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七【生卒】:?—前47 【介绍】: 西汉沛人。少坐法,受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令。明习法令故事,善为请奏,得信任。元帝即位,与石显并得宠信,曾谮杀前将军萧望之等。病卒。
恭,沛人。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为中书令。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三十三【生卒】:?—前47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徙杜陵,字长倩。治《齐诗》。以射策甲科为郎。宣帝时,历任平原太守、少府、左冯翊、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官。尝集诸儒于石渠阁,评议《五经》同异。帝疾笃,任为前将军、光禄大夫,受诏辅政。元帝立,以师傅见重。后为中书令弘恭、石显所陷,自杀。
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居茂陵,昭帝末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免归为郡吏。始元中除御史大夫属。地节中察廉为大行治礼丞,拜谒者,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出为平原太守。元康初徵为少府,寻为左冯翊。神爵初迁大鸿胪,寻代丙吉为御史大夫。五凤初,贬为太子太傅。黄龙初拜前将军,受遗。元帝初兼光禄勋,为弘恭、石显所陷,免为庶人。寻赐爵关内侯,复被收,饮鸩自杀。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十六【生卒】:?—前43 【介绍】: 西汉河南洛阳人,字君房。贾谊曾孙。元帝初即位,上疏言得失,召待诏金马门。珠厓反,帝与有司议发兵,捐之以为不当击,帝从之。数召见,言多采纳。时中书令石显用事,捐之常言显短处,以故不得官。永光元年,与杨兴互相荐誉,欲得高官。为石显告发,下狱死。
捐之字君房,谊曾孙。元帝初待诏金马门,坐法弃市。
人物简介
【生卒】:?—约前40 【介绍】: 西汉齐郡人,字少卿。从夏侯胜受今文《尚书》。宣帝时,参与石渠阁会议论定五经,因学识优异,为太子少傅。元帝即位,为光禄大夫,与太傅萧望之并领尚书事,同心辅政。为中书令石显等所谮,免官。后又为光禄勋,左迁河东太守,后复拜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以受制于石显,含恨而死。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三十五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七【生卒】:前75—前33 【介绍】: 即刘奭。西汉皇帝。宣帝长子。柔仁好儒,曾以宣帝持刑太深,建议用儒生。及即位,任用萧望之、贡禹、薛广德等儒生为丞相。又用外戚许、史及宦官弘恭、石显等,开宦官外戚迭相为政之局。统治期间,赋役繁重,边境不安,百姓流离,政冶日趋腐败。多材艺,晓史书,善音律。在位十六年。
帝讳奭,宣帝长子。地节三年立为皇太子,黄龙元年十二月即位。改元四: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在位十六年,谥曰孝元皇帝,庙号高宗。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三十四【介绍】: 西汉东海承人,字稚圭。家贫好学,佣作以供资用。从后苍学《齐诗》,能文学,善说《诗》。宣帝时,射策甲科,除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初,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上书言时政,辄附会经义。累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元帝建昭三年,任丞相,封乐安侯。时石显用事,衡畏之,不敢失其意。成帝立,为王尊所劾。成帝建始三年以多收封国田租罪,免为庶人。
衡字稚圭,东海承人。宣帝时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元帝即位,大司马史高辟议曹史,荐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进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拜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中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成帝即位,连乞骸骨。不许,建始三年免为庶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