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瑛

相关人物:共 36 位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7—1482 【介绍】: 明福建宁德人,字季聪。正统四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时进都给事中,论事无所讳。累迁右副都御史。天顺四年,曹钦之反既平,将士妄杀冒功,市人不敢出门。时聪署院事急令制止。成化中官至刑部尚书。卒谥庄敏。
维基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
正统三年(1438年)举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景泰元年(1450年),进都给事中。
当时,中官金英家人违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案却均不罪于金英。
林聪率领同官弹劾陈镒、王文畏势从奸,一并弹劾御史宋瑮、谢琚均下狱,之后恢复职位,林聪继续弹劾,宋瑮、谢琚被调外。
太监单增督京营受宠,当时士兵稍忤者辄遭辱,其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
林聪举发其事,单增下诏狱,后获宽宥,不敢再作乱。
景泰三年,上疏请纠察刑狱治理妖僧赵才、湖广副使邢端等,后均得准。
当时建造东宫,林聪因反对,迁春坊司直郎。
景泰四年(1453年),大学士商辂称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
随后请减轻福建银场额重。
景泰五年,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等分田等。
林聪最初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下狱后致仕。
之后弹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罢免。
御史白仲贤擢广东按察使。
林聪言其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
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入吏部,因林聪弹劾,遂改工部。
各司均忌惮林聪风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从的。
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林聪好论建,并非善臣。
同年冬,林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林聪对吏部官吏陈说此事。
御史黄溥等遂劾林聪挟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众多官运均弹劾,后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
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贬为国子监学正。
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拜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饥荒,使得饥民得活者多达一百四十五万人。
后进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盐盗,平定并惩治当地贪官。
后母丁忧,起复,再辞,不予批准。
天顺四年,曹石之变爆发,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
林聪署都察院事,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成化二年,外出巡视淮南淮北饥荒,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赈灾,得到批准。
次年,与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升右都御史。
成化七年,代王越担任大同巡抚,后遇疾致仕。
再过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
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
成化十五年,与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察辽东失事,汪直包庇巡抚陈钺,林聪无法与之争。
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
赠少保,谥庄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泰人,字宗道,号梁冈。正德九年进士,官吏部主事。性刚介,敢直言。武宗南巡,疏谏忤旨,罚跪受杖。历文选郎中,塞幸门,清选法。出抚郧襄,奏薛侃狱,全活株连者甚众。嘉靖中,任左佥都御史总理河道,疏请委鱼台为受水之地,以解河患。
维基
戴时宗(1488年—1558年),字宗道,号梁岗(良岗),福建长泰县人。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甲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吏部,武宗南巡,疏谏忤旨廷杖,罚跪三日。
历考功、文选司郎中,嘉靖七年(1528年)八月升太仆寺少卿,十年正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一年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十二月调任顺天巡抚,令星夜疾速赴任蓟镇,十二年四月考察致仕。
十八年闰七月起用,以原职抚治郧阳等处,二十年(1541年)三月命回院协理,未几巡按福建御史王瑛论劾时宗贪滥不法,宜罢,诏回籍听勘。
为官刚正,执法不贷,颇有惠政。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去世。
入祀漳州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7—1576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裕夫,无锡人。官佥事。有仲山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裕,无锡人。嘉靖戊戌进士,历官广东按察佥事有仲山诗选秖役槁原筮斋集崇文馆槁
维基
王问(1497年—1576年),字子裕,号仲山,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
九岁能诗文。
弘治十年(1497年)生。
曾从邵宝游。
正德十四年(1519年),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会试中式第七十六名,未殿试,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二甲十八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后改任南京兵部职方主事,迁车驾郎中、广东佥事。
嘉靖二十七年,赴任行至桐江(今浙江桐庐县),因思念老父,弃官回无锡,终养其父,遂不再出仕,隐居于湖滨宝界山。
三十年不入城市。
工诗文、书画。
嘉靖三十三年同秦翰、顾可久、华察、王瑛等组成碧山吟社。
万历四年(1576年)去世,年八十,门人私谥曰文静先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王世桢,字础臣,一作础尘,明无锡人。
为人忼爽历落,能文工诗,著有《代啸音稿》。
曾入史可法幕府,献计抗清。
失败后流落四方,吴兴祚总督“约之入粤”,即感于王世桢的人格与操守,特为其提供庇护。
当吴兴祚卸总督之任,王世桢继续留居广东,入惠州知府王瑛幕府,最终卒于岭南。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陈庆(?
~?
),清康熙年间(1662~1723)人士。
台湾诸生〖编者按:王礼《台湾县志》收录诗作时标注「茂才」。
李丕煜《凤山县志》收录诗作时未加标注。
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收录诗作时标注「庠生」。〗。
(许俊雅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世榜(?
~?
),字文标,亦称「寅舍」。
台湾县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拔贡,乐善好施,兴筑水圳,农民咸受其利。
以军功授都司,寻转文职,由寿宁教谕署漳州教授,旋内升至兵马副指挥〖参考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孙尔准《福建通志台湾府》,台银本。〗。
(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凤池(?
~?
),台湾凤山人。
清康熙年间(1662~1723)廪生,雍正九年(1731)为贡生。
〖王礼《台湾县志》收录诗作时标注「廪生」。
编者按: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选举‧贡生〉、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人物‧乡贡〉、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人物‧乡贡〉九年俱记载王凤池姓名,并标注「凤山」。
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选举志‧贡生‧乡贡〉于王凤池姓名下标注「岁」。
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岁贡〉于王凤池姓名下标注「县学,闽籍」。
〗(许俊雅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宗达(?
~?
),凤山县(今高雄)人。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岁贡。
〖参考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选举〉。
〗(黄美娥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应球(?
~?
),字桐君,凤山县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
性情耿介,崇尚气节。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
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
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
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参考李丕煜《凤山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人物〉。
〗(黄美娥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卓梦采(?
~?
),字狷夫,凤山人。
庠生。
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
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陷县治,慕卓氏之名,致之再三,坚辞不肯赴。
挈家遁鼓山匝月,吟咏自娱,且散家赀给戚族里邻,以资口粮。
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赠「儒林芳标」匾额。
享年八十。
子肇昌,领乡荐;孙列胶庠〖参考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人物〉、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列传〉。〗。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吴福助撰)
共 3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