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恕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0—1491 【介绍】: 明四川长宁人,字尧弼,一字尧佐,号箐斋、南皋子。正统十年进士。授编修。博闻强记,善文辞,熟当代典故,喜谈经济。居官屡有建白,多被采纳。累迁至礼部尚书。有《群经辨疑》、《箐斋读书录》、《南皋子集》、《箐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洪谟字尧佐,长宁人。
正统乙丑第二人及第,授编修。
历春坊赞善、侍讲、侍读、侍读学士。
进南国子祭酒,改北,擢礼部侍郎,进尚书。
卒谥文安。
有《南皋集》二十卷、《箐斋集》五十卷。
(《坚瓠集》:长宁周尧佐正统甲子发解,赴公车,舟泊邗江,夜梦一人谓曰:「吾乃子前身也,前程万里,终身清要。
」周问:「子何人?
」曰:「吾友鹤山人也。
姓丁,家维扬。
」乙丑,周榜眼及第后,官南京,以诗寄维扬太守三原王恕曰:「生死轮回事杳冥,前身幻出鹤仙灵。
昔年一觉扬州梦,华表归来又姓丁。
」王得诗甚讶,集郡中耆老询之。
罗文节曰:「友鹤山人名鹤年,吾友丁宗启之父,官武昌,遂家焉。
伯氏登进士者三人,友鹤独恬然布素,以诗名家,元末隐居,建文中没于成都。
」王以复周。
世以为异,如羊祜、房琯事云。
田按:尚书《雪山》句云:「疑有五城十二楼,玉色玲珑界天白。
」又《登翠屏山》句云:「一带岩峦多宿雾,半天楼阁自秋风。
」颇称高唱,惜不得其全集录之。)
维基
周洪谟(1420年—1492年),字尧佐,四川叙州府长宁县在城乡(今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人。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博闻强记,善文词,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正统十年(1445年)联捷,成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修《环宇通志》。景泰元年(1450年)疏谏帝亲自主持经筵,不久升侍读。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转任左侍郎,成化十七年(1481年)升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病笃时仍上疏《安中国定四裔十事》疏。赐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高密人。
兵部侍郎戴纶族弟,宣宗杀纶,籍戴氏,遂受宫刑为小黄门,赐名怀恩。
一说苏州人,本姓马,宣德间入宫,赐姓怀。
宪宗时,掌司礼监,性耿直,为宦官汪直、梁芳、韦兴等敬惮。
因固谏宪宗勿易太子,斥居凤阳。
孝宗立,召归,仍掌司礼监,力劝孝宗逐万安,用王恕
卒赐显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8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新,号镜川。景泰二年进士,授编修。成化时历侍讲、侍讲学士。编《文华大训》,改变不录涉及宦官诸事之成例,备列善恶得失。弘治初,擢吏部右侍郎。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上疏言帝王治世之道。后以编纂事繁,乞解部务,以本官兼詹事府,专事史馆。卒谥文懿。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公字维新,母张太夫人,梦大星入怀,乃妊。
及公生,天庭有黑子七如北斗。
五岁,读书五行下,举于乡第一,以进士入翰林五品,十六年不调。
当轴有欲相援者,公谢不往,私曰:吾犹婺妇也,今老矣,岂至白头改节?
孝宗出阁,充日讲,时太子以奉制立听,阁臣请殿下坐,讲官宜跪讲,公执不从。
文华大训成,进讲凡事,涉中官俱削去。
公曰:此不足训。
为迹其善恶,具录以进。
诸因事开陈,冀感上意,在侍俱竦,然退语曰:杨学士真讲官也。
孝宗即位,阁臣忌公,拟迁南京吏部侍郎,上手除南京二字下之。
次年改元,二月,公上劝学听政疏,略曰:陛下御极以来,听纳忠谏,躬览题奏,人谓可几尧舜。
臣愚过虑,若内养未深,外资未博,岂能始终如一?
伏愿遵祖宗遗制,开大小经筵以讲学,御早午二朝以听政,慎择讲官,与之徵诘疑义,曲赐清问,左右惟置经书及祖宗典训。
轮阁大臣尝值殿右厢,备顾问,必使居文华之时多,居乾清宫之时少,则所得于内者深矣。
午朝章奏,俱亲为裁决。
有大政,则召诸大臣面谕得失,使各尽谟议,诸臣俱得进言。
常用天下之耳目,为一人之聪明,则所资于外者博矣。
内外交养,日深以宏,即尧舜何远之有?
若日讲午朝,徒应故事章奏,并付司礼,积弊未革,臣窃忧其所终。
上温旨报闻。
次月,即御经筵午朝。
后数年,上时召辅臣论政,人谓孝宗十八年圣治,俱公一疏发之。
公在部,与三原王公恕左右,共持正论,为阁臣所忌。
公因屡疏请老,且言吏部进退百官,众怨所集。
尚书恕老成公忠,然且不免,于臣何有,盖为阁臣发也。
诏以本官兼詹事,专职史馆。
乃太息言:国家史事,有三大阙未举。
靖难后不记建文帝事,使当时朝政与方黄死事诸臣,皆阙落无传。
及今蒐采,尚可辑补。
景帝已复位号,英宗实录犹书郕戾王附,宜改正。
凡疏留中者,即有可传,例不登实录,宜宣付史馆,择而书之。
疏巳具,病不果上。
适金星犯进贤,占者谓贤臣当厄,公竟卒。
上闻讣惊悼,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公生平孝友方直,喜论著,为五经四书私抄,常以所见立说,务求其是,不尽从先儒传注。
文章力追大家。
所著有晋庵藁、桂坊藁、镜川藁、东观藁、金坡藁、铨部藁行世。
维风编载公为洗马,乞假归里,次一驿,其丞与公抗坐,卒然问曰:公职洗马,日洗几何?
公漫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
忽有一御史乘传至,则公门人也,跪而起。
居此丞乃匍伏请死罪,公笑,使去。
其雅量复如此。
公自为儿时,作诗辄能吐奇语,在史馆,遂以文章名世,李文正公称其博采深诣,典则沉厚,自成一家言。
而爱君忧国,感事写物,则得诸三百篇者深。
盖公诗裒然大家,为宗匠所推重,固如此矣。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守陈字维新,鄞人。景泰辛未进士,改庶吉士,除编修。历侍讲、洗马,进侍讲学士,再进少詹事,擢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有《晋庵》、《桂坊》、《镜川》、东观》、《金坡》,《铨部》等集三十卷。 (《双槐岁钞》:景泰初开经筵,每讲毕,命中官布金钱于地,令守讲官拾之,以为恩典。户部尚书高谷,年六十馀,俯仰不便,恒莫能得。有一讲官忘其氏名,常拾以贻之。有识者病其媟渎。时宫中又赐诸内侍以银豆等物为哄笑。杨文懿公守陈时在翰林,赋银豆谣》云:「愿将银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万人。」呜呼!国阜用汰,至此极矣!)
维基
杨守陈(1425年—1489年),字维新,号镜川,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栎社人,明朝大臣。景泰庚午浙江解元,联捷进士。弘治初官至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府丞。卒谥文懿。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景泰二年(1451年)联捷辛未科二甲进士。擢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成化初年,授经筵讲官。成化八年(1472年),迁侍读学士。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明孝宗即位后,授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二年(1489年),请辞不准,兼任詹事府府丞。逝世于京(今北京)吏部右侍郎任上。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98 【介绍】: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昂,鄱阳人。景泰辛未进士,以吏科给事中抚川,寇谪寿昌知县,寻擢太常少卿,掌钦天监,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历吏部尚书致仕。有清风亭槁、枕肱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轩字士昂,鄱阳人,侨寓南京。
景泰辛未进士,除南吏科给事中。
改户科,进都给事中,谪寿昌知县,擢云南提学佥事。
进太常少卿,再进本寺卿,擢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进南吏部侍郎,再进南礼部尚书。
卒赠太子少保。
有《清风亭稿》、《谕蜀稿》、《枕肱集》。
(《四库总目》:戴冠《濯缨亭笔访》称童轩性寡合,不妄取予。
居南京日,家人衣食或不给,惟王恕馈以米及白金,或不受。
毗陵王㒜知其介,不敢致馈。
有以礼币求文者导使诣轩,轩亦不纳。
其人品本为高洁,其诗亦雅淡绝俗,然在明代不以诗名,殆正德以后,北地、信阳之说盛行,寥寥清音,不谐俗尚故耶?
田按:尚书诗在景泰间当首届一指,刘钦谟、夏正庆及十才子辈皆在下风。
王弇州艺《苑卮言》效敖陶孙评有明一代诗人,曾不一及。
清风亭稿》得表章于四库宏开之日,譬诸丰城之剑,其光当引星辰而上。)
维基
童轩(1425年—1498年),字士昂,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人,民籍,明朝官员。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四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一名。初授南京给事中,升都给事中。成化初年,调浙江寿昌(今建德南)知县,升云南按察司佥事,提督云贵学政。童轩熟知天文历法,当时钦天监官员在天文历法常常出错,景泰十年(1474)召为太常寺少卿,掌钦天监事,景泰十五年升太常寺卿,景泰十九年辞归。弘治四年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七年升礼部尚书,十年致仕归里,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十九日卒于家,享年七十四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2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何文渊子。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为刑部郎中,捕治锦衣卫卒,拒都指挥袁彬请嘱,由是知名。成化间,以河南按察使助都御史原杰招抚南阳流民,亲入山谷劝说,附籍者甚众。历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孝宗嗣位,辅臣万安、刘吉忌其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既而入为刑部尚书,有所施为,辄遭刘吉阻格,又遭忌者中伤,遂致仕归。博学多闻,为诗多援据典故。有《元史臆见》、《周礼集注》、《勋贤琬琰录》、《椒丘文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江西广昌人,冢宰文渊子。景泰甲戌进士,授南礼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郎中,迁福建按察副使,改河南。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迁刑部侍郎,进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肃。有《椒丘集》三十二卷。 (《双槐岁钞》:成化庚子,内阁刘吉丁外艰,诏赍以羊酒宝钞,起复视事如故。吉三上疏辞,托贵戚万喜得不允,陈编修音上书劝其力辞,吉不答,人无改言者。吉每谈笑对客,殊无戚容。丁来,今上新政,科道交纠,万安,尹直以、次罢遣。吉独不动,虑科道言之,乃倾身阿结,昏夜款门?蕲免弹劾,建言欲超迁科道,待以不次之位。弘治改元,风雹发自天寿山,毁瓦伤物,震惊陵寝,上戒谕群臣修省,遣官祭告。于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读张升疏言应天之实,当以辅导之臣为先。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枢机之地也。因数吉十罪,且谓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科道交章劾升,指为轻薄小人。上命谪升南京工部员外郎。其同乡何乔新赠以诗曰:「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辞赋吊灵均。」由是人目吉为「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田按:尚书诗温雅有则,泽古者深,与凡响自别。)
维基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江西广昌县人,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
父亲何文渊,是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任山东、四川等地的巡按御史。
何乔新为何文渊的第三子,母亲揭氏。
何乔新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景泰五年(1454年)登进士第,景泰七年,授礼部主客司主事。
天顺元年(1457年),父亲何文渊过世,完成丁父忧、丁母忧。
一说天顺二年(1458年),何文渊的弟子揭稽上奏,举发何乔新等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尽乔新反控揭稽在镇守广东时,曾代黄竑撰写易储之疏章。。
日后何乔新再起为刑部陕西司主事。
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出任福建按察副使,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有政绩。
成化十六年(1480年),为右副都御史,同年11月赴晋任山西巡抚。
成化十九年八月乙丑,户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乔新巡视边关。
成化二十年(1484年)被明廷召回拜为为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西赈灾。
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明廷派遣侍郎李贤、何乔新、贾俊去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赈饥荒之灾。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继位,万安、刘吉忌之,外放至南京。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时人以「父子尚书」为美谈。
刘吉叫唆御史邹鲁诬陷,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
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
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1510 【介绍】: 明应天府人,字尚文,号辣斋。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初,与同官上疏,极言古今宦官之害。复劾中官牛玉奸欺,宜重谴,被谪贵州普安判官,后弃官归。弘治初,起陕西左参议。
维基
王徽(1428年—1510年),字尚文,应天府上元县(江苏省南京市)人。
天顺四年(1460年)庚辰科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
明宪宗继位后,与同官王渊、朱宽、李翔、李钧疏陈四事。
同年冬,宪宗废吴皇后,宦官牛玉被指干预先前立后的事而被谪南京,王徽等人认为对牛玉的处罚太轻,又指责重臣李贤等「坐视成败,不出一言」、「党恶欺君,莫此为甚」,请求降罪李贤等。
宪宗批评王徽等「妄言邀誉」,欲加罪。
诸位给事中、御史论救,王徽改贬贵州普安州判官。
七年后弃官归,虽然屡有言官举荐,但因宦官厌恶而不再录用。
孝宗弘治初年,吏部尚书王恕举荐,起用为陕西左参议。
又一年因病辞职归乡。
有一子王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0—1518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明诗纪事·丙签·卷六
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己丑进士,授广德知州。迁礼部郎中,出为抚州知府,改镇远,历四川参政,擢布政使。有《翠渠摘稿》七卷。 《莆阳文献》:梁石文章浑深雅健,有根底;诗格调高古;书初学晦翁,变为奇劲。 田按:梁石与陈白沙讲学旨趣不合,晚与黄未轩修《兴化府志》,持议亦抵牾,自号莆阳拗史。诗拟古音节极合,律绝亦饶风趣。
维基
周瑛(1430年—1518年),字梁石,自号蒙中子、白贲道人,晚号翠渠。
福建莆田人。
宣德五年(1430年)出生。
早年随朱煜、叶峦学习,后从吴时耕学习。
景泰癸酉(1453年)乡试,主司聂大年甚重之,置第二,后屡试不中。
成化五年(1469年)成进士,成化七年(1471年),知广德直隶州(今属安徽),有善政,“为其州多溺女”,作《戒杀女歌》,朝廷赐敕旌异。
历官南京礼部郎中、抚州(今属江西)知府。
弘治初年,吏部王恕起为四川参政,后为四川右布政使。
弘治十三年(1500年)致仕。
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496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彦实。彭时族弟。景泰五年进士。成化时累官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与万安、李孜省朋比,排挤异己。未几以疾去。卒谥文思。有《彭文思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华字彦实,安福人。景泰甲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侍读学士、翰林学士、詹事,进吏部侍郎,入内阁,参预机务。加太子少保,进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思。有《素庵集》十卷。
维基
彭华(1432年12月2日—1496年11月10日),字彦实,江西安福县人。
大学士彭时之族弟,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
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编修《大明一统志》。
《英宗实录》成,升侍读,充经筵讲官,进日讲起居注官,升翰林院侍读学士,署詹事府事。
太子朱祐樘出阁,侍讲读,不久掌翰林院事,升詹事府詹事,再兼翰林院学士。
《文革大训》成,加从二品俸。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升吏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半年后得疾,遂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舆归其乡。
弘治九年十月六日(1496年11月10日)卒,赠资政大夫、太子少傅,谥文思。
彭华为人深沉阴险,善用小人计谋,善于暗中批评他人的短处缺点,与当时万安、李孜省齐名,为万安一党,两人合作排除异己刘珝及王恕、马文升、秦纮、耿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508 【介绍】: 明浙江常山人,字廷璧。天顺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出知松江府。改革粮运、赋役等法,以苏民困。弘治初,升河南按察使,清田赋积弊。迁应天府尹。守备中官蒋琮与言官攻讦,莹发其伤孝陵山脉事,琮乃下狱、充净军。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武宗初致仕。旋为刘瑾陷害,削籍罚米,贫困而卒。瑾败,追复官职。
维基
樊莹(1434年—1508年),字廷璧,浙江衢州府常山县(今浙江省常山县)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十名举人,天顺八年(1464年)登甲申科进士,因病归养。
久之,授行人,出使四川,不受馈赠。
成化八年(1472年),升监察御史。
平定山东盗乱,清军江北、按察云南等地,都有功绩,出任松江府知府。
丁忧去官,除服,起为平阳府知府。
弘治初年,经侍郎黄孔昭、尚书王恕举荐,升任河南按察使。
四年后,升任应天府府尹。
弘治七年(1496年),升南京工部右侍郎,改南京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等地。
历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
因得罪刘瑾,被削籍罚米。
刘瑾事败后复官,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岫(1436年—1498年),字九云,山西安邑县人,进士出身。
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山西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名,二甲六十七名进士,四年七月擢授河南道试监察御史,五年七月实授,升浙江嘉兴府知府,改河南开封府知府。
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二十三年二月升山东管粮右参政。
弘治二年(1489年)九月升河南右布政使,四年正月转本司左布政,三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期间惩罚询问犯人拷打致死,名望有所折损。
十一年正月被辽东东宁卫指挥使刘宁告发,被令致仕,同年十二月卒。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