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盖豫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豆粥 元 · 洪希文
七言律诗
南山收并两三区,食力无惭供晓餔。
甘味加饴滑似瀡,香粳胜玉软如酥。
季伦方法咄嗟办(石季伦作豆粥咄嗟便办盖豫作熟豆客至但煮白粥方法见杜诗),文叔艰危顷刻苏
大杓吾侬分口数,熙熙鼓腹恣欢呼。
⑴ 后汉冯异传字公孙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冽众皆饥寒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至南宫遇大风雨光武卧车入道傍舍异抱薪邓禹爇火光武对灶燎衣异复进麦饭渡滹沱河至信都
春雨未优沾,麦收将致歉。
凡事应豫筹,宵旰怠何敢。
南方庆时若,嘉音每披览。
北省乃不齐,泽渥豫晋陜
麦秋可卜稔,市价胥大减。
晋陜远豫近,酌剂调丰俭。
况可一舟通,而无山路险。
降旨询抚臣,奏至黄封检
豫正虑伤农,价买民欣感。
五万石易得,即可运以舰。
并筹应征谷,亦可易麦敛。
益善不妨多,经理已示范(并据奏称豫省春雨优沾来牟又复告稔民间除留备家食之外均思粜卖所馀以供应用因而粮广价贱今乘此二麦渐次登场仓箱宽裕之际小民正以得售为乐现在买麦四五万石运京不但民食无碍且于问阎生计有裨并请将前岁归德一带截留漕米三万一千馀石尚未买补运京一项亦可一体买麦抵米运至水次交仓存贮俟今冬粮船起运时附搭运通实属一举两得毕沅所办甚为经理得宜览奏为之欣慰即批令速行妥办盖豫筹民食多多益善耳)
豫增闾阎计,燕资饼饵啖。
披章为之慰,经济诚无忝。
独思子与言(谓对梁惠王移粟之言),未免意为欿。
⑴ 今春北省雨泽山东迤南尚可迤北望雨直𨽻迤东亦可迤西亦望雨惟河南山西陜西俱奏报雨水优沾二麦可期丰稔
⑵ 昨因近京一带春夏以来缺雨麦价较昂不可不预筹民食豫省大河以南上年麦收既稔今春复雨水调匀麦价平减因驰谕询问毕沅令其酌量采买运京以备平粜兹据奏至民间积有馀粮虽时届青黄不接粮价有减无增反觉谷贱伤农可以和籴等语
咏史(上) 其二 萧张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
世间尽有文章客,谁信龙蛇尺蠖形(自注:萧何劝高帝入汉中,纯是尺蠖之势。其为功曹吏卒时,固辞御史之荐,亦此意。盖豫见秦必亡,不可仕,当别图风云之会也。)
中原纪痛诗 其八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江流纷暮雪,消息断中原。
久客诗皆老,从军气欲吞。
千家闻聚哭,一路未招魂。
吟尽陈陶恨,风笳落日昏。
按:河南一省,除河北数州外,盖久困于匪,民团起而自卫,曰红枪会,皆有枪炮及刀枪之属。其理事亦甚有法度敬官,凡钱粮赋税,应输者输之,如官有贪婪不法,则逐之,军士有奸掠,则杀之,与之斗,一呼而数千立集,其勇倍于官军,官军弗能胜,故驻军将领咸惧焉,有匪警则与之战,豫之官军弗及也。其会有首领,能公正,部下有罪,立格杀之,风纪肃然,无敢犯。近年河南民犹能存活,盖自保也,年来各县争设,愈聚愈众,人数既盛,颇思左右时势,自露头角。其术似义和团,逆料其竟必有大患,殊非豫民之福也。其匪患自白狼、老洋人以至今樊钟秀,困于匪者已十余年,复经我军之败、胡憨之战、岳维峻之抗命,兵燹连年,民不堪命,田赋已徵至十八岁度。豫民望吴公久矣,今秋吴公既至,欢跃乃有生气。然吴公入豫,志在整军恢复江汉,乃靳云鹗阻兵信阳,玩日旷时,拥兵不发,吴公部下诸将之军,犹十余万人,合云鹗兵共二十余万,稽留中原,至今四月。天寒,衣食取诸于民,加之不肖官吏因以为奸,竭泽而渔,流亡迁徙,十邑九墟矣。又以军事戒严,道途梗塞,土产麦豆,山积田野间,财货不通,伤农尤甚。铜元充斥,物价踊贵,民终日劳力,不能赡其家。于是壮丁尽入部伍,或胁而为匪盗,郑州距大营三五里,即有大劫勒赎之事,逮之,皆兵也,无敢告发,忍受而已。盖豫东、西、豫南三道,非兵即匪。嗟夫!以一省区而经历匪患,至今尤炽,复以叛将犯上阻民,致我二十万大军仰食于民,积累日月,民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