。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⑴ 《艺文类聚》六十五,《文苑英华》九十七
你武陵源不宜窥瞰。
天台路未可轻探。
谁知邂逅穷推勘。
元来是旧宅青衫。
道姑。你是乌古孙润甫家中么。小旦:正是。
末笑介:我们不是别人。
是你老爷的好友庆稚卿
前来剿捕棒贼。
小旦哭介:庆老爷。
可怜我主家俱被这贼杀散了末:有这等事哩。
激得我怒冲星斗光将黯。
泪洒衣襟缕渐渰。
纯钩剑。
看刻期破寇。
平定河南。
尾声 明 · 佚名
生:翩翩南去如飞燕。
一道春风杨柳烟生:稚卿。你
到得浔阳可伫延。
德孔昭
信不挠。
𨀉望浔阳江上潮。
又见山林鸟欲巢。
左右的。快去十里长亭。打探乌古孙老爷驰驿消息。速来回报。众:领钧旨。
生同左右上:恩沾九霄。
荣齐六曹。
埋轮自有张纲操。
众作报末介末:庆童在此迎候老大人。
生:稚卿守约不违。
可谓信矣。
就请同行。
合唱:出西郊。
不堪观处。
落照在林梢。
势离终必合,兼弱乃能昌。
此计诚为得,其仁岂敢量。
援兵还旧额,蔽栅护颓隍。
戍鼓犹传点,天寒客夜长。
夫物之所宗也。莫善乎德行。道之以明也。莫先乎文学。人伦以具体为难。世业以济美为贵。有能兼之者。其东海公乎。公讳坚。字元固。其先东海郯人。永嘉之后。仕业南国。因家吴兴焉。隋氏平陈。徙族入雍。今为冯翊人也。原其伯翳平水土。实佐文命。偃王行仁义。大启徐方。因国保姓。克昌厥后。逮乎汉魏。间出仁贤。十二代祖晋江州刺史顺德侯宁。至五代祖梁直阁将军慈源侯整。整生陈始安太守综。综生隋延州临真令方贵。方贵生唐果州刺史孝德。孝德生唐西台舍人赠礼部尚书齐聃。出入六朝。载祀数百。文武冠冕。存殁光灵。训子克家。谋孙必复。贤风儒行。世有其人。公即尚书府君之元子也。生而浚发。默识经艺。粤自童龀。则善文言。时先府君为沛王侍读。公之岐嶷。声振平台。王闻而延伫。与之谈议。授能赋。博奕惟贤。门客府寮。深所厌服。奄遭不造。十四而孤。祖母金城郡君姜太夫人。念其聪异。诲以志学。公遂刻勉。诣心精微。磅礡九流。激昂三变。景倩幼露。实赖悯孙。令伯大成。抑由祖母。上元中。遭姜太夫人丧。哀几灭性。制则从礼。有感斯绝。无声常泪。服阕。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汾州参军事。部送边糈。至于定襄。军使王本立。素重公才。署为管记。书奏谋算。悉以咨之。坐耀锋铓。未尝肯綮。寻而换云阳尉万年主簿。亲累出为杨府功曹。振鳞将抟。载跃京毂。垂翼远逝。有声东南。俄迁太子文学。时秘阁偫籍。大抵讹谬。有敕召学士详定。公实在焉。为之刊缉。卷盈二万。时辈绝倒。服其博达。寻与李峤等撰三教珠英。书成奏御。拜司封员外。寻加朝散大夫。即拜郎中。稍迁给事中。以公代及文史。词不失旧。虽居琐闼。尚比缠牵。遂除中书舍人。君子曰。舜之官人也。二年。敕公修则天圣后实录及文集等绝笔。中宗嘉之。玺书敦慰。赐爵慈源县子。赉物五百段。旌良史也。迁刑部侍郎。加秩银青光禄大夫。转礼部侍郎兼判户部。公久践朝廷。累登省阁。旧章必练。即事无疑。雅不烦文。深得大体。云台高议。以此归之。进封县伯。食邑五百户。兼昭文馆学士。受诏与天竺僧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及柳冲等同修姓氏系录。三教宝真。万族有伦。亟见成矣。太平公主内秉国权。驸马武攸暨外收人望。命公至第。拒而不行。恶夫佞也。景云初。今上夷乱。主鬯东朝。宫相四员。时难其选。二以宰臣兼领。一则天子故人。任良两宫。实在公矣。遂除右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修史如故。进爵东海郡公。食邑二千户。迁右散骑常侍。以本官兼黄门侍郎。寻而即真。禄赐同三品。爵崇五等。道茂两宫。利君谋身。举代皆誉。又以删定格令。承恩进爵二等。公请回授叔父齐庄。帝用怀之。遂封齐庄为长城县子。天下义士。莫不激昂焉。侍中岑羲。公之姻娅。与其联事。深自危惧。求典閒司。以远祗悔。遂改太子詹事。迨羲祸败。地绝嫌疑。先是不交定王。及此不眤岑氏。见炎莫附。思患预防。信达人也。复以亲累出为绛州。历永蕲棣衢四郡。山川分位。楚夏异齐。公政不易宜。教以因俗。德化归厚。人共由之。开元中。会同京师。迁秘书监。无何。转国子祭酒。皇帝稽古崇训。开堂集儒。以公才学元长。命登首席。遂令集贤殿修撰。又除右常侍。以公为学士。副丞相燕公知院事。绸缪顾问。日月献纳。恩渥尤及。少有其比。上将柴于岱宗。诏公草其仪注。定禋祀之位。广配类之仪。博文约礼。或沿或革。言出而人伏。事立而天从。时议远矣。及礼毕。承恩特加光禄大夫。时置十铨。公在分掌。程不愆素。且无遗才。公既赞相谟。犹从容讽议。大钟必谏。温树不言。启沃尽规。实致君于尧舜。死生有命。空比德于老彭。享年若干。以开元十七年龙集己巳五月丁酉。薨于长安颁政里之私第。圣人震悼。君子称嗟。翌日。有诏袖赠太子少保。赠物若干段。粟若干石。特遣中使内侍伊凤祥吊祭。而别赐布帛若干端匹。俾鸿胪少卿元复监护葬事。官给鼓吹仪仗。太常考行曰文。君子曰。仁而爱人。敏而好学。家有荣业。绍其弓冶。国有大事。修其典章。谥之曰文。不亦宜乎。其年冬甲子。与夫人故南阳郡夫人合葬于万年县之少陵原先茔。礼也。公宽裕有礼。温良能断。智出于象外。枢得其环中。行之积也厚。名之立也大。故起自黄绶。累践赤墀。五省推高。连州得最。事将时并。位与才偕。莫之天阏也。至于升堂入室。探微睹奥。动有礼乐之运。言有雅颂之声。是惟无作。作则万物和而八音备矣。盖尝注史记。修晋书。续文选大隐传。及有文集三十卷。皆资于故实。博于遗训。古今通变。河汉共高。或藏名山。或升天府。亹亹然各得其所。呜呼。文仲殁而其言立。子产终而遗爱存。公则备焉。宜受戬谷。保艾厥后。代代守之。有子曰峻峤嵬等。才以雅著。孝以特闻。学茂高曾之科旨。词雄祖考之风格。备历清贯。皆立能名。三贤德声。方贾氏无愧。累叶儒训。与班门孰多。咸瞿瞿如。皇皇如。昊天不追。终身积痛。求旧撰实。勒诸坟道。仆从述者之后。敬而伸之。乃为铭曰。
舜命益虞,畴功帝俞。
偃行文教,代集通儒。
光华鼎阀,出入秦吴。
门多长者,君其最乎(其一)(一章)

曾是好学,果行洵美。
日就鳞成,风积鹏起。
黄绶覆篑,朱门方轨。
官籍正人,朝称良史(其二)(二章)

三入承明,五迁外郡。
道有出处,心齐喜愠。
帝思启沃,国尚师训。
屡献箴规,偏承顾问(其三)(三章)

居常有异,博而无惑。
绵蕝孙通,铨衡叔则。
为龟为镜,立言立德。
胡不慭遗,左右王国(其四)(四章)

悼兴冕旒,哀结衣簪。
官供羽仗,士惜人琴。
巳矣终古,平生德音。
松枝挂剑,碑字生金(其五)(五章)

皇帝嗣位二载。河内得贤二千石曰猗氏杨承仙者。刚毅公廉。仁明爱人。起鞞鼓间。为唐循吏。天生贞方。非有经术润饰。推诚御众。以身率先。民用不扰。政是以茂。于时王师始平河北。而覃怀才归于我。大兵之后。城郭为墟。相国梁公。拔公于戎马之上。表为刺史。俾慰安斯人。公既至。则吊其疮痍。剪其荆棘。省事节用。宽其征而均其力。然后浚决古沟。引丹水以溉田。田之污莱。遂为沃野。衣食河内数千万口。流人襁负。不召自至。如归市焉。鳏煢无告不能自耕者。贷其种与农器而教之。视五谷所宜。督其程课。劳来不怠。使民无不咸返其本。每循行属县。问所疾苦。时其饥饱。心为惨怛。如身之恤臂指。慈父之视幼子也。性严不残。而恭于奉法。训军以律。禁暴以肃。有抵刑者。虽拔葵犯禾。杀之无赦。由是兵不为盗。猛兽不食人。河内之犬。无夜吠者。人人得敦其业而厚其生。上奇其能。以玺书劳勉。封宏农郡公。邑二千户。拜其男锐河南府参军。方倚以牧人。不遐其福。大历二年八月六日。公薨于州。春秋五十四。皇帝悼惜。诏曰。军兴已来。列郡凋耗。二千石少能以教化称者。唯承仙苦心精力。惠此一州。家给而人知礼节。气和而岁无灾害。三年有成。表课第一。贤守既殁。谁其嗣之。宜赠太子少傅。好事者撰公景行。谓公清直强力。能勤其官。百城之州。三军之帅。可使居其任。量不及而殁。惜哉。初岐国公鲁炅之守襄邓也。公为新军佐。敢殊死督战。奋士卒。先蔺石。乱中败面灭鼻。而不言病。卒以是挫敌。军中服其义勇。及凉公秉钺而委质焉。前后保河阳。守高平。安潞镇邺。董戎壶口。戮力危机之中。贾勇仓猝之间。惟尽敌是求。未尝顾身。元戎赖之。卒成大勋。由是历羽林金吾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而后至于是州也。公尝表请归葬。途由于洛。洛阳人闻杨怀州之至也。环而观之。及其还也。怀人数千须于路。其亡也。阖境相吊。童子不巷歌。凡立诚应物者。信不足则行失。饰知沽名者。实不足则名丧。若杨公者。非仁必由已。而诚在言前。则不能使千万人悦之之速如是。某官某耆寿某等。愿复攀公之朱轓。望公之清扬而靡因也。故立石为碑。慰彼永思云。其词曰。
吴公文翁,遭时无危。
因而绥之,其绩易施。
公之来斯,大盗始夷。
师旅饥馑,丁于此时。
顽民反侧,比屋流离。
饮公醇仁,而忘怨咨。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岂知典谟,以吏为师。
岂必法令,信则不欺。
功倍古人,爱及煢嫠。
人之戴公,父兮母兮。
公之品望,与古贤希。
宜从人欲,俾寿无期。
呜呼不佣,舍我曷归。
公俾我活,何以报之。
我思公兮,涕泪此碑。
金紫山前山万重。
山高云密下苍龙。
春来好雨遍三峰。

芳草郊原眠茧犊,垂杨营垒系花骢。
趣归行有紫泥封。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