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廷瞻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
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
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
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
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
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
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
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
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
有《梦泽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三
廷陈字稚钦,黄冈人。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谏南巡,杖谪裕州知州,寻下狱,免归。有《梦泽集》二十三卷。 (《四库总目》:延陈少年高第,以恃才傲物,致放废终身,其器量殊为浅狭。至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 《司动集》:《梦泽集》乐府古诗,潘、陆齐轨,下拟阴、何;五七言律,沈、杜比肩,参之庐骆。 《艺苑危言》:王稚钦诗如良马走阪,美女舞竿,五言尤自长城。稚钦少为文,顷刻便就,多奇气。为庶吉士,诗已有名。其意不可一世,仅推何景明而好薛蕙、郑善夫。以谏出知裕州,台省监司过州不出迎,相戒莫敢道裕州,而恨稚钦益甚,为文致逮下狱,削秩归。家居益自放。达官贵人来购文,好见者,稚钦多蓬首垢足、囚服以应之。间衣红纻窄衫,跨马或骑牛,啸歌田野间,人多望而避者。晚节诗律尤精,好纵倡乐,有《闻筝》一首:「花月可怜春,房栊映玉人。思繁织指乱,愁剧翠蛾颦。授色歌蘋变,留宾态转新。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又一书答人云:「绮席屡改,伎俩杂陈。丝肉竞奏,宫徵暗移。义和既逝,阑膏嗣辉。逸兴狎悰,千霄薄云。礼废罚弛,履遗缨绝。」俱妙极形容,可谓才子。 《国雅》:稚钦谓高趣新,颇多奇句,如深谷绵蛮,泠然幽响。其《少年行》云:金羁及狡兔,珠缯落高鸿。」《吊道士》云:「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还蜀》云:峡束秋江怒,云盘石栈县。」殆兴高、岑方轨矣。 《明诗选》:「陈卧子曰:「稚钦爽俊,故意警而调圆。」 《静志居诗话》:稚钦逸藻波腾,雕文霞蔚;音高秋竹,色艳春兰。乐府古诗既多精诣,五言近体亦是长城。固已邈后淩前,足称才子。 田按:稚钦格矜复古,意取标新,亮节清音,绵情丽制。大约古体胜于近体,五言胜于七言。固由诣有专精,亦是才分各限。薛君采、高苏门亦复尔尔。)

人物简介

维基
史阙疑(1515年—?
),字子慎,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民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第六十九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联捷丁未科会试第二百三十四名,二甲二十四名进士。
次年授任浙江安吉州知州,升户部员外郎,官至四川按察司安绵兵备佥事。
隆庆四年(1570年)因被御史王廷瞻论其贪纵,乐陵閒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4—1590 【介绍】: 明云南后卫人,字公直,号寅所、直甫。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富顺知县,擢工部主事,历四川右布政使。公正恤民,以清望著。隆庆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川中僚吏惮其风采,不敢为非。万历间历两京大理卿,三迁刑部尚书。改吏部尚书,自丞佐下皆亲署,无一幸进者,中外师其廉俭。卒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维基
严清(1524年—1590年),字公直、直卿、直甫,号寅所,谥恭肃,云南都指挥使司云南后卫军籍浙江嘉兴县人。
嘉靖甲辰进士,万历间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卒谥恭肃。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严清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科进士,授四川富顺县知县,为官廉洁爱民,颇有名望。
丁母忧归乡,之后起用邯郸县知县。
进入中央后,担任工部主事、工部屯田司郎中,负责主持北京外城和皇陵,工程结束后,属下没有丝毫贪赃公款的行为。
随后父亲去世,除服后,补兵部郎中,升任保定府知府,任内废除每年的保定府到京师所承担的库役、赈灾开垦荒地并逮捕盗贼,百姓将他与此前知府吴岳齐名。
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四川按察使。
隆庆元年,任四川右布政使,均以廉洁能干而闻名,朝廷官员屡次举荐。
隆庆二年(1568年),严清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未上任,改为四川巡抚。
他在四川任内担任巡抚多年,下属畏惧他的威严、相互劝诫并加以自律,所以一时之间四川官员少有贪赃违法的案件。
他废除了团操成都的安排,并接受番人入贡。
当时陕西民变流窜作案到四川境内,当时巡按御史王廷瞻弹劾严清纵容流寇。
当时大学士赵贞吉进言劝阻,隆庆帝不听,命解除严清官职,严清遂辞职不出仕。
万历二年(1574年),明神宗起用严清为山西巡抚。
不久,万历三年,改为贵州巡抚,历任南京、北京大理寺卿。
万历五年,任刑部右侍郎,同年改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万历六年,担任刑部尚书。
当时张居正当政,各部尚书只有严清不攀附他。
张居正死后,冯保家被抄,查到官员馈赠礼物的账本,上面唯独没有严清名字,因此深得明神宗器重。
恰逢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免,即以严清接替。
他在任内对官员考察、任免亲力亲为,没有官员侥幸升职。
大臣们知道他廉洁简朴,都不敢找他请托办事。
六个月后,他因病休息,明神宗之后仍多次询问内阁他是否康复。
万历十五年,兵部尚书空缺,特以杨博先例,起用严清担任。
然而使者抵达后,严清的病情更加严重,无法赴任。
三年后,他因病去世。
赠太子太保,谥恭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