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董沄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五
云字复宗,一字子涛,海盐布衣。
(《携李诗系》:萝石少慷慨慕义,家贫工诗,舆沈周、孙一元、郑善夫诸公游,放浪山水。
年六十八,闻王阳明讲学山中,以杖肩瓢笠诗卷访之,入门长揖上坐。
阳明异其气貌,又知其为萝石也,舆之语连日夜。
萝石悚然起叹,执弟子礼,尽弃旧学。
所进者诮之,萝石曰:「从吾所好而已。
」更号从吾道人
末复参證内典,叹曰:「今客始得归矣!
」与释法聚结社海门山寺。
许相卿曰:「始馀见从吾子专于诗,遗其家,甚难之,后志于道,遗其诗,甚愧之;终入于佛,嗒然自遗也,愈益怪之。
学三变而卒归于空。
」有时云:「我非于世中者俦,偶来七十七春秋。
自知此去无些染,一道天泉月自流。
」其有得于道者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钦定四库全书·西村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明朱朴撰朴字元素海盐人当正德嘉靖间与文徵明孙一元相唱酬是集为其孙䌽所编分上下二卷下卷附以集句诗馀又别辑补遗一卷其近体格调清越超然出群古诗差逊然亦不坠俗氛以不为王世贞等所奖誉故名不甚著然当太仓历下坛坫争雄之日士大夫奔走不遑七子之数辗转屡增一时山人墨客亦莫不望景趋风乞齿牙之馀论冀一顾以增声价诗道之盛未有盛于是时者诗道之滥亦未有滥于是时者朴独闭户苦吟不假借嘘枯吹生之力其人品已高其诗品苕苕物表固亦理之自然矣
槜李诗系·卷十一
朴字元素号西村海盐人弘正间布衣貌修挺音琅琅然隐居腴道绝嗜寡营性耽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声律兼善绘事兴到辄作云林小幅每当酒酣月下弄笛作叫霜裂石声闻者知为诸诗人出游也直指行部武原下车访之朴布衣芒屩挥尘雄谈大为倾动郡守闻其名欲礼致之凿坏遁去许黄门葬父乡俗题主必丐贵宦为荣比当泥首速客则西村老人也曰眼前不乏缨组若年高有德终让此布衣耳其为诗孤清警拔颇具排古荡今之致有西村集并未刻稿一时林下诸贤并邀入社为倡和友后复与钱东畬徐丰厓吴南溪陈勾溪徐东滨陈古厓刘海村钟西皋释石林为瀛洲十老之会推朴为首更得董萝石许云村沈紫硖钟彦材及僧秋江雪江佐之选辰命篇殆无虚日且命画士绘图镌诗于后以传焉亦可谓矫世绝俗风流弘长者矣予因想见当时士大夫恬静寡欲不亟亟于声利之途故能优游林泉日以文章师友为乐如古莲社竹溪香山洛水之盛传为美谈追慕遗风邈然不可复得感叹之馀附识于此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朴字元素,海盐布衣。有《西村集》三卷。 (《四库总目》:朴近体格调清越。闭户苦吟,人品巳高,其持品苕苕物表。 《携李诗系》:元素性耽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兼善绘事,兴到辄作云林小幅,其诗孤清警拔,颇具排古荡今之致,一时林下诸贤并邀入社,与浅东佘、徐丰奎、吴南溪、陈勾溪、徐东滨,陈占奎、刘海村、钟西皋、释石林为「瀛洲十老」之会,推元素为首。后更得罗石、许云村、沈紫硖、钟彦村及僧秋江、雪江,选辰命篇,且命画士绘图以傅焉。 田艺蘅《海盐文献志》:西村善绘,绘成,作蝇头楷题诗其上。 《居易录》:海盐朱朴西村诗虽末脱临摹之迹,亦右佳句。七言如「数峰苍翠寺门迥,三月落花溪水深」,「楝花风过蚕蛾老,麦秀城深雉子斑」,「千年玉骨湘垒墓,万里坚城少保家」。「雁来关塞暮天碧,龙起江湖秋水腥」,「巫峡晓风髽短髻,楚江秋水练长裙」,「山围野色迷秦驻,海送潮头上浙江」,「落花时节已寒食,流水陂塘还祓除」,「白云出岫澹如扫,红藕作花香可怜」,「月明苍壁系仙舫,风细幔亭流白云」,此例皆佳。 旧按:嘉靖壬寅,徐东滨结小瀛洲社会,西村以海滨一老,消吟雅制,领袖骚坛,仿西园故事,倩画士陈询绘图。伫立相语者为西村、丰奎、西皋,聚首阅卷者为东佘、南溪、勾溪,挟童过桥者为海村,欲行且顾者为古奎,坐以待弈者为东滨、石林。东滨序所谓「衣冠萃止,献酬乃行。四美具而二难并,三寿朋而五福介。仕无愧于轩裳,隐有光于丘壑」。洵一时胜事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63 【介绍】: 明僧。浙江嘉兴人,俗姓富,字月泉,号玉芝。十四岁出家海盐资圣寺。工诗,有《玉芝内外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法聚,号月泉,嘉兴人,出家海盐资圣寺。
嘉靖间,尝结庵澉湖荆山芝产座下。
人称玉芝和尚。
后居武康天池,示寂。
聚初投偈于王阳明。
阳明有荅人问良知诗,即聚也。
晚参梦居禅师,得悟。
与王畿、蔡汝楠、唐枢、董沄诸公共證儒释大同之旨。
焦弱侯称其透脱,为不可得。
有《龙南漫藁》。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讲楞严。偈云。谈经非舌耳无闻。一坐青山夏十旬。标指瞿昙终有相。迷头演若本无因。病源莫执方为药。心境须知法是尘。直下不留元宇脚。个中谁是出头人。又云。只绣鸳鸯不度针。百花丛底漫沉吟。七徵未解齐生死。八辨那能出纵擒。毙垢祇缘穷子念。慇勤终愧老婆心。便教捲席同休去。方丈何妨草自深。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聚。字月泉。嘉禾富氏子。始去俗。从师于海盐资圣寺。矢志参学。初见吉庵法舟二宿。未甚启发。闻王阳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同董从吾。往谒之言相契。阳明答以诗。然犹未脱然也。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洞彻源底。即入武康天池山。搆精舍。颜曰玉芝。二十馀年说法其中。繇是。诸方称玉芝和尚。唐一庵。王龙溪诸公。尝往来山中。證会儒释大同之秘。师其为人也。峻结圆转。举止潇然。王公贵人。见其人至不敢屈。庸夫竖子。一闻其教。辄兴起自愧。反其所为。曲儒小士多诋释。遇师与立谈。顾趋而事之。舍所学而从。彼其为文也。无短长易难。皆据案落笔。应手而成。奥旨猜辞。一时而彻。或以此诋之谓。师苦于文。而疏于道。文如此。未尝苦也。疏于道又可信乎。师生于弘治壬子。示寂于嘉靖癸亥。春秋七十有二。立塔藏骨于本山。少司马蔡公汝楠。与师有支许之契。为铭曰。声之为诗。齐之为儒。诗其无上咒耶。儒其无上法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