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继盛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1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杨武选挽诗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① 杨名仕伟文敏公之孙谪台州通判卒于途其妻建安朱氏遣使乞诗
十载长安梦未醒,离堂风雨思冥冥。
书随洛下舟中犬,身逐台南水上萍。
卫国精灵应寂寞,郭家池馆半凋零。
寡妻稚子衔哀意,谁作张圆死后铭。
椒山访叶令 明 · 皇甫汸
七言律诗
羡君辞邑赋归田,信有椒园在辋川。
松下持经閒相鹤,花间洗药候鸣泉。
支离自愧犹耽禄,邂逅何期一问玄。
更道圣朝容傲吏,赐骸聊得乐馀年。
杨椒山 明 · 沈鍊
七言律诗
郎官抗疏最知名,玉简霜毫海内惊。
气作山河今即古,光齐日月死犹生。
忠臣白骨千秋劲,烈妇红颜一旦倾。
万里秖看迁客泪,朔风寒雪共吞声。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元宰夏言。
督臣曾铣。
遭谗竟至典刑。
严嵩专政。
误国更欺君。
父子盗权济恶。
招朋党浊乱朝廷。
杨继盛剖心谏诤。
夫妇丧幽冥。
忠良多贬斥。
其间节义。
并著芳名。
邹应龙抗疏感悟君心。
林润复巡江右。
同戮力激浊扬清。
诛元恶芟夷党羽。
四海贺升平。
合:仰忠魂在幽。
仰忠魂在幽。
丹心不朽。
乾坤浩气㳽纶久今日呵。
庆平生愿酬。
庆平生愿酬奸佞悉拘囚。
忠良赖匡祐椒山公。你忠心既白。追赠在指日也。
看宸章锡优。
看宸章锡优。
雨露重新。
勋名复旧。
外:朝廷具众官。
谁披义肝。
生:正是寡不敌众。
忠不胜邪之时。
外:车轮螳臂留难挽。
生:下官出京以来。
想国事日非矣。
外:奸风成癖党盘根也。
生:大人。
你三位可谓中流砥柱。
外:砥柱中流。
不避延陵剑。
生:今日受冤。
与昔年杨椒山无异。
外:何愁抱极冤。
何愁抱极冤。
丹衷窃效椒山愿。
付末:承公问心痛酸。亲姑向年遭祸端。
生:原来是令姑娘。付末:流徙在西边。
今生谅难见。生:先生不必痛伤。
令姑流徙全州。与家下相近。
向年蒙故友杨椒山见托。一应布衣蔬食。
俱是我张翀供应。谅他晚景平安。
况荆妻在家。必时常看顾。
付末:大人不说。小生怎知。
莫大深恩。谢不能尽。
拜介:蒙公见怜。转死为生。
洪恩无限。生:先生既是夏老夫人令侄。
向年朱裁送归小夫人公子。不知今在何处。
付末:俱在家下。重蒙大人抚养恩德。
小生避难仓惶。未及拜谢。
拜介:来投告失措颠连。未罄衔环愿张大人抚我先姑。邹大人成我幼弟。今日俱在此会。
两遇主各有缘。这相逢数非勉。
么篇 明 · 佚名
祇见那张兵部老成强鲠。执牙笏面诉衷情。
吴黄门钦依了那新王命。抖擞了旧精神。
一定要重把纲常整。又觑着小后生祇见那官儿年纪不上二十四五罢了。
却不曾闻姓名。人道是仲舒孙。
他逞少年洛阳心性。至诚痛哭王庭。
长叹息。涕交零。
恰便是汉朱云把槛儿攀损俺想起来。杨椒山之后。却还有这三个臣子。。这三个摅丹诚。
都学尽瘁报君。头一个是老魏徵不怕渎了君王听。
第二个铁睁睁打破了坚城。第三个恨不得舞吴钩扫荡了奸党盘根。
合:椒山公。你名高泰山。挹天潢曾濯肺肝老宜人。你
心如冰鉴励坚贞。叔姬并贤。
群奸队里孤忠显。黄沙泉下清风现。
听子规啼。流水泣。
高山怨。同心未遂镌功愿。
长安古道芳草芉。游人泪滴流红茜。
共 1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