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吾德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郭思极(1540年—?
),字致中,号龙渠,北直隶大名府魏县郭枣林村民籍,山西襄垣县人。
早年丧父,侍母至孝。
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四名,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391名,三甲273名进士。
授知县,隆庆六年十月擢拔为监察御史,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奉差巡按辽东,四年巡按南直隶应天府,七年杀何心隐以媚权相张居正,八年九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九年二月转左寺丞,十月晋升大理寺右少卿,十年七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礼科给事中王士性弹劾郭思极,称其科场作弊,取中张居正之子张懋修,次月命命回籍听用。
后以母忧归里,不再出仕,终老乡里。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国华,字尧佐,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四名,登二甲第二十七名进士。
授南刑部主事,晋郎中,张居正柄政,子懋修擢进士第一,尚书吴某属国华草贺启,辞以不能为,四六语闻居正,降东平知州,国华数决疑狱,万历二十年(1592年)官广东广州府知府,首行保甲连坐法,市榖旁郡、以济旱饥,改调归,卒年九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6—1598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字恒叔,号太初。王宗沐侄。万历五年进士。由确山知县征授礼科给事中。首陈天下大计数千言,切中时弊,多议行。劾杨巍阿谀辅臣申时行,时行纳巍邪媚,皆失大臣体统。又请召还沈思孝、吴中行等,忤旨不报。出为四川参议,官终鸿胪卿。有《广志绎》、《五岳游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恒叔,临海人。万历丁丑进士,除知确山县擢礼科给事中终太仆少卿有五岳㳺草
维基
王士性(1547年—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民籍。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出生,常自称天台人。
万历元年(1573年)中癸酉科浙江乡试第十五名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登三甲进士,授朗陵(今河南确山)知县。
万历十一年八月,任礼科给事中,弹劾应元巡抚郭思极,称其科场作弊,取中张居正之子张懋修,后典试四川。
万历十三年(1585年)母去世,丁忧三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复除礼科给事中,九月迁吏科右给事中,不久因触犯皇帝,被派往外官,四月出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十七年四月调任广西,升云南副使,十九年七月调任河南提学副使,二十年十二月升山东督粮左参政。
二十二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管京营,二十三年七月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因力辞触怒神宗,遂改南京鸿胪寺正卿,一生喜游历,漫游名山,旅途中写了许多笔记,他还在张家渡象鼻岩创建白象书院。
万历二十六年卒于鸿胪卿任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16 【介绍】: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词学图录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干,又号海若、清运道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抚州汤家山。剧作家、文学家。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后历任太常博士、詹房事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有诗集《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棘邮草》二卷。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义仍临川人万历间官祠部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义仍,临川人。万历癸未进士,除南太常博士迁南礼部主事谪徐闻典史迁知遂昌县有玉茗堂集
维基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茧翁,别署清远道人,室名玉茗堂。
江西临川县人。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戏曲家、教育家。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南京刑部主事、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谪广东徐闻县典史、浙江遂昌县知县。
其戏曲非常知名,乃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若的伟大剧作家。
除了戏曲之外,又擅长八章文,与王鏊、唐顺之、瞿景淳、归有光等并称明朝举业八大家。
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懋昭好老庄、喜谈神仙,父亲汤尚贤为人严正,从小便饱读诗书,性格刚正不阿。
隆庆四年(1570年)江西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汤显祖进京赶考,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结果两次落第。
万历八年(1580年)汤显祖第四次往北京参加春试。
张居正三子张懋修去看望汤显祖,汤显祖也曾回访而不遇。
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33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
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
在职期间,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交往甚密。
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又写了《论辅臣科臣疏》,揭发时政积弊,抨击朝廷,弹劾大臣,因而触怒了明神宗。
之后被谪迁广东徐闻典史。
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
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可大(1529年—?
),字士弘,号璧川,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军籍。
乙卯科(1555年)广东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六十九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户部主事,四十一年升员外、郎中,四十二年升福建佥事,四十五年升湖广右参议,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升广西副使。
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复除江西副使,整饬饶州。
四年四月升广西右参政,寻以去岁十二月盗劫淮府建昌王夺其印而守臣匿不以闻,被神宗察觉,副使黄可大、知府陈吾德被降边方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