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繁钦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尚书箴 东汉 · 崔骃
四言诗
龙作纳言,帝命惟允。
山甫翼周,实司喉吻。
赫赫禁台,万邦所庭。
无曰我平,而慢尔衡。
无曰我审,而怠尔明。
四岳阿鲧,绩用不成。
虞登八凯,五教聿清。
举以无私,乃忝服荣。
正直是与,伊道之经。
先民匪懈,永世流声。
君子下问,敢告侍庭(《古文苑》。案:《初学记》十一以为繁钦作。)
生茨诗 东汉末 · 繁钦
灌畦暇语曰:后汉繁钦。伤世道剥丧。贤愚隐情。上之人用察不至。而小人得志。君子伏匿。于是赋生茨之诗。其词曰:
有茨生兰圃,布叶翳芙蕖。
寄根膏壤隈,春泽以养躯。
太阳曝真色,翔风发其敷。
甘液润其中,华实与气俱。
族类日夜滋,被我中堂隅(○灌畦暇语。)
定情诗 东汉末 · 繁钦
① 《白帖》作古诗。岁华纪丽同。《御览》八百七作寄情诗。
乐府解题曰:定情诗。汉繁钦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以结绸缪之志。若臂环致拳拳。指环致殷勤。耳珠致区区。香囊致扣扣。跳脱致契阔。佩玉结恩情。自以为得志。而期于山隅山阳山西山北。终而不答。乃自悔伤焉。○逯案。《文选》十八洛神赋注引繁钦定情《诗》曰: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云云。今此篇不见。殆玉台有删节。此其佚句也。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幧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欣,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斯何所,乃期东南隅。
日旰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⑴ ○玉台新咏一。《乐府诗集》七十六。《诗纪》十七。又《书钞》百二十九、《初学记》二十六、《御览》六百九十六、八百十九各引裙一韵。《书钞》百三十五、《御览》七百十八各引脱一韵。《书钞》百三十六、《类聚》八十四、《御览》八百七各引钗一韵。《书钞》百三十六引环一韵。《白帖》四引区、珠、叩、后四韵。《御览》六百八十八引头一韵。岁华纪丽二引达一韵。
涉洙泗而饮马兮,耻少长之龂龂(《史记·鲁世家·索隐》引繁钦《述行赋》。)
幽居赋(868年) 唐 · 陆龟蒙
陆子居全吴东。距长洲故苑一里。阖关不通人事。且欲吟咏情性。曰燕居。则仲尼有之矣。曰卜居。则屈原有之矣。曰閒居。则潘岳有之矣。曰郊居。则沈约有之矣。既抱幽忧之疾。复为低下之居。乃作幽居赋。其序云。余少学穷元。早持坚白。其生也悬赘附疣。其材也戴瘿衔瘤。居无养拙之资。出有倦游之叹。初张蓬矢。尝逞志于四方。末佩椒兰。敢违仁于一日。虽家风未泯。而世德将衰。门等韦平。材兼魏邴。激清芬而镇俗。追雅望于图形。荀勖乃天下表仪。裴秀为朝端领袖。朱轮十乘。紫诰千篇。炳若星辰。粲乎竹帛。俯观图牒。谬辱孙谋。五鼎萧条。赐书零落。漆工酒保。几欲沉沦。故栗空桑。屡瞻摧折。刘超刘毅。俱无儋石之储。许迈许询。但有山林之志。思凿坯而遁。聊倚树而吟。师道气于龟肠。扣兵钤于鱼腹。穷年学剑。不遇白猿。隔日伏痁。未擒黄鹢。止则葭墙艾席。行则葛履柴车。仲宣方玩于棋枰。叔夜还眠于锻灶。既以草知晦朔。木让荣枯。因推墨别为三。复悟儒分至八。何晏之言道德。不及王生。郑元之注春秋。才同服氏。初陈梗概。渐入精微。探桓范之智囊。掘张凭之理窟。遗其耳目。然后谓之聪明。差若毫釐。焉足言乎大小。加以病惟斗蚁。力止戡蝉。帘帷非翡翠之荣。钟鼓岂爰居所乐。遂求衡泌。聊以栖迟。建一亩之宫。忝称儒者。置十金之产。雅叶中人。晏子以嚣尘可容。曹公以泥水自蔽。罗含宋玉。尝少出于荆蛮。萧相武侯。亦潜居于僻巷。杨德祖家惟弱柳。殷仲文庭只枯槐。冯衍姜辛。繁钦苔碧。复有稻名半夏。药号恒春。长榆亦降星精。修竹乃生云母。潘安馆里。尝闻柰素瓜甘。庾信园中。亦话枣酸梨酢。窃观留咏。雅尚清风。今古攸同。圣贤何远。武仲游于沛泽。伊尹耕于有莘。予欲无言。回不愿仕。神交六位。方为卖卜之人。歌动五噫。竟作赁舂之客。况有布绦纶帽。尚足朝昏。羽扇貂裘。犹堪寒暑。得以书抽虎仆。射用牛螉。自理茶租。閒被钓褐。经称小品。还下二百签。赋谓名都。略点八十处。下问得犁涂之义。涂听闻愬怒之诗。既已逢原。遂成摛翰。非因授简。初拟遗鞭。不能粉饰大猷。且用元黄稗说。贻于好事。希逢得意而传。责以壮夫。甘受子云之笑。赋云。
泰伯勾吴。通侯旧里。
地接虎邱。门连鹤市。
比颜巷兮非陋。方赐墙兮犹峙。
乐令有名教之乐。必以仁行。
庄生乃道家者流。咸从达起。
彼既得矣。予何谢焉。
欲神游于浩气。法大隐于遗编。
鲁仲孙衣止七升之布。栾武子食无一卒之田
贱不容忧。贫惟可贺。
冥心而姑务藏疾。卷舌而谁能击堕。
争先敢脱乎牛车。自给方营于马磨。
噫秦时亡命。竟作帝师。
吁汉末遗臣。皆称王佐。
吾焉用此。仆病未能。
艺合欢求解忧之力。饵陟釐明攻冷之徵。
悲少歌于赵壹。喜长啸于孙登。
万古骚人。远追乎橘浦。
百金䱷事。近出于松陵。
非慕偷桃。还怜嗜芰。
何惭尺蠖之屈。未损丈夫之志。
投簪隐几。聊思夷甫谈元。
搦札弹毫。耻效文通奏记。
夫静者躁之君。名者实之宾。
进不参于多士。退宜追乎逸人。
颂厥土之三壤。托高风于四邻。
才袪燥湿。稍远嚣尘。
以日系时。且复穷于鲁史。
穿池种树。正欲类于齐民。
室乏崇坛。墉非缩板。
因坎窞以为洫。藉蒙笼而表限。
孟戒无是非之心。阮通能青白之眼。
龟床鹿帻。讶招隐兮何迟。
橡饭菁羹。笑谋生之太简。
是知名安可钓。笔不堪耕。
有白凤之才。乃先为赘客
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雄自投而几死。檷流恸而将行。
外嬖方施。孟子虚陈乎仁义。
中谗既胜。韩非徒恃其纵横。
况复支离壹郁。尪陋謇吃。
才甚微而寡文。体素羸而多疾。
阴铿药铫。披晓幌以皆来。
徐邈酒铛。拥寒炉而必出。
自然忘物我。混穷通。
将大宗师理叶。与握真宰情同。
优游塞马。脱落冥鸿。
窃慕王晞。眷恋于良辰美景。
深符谢朓。留连于明月清风。
得不分埼岸而饰荒台。辍金钱而营佳树。
莼丝兮欲萦千里。草带兮初围十步。
颓垣抱碧。无非海发山衣。
暗座飘香。尽是松肪桂蠹。
加以篱边种菊。堂后生萱。
覆井之新桐乍引。临窗之旧竹犹存。
花妨过帽。柳碍移门。
鹿去而云遮绝洞。樵归而水绕孤村。
遇境逍遥。就鱼鸟之性乐。
开襟散诞。见羲皇之道尊。
早濯元泉。屡游庭苑。
忧废学而将落。惧无文而不远。
豹管閒窥。羊歧忘返。
搜束皙之亡缺。补陈农之遗遁。
梁世祖府充名画。或得奇踪。
任敬子家聚偫书。率多异本。
何尝髣髴。莫究分毫。
徒羡玉杯珠柱之号美。象格犀簪之态高。
宁容朴野。不称蓬蒿。
怅残编之未构。奚雅具之为劳。
况乎栖平芜古木之地。壮被褐拥篇之事。
宜其梓合巾箱。藤交饼笥。
炊秕稗以为食。剖瓠匏而作器。
荷蓧而行。据梧而睡。
妖宁胜德。休占贾谊承尘。
醉可全真。但舞王戎如意。
其间豁尔。此外萧然。
姜肱则惟卧一被。江革则还留半毡。
望夫子之门墙。仍过数仞。
顾先生之履袜。不啻双穿。
敢惊时而独行。聊内视而返听。
岂可浪发元关。虚摇谭柄。
夜将半而谁容。月每旦而谁评。
清言不屈。孙刘讵减于中军。
善讲无穷。支许那轻于小令。
或抽易轴。或扣元端。
演精微于简易。消澹泊于危难。
澄如止水。畟若长竿。
与牛心者赴敌。持麈尾者登坛。
交衡而矛戟初利。顿挫而风霜正寒。
兴公雅韵。仲祖旁观。
始信何才。当指地于丞相。
方知习捷。抗弥天之道安。
彼濩落而无容。且萧条而高寄。
兼耳目以咸外。曷丘园之足贲。
幸春物之向荣。列天姿而见遗。
阴者负而阳者胜。孰谓两仪。
瘠者缓而腴者先。奚云一气。
真宰难问。洪钧肯留。
人间未适。象表何求。
纵使陶烟霞而傲睨。骑日月以嬉游。
乘刚直上。摄景冥搜。
纵横兮四海。飞扬兮十洲。
读仙苑之琅书。安能解愠。
倾洛公之金醴。几得消忧。
不假大招。宁驰别国。
悲故乡之何在。望平原之无极(陆乡在平原乃远祖所封之地)
叹钟鼎之沉光。向渔樵而骋力。
庚桑有道。犹居畏垒之颠。
接舆佯狂。亦取杶栌之食。
徐誇下舍。陶爱吾庐。
上法于陵之畦圃。旁分建业之村墟。
时牵殗殜。自把渠疏
友乏惠施。莫解连环之义。
医无文挚。谁知方寸之虚。
存其道而或通。失其居而久旅。
才将命兮分坎窞。性与时兮甘龃龉。
閒游广泽。愿学弋于蒲且。
终蹈沧溟。更移家于苧屿。
夫动以劳吾身。静以休吾神。
苟能推其用舍。自足究乎天人。
思任诞于穷檐。何辞井臼。
不求容于侧径。何患荆榛。
沉冥者朴素之源。毁誉者浮华之辙。
蓍名聚雪。仍招死草之讥。
琴号落霞。尚被枯桐之说。
值圣则幽赞成功。逢贤则雅音攸发。
同于德者。大亦宜然。
殷宗命相于岩下。周武迎师于渭边。
有东山北郭之风。才能养素。
无左车右侯之计。未足图全。
嗟浩叹而长吟。畏兰凋而蕙歇。
清樽方滟于瑶水。宝瑟坐凝于华月。
归田少接。犹疑斥鴳追飞。
羽猎相逢。可谓无盐唐突。
盛夏之月,龙宿明,鹑火栖,赤熛奋怒,炎帝施威。
有客瞻翔阳之腾翥,望火云之烧空,气郁陶兮蒸体,汗淋漓兮沾裳。
乃授简于崔子曰:「暑至此极矣,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为余赋之」。
崔子曰:「唯唯」。
昔者侯湛成章于晋代,繁钦流咏于东都,在隋有卢生之丽句,于魏摛子建之奇词。
仲宣仰庭槐而长啸,孔璋寓陶烛以兴悲。
周人垂瘅暑之咏,明远成「苦热」之诗,皆所以发骚人之妙思,歌隆暑之歊歔者也。
且夫勾芒既往,祝融乃来,紫纛丹幢,左右从陪,炎官热属,前导后随。
朱冠缇颜,嘘呵火维,煽以烈焰,奋以毒威。
御烛龙以长驱兮,驾火轮而飞驰。
前执衡使举麾兮,丽朱鸟而承旗。
环天地以为炉兮,播造化于冶中。
运阴阳以为炭兮,烁万物其犹铜。
采扶桑之高燎兮,炽中街之朱光。
温风搅乎万里兮,气郁烟而迷空。
土润溽以蒸熇兮,时淟汩而蕴隆。
凝赤崒而耸岳兮,闪红倏焉而惊虬。
丰隆盘旋而空鸣兮,灏郊斐亹而复收。
于是阴壑烦,寒谷焦,冷泉沸,冰天熇,玉井烟合,凌阴埃生。
西域消长积之雪,北极无不释之冰。
乘清风而游广寒兮,广寒燠其增烦;
排阊阖而入凌兢兮,凌兢翕焉如蒸。
天丁退听以屏息兮,旱魃健行而肆志。
飞廉嘘以喘息兮,吁号渴而欲毙。
丰山之神人,心郁乎清泠之宫;
姑射之仙子,汗浃乎冰雪之体。
噫,神焦与鬼烂兮,彼将焉其逃避。
若乃层潭之府,极深之渊,毒阳激烁,阴火潜然,熺炭重燔,吹炯九泉,与日喷薄,流耀扬焆,朱𤒦绿烟,要眇婵娟,河汉沸兮若煮,川渎涌兮如汤。
螭龙喘以鳞折兮,鲲鲵躁而甲张。
长鲸吓鳃以吐沫,巨鳌暴骼而且僵。
沙石为之熟烂,水怪为之麋扬。
虎蛟钩蛇遭鼎烹之毒,象鹿狐貉有釜游之伤。
冯夷阳侯,渴死乎重渊之窟;
马衔蝄蟓,郁勃乎波涛之乡。
至夫沈阳腾射,散越山林,赫然其晖,齐攻错陈。
原兮欲燎,野兮欲焚,木枯兮欲爇,叶卷兮欲焦。
隆曦穿漏,林无清阴。
视万木之结荫,犹火伞其迷云。
良田龟坼而尘飞兮,泥涂化而为缇骍。
嗟空翔与陆走,遭燖炰以飞奔。
鸟苦热而不敢飞兮,惟塌翼而浴泥。
牛喘甚于焚角兮,徒使人而增悲。
猛兽垂鼻以吐气兮,韩卢露舌而涎垂。
蝇昼飞以繁案兮,蚋宵集而侵肌。
烦蝉咽以噪风兮,风既至其犹火。
鸣鸠应以呼雨兮,雨不至而奚为?
于是陆有交盖,河无行舟,宵不明烛,昼不远游,食不饮渴,衣不袭裘。
行者暍道而欲仆,居者执热而露头,负者涩旋而肩赪,耘者肤裂而脂流。
走通衢兮如履乎身热之坂,上层峦兮如陟乎晹谷之丘。
单絺甚狐貉之燠,当风有环炉之忧。
冰台风轩如坐乎温室,阴谷寒涧变而为炎洲。
饮寒泉以御渴兮渴不止,欲化鲸而吞海;
气嘘吸以祛躁兮躁之极,思凌云而上天。
佩壬甲之灵符兮,于烦怀其奚益;
食鼷鼠之寒脯兮,虽万斤为徒然。
又安可责效于抱朴不可热之药,而服飞雪之散与夫元冰之丸者哉!
此少陵所以愿作冷秋菰,昌黎所以思欲羾寒门,袁绍所以有避暑之饮,傅咸所以开感凉之尊者也。
词未竟,客跃然而前曰:「子赋暑至矣,读之若坐火井而居炭谷,游焦溪而沐汤泉,有可以清暑者,得闻其说乎」?
崔子曰:「大冥之墟,孤桐生焉,下瞰冰渊之湄,上直寒涯之巅,左当风谷,右临云溪,溯九秋之惊飙,凋三冬之寒威,
雪积其根,霏霜封其枝,神泉漱其沈,清露润其皮,此盖木之清泠而寒洁者也。
于是剪寒柯,剖孤茎,匠石运斤,师襄均声,寒水之玉以为徽,冰蚕之丝以为弦,水精之珥以为㢩,精冰之金以为悬。
尔乃歌南风之古曲,奏绿水之清音,迸流泉之幽韵,动积雪之悲吟。
弄羽则红云含霜,叩商则烈日成霖。
跃流鱼于澄渊,舞鸑鷟于庭阴。
此声音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虚堂清室,凉轩寒馆。
含寒露以植台,迎清风而立观。
月牖对晃,风棂萧疏。
左峙冰山,右直雪宫,睽罛庨豁,閒敞开通。
危楼郁其将起,遂凌虚而上跻;
鸟腾翅于甍标,咸乘风而欲飞。
齐兽口以涌霤,时梗概于滮池。
轶星辰于大半,垂云迥带于棼楣。
伏棂槛以俯听,闻雷霆之霍挥。
消雾埃于中天,集微凉之澄清。
问素娥若有答,察云师之所凭。
上飞闼而仰观,正瑶光与玉绳。
尔乃蹑露舄,开云扃,凤箫吟,鼍鼓鸣。
攀井干之𡾰嵼,登延阁之岧峣。
引雄风于洞穴,植仙掌于良宵。
拂琉璃之珍簟,弄明月之圆绡。
动飕飗于翠帐,散霏微于绮寮。
曜冰槊而发霜硎,写诗人之风骚。
咏楚台披襟之语,歌汉宫大风之谣。
此宫室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雕胡之饭,锦带之羹,霜蓄之茹,露葵之英。
藕菰蒲笋,间之香芹,银丝鲙鲫,散雪飞硎。
箸以冰犀,盘以水精。
庖霜淅玉,满坐风生。
汲冷渍穱,其清如冰。
携䌽篮于中园,掇槐叶于高枝。
糅桄木之玉屑,和寒滓兮与俱。
乃使元冥适咸,蓐收调辛,味兼芍药,施和既醇,色碧鲜以照箸,相香饭以苞芦。
经齿冷以嚼雪,人争劝于投珠。
志欲随于騕袅,暇则饮夫屠酥。
献君王之寒殿,荐开冰之清壶。
乃若卢橘,熟素奈成,陆采檎桃,渊摘芡菱,林珍水实,错杂扶檠。
浮甘瓜于寒水,沉朱李于清泉。
食曹林之新梅,擘太华之芳莲。
壶盛甘醴之液,坐列饮中之仙。
环曲池以流杯,如长鲸之吸川。
及其至也,酒罢更阑,风留月轩。
试谷帘之绝品,破龙焙之香团。
汤发云腴之酽,盏浮花乳之圆。
溅七瓯之轻雪,两腋凄其生寒。
此饮食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崔子曰:「洞庭长湖,洪波翻澜,长江会宗,六月不暄。
溟漭渺沔,汗汗沺沺。
即之无穷,察之无边。
骇浪瀑洒,惊涛飞湍。
崩云屑雨,荡日连天。
雷奔电激,鼓作𥒜岩。
望之者使人毛发耸立,心悸而胆寒。
尔乃命水客,泛轻舟,齐枻妓,发棹讴,奏淮南,度阳阿,篙工唱,楫师和,鞭蝄蜽,惮蛟螭,罨翡翠,斩鼋鼍,戮水豹,殄鳞族,招白鹇,下高鹄。
然后乘劲风,揭百尺,溯洄沿流,千里一息,访乎鲛人之居,入乎渊客之室,造乎江妃之馆,追乎海童之迹。
击长楫于中江,想萍实之复形。
访蓬莱之清居,思汉武之所经。
临澄流而沾襟,吊屈原与灵胥。
而又昧潜险,搜瑰奇,摸玳瑁,扪觜蠵,剖明月之胎珠,濯夜光之流离。
若乃浮情博览,忘夕宵归,浑星辰而涵泳,俯仰与之俱迷。
观蓝田之出月,吐元珠于渊骊,泻千寻之缟练,堆万顷之琉璃,此游乐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未可也」。
然凄凉之色,已动于眉宇之间。
崔子又从而言曰:「丘壑之胜,林泉之奇,南山之巅,北山之厜,有风月以为助,有云烟以相随。
有鸿鸟以为侣,有田园以时耔,有鱼钓以自适,有琴书以自怡。
木欣欣而帷成,泉涓涓而练飞。
清风飒其来临,幽鹤乘而下之。
尔乃漱白石,枕流泉,傲睨乎风尘之表,笑谈乎溪壑之间。
居水中以筑室,葺荷盖以为房。
启蕙帐兮松关,缭琅玕兮成堂。
琢寒犀兮为镇,缉薜荔兮为裳。
饮苍岑之玉醴,𣂏白水以为浆。
羞玉芝以疗饥,餐沆瀣而为粮。
纫绿芰以为佩,又缀之以蕙纕。
于是或命巾车,或漾轻舟,或窈窕以寻壑,或崎岖而经丘,或采蕨于崇冈,或缗鱼于清流,或濯缨于沧浪,或开襟于山楼,或鼓琴以自娱,或弹铗而悲讴,或脱帽以纵适,或杖藜以遨游,或掘云于嵽苍之岑,或采月于澄泓之洲。
此山林之至清也,可以清暑乎」?
客曰:「善!
吾之愿也」。
崔子曰:「善则善矣,而未大也,请为子言夫清暑之大方。
今圣天子在上,洒扫宇宙,清宁乾坤,仁风惠气,劘刷上下。
无严威虐焰之刑以烁民之肌肤,故其民漻然休然,相安以生;
无星火疾驰之令以惊民之耳目,故其民萧然怡然,相嬉以宁;
无竭源涸泽焦熬峻急之征,故其民得以润泽其家室;
无蹈汤赴火汗肌浃肤之役,故其民皆得逍遥于田里。
恩同祥风翱,德与和气游,蒸而为清氛,疏而为泠风。
垂髫戴白,无小大无远近,萧萧乎如游清凉之境、太清之世,不知暑之为暑也。
若乃渠魁元恶,肆厥暴怒,斲斮屠剔膏流节离之,毒日作而人不得全其形体;
焚拆抵掎胁驱迫逐之,祸日兴而人不得集其族类,凡厥烝民,莫不沸涌灼烂,号呼惊蹈,无有救止,群望而赴愬。
皇帝于是丕降霖雨,雷厉风行,天戈所麾,咸顺使令。
旧染之俗,攸徂之民,徒奋袒呼,壶浆以迎。
慰望云于大旱,释徯苏于群情,救之火阱,置之安平。
清暑之道,不其大哉」!
客闻之,离席而前,拱手而立,再拜稽首,霍然暑退。
① 在万山王仲宣故宅郭帅杲移井栏于戎司其后破碎埋没李帅奕收拾补甃置之便坐侧稽考古今岁月为之记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馀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按:耆旧传王粲与繁钦并邻同井杜甫诗云应共王粲宅留井岘山前张云繁钦有识还歆羡
苜蓿成花酒作泉,龙沙何似鹭洲前。
繁钦赋忆天山夜,王粲军还邺下年。
望阙星光回睥睨,渡江秋色满櫜鞬。
知君不浅南楼兴,早晚烟波系客船。
娟娟孤生蕙,托根湘山厓。
上压千仞峰,下临万仞溪。
微质殊众卉,谓为造化私。
风霜相凌迫,雨露不见滋。
朔气旦夕深,清芬坐来移。
幸登君子堂,不足配芳徽。
仰惭桧与柏,青青长不衰。
俯愧东原草,犹得奉春时。
平生休伯洒谈霏,助我亲堂舞䌽衣。
只信相知心一片,人间何处有离违。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