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德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粘舜音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粘舜音(1857~1904),名冠文,号伯山。
台北艋舺人。
氏出身满族,先世南迁泉州郡城,后成为泉州地方望族。
其父粘传江于嘉庆年间挈眷来台。
粘舜音为长子,二十岁时随父渡台,自幼雅好文学,为光绪年间府庠生。
曾设帐于艋舺,专事教学,王自新、李德音、何赐卿、倪炳煌皆其弟子;其间粘父归返泉州;曾任淡水县幕宾。
乙未之际,内渡返乡;后为图谋生计再次来台,并受邀担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
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明治三十七年(1904)二月以病卒,得年四十七岁。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与研究》,九十三年度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艺文补助文学类研究计画,2005年4月;粘子瑛《女贞后裔在台湾:粘氏宗族与彰化福兴地区的发展》,台湾古籍出版公司,2005年。
〗粘氏为人清修儒雅,诗文兼擅,采藻风流,超脱时俗。
工书法,尤精汉隶。
著有《燕巢小草》一卷,未刊。
粘氏曾以「梯云楼主」笔名,发表三百馀篇文章于台日报,极具特色。
诗歌除閒咏之外,亦有不少雅集唱酬之作,或参与「玉山吟社」课题击钵、或与日本官绅宴会唱和,作品多刊于报刊。
今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南菜园唱和集》、《江濒轩唱和集》、《竹风兰雨集》等辑录编校其作。
(吴毓琪撰) 粘氏为人清修儒雅,最善诗文,采藻风流,超脱时俗。
工书法,尤精汉隶。
著有《燕巢小草》一卷未刊。
粘氏诗作,除了个人閒咏之外,亦有不少雅集唱酬之作,或参与「玉山吟社」课题击钵、或与日本官绅宴会唱和,作品多刊于当时报刊中。
以下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南菜园唱和集》、《江濒轩唱和集》、《竹风兰雨集》等辑录编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
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
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
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
后仍追治,被杀。
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
工诗,有《雪蓬集》。
全粤诗·卷六六
黄哲(?——一三七五),字庸之。番禺人。南园五先生之一。明初太祖驻师金陵,招徕名儒。哲以李善长、汪广洋之荐,拜翰林待制。寻出知山东东阿县。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升东平府通判。寻上疏陈时务数十事,太祖怒其狂诽,欲治其罪。会山东分省奏哲有政绩,始释不问。哲南归后,于洪武八年复徵还东平,治在郡诖误,竟置于法。著《雪篷集》。《明史》卷二八五有传。明黄佐《广州人物传》亦有传。黄哲诗主要从明黄佐《南园前五先生诗》辑录整理而成。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庸之番禺人洪武时官翰林待制
明诗纪事·甲签·卷九
哲字庸之,番禺人。明初以荐拜翰林待制,入书阁侍太子读书。寻兼翰林典签,出为东阿知县,迁东平通判,罢归,寻坐法死。有雪篷集。 (黄佐《广州人物传》:庸之刻苦读书,《通五经》,尝借《文选》手抄之,遂能作诗。性好山水,结庐蒲涧,往来罗浮、峡山、南华诸名胜,以为未足,辞家度庾岭,游吴、楚、齐、燕,一时湖海英豪皆与游焉。当风雪时,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颖辈,相与握手吟咏,沽酒大噱,二人唶曰:「君才如《白雪》,吾虽知音,如寡和何?」自是益有名。 田按:孙西庵应制《赋醉学士歌》赠宋景濂,景濂集后附录独不载此歌。西庵本集亦不录,殊为缺典。西庵集中应制游钟山诸诗,亦不见好。庸之官翰林典签时,左丞相徐达北伐捷闻,太祖命赋诗称旨。末几祈雨钟山犹应,御制七言诗志喜,庸之复应命奉和云:「雨阳时若民乃康,孰令熯旱忧吾王。九土如焚嗟亢阳,天津欲竭阴虹藏。斋宫对越腾馨香,真宰默应徵休祥。灵祗率职妖魃禳,甘霖信宿乃汪洋。白龙后土占岁穰,黍稷报功王道昌。小臣颂述歌虞唐,巍巍端拱垂衣裳。」音节殊自高朗。庸之非徒擅长风雅,吏治亦复可观。知东阿时值旱,麦苗尽雕,乃斋戒徒跣烈日中,诣洪范祠龙池祷雨,词旨哀恻,甘澍应时优渥,民呼曰:「此黄公雨也。」庸之有诗纪事云:「斋沐戒徒禦,星言趋绛坛。属兹愆阳序,雩祀罄衷丹。龙湫窅深,神物时蜿蟠。馨洁始云荐,灵祈纷可干。沛然感敷施,霢霂济多艰。淅淅在林畹,冥冥被冈峦。焦原幸沾濡,庶类同忻欢。鸣鹳集穹窒,翔鳞跃纹澜。郊垌悦童耄,庠塾庆衣冠。所协咏归趣,方希民俗安。赓歌《诵云汉》,元化奚能殚。」诵此诗,如见元鲁山一辈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4—1389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全粤诗·卷五八
孙蕡(一三三七——一三九三),字仲衍,号西庵。
顺德人。
南园五先生之首。
元末避乱乡间。
早年为广东行省右丞何真幕僚。
明太祖洪武初,廖永忠南征至广,真求蕡作书,请归附,曲尽诚款。
永忠不戮一人,阖境帖然,蕡之力也。
洪武三年(一三七○)举于乡。
初授工部织染局使。
寻出主虹县簿。
入为翰林典籍。
蕡尝与黄哲、王佐、李德、赵介结诗社于南园抗风轩,世称为南园五先生。
后以事被诬,谪戍辽东。
又以题画坐蓝玉党,被株连处死。
门人黎贞收葬于安山之阳。
著有《西庵集》八卷。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仲衍南海人洪武时翰林典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衍,南海人。洪武中自工部织染局使出为虹县主簿选入为翰林典籍复外补平原主簿寻除苏州府经历谪辽东坐党祸伏法有西庵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九
蕡字仲衍,南海人。
洪武庚戌举人,授工部织染局使。
寻出为虹县主簿,擢翰林典籍,复出为平原主簿,坐累逮系。
旋为苏州经历,谪戍辽东,坐蓝玉党死。
有《西庵集》八卷。
(《四库总目》:孙蕡当元季绮靡之馀,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而要非林鸿诸人所及。
黄哲、李德、王佐、赵介与蕡号南园五先生。
哲之五言古体,祖述齐、梁,德之七言长篇,胎息温、李,俱可自名一家。
惟佐气骨稍卑,未能骖驾,而介诗所存太少,不足以见所长。
黄佐《明音类选》:吴下四杰、岭南五先生,大家辈出,莫不比兴成音,其深于诗者乎?
《诗谈》:岭南孙仲衍、王彦举、黄庸之、赵伯贞,李仲修时称五杰,惟仲衍清圆流丽,明珠走盘,不能自定,彦举雄俊丰丽,殆敌手也。
德庆李文彬亦时劲敌,后琼山丘浚词虽丰腴,劲秀则少矣。
《国雅》:广中四杰,并有盛才,特闲于七言。
如孙之《蒋陵儿》、《次武昌》,黄之《战城南》,李之《秋情》等篇,能自迥出常境,绮崭处亦类初唐语。
诗薮》:孙仲衍《骊山老妓行》浓丽繁富,殆过千言,而中多猥{宀儿}。
孙同时岭南黄哲亦长七言古,才情少劣,气骨胜之。
屈大均《广东新语》:广州南园诗社始自国初五先生。
越山诗社始自王光禄浙逵、伦祭酒以训。
俘丘诗社始自郭光禄棐、王光禄学曾。
诃林净社始自陈宗伯子壮,而宗伯复修南园旧社,与广州名流十有二人倡和。
叶石洞云:「东广好词,缙绅先生解组归,不问家人生产,惟赋诗修岁时之会。
粤人故多高致乃尔。
粤诗自五先生振起,至黄文裕而复兴。
」陈云淙云:天史公谓齐、鲁文学其天性。
粤于诗则有然矣。
我国家以淮甸为丰、镐,则粤应江,汉之纪,《风》之所为首《二南》也。
五先生以胜国遗佚,与吴四杰、闽才子并起,皆南音,风雅之功,于今为烈。
」 《本事诗》:仲衍才调杰出四人之上,即吴中四杰亦应让步。
邓球《泳化类编》:孙蕡博学善诗,豪逸足追古,为宋潜溪高弟。
太祖诛蓝玉,蕡尝为玉题画,被逮将刑,口占一诗云:『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
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既诛,太祖问监杀指挥,蕡死时有何言,指挥以前诗对。
太祖怒曰:「彼有如此好诗,汝乃不奏而遂杀之,何也?
」亦命杀之。
赵翼《陔馀丛考》:明孙蕡为蓝玉题画,临刑口占云云。
按:此诗乃五代时江为所作。
为建州人,值王氏国乱,其友欲亡奔江南,为为草《投江南表》。
其友未出境被擒,搜得稿,遂并收为。
为临刑词色不挠,乃索笔为诗曰:「衙鼓惊人急,西倾日又斜。
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事见浔阳陶岳所撰《五代史补》第五卷。
今乃移之仲衍何耶?
岂仲衍被刑时诵此诗以寓哀,闻者不知,遂以为仲衍自作耶?
田按:仲衍与彦举、庸之、仲修、伯贞称南园五先生。
其实南园结社,抗风轩中吟侣,仲衍一一举之,伯贞不与也。
西庵集》中《琪琳夜宿与彦举联句序》云:「畴昔年十八九时,一时闻人相与友善,若洛阳李长皮仲修、郁林黄别驾楚金、东平黄通守庸之、武夷王徵士希贡、维扬黄长史希文、古冈蔡广文养晦、番禺赵进士安中、及其弟通判澄、徵士讷、北平蒲架阁子文、三山黄选士原善共结诗社南园之曲,豪吟剧饮,更唱迭和,而彦举与馀为同庚,情好尤笃。
」独不及伯贞名。
黄才伯云:「伯贞尝以一囊自随,遇景即投诗其中,绝不为人留题。
缙绅恒病其狷。
日往还西樵泉石间,独与八十翁刘乐善,相倡和以自娱。
方孙、王、李、黄结社南园,更迭倡和,而伯贞自成一家言。
世以四子并之,称五先生。
」此亦伯贞不与结社之一證也。
继读伯贞《听雨诗》有云:「南园多酒伴,有约候新晴。
」又似曾与南园诗社者。
或入社较晚,故仲衍琪《琳联句序》偶不及之耶?
仲衍于诗社中,独推许彦举,其作《南园歌》云:「昔在越江曲,南园抗风轩。
群英结诗社,尽是琪琳仙。
沧洲之盟谁最雄?
王郎独有谪仙风。
狂歌放浪玉壶缺,剧饮淋漓宫锦红。
青山日落情人已,王郎拂袖花前起。
欢呼小玉弹鸣筝,醉倚庭梧按宫徵。
哀弦泠泠乐末终,忽有华月出山东。
裁诗复作《夜游曲》,银烛飞光白似虹。
当时意气淩寰宇,湖海声诗万人许。
酒徒散落黄金空,独卧茅檐夜深雨。
」读此诗,可想见南园风雅之盛。
迄今游岭海者,诧为美谈。
仲衍家有烟霞寄傲事,当与南园抗风轩并峙不朽也。)
林卧云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卧云(1881~1965),名玉书,以字行,号六一山人,生于嘉义县水上乡三界埔。
明治廿九年(1896),接受为期五个月的日语教育,翌年三月毕业于嘉四义国语传习所,随即进入台湾总督府嘉义医院担任通译。
明治三十二年(1899)秋季,适逢台湾总督医学校派人至嘉义医院劝募学生,前往就读。
明治三十八年三月毕业,奉职台湾总督府嘉义医院,为嘉义市第一位台籍西医,专攻内科及小儿科。
明治四十四年(1911)与白玉簪、周抡魁、赖雨若、赖惠川等六十馀人合组罗山吟社。
大正六年(1917)玉峰吟社成立,与罗山吟社诸社友一同加入。
鸥社成立,受聘顾问,后加入为社员,与陈文石协助陈潮渠主持社务。
昭和二年(1927)十二月,加入郑作型、罗峻明创立之「国黉同艺会」,与同好共研诗文书画。
五年(1930)年复与苏孝德、张李德和、吴文龙、赖尚逊等四人设连玉诗钟会。
  林氏诗书画俱佳,善绘松竹,好兰艺、围棋。
与嘉义著名女诗人张李德和友善,著有已刊行的《卧云吟草》、《卧云吟草续集》外,有手稿《醉霞亭集》、《读老随笔》甲乙丙丁集、《六一山人读书笔记》、《摭拾录》、《什记》等。
林氏博学多闻,留心经子,长于说理议论,有理过乎辞,淡而寡味如〈销夏书怀〉者,亦有警遒似〈辩闲〉者。
其诗长于五、七言歌行、古体,气势轩昂,咏史、写景中沾带理味,风格近于宋诗之清峻才刻,惟绝句清丽,可谓多才。
(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