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艮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4—140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
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
擢周府奉祀正,迁纪善,改衡府。
靖难兵入,走应天府学自经死。
有《刍荛集》六卷。
《四库总目》:《刍荛集》风骨棱棱,溢于楮墨,望而知为忠臣义士之文。
田按:建文二年,敕儒臣取古今君道臣道人事之载于典籍可为鉴戒者,纂为《类要》。
总裁则方孝孺、唐愚士、楼琏、胡靖
分修则陈好义、徐好古、叶仲泛、郑孟宣、章谨、苏伯厚、李铎、王汝玉、张拱、高可大、王真、刘仲美、李敏、方叔衡、朱子建、史维时、陆伯赡、赵友同、周思、颜子明、萧用道、杨士奇,先生与焉。
催纂则王艮、杨溥,极一时之选。
黄才伯《翰林记》称,「洪武戊寅,诏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侍读唐愚士等纂修未成。
」即指此事,其曰洪武戊寅,盖遵革除令讳之也。
先生诗逸情古调,寄托遥深。
先生嗣孙希韩,为馀妹婿,尝假《刍荛集》于其家录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照福,字振寰,姓孟氏,大兴人也。
生有殊性,独坐寡言。
方在龀龄,便亲法乳。
初依延禧寺名驰𩮜染,受具于广济寺万钟,精进潜修,足不踰阃者十有五年。
究求律学,侪辈钦止,争师事之。
万钟寂后,寺众同词,请福继席,独怀恬退,誉望日高,从学益众。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春,圣祖恩命住持潭柘岫云寺,大驾幸临,复奉温语,奖许有加,自是法侣景从,云合雾集,檀施凑辐,不可亿算。
遂兴建造,扩广殿庭,一时轮奂,崖壑交辉,为西山诸刹之冠。
戊寅秋,示微疾。
圣祖闻之,命内务府,选医护视。
以己卯五月六日,索汤沐浴,返席而化。
春秋六十六,腊三十二,塔于寺前。
营葬之日,特赐内帑并龙旗御杖以示殊异。
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圣驾重游,眷念旧情,命取绘像以进,嗟惜久之,遂邀睿题,有“若非明镜当前语,笑指真图是戒坛”之句。
其道范嵚峻,深契帝心,于此可见。
而荣终之锡,追慕之隆,旷代希有,又何恧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江西吉水人,字耕野。顺帝元统元年第进士,授同知永新州事。寻弃官养母,授徒著书。晚年潜心钻研《尚书》。有《读书管见》、《书义主意》、《书义矜式》等。
维基
王充耘(1304年12月4日—?
),字耕野,江西吉水州人,元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榜眼王艮之祖。
曾祖王季模,父王孟韩,母曾氏。
元统元年(1333年)登癸酉科进士,授吉安路同知永新州事。
不久辞官回乡养母,以授徒著书为业。
晚年专研《尚书》,著有《书义矜式》,此书的内定奠定八股文的格式,当时称为八比法。
另著《读书管见》二卷,已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18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光大,号晃庵。胡子祺子。建文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广迎附,擢侍讲,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两从成祖北征,以善书,每勒石,皆令书之。卒谥文穆。有《胡文穆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光大,庐陵人。建文庚辰赐进士第一,更名靖除翰林修撰永乐中直内阁复今名历文渊阁大学士赠少师礼部尚书谥文穆有晁庵扈从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四
广字光大,吉水人,知府子祺子。建文庚辰第一人及第,更名靖,授修撰。永乐初,直内阁,复名广。历侍讲、侍读、右庶子、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进文渊阁大学士。卒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洪熙初,加赠少师。有(《文穆集》二十卷。 (《东里集》:文穆为文,援笔立就,顷刻千百言,沛然行云流水之势。赋诗取适性情,近体得盛唐之趣。工书法,行草之妙,独步当世。 (《翰林记》:永乐十八年,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大臣有阴主之者,学士胡广献《却封禅颂》,上遂止。 《艺苑卮言》:胡文穆善真行草,名不及解大绅,而遇过之,北征诸镇皆其勒石。 《金陵琐事》:大学士胡公广《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金谕德游牛首山佛窟寺》诗云:「晓从銮舆出九关,偶寻牛首共跻攀。南唐古寺留碑在,西蜀高僧度锡还。百尺岩龛出鸟上,半空钟鼓隔人间。暂游已觉尘缘寂,到此方知佛窟闲。」注云:「寺有南唐孙忌撰碑尚存。」馀因此诗遍寻之山中,无此碑。 《国史唯疑》:「永乐四年,集儒臣及修书秀才数十人于丹墀内,同赋《白象诗》,胡广第一。 《田按:光大诗和平蕴藉,西杨称其近体,尚非溢美。)
维基
胡广(1369年—1418年),一名靖,字光大,号晃庵,谥文穆,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建文二年庚辰科状元,文渊阁大学士。
内阁首辅。
建文元年(1399年),胡广中式江西乡试第二名举人,同乡王艮为解元。
建文二年(1400年),胡广与王艮同赴金陵春闱,殿试后,试官议定王艮夺魁,但因王艮其貌不扬,被建文帝黜为第二名(榜眼)。
当时正值靖难之役,胡广的文章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因此被建文帝钦点为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院修撰。
燕王朱棣攻入应天府时,王艮胡靖、解缙、吴溥四人聚会,胡、解各有慷慨陈词,独王艮哭泣不言;吴溥之子吴与弼以为胡靖会身殉建文帝,但吴溥认为只有王艮会殉死,他的话还没讲完,却听到胡靖大声对家人喊叫:「外面很喧闹,小心看好猪啊。
」吴溥说:「连一只猪都舍不得,难道舍得生命吗?
」不久,王艮自杀,胡靖、解缙迎附朱棣。
胡靖升为侍讲,改侍读,恢复原名广。
之后再升右春坊右庶子,进入内阁。
永乐五年,晋升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
此后明成祖北征,其与杨荣、金幼孜跟从,每次召入帐殿时,有时会谈至深夜。
其善于书法,每次勒石刻碑时,均命胡广书写。
永乐十二年,他再次跟随朱棣北征,当时皇孙朱瞻基亦跟随,朱棣命他与杨荣、金幼孜在军中给朱瞻基讲经学史学。
永乐十四年,进入文渊阁大学士。
当时朱棣做法会祈福,胡广献上《圣孝瑞应颂》,朱棣作佛曲命宫中歌舞和之。
而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胡广进言劝阻,于是朱棣下令禁止。
胡广并呈上《却封禅颂》,得到朱棣的喜爱。
明成祖曾在筵席时,提到解缙与胡广是同乡、同学兼同事,关系很密切,要求胡广把未出世的女儿嫁给解缙之子解祯亮。
但解缙死后解祯亮被流放到辽东,胡广就想解除婚约,女儿大怒,割耳朵发誓道:「薄命的我这婚事,是皇上主婚的,是父亲大人当面答应的。
毁约的话我只有死,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等到解家被赦免,其女仍旧归嫁解祯亮。
胡广做事缜密,在皇帝面前所听的言行内容,其出来后不予告人。
其做事也颇为持大体。
其赴母丧归朝后,皇帝问其百姓安居之事。
其对答道:“百姓生活安居,但是郡县官吏仍然穷治建文年间奸党之事,其所牵连的亲属分支太广,以至百姓为之疾苦。
”朱棣随后采纳其言。
永乐十六年(1418年)去世。
赠礼部尚书,谥文穆。
明朝文臣得谥号,自胡广始。
当时还丧经过南京,太子朱高炽为其致祭。
次年,授其子胡穜为翰林检讨。
明仁宗即位后,加赠胡广为太子少师。
南明弘光帝夺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巽志。
明徐州府萧县人,寓居浙江嘉兴,字士敏。
文章典雅。
洪武初,征修《元史》,授翰林编修,累迁试吏部侍郎。
建文初,任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庚辰会试,得士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
燕王朱棣兵入南京,遁迹雁荡山中,病卒。
有《啬庵集》。
槜李诗系·卷六
巽志一作逊志字士敏号啬庵河南人元末侨居郡中尝受业于宣城贡师泰鄱阳周伯琦遂昌郑元祐为文深纯典雅成一家言以荐为鄮山书院山长明洪武二年徵修元史入翰林累迁侍讲学士未几引退又召为试吏部侍郎以事去官谪居朐山建文间复召为太常少卿壬午靖难兵渡江巽志遁去入永嘉雁宕山其门人文渊阁侍书蒋兢亦潜踪于此巽志病卒兢为经纪后事葬芙蓉峰北或云先壬午而卒与临难自经者皆非是卒谥文忠盖私谥也其诗仅见槜李英华而石仓诗选所录皆因之予复采金兰集中数作并入后在京师朱太史彝尊授予啬庵集又得其裔孙高佑釲授予家传始获其全览之词旨幽邃音节豪宕亦诗家之表表者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敏,萧县人。徙居嘉兴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建文时加太常少卿有啬庵遗槁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
逊志字士敏,萧县人,徙居嘉兴。
洪武初预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改秦府纪善。
引退十五年,召为试吏部侍郎,旋罢官。
建文初,徵入翰林,迁太常少卿。
靖难后,死永嘉山中。
有《啬庵遗稿》。
(高启《凫藻集》:宗人士敏《幸丑集》有舂容温厚之辞,无枯槁险薄之态。
岂山林馆阁者乎?
徐一夔《始丰稿》:士敏奇伟卓绝,挺然立于作者之林。
田按:徐大章《始丰稿》云:「士敏入史馆,擢编修,转秦府纪善,未几引退。
今召起试吏部侍郎,以事去官。
谪层煦山。
」诸家纪载均云「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非事实也。
又俞贞木《次高太常韵诗》序云。
「太常高先生与仆别馀三十年,喜闻还朝,入翰林,升太常。
」计士敏授编修,改官后再入翰林,迁太常馀三十年,正建文改元时也。
靖难后,或云卒于官,或云兵败自经,或云存殁无考。
朱竹据蒋之翘家谱云死于永嘉山中。
士敏父德,所至与宗工钜儒游,如虞文靖公集、欧阳文公玄、馀文忠公阙、贡公师泰、程公文、周公伯琦、张公翥、危公素、张公以宁,士敏皆得亲承其绪论文章,故学有渊源,华年笃志,以善属文称。
用荐为鄮山书院山长。
徐大章、高季迪交口称之。
一与史局,再入翰林,及主文会试,所拔识王艮胡靖、吴溥、阳荣、金幼孜、杨溥、胡濙等,皆为名臣。
身遘革朝,遁迹空山以死,论者哀其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