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儒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山水旴江郡,诸生喜得师。
吾游曾此地,君去不同时。
仙观真卿笔,乡仓晦父碑。
相寻还有暇,为我吊磁龟(谓罗景鸣吏侍)
平乐署中昼雾不解 明 · 钱薇
五言律诗
曙旸宜散翳,此地独阴霾。
暗毒流春涧,平堤若陡崖。
戈矛风火接,鼓角虎狼侪。
持节无纤补,惭予孰可揩。
竹薮台 明 · 李厚先
七言绝句
寂寂幽居昼掩扉,忽惊冠盖倒裳衣。
从来病拙元宜散,莫怪明时早赋归。
送李伯生赴燕 明 · 卢守慎
五言排律
浮世存卢汉,高秋送李儒
九天燕塞尽,万里鸭江初。
近市元多隐,名门自有徒。
购求心上说,讨破俗间书。
北见犹难定,东闻岂易符。
归来进经幄,一一以陈于。
积几宵晨过五旬,为官为客半生身。
隔年煖气迎新岁,连日晴光作好春。
灯烛无多今夕语,主宾全是异乡人。
寻常悲乐言朋友,此际相依始觉亲。
湛烈女哀词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烈女,增城人,父翼卿,为湛文简公裔孙。女年及笄,受聘吴氏子。丙戌,广州失守,女惧辱,投井中死。吴氏子欲迎丧以归,族人不可。有李儒生者持议,乃得迎丧。一夕月明,李见一好女子身披湿衣,前拜曰:“妾湛氏女也,非君执正,游魂无依矣。请君赋诗志妾之死,以眉字为韵。”言毕而灭。李素不能诗,是夕才思飙发,成七言律二十章吊之。余闻而和焉。
雾隐芙蓉未见莲,为欢贞介结缡前。
频同雒女沉罗袜,不使蕃兵拾翠钿。
彭城河复(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苏公河复昔非复,彭城河复今仍河。
仍河何以谓之复,解嘲聊尔为斯歌。
汉唐以来通钜野,烧草不属无如何。
侵淫吕沛渐多事,川狭涛怒腾盘涡。
然惟宜合不宜散,合资刷沙离渟波。
斯流虽古有成语,徒见其害利则那。
去岁夺溜孙家集,中泓力缓沙淤多。
堤旁水志度分寸,泥停五尺高益加。
桃汛汤汤已拍岸,伏秋转眼难延俄。
用是切切愁弗置,纡程历览亲研摩。
下策仍惟事脩筑,易石巩固周遮罗。
水工喜称渐复旧,数日顿尔形迁讹。
三尺沙刷馀二尺,志在敢饰虚言詑。
此亦偶然慢过颂,灵实昭矣感不磨。
哦诗亦为累,适性始应闲。
尽日惟临水,终年不出山。
聋翁李儒汉□□号聋庵)常伴住,迁客又来还李儒修周臣自谪所放还)
喜是清狂者,尘嚣揔不关。
呜乎。我从祖星湖先生八十年讲道。著书满家。天人性命之辨。扶正辟邪之辞。仁礼克复之训。高明广博。地负海涵。又于六经四子心经近思录小学家礼等书。具有疾书诸编。使古今群圣贤之微言奥旨灿然复明。无毫发憾。优优大哉。不可尚已。第其编帙繁浩。未克脱藁。盖当时及门高足诸公。已尽凋丧。后辈浅学。卒无能任其责者。吾友丁君美庸(若镛)适自银台出补金井驿丞。慨然以修整为己任。以书来曰。使先生遗文尚至今泯焉无传。后学之咎也。不有作始。曷底于成。遂约会温阳之凤谷寺。时远近士友之闻风会者亦众。始自家礼疾书雠校。次序之紊乱者正之。字画之讹误者改之。发凡起例。纲举目张。成一部完书。他馀诸书。期以明岁卒业。甚盛举也。呜乎。天未丧斯文。使先生之学他日大明于世。安知今日之役不为之兆也。余于是属美庸序其事。又各赋述志十韵。作来后徵信。同会者。韩山李广教文达。晋山姜履寅士宾。履中用民。履五伯徽。咸平李儒锡汝昂。青松沈潞仲深。福川吴国镇孟华。安东权夔尧臣。吾弟鸣焕佩谦,侄载威虞成,甥密阳朴孝兢嗣玉。
稷下传经礼,彬彬盛质文。
寸心千古合,要道片言分。
俊杰今相见,风流旧已闻。
夜深孤寺雨,地绝乱山云。
樽酒经旬会,膏油继晷焚。
同门投末契,异地忆离群。
学不求温饱,穷能外戚欣。
真交无貌敬,实业在诚勤。
奥妙由心得,清闲远俗纷。
诸君同此志,软语竟朝曛。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