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孜省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4—1511 【介绍】: 明江西丰城人,字资德,号古淡。
景泰五年进士,擢御史。
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
成化中迁右都御史,时李孜省贵幸用事,恨吏部尚书耿裕,以裕代之,故声名颇损。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裕字资德,丰城人。
景泰甲戌进士,授御史。
擢山东按察使,迁陕西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江北。
再进右都御史,调南京,寻入为工部尚书,进吏部。
有《馀力稿》。
(《因树屋书影》:李太宰《古澹集》翩翩唐响。
田按:尚书晚以李孜省进,致干清议,诗颇近雅音。)
维基
李裕(1426年—1513年),字资德,号古澹,江西丰城县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并核查石彪滥报首功,与石亨交恶。之后升为山东按察使,成化初年,升为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府尹,政绩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成化十九年,升任右都御史,后因反对西厂,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随后担任吏部尚书,正德年间去世,年八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490 【介绍】: 明山东寿光人,字叔温,号古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寻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学士。后因万安构陷,乞休归。卒谥文和。有《刘古直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和有古直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屡迁太常卿,进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预机务。进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再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卒谥文和。有《古直先生集》十六卷。
维基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
宪宗成化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与万安、刘吉并称纸糊三阁老。
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为太子朱见深(即明宪宗)的老师。
宪宗即位,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
当时刘珝讲学认真,被当时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
因此宪宗十分器重,称呼为「东刘先生」。
成化十一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后又为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文华大训》成。
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
刘珝个性正直。
例如:员外郎林俊弹劾太监梁芳、僧人继晓因而下狱,即为刘珝所解救的。
后又有道士李孜省乱政,欲动摇东宫。
刘珝也秘密上疏谏言,但是因不够谋略而无法传达。
刘珝与万安不合,曾经训斥万安为负国无耻之辈。
因此与万安斗争多年。
成化十八年,万安上疏罢西厂,但刘珝不愿与万安同名上疏,因此后来被万安与刘吉合谋阴讦他与汪直相通。
最后失权致仕。
当时内阁三人,万安贪婪狡猾,刘吉阴险狡诈。
刘珝较二人稍好,但是只顾著批评斗争,被认为是狂躁之徒。
刘珝被逼仓卒引退后,而又有彭华、尹直狡诈之辈相继入内阁,万安、刘吉之党还是把持朝政。
刘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
比归,侍父尽孝。
父殁,复庐于墓。
弘治三年卒,谥文和。
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吉安府泰和人,字正言。
景泰五年进士。
授编修。
成化初为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
进侍读,历侍读学士。
谋为礼部侍郎,为吏部尚书尹旻所格,既而以中旨得之。
后任南京吏部侍郎。
二十二年,以万安、李孜省力,为户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旋进兵部尚书。
次年,弘治帝即位后罢。
又数年而卒。
维基
尹直(1431年—1511年),字正言,号澄江,江西泰和人。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成化初年,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
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曾建议不可去除帝号。
《英宗实录》修成,进侍读,任侍读学士。
成化六年(1470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
成化十一年(1475年)任礼部右侍郎。
因父丧丁忧去职。
守丧结束,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礼部左侍郎。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春,召佐兵部。
针对占城王弃国来求援、贵州镇巡官邀功谎奏苗反,两事提出正确意见,而后被重用,任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
此后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急于进取。
个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
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他人。
尹直以中旨得之。
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
尹旻回之:「公所谓简在帝心者。
」(你是皇帝心中的人选)自是怨益深。
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万安、彭华谋定内召入阁,却被刘旻辄持不可。
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
成化二十二年要求推荐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尹旻列何琮等八人。
诏用何琮,而尹直以万安、彭华及李孜省力荐,中旨召还。
李孜省合作陷害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圭,引起与论喧然不平。
孝宗即位,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上报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
孝宗于是薄其为人,令其致仕。
弘治九年,尹直上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
帝却之。
正德年间卒,谥文和。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岐山人,字子英。
成化五年进士,除吏科给事中,迁都给事中。
帝以李孜省为太常寺丞。
俊上言,孜省本赃吏,不宜玷清班。
会天变求言,上疏极论近幸干纪为最大弊政。
弘治中官至山西参政。
维基
李俊(1431年—?
),字子英,陕西凤翔府岐山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成化五年(1469年),登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屡迁都给事中。
成化十五年,宪宗以李孜省为太常寺丞,遭到李俊反对,于是改他职。
当时汪直乱政,陷害马文升等人戍边,李俊及同官二十七人连同御史王浚等其他人也被宪宗责怪,被杖刑。
成化二十一年,有天文异象,宪宗下诏求直言,李俊率六科诸臣上言进谏。
之后出任湖广布政司参议。
弘治中,屡官山西参政。
丘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鼐(1432年—1498年),字宗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
景泰甲戌进士。
初姓周。
江西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
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进士。
授行人司行人,历升刑部员外郎、郎中,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理刑榆林,改福建,历升四川按察使、右左政使,召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抚淮凤等府。
弘治二年(1489年),言者劾其职升太骤,进由李孜省降陕西副使、抚治汉中,随即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致仕。
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甲申日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514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公载,号耻庵。
成化十一年进士。
官户部主事。
朝廷因星变求言,上疏请诛梁芳、李孜省,并汰内侍。
官至山东转运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载,莆田人。成化壬辰进士,历官江西按察使有章林藏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496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彦实。
彭时族弟。
景泰五年进士。
成化时累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与万安、李孜省朋比,排挤异己。
未几以疾去。
卒谥文思。
有《彭文思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华字彦实,安福人。景泰甲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侍读学士、翰林学士、詹事,进吏部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加太子少保,进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思。有《素庵集》十卷。
维基
彭华(1432年12月2日—1496年11月10日),字彦实,江西安福县人。
大学士彭时之族弟,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
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编修《大明一统志》。
《英宗实录》成,升侍读,充经筵讲官,进日讲起居注官,升翰林院侍读学士,署詹事府事。
太子朱祐樘出阁,侍讲读,不久掌翰林院事,升詹事府詹事,再兼翰林院学士。
《文革大训》成,加从二品俸。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升吏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半年后得疾,遂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舆归其乡。
弘治九年十月六日(1496年11月10日)卒,赠资政大夫、太子少傅,谥文思。
彭华为人深沉阴险,善用小人计谋,善于暗中批评他人的短处缺点,与当时万安、李孜省齐名,为万安一党,两人合作排除异己刘珝及王恕、马文升、秦纮、耿裕。
周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轸(1434年—1514年),字公载,号耻庵,福建莆田县人。
明朝官员,成化壬辰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
周瑛从子。
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累升户部主事,因进言请诛梁芳、李孜省,并淘汰宦官,因而得罪。
之后进户部郎中,官至山东转运使。
官至江西按察使。
正德九年(1514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20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贞,号贞庵,又号文湖。杨守陈从弟。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六年疏陈请改代宗谥等六事,不从。八年又因灾异言事,擢应天府尹。弘治中历工部尚书,掌大理寺,持法不挠。正德初户部尚书韩文等以请诛刘瑾等被逐。守随仍上章极论瑾等罪恶,被瑾等陷害下狱,除名。瑾诛,复官,又十年卒,谥康简。
甬上耆旧诗·卷六
公字维贞,号贞庵,性强朴,师大父栖芸先生,事兄文懿公、友弟碧川先生,问学出一门。
以进士授监察御史。
他御史有在权贵人门为相招延,公谢不往。
数上陈时事,劾奏奸僧继晓妖术,罔上之罪,直声大震。
出按江西,有大猾李孜省者,能变幻为暴于乡里,公按其罪,当戍遣。
孜省脱身走京师,结中贵,以左道惑上,遂得幸。
公服阕赴京,孜省已为太常寺丞。
公复劾奏孜省罪人,不宜典郊庙百神之祀,改上林苑监。
孜省益贵,得用小简奏百官贤否,竟以事诬公斥守南宁。
弘治初,迁应天府尹。
以治守备太监蒋琮罪,反为所噬,谪广西参政,七年不调。
巳而历迁至大理寺卿,进工部尚书掌寺事。
与刘公大夏、马公文升、韩公文并朝野之望,各励风节。
正德初年,巨珰刘瑾等在上左右。
日擅政,会中旨取户部馀盐四十万充内用。
韩公率九卿廷诤传旨。
此何大事,遽尔伏阙。
公退谓诸大臣曰:果然天下事甚有大于此者。
今八虎相扇为恶,恣行不轨,势危社稷,奈何舍此不言。
韩公乃更具疏会众伏阙下,请治瑾等罪,得旨处分。
命瑾掌司礼监,诸珰出筦机要。
公曰:祸益大矣。
乃专疏曰:臣等力陈诸珰之罪。
谓必立正国法。
今反授以政事根本之枢,兵财机务之地,阳为远放而阴近之,名为疏斥而实亲之,政柄一入其手,将来事势必有不可言之事。
伏愿陛下乾纲独断,立诛此数人,远鉴延熹既往之愆,无使臣蹈蕃武已覆之辙。
不报。
瑾积衔入骨,遂传旨勒公致仕,即日乘小车就道。
瑾怒不已,矫诏罚公出米千石输边,削夺官秩,追缴出身以来诰敕,再罚米二百石。
公家无馀财,至粥先人遗田请贷,兄弟一簪一衣不得留,尚输不给。
瑾伏诛,复公原官,台省交章论荐,公竟不复出。
惟与里中诸高年结为耆会,幅巾绦履,日徜徉山水间,身敦礼义,为士族法。
得年八十有五。
卒之日,士大夫走哭,父老声钟相吊。
诏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维基
杨守随(1435年—1519年),字维贞,号贞庵、文湖,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杨守阯之弟。成化元年(1465年)与兄杨守阯同举乙酉科浙江乡试,成化二年(1466年)联中三甲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任广西南宁府知府。后任顺天府府丞。弘治初年因勘察南京守备中官蒋琮罪,被弹劾谪广西右参政。久之,升任广西按察使。弘治八年(1495年),担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历两京大理卿。九年后,进工部尚书,仍掌管大理寺。正德元年(1506年),参与和内阁与六部弹劾刘瑾党案,被迫致仕。正德三年(1508年),被逮捕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刘瑾被诛杀后恢复官职。又十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望江人,字良璧。
成化五年进士。
授吏科给事中。
尝于文华殿抗言内宠滋甚,词气鲠直。
帝震怒,无惧色。
十九年,言传奉冗员淆乱仕路事。
帝心动,贬李孜省等秩,夺数人官。
居谏垣十余年,迁湖广右参议。
维基
王瑞(1438年—1497年),字良璧,南直隶安庆府望江县人,医籍,治《诗经》。正月十九日生,行五,由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十九名。年三十二岁中式成化五年己丑科第二甲第十六名进士。成化五年(1469年),授吏科给事中,曾在文华殿抗言称内官乱政,宪宗大怒。成化十五年(1479年),因疏请天下进表官各陈地方利病,宪宗施以廷杖。成化十九年(1484年)亦弹劾官员,得到批准。后升为湖广右参议,因病辞职回乡。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