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璚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玉汝看葵见寄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朝退归来不坐衙,门当委巷尚嫌哗。
不知半舫斋前竹,何似平廷院里花。
清爱雨声时起听,蔫愁日色每教遮。
小轩清荫都非旧,说与西人却似誇。
长日过从兴有馀,官曹乖隔欲何如。
有时隐几全忘我,几度敲门不是予。
磔磔林间鸣好鸟,斑斑花外度轻车。
城东有暇还相过,宾席年来左特虚。
次韵玉汝春寒有感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世事惟将冷眼看,病身药物不离丸。
七年尚及三年艾,一日其如十日寒。
却老有方须指授,觅心无处倩谁安。
春来是物争新巧,古井依然不作澜。
次韵玉汝五老会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三三两两坐成行,忘却燕南是异乡。
福德正临吴分野,风流殊异晋高阳。
丹心旧许同忧国,清话时闻一哄堂。
俨若庐山山上见,不才深愧接馀芳。
玉汝使长沙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李官新许著绯袍,仗节东行命岂叨。
共月吟盟频岁冷,长沙归轴几时膏。
万言书在还思贾,五字诗成好和陶。
南北江山归眺览,周南太史愧如匏。
次韵玉汝谢橘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渐深。
收子未储千颗玉,封侯宁抵万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馈燕南岁岁心。
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树不同林。
酒半展画图,先民结良会。
茶陵聚群贤(展李西涯看菊图。),风流解冠带。
我乡六七公(吴匏庵、王守溪、陈玉汝、李世贤诸公。),人文此为最。
客同西园盛,花重柴桑爱。
龙鸾奋明廷,冰雪见清裁。
把卷缅曩哲,抚时仰前辈。
菊仍往日花,交岂今人态。
珍重岁寒心,晞发尘埃外。
读留题张许双庙诗 宋 · 曾伋
七言绝句
篇卷留题尽昔贤,读之英气凛然寒。
时人不晓尊崇意,都与丛祠一例看(清陈璚光绪《杭州府志》卷一二)
夔文藏李西涯自书诗卷 清末民国初 · 裴景福
七言律诗
相业诗名北斗南,墨缘香火缔同龛。
春风乞竹留云地(予藏有石田《移竹图》,后附西涯书《与陈玉汝乞竹栽》七律句云「地许长留石上云」。),夏日观荷积水潭
走笔堪争文祝长,匡时应并谢刘三。
谁知一代骚坛主,尚有萧郎抗左骖(后有萧显书七律甚精。)
⑴ 京师内城西北隅有积水潭,某寺即西涯故居。乙卯夏,友人招饮,得至其地。
《西涯图》,文衡山为长沙李文正作也。文正致仕后,于正德九年与文宗严太仆、乔白岩礼部昆弟为慈恩之游,赋诗四章,感旧纪事,属太仆侄衡山写图。大小凡二图成,而文正已捐馆。此其小幅也,与文正诗卷连装,乔跋详记颠末,时白岩已为大司马矣。后有康熙年间仁和汤西涯右曾跋并次韵诗。咸丰六年八月,润臣侍读持以示余。余复从侍读假观诗龛居士《存素堂文集》,记文正居阯、别业、祠墓甚详。其《西涯考》多采取汤跋。又跋,蒋湘帆影摹西涯诗帖及西涯跋诗,并云于苏斋睹石田《移竹图》,又得文待诏《西涯图》摹本,盖即从此图临摹者。十二月,侍读复以苏斋属石门方兰士薰之友陈默斋所摹西涯《别业图》并朱野云鹤年补摹成斋《竹舫图》(陈璚,字玉汝,长洲人,官南京都衡史,西涯门人。)合卷见示。翁诗有「岂执衡山卷似无」之句,盖亦未见文迹也。侍读获此二妙,可谓翰墨奇缘矣。
慈恩寺接西涯西,西涯门外沙筑堤。
停云一片照积水,至今烟树犹凄迷。
怀麓老人老安归,案无鱼菜田无畦。
惟有门生数来就,寻秋时复尊酒携。
酒酣得句晚钟外,层楼秋色不可梯。
瑶琴三弄意未足,曲终一奏神尤悽。
岂惟钓游感今昔,亦因时事伤羁栖。
南山猛虎谁敢射,湘江鹧鸪空自啼。
当时赋诗寓鹤叹,更藉妙绘留鸿泥。
图成人去客悲慨,潭柳不闻班马嘶。
孙叔衣冠子孙落,晏婴市宅尘土低。
祗馀卷尾数行跋,珍若截肪十袭缇。
文章领袖擅前代,杨李大名先后齐。
即论篇翰见风操,湖州画待坡公题。
后来西厓尚倾慕,诗笔双绝超凡蹊。
凤阁家藏有夙好,袖出万顷青玻瓈。
方朱两本并落手,墨缘直欲誇覃溪。
对山偃蹇茶陵病,史论自公堪互稽。
我从诗龛證诗境,豁如银海遭金鎞。
石田移竹虽未见,拙老油素无烦赍(蒋湘帆衡以油纸影摹文正诗。)
峥嵘乡思忽满眼,白岩遗墨曾攀跻
⑴ 乔庄简宇,吾乡先辈,今平定、盂、寿、乐平山中多白岩题字。
共 71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