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文升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20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贞,号贞庵,又号文湖。杨守陈从弟。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六年疏陈请改代宗谥等六事,不从。八年又因灾异言事,擢应天府尹。弘治中历工部尚书,掌大理寺,持法不挠。正德初户部尚书韩文等以请诛刘瑾等被逐。守随仍上章极论瑾等罪恶,被瑾等陷害下狱,除名。瑾诛,复官,又十年卒,谥康简。
甬上耆旧诗·卷六
公字维贞号贞庵性强朴师大父栖芸先生事兄文懿公友弟碧川先生问学出一门以进士授监察御史他御史有在权贵人门为相招延公谢不往数上陈时事劾奏奸僧继晓妖术罔上之罪直声大震出按江西有大猾李孜省者能变幻为暴于乡里公按其罪当戍遣孜省脱身走京师结中贵以左道惑上遂得幸公服阕赴京孜省已为太常寺丞公复劾奏孜省罪人不宜典郊庙百神之祀改上林苑监然孜省益贵得用小简奏百官贤否竟以事诬公斥守南宁弘治初迁应天府尹以治守备太监蒋琮罪反为所噬谪广西参政七年不调巳而历迁至大理寺卿进工部尚书掌寺事与刘公大夏马公文升韩公文并朝野之望各励风节正德初年巨珰刘瑾等在上左右日擅政会中旨取户部馀盐四十万充内用韩公率九卿廷诤传旨此何大事遽尔伏阙公退谓诸大臣曰果然天下事甚有大于此者今八虎相扇为恶恣行不轨势危社稷奈何舍此不言韩公乃更具疏会众伏阙下请治瑾等罪得旨处分命瑾掌司礼监诸珰出筦机要公曰祸益大矣乃专疏曰臣等力陈诸珰之罪谓必立正国法今反授以政事根本之枢兵财机务之地阳为远放而阴近之名为疏斥而实亲之政柄一入其手将来事势必有不可言之事伏愿陛下乾纲独断立诛此数人远鉴延熹既往之愆无使臣蹈蕃武已覆之辙不报瑾积衔入骨遂传旨勒公致仕即日乘小车就道瑾怒不已矫诏罚公出米千石输边削夺官秩追缴出身以来诰敕再罚米二百石公家无馀财至粥先人遗田请贷兄弟一簪一衣不得留尚输不给瑾伏诛复公原官台省交章论荐公竟不复出惟与里中诸高年结为耆会幅巾绦履日徜徉山水间身敦礼义为士族法得年八十有五卒之日士大夫走哭父老声钟相吊诏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维基
杨守随(1435年—1519年),字维贞,号贞庵、文湖,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杨守阯之弟。成化元年(1465年)与兄杨守阯同举乙酉科浙江乡试,成化二年(1466年)联中三甲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任广西南宁府知府。后任顺天府府丞。弘治初年因勘察南京守备中官蒋琮罪,被弹劾谪广西右参政。久之,升任广西按察使。弘治八年(1495年),担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历两京大理卿。九年后,进工部尚书,仍掌管大理寺。正德元年(1506年),参与和内阁与六部弹劾刘瑾党案,被迫致仕。正德三年(1508年),被逮捕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刘瑾被诛杀后恢复官职。又十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郓城人,字大器。
成化二年进士。
除御史,巡按浙江。
还,掌诸道章奏。
宦官汪直讽钟劾马文升,钟不肯,被诬受杖。
后再起,擢大理寺丞,累官户部尚书。
在任屡上疏言事,然事关权臣奸幸者,终格而不行。
寻乞归。
维基
钟(1440年—1511年),字大器,号独山,山东郓城似楼村人,祖籍河南清丰,同进士出身。
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两淮盐业。
汪直指使其弹劾马文升,似钟不从,被罚廷杖。
由都御史王越举荐,升任大理寺丞,再升右少卿。
以右副都御史巡视保定等府。
召为刑部右侍郎,丁忧时以官船运母柩南还,被漕运总兵官王信奏上,被逮捕下吏部。
恰逢当时尹旻被驱逐,似钟与其为同乡,于是被贬为曲靖府知府,后改知徽州府,再入为大理寺左少卿。
弘治三年(1490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苏州、松江等地。
召为户部侍郎,总督仓场。
不久,改吏部侍郎。
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右都御史,两年后进户部尚书。
因东厂特务举发其子似瑞受贿之事,辞职回乡。
正德年间,权阉刘瑾指摘其在部期间旧事,罚米三次。
正德六年(1511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用之。成化十一年进士。擢御史。孝宗即位,言路大开。鼐首劾大学士万安,继又连劾诸大臣,大臣多畏之。后为刘吉所构,戍肃州。以抨击太多,既戍边,竟无人援之,久之始释归。
维基
汤鼐(1444年—?
),字用之,凤阳府寿州羊石(今寿县正阳关)人。
明朝官员、进士出身。
幼时家境贫困,聪颖好学,江右侍御史刘梦蟾对其甚为器重。
成化十一年(1475年)成进士。
授行人,拔擢为御史。
孝宗继位后,弹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
弘治元年正月,又弹劾礼部尚书周洪谟,侍郎倪岳、张悦,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
结怨甚多。
后因中书舍人吉人之事被贬海州。
成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成珍,字镇寰,后改名成琰,陕西西安府朝邑县成家庄人。
家贫,雅自持,拾金还主,活两命。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知钜野县,爱民如子,民不忍讼,岁饥赈粥,躬亲调度,邑无死亡。
顷之,调武强,时吕公维祺以司理至县,民男女老幼数万人求保留琰,哭声震野,吕为涕泗。
及在武强,迁官将还,士庶涕泣争送,贫无以归,至剥所服带。
后屡迁户部郎中,上疏多见嘉纳。
时以多事,命各官输马,琰倾俸,几不足购。
京师戒严,分守东门月馀,给饷独丰,军士德之。
闻于内,神宗称叹。
迁知夔州府,清直益著,属吏皆兢兢法度。
值生辰,士民制锦幛称寿,琢金为字,琰略远视,以为销金书者。
久之始觉,立命剔还。
秩满归家,读书教子弟,不以亲故干邑宰,邑大利病则力争之,亦无有不从。
里书诡寄飞酒,多嫁役贫弱,不避劳怨,为清厘著籍,用之数十年。
邑东接蒲,以黄河西徙,蒲人强侵田,格斗不已,多死者,上书当事云:土地、人民、政事,兹谓三宝,朝之滩地,晋实吞之;朝之赤子,晋实杀之。
土地之谓何?
人民之谓何?
漠视纷争,不为振救,政事之谓何?
后乃得旨,各抚按会立界,河东、潼关互钳制,亦亲往调剂,蒲、朝咸服,争遂息。
少有志操,老弥贞方,严峭直,人皆敬而畏之。
卒日,贫如洗,至无以给丧,殁后四十馀年,钜野人追思不置,崇祀名宦。
流寇之乱,邑绅多受其祸,以珍为贤,下令敢入成氏村,一队皆斩,此与司空图、马文升相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
成化十七年进士。
官御史。
上疏弹劾中官违制垦南京后湖田,湖为之淤。
又劾镇守中官不职,荐王恕堪任内阁、马文升等堪任吏部,遭忌,与同官姜绾等俱逮治,贬平度州判官。
维基
余浚,字仲深,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匠籍。浙江乡试第八十三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五十名进士。授监察御史。弘治年间,弹劾浙江镇守中官张庆、广东镇守中官韦眷,后因姜绾之事连坐贬职,为平度州判官。官至山东兖州府同知。

人物简介

维基
毛珵(1452年—1533年),字贞甫,号砺庵,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
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第二甲第九十四名进士,授南京工科给事中,以疾告归。
起户科给事中,言尚书马文升不宜久居本兵之地,寻奉使岭南清储,升兵科右,出为山东右参议,以疾乞休,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进浙江右参政致仕。
十一年八月以荐起南京鸿胪寺卿,迁南太仆寺卿,十五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提督军务。
世宗继位,自陈乞罢,遂致仕归。
卒年八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8 【介绍】: 明广东博罗人,字广汉。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除建阳知县,筑城郭,建朱熹诸贤祠。累擢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所部水军,请停织造。寻加至户部右侍郎。
全粤诗·卷一六二
张津(一四六四—一五一八),字广汉,号罗峰。博罗人。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进士。初授建阳知县。忧归,补大冶,徵授御史。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忤旨下狱,寻得释。武宗正德初,巡按广西,出为泉州知府。以不附刘瑾,削籍为民。瑾败,起任宁波知府,迁山东左参政,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进右副都御史,巡按应天诸府。官至户部右侍郎。卒,赠南京户部尚书。《明史》卷一八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〇有传。
维基
张津(?
—1518年),字广汉,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博罗县(今广东省博罗县)人,明朝户部侍郎。
广东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八十一名进士。
授建阳县知县。
升监察御史。
弘治十四年,吏部尚书职位缺,廷臣推马文升、闵圭,而张津与同官文森、曾大有请用致仕尚书周经、两广总督刘大夏等,忤逆旨意而下诏狱。
后言官论救得以释放。
明武宗继位后,巡按广西,弹劾总镇中官韦经擅移官帑。
之后出任泉州府知府。
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宁波府知府、升山东左参政、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之后晋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府等地。
后加户部右侍郎,仍巡抚应天。
死后,赠南京户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0 【介绍】: 明陕西安定人。弘治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历文选司郎中。善伺权贵指,矫饰徼声誉。焦芳力荐于刘瑾,累官吏部尚书。凡所言,瑾无不从。及瑾伏诛,以交给近侍论死,瘐死狱中。仍剉尸于市。
维基
张䌽(1464年—1510年),字尚质,号西麓,陕西巩昌府安定县人。
弘治庚戌进士。
正德初年,依附权阉刘瑾,官吏部尚书。
刘瑾伏诛后,张䌽被捕,死于狱中。
陕西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五十九名,二甲第六十八名进士。
授吏部主事,历文选司郎中,为尚书马文升器用。
此后五疏移疾离去,均被马文升坚持挽留。
给事中李贯举荐其有将才,而杨一清亦举荐其代替自己的三边总督职位。
当时焦芳因张彩与刘瑾同乡,而向刘瑾举荐。
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一年后超拜吏部右侍郎。
官至吏部尚书。
刘瑾被诛后,张彩因是阉党,以交结近侍论死,遇赦当免。
改拟同刘瑾谋反,病死狱中,仍剉尸于市,籍其家,妻子流放海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6—1542 【介绍】: 明山东黄县人,字道夫,号海山。弘治三年进士。授鄢陵知县。召拜御史,督畿辅马政。正德初议吏部尚书人选,时中诋刘大夏昏耄、闵圭和媚,两人求退,焦芳乃得之。论者咎时中。旋巡按宣府、大同,逮系武职贪污者百余人。为东厂太监邱聚所奏。刘瑾捕时中下狱。世宗时为兵部尚书,后为刑部尚书。以论御史冯恩狱,主从宽,得罪闲住。久之,复官致仕。
维基
王时中(1466年—1542年),字道夫,号海山,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登州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弘治庚戌进士,累官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
授鄢陵县知县。
升监察御史,督察畿辅马政。
正德初年,请革近畿皇庄,不报。
吏部尚书马文升致仕,朝廷官员都希望刘大夏、闵圭继任。
王时中则诋毁闵圭和媚,刘大夏昏耄。
两人遂各求退,焦芳遂得此职位,众人都指责王时中的错过。
此后出按宣府、大同,逮捕武职贪污者百馀人,为东厂太监丘聚所奏。
刘瑾逮捕王时中下诏狱,荷重枷于都察院门。
当时王时中正病重,其妻子看望时,遇到都御史刘宇,大哭且诟骂。
刘宇不得已而向刘瑾求情,最后释放,谪戍铁岭卫。
刘瑾被诛,起用为四川副使,迁湖广按察使。
正德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明世宗继位,召为右副都御史。
父丧除服,起用故职。
历任兵部左侍郎,代李钺为兵部尚书。
因叙蓟州平盗功,滥及通州守备鄢祐,为言官李鸣鹤等所弹劾。
王时中乞休,继续被给事中刘世扬等弹劾。
嘉靖十年四月,起用为兵部尚书。
不久调任刑部尚书。
坐论御史冯恩狱,落职閒住。
久之遇赦,复官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32 【介绍】: 明广西梧州人,字献臣,号东湖。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顺德知县,拒修中贵人先祠,毁淫祠二百五十所,用其材作堤,修学宫、书院。御史汪宗器以为必有所中饱,欲借此倒之,执下狱,查核无所得。正德中历广东副使,发中官潘忠罪,为忠反讦下诏狱,刘瑾矫诏,枷濒死,戍雁门,旋赦免。杨一清荐之,擢江西右参政,从陈金、俞谏破姚源。擢右副都御史,上疏陈防范宁王朱宸濠逆谋。嘉靖初以右都御史致仕。卒谥清惠。有《西巡类稿》。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丁未进士,除顺德知县。迁成都同知,改松江,擢广东佥事,历副使,劾中官逮系狱,戍雁门。赦免,擢工西右参政?乞休。起广东右布政使,召为右副都御史,迁工部侍郎,改兵部、南工部、户部,迁右都御史,巡抚应天,进南工部尚书。谥清惠。有《东湖奏疏》、《西巡类稿》。 (《列卿记》:廷举作诗效陈白沙。 (《国史唯疑》:「吴廷举初请从李献吉学诗,音响不谐,为所哂,怒相排抵,免官去。后顾疏荐李。馀诵李《放歌》云:「东湖子,君非淟合涊沕之丈夫,馀亦岂卑卑与世而浮沈。恂复共斗非庸劣,廉蔺终投万古钦。」吴亦报之诗:「夫既觏颜面,岂不惬素心!如何异同论,三两相参差。」盖两公皆伟人,负气不下,微生睚眦,旋消释久矣!)
维基
吴廷举(1459年—1527年),字献臣,号东湖,祖籍嘉鱼,广西梧州府苍梧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成化丁未进士。
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广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进士,授广东顺德县知县。
在任期间阻挡中官乱政,下狱后释放。
十年后,出为四川成都府同知。
改任直隶松江府同知。
尚书马文升、刘大夏举荐,升任广东佥事。
从总督潘蕃讨平南海、清远诸盗乱。
正德初年,任副使,检举揭发总镇中官潘忠二十罪。
潘忠则诬陷其其他事情,被逮捕入诏狱。
当时刘瑾矫诏,枷之十馀日,几乎死去。
戍守雁门关,随后释放。
因杨一清举荐其才,升任江西右参政,在连河击败华林贼乱,先后跟从陈金平定姚源盗乱,再跟从俞谏击退。
当时胡浩三既然接受抚恤后又叛乱,吴廷举前往谕令被逮捕。
三个月后,劝胡浩三后被释放。
胡浩三果然杀其兄胡浩二,贼军内乱。
官军趁胜追击获胜。
但吴廷举与副使李梦阳不协,上奏李梦阳侵官,因乞休未批准,坐停一年俸禄。
起用为广东右布政使,再次辅佐陈金平定府江贼乱。
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赈灾湖广饥荒,再次出巡湖南定诸夷疆地。
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谋,其上疏陈江西军政六事,设防备方略。
明世宗即位,召吴廷举为工部右侍郎,随即改兵部右侍郎。
上疏诋毁陆完、王琼、梁储及少傅蒋冕,而自以为己昔居宪职无一言,乞罢黜以儆幸位。
当时陆完已经得罪,王琼、梁储已经罢免,吴廷举借以诋毁蒋冕,蒋冕遂求罢。
明世宗则降吴廷举为南京工部侍郎,而挽留蒋冕。
嘉靖元年,吴廷举乞休。
改南京户部右侍郎,迁右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
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定,吴廷举揣测世宗心意而奏定称本生考。
给事中张原、刘祺因此交劾弹劾他,世宗没有批报。
再改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辞不拜,称疾乞休。
嘉靖七年卒,享年六十九,总督姚镆治其丧。
隆庆年间,追谥清惠。
共 2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