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春芳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7 首
白头宰相受封年,黄阁辞归孝独全。
东海灵椿元气盛,上林仙桂露华偏。
村翁每遇携松酿,水鸟相迎出稻田。
绿野开晴留返照,苍峰叠秀带浮烟。
端居已倦中原路,定策能清北塞天。
好筑层楼高贮敕,九霄日月看双悬。
海上羁栖归未曾,严冬冰雪剧崚嶒。
三江去楫谁相禁,五老仙人祇见憎。
旅馆端居成净土,乡书绝寄似行僧。
更堪回首青冥上,迢递龙门忆李膺。
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唫望去鸿疏。
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䌽舆。
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
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
月台(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石麓东头搆月台,广寒宫殿映遥开。
谩訾杜撰成粉本,原自襄阳帖里来。
柴门(乙卯)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隔水青山青有馀,芙蓉湾口雨晴初。
溪流之折路斜出,林竹翳然亭四虚。
吠月狗声灯火细,缀花麇眼豆篱疏。
望衡接宇连村岸,好好先生何处居。
宦游惟君久,几经沧与桑。
治乱若流水,升沈难等量。
亦或郁烦恼,亦或欢衷肠。
亦或安偃息,亦或食未遑。
黔黎殷爱戴,量移来南方。
青衣一带水,借润周四旁。
榷木众以利,君来成浮梁。
岂不擅明察,宽大实所长。
岂不念终窘,仁厚实中藏。
家既因官累,乃复空宦囊。
郭氏旧金穴,无如寝邱良。
我作严道吏,频登雅雨堂。
石麓但交臂,古樵远相望。
惟君处稍久,弹指历三霜。
肝胆气相许,芝兰香共芳。
为我理疑狱,为我监盘仓。
濒行锡我赆,促我治归装。
我行勿复念,望君日康彊。
茀禄益纯固,晢嗣隆且昌。
方今重西事,徵调及邻疆。
筹饷县官急,输运出河湟。
尤恐浮动众,乘虚作鸱张。
所赖上苍佑,今岁获丰穰。
目前既难恃,居安讵可常。
我去君且住,旧游奚自忘。
薄宦等閒事,固穷应惯尝。
独念君亲重,图报终茫茫。
呜呼知我兮爱我,心结兮心伤。
悽怆兮前路,迢递兮故乡。
江流兮日远,木落兮天凉。
永怀兮不寐,怅别兮何方。
挽宗教授孝忱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芸阁忆忧时,于先德宗留守其人,不忘述事;
玉台惭作序,以当年李审言许我,恐负知音。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宗孝忱(1891──1979),字敬之,世居如城(江苏省如皋市)。民国初年(1912年)如皋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系留学。回国后历任如皋师范国文教师,国立东南大学、江苏省立法政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1924年当选为江苏省参议员、江苏省政府秘书长。在南京期间张学良与之相识赞慕其真才实学,诚邀宗孝忱去他的行营任秘书,成为张学良的智囊人物,直至“西安事变”发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去日本,先后任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中文教授。1953年去台湾讲学,留居台湾。在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考试院襄试委员,是台湾版《中文大辞典》顾问之一。台湾教育界尊称他为国学大师。1979病逝于台北。著有《观鱼庐稿》《秦关鸿雪》《孝忱诗文集》《书潜溯源》《书法十二讲》等。
宗孝忱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宗孝忱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成氏有骈文《宗敬之书展启》《<南溟杂稿>序》。
芸阁:掌管图籍的官署,即秘书省。
先德:有德行的前辈。
宗留守: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曾任东京留守。
述事:继续前人的事业。
玉台: “玉台体”的省称。以南朝陈徐陵所编诗集《玉台集》(亦称《玉台新咏》)得名。此处疑指诗集。
李审言:(1859-1931),名详,字审言,江苏省兴化人,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八世孙,著名文学家、学者,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