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一贯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元丙。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行人,历官吏部考功郎中,佐侍郎杨时乔典京察,尽斥首辅沈一贯之私人。
改文选司,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累疏请罢织造中官,并惩治其爪牙。
筑龛山海塘,浚复馀杭南湖。
后为御史所讦,自引归。
有《石闾山房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丙,南昌人。万历壬辰进士,除行人擢吏部主事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有石闾山房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汶上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授丹徒知县,历户、兵二部主事。
以劾大学士沈一贯欺罔误国,忤神宗,被除名。
未及起用而卒。
维基
庞时雍,字景和,山东汶上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庞时雍中式戊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授官丹徒知县,历官户部主事。
万历年间官至兵部主事。
七月,庞时雍攻击沈一贯“欺罔者十,误国者十。
”神宗大怒,庞时雍被革职为民,未再起用。
庞时雍曾为今镇江市区的古泮泉、紫金泉题字并勒石泉旁,青云门鼓楼岗上的汉荆王刘贾墓墓碑题字亦出于其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似渠,四川重庆府巴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宁波府推官,以兴革为己任,尝摄慈溪县事,邑旧贡芽茶二百六十斤,日久茶尽而责办如故,公知为民害,即统用官价市买,一毫无取于民,且著为令,民甚德之。
在任六年,以母艰去。
三十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与给事中钱梦皋、御史于永清皆为首辅沈一贯浙党之成员。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京察,吏部左侍郎杨时乔乃与都御史温纯力锄政府私人,钱梦皋、张似渠、于永清、蒋以化等人,咸在察中,又以年例出给事中钟兆斗于外。
一贯大愠,密言于帝,留察疏不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全州人,字希明。万历十一年进士。历官石首、海宁知县,治行最,擢御史。万历二十四年,兵部尚书石星遣李宗城等使日本,欲以册封丰臣秀吉易取日军退出朝鲜。宗城见无成功可能,逃归。神宗听石星言,欲另遣给事中充使。学程上疏反对往封,忤帝,欲杀之,群臣请宥,系狱近十年,三十四年谪戍宁远卫。久之,放归,卒。
维基
曹学程(1554年—1608年),字希明,号心洛,广西桂林府全州人,民籍,明朝御史。
万历七年(1579年)孝廉。
十一年(公元1583年)进士,曾经因日本侵略朝鲜上书直谏,得罪万历帝,多次差点被斩首。
但仍然遭拷打、入狱十年,李太后向皇帝求情,才被流放。
出狱不久后病死,年仅五十五岁。
天启帝为之昭雪,并追赠太仆寺少卿。
广西乡试第七名,三十岁中式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一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五名进士,任石首县县令,后改宁海县县令,十八年(1590年)修《宁海县志》。
政绩卓著,二十年升广东道御史。
二十三年清理屯田,二十四年巡按直隶。
后来日本侵略朝鲜,万历和战失据,又想派宋应昌等出援;一面又想与日军议和。
曹学程上疏反对议和,触怒万历,万历称其受指使,刻意攻击皇帝,命逮下锦衣卫严讯。
学程被拷打成体无完肤,也不说出所谓的指使者,改由刑部定罪。
朝中大臣萧大亨、侯廷佩、陈于陛、沈一贯、赵志皋等不分东林党、齐楚浙党,都为他上书陈情,并说曹学程其母九十馀岁,希望能释放,但万历都无动于衷。
万历非常恨曹学程,多次赦免罪人,惟独不肯释放曹学程。
曹学程身陷囹圄十年,三次令押赴法场陪斩,有一次万历想斩杀他,但因出现龙捲风吹翻屋瓦,监斩官乞求延期。
学程之子曹正儒上血书,乞求代父一死,皇帝也不答应。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李太后得知曹学程其母九十馀岁,于是帮他向万历帝求情,阁老朱赓、东厂提督陈万化也看他可怜,乘机向皇帝跪求。
万历看在太后、朱赓与陈万化的面子,才让曹学程出狱,但依然发命其发配湖广宁远。
曹学程因多年牢狱、拷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久后病逝,年五十五。
天启初,天启帝认为他忠义可风,为其平反,赠太仆寺少卿。
崇祯帝旌表曹正儒为孝子,立牌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4—1612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字美命。
万历十一年进士,授编修。
博通典籍,曾为光宗讲官。
累迁礼部侍郎。
尝上疏议夺黄光升、许论、吕本谥号。
终不行。
忤首辅沈一贯
后妖书事起,或引正域,将置之死,以举朝不平,且无佐證,得免。
卒于家。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羙命,江夏人。万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南祭酒,入为詹事掌翰林院,升礼部右侍郎,谥文毅。有《黄离草》。
维基
郭正域(1554年—1612年),字美命,号明龙,湖广江夏县人,东林党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湖广乡试第十八名。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第四十二名,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七名。
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
郭与沈鲤善,而瞧不起沈一贯,与一贯有过节。
万历三十年(1602年)任詹事,曾为太子朱常洛讲官。
时值寒冬,太监不给太子生火取暖。
朱常洛冻得浑身发抖,郭正域怒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
升任礼部侍郎,常管翰林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礼部尚书冯琦病故,由郭正域代理尚书。
同年楚太子案,主张判别实情,得罪沈一贯,郭正域只好辞官。
而后的“第二次妖书案”狱起,差点被沈一贯害死,在太子与东厂提督陈万化的运作下,郭才得以倖免。
郭正域博通载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归之。
惜扼于权相,遂不复起,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泰人,字伯昭。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官御史,巡按广东,疏劾广东税使李凤干没。
楚假王事起,首辅沈一贯庇王,秉汉力请详勘,遂忤一贯,贬为贵州按察检校,寻移疾归。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忻(1556年—1616年),字慕之,号春寰,陕西巩昌府秦州军籍。
进士出身。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陕西乡试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初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刑清政简,官民亲若父子。
三十年擢为工科给事中。
三十四年正月,升兵科右给事中,二月改左给事中,八月典试湖广。
时三殿大工方兴,阉商扶同破冒几百万,忻疏发其奸,请躬往检稽,遂减费十之五。
李廷机、朱赓皆以沈一贯牵引入阁,赓独踞相位尤久,忻皆抗疏论列。
李三才以劲直为言者诬诋,特疏救之。
其论陵寝、河工诸疏,尤切中事宜。
三十六年,升礼科给事中。
请郊祀,请日讲,请定储,谏矿税,疏凡数十上,直声震朝野。
神宗为撤回税监梁永,且除秦州矿税。
晋太常寺少卿署正卿,三疏乞亲郊庙,不报,遂引疾归里卒,父子俱崇祀乡贤。
著有《欲焚草》四卷。

人物简介

维基
钱梦皋,字绍谟,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洛阳县知县,洁己爱民,经月不肉食,曾卖自己的银腰带来补给公务。
去官之日,士民遮道泣送,百里不绝。
万历三十年二月行取,授官刑科给事中,万历三十一年伪楚王案发,楚宗人朱华绩上疏讦楚王朱华奎异姓子,不当立。
朱华奎重贿内阁首辅、浙党领袖沈一贯一贯令通政使沈子木格其疏勿上。
东林党人、时以侍郎署礼部尚书事郭正域得次辅沈鲤支持,力主清查到底。
给事中钱梦皋得沈一贯指使论劾郭正域,词连次辅沈鲤。
两派纷争不已,万历帝只好停止按问此案。
郭正域不满,辞官而去。
不久妖书案起,沈一贯乘郭正域去职,再次指示巡城御史康丕扬将此案引向郭正域、郭正位兄弟。
东林党则让同知胡化告妖书出教官阮明卿手。
阮明卿为钱梦皋女婿。
梦皋大恚,上疏显攻正域,言:“妖书刊播,不先不后,适在楚王疏入之时。
盖正域乃沈鲤门徒,而沈令誉者,正域食客,胡化又其同乡同年,群奸结为死党。
乞穷治根本,定正域乱楚首恶之罪,勒鲤闲住。
”帝令正域还籍听勘。
三十三年,御史林秉汉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
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纯。
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
七月,左都御史温纯予致仕,梦皋亦以养病归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7—1627 【介绍】: 明陕西耀州人,字则之。
万历十四年进士。
沈一贯门生。
授检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
妖书案起,沈一贯欲有所罗织,图尽言规劝。
屡进吏部侍郎,有宰相望,为东林推重,遭忌,求去。
天启中任礼部尚书,为魏忠贤党刘弘先劾,削籍,寻卒。
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维基
王图(1557年—1627年),字则之,号明石、衷白,谥文肃,陕西西安府耀州(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军籍。同进士出身。万历丙戌进士,天启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万历四年(1576年)中式丙子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丙戌科会试五十九名,廷试三甲四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后召充东宫讲官。累迁詹事,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进吏部右侍郎,掌翰林院。天启三年(1623年),晋升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次年被阉党弹劾削籍。崇祯初年,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猗氏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授襄阳推官。入为御史,力排东林诸子,尚书孙丕扬恶其所为,出之为宁夏副使,引疾不赴。天启中,魏忠贤起应甲代杨涟为左副都御史。赴任途中连上十三疏,亟诋东林党人,指李三才为党魁。后为南京右都御史,被劾削职。
维基
乔应甲(1559年—1627年),字汝俊,号儆我,山西猗氏县人,同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进士,授襄阳府推官,万历三十年(1602年)升为四川道监察御史。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第二次妖书案兴起,辱骂首辅沈一贯,署名「四川道御史乔应甲书」。
应甲被万历帝拿问,应甲回复:如果是自己写的,何必签名陷害自己?
万历认为有道理,将他释放。
沈一贯想乘机斗争东林党吏部侍郎郭正域,遭到应甲反对,沈一贯怒将其调为淮扬巡按。
在淮扬巡按间,发觉漕运总督李三才贪财,加以揭露,得罪东林党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调浙江道御史。
次年,东林党争,东林党人在京察想要斗争应甲,应甲获得吏部萧宣化救援,脱身。
后丁忧两次,家居十馀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朝廷召以太常寺少卿,应甲不就。
家居期间,出家财协助地方农耕治水。
天启四年(1624)起官,任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弹劾许多东林党人,次年以御史大夫巡抚陕西,杖杀贪赃枉法的国舅曹应祥,并招安许多因饥荒造反的流寇,深受爱戴,李闯经过其乡,称之为「清白吏」。
天启六年(1626年)升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又遭到党争,应甲致仕,次年病卒于家,崇祯年间东林党人以搜捕阉党的名义,捉拿其子孙。
但上述有关所谓李自成认为乔应甲是清白吏的记载存有争议,如《明实录》就记载乔应甲与冯铨交结,并借这关系到处周旋卖友,在陕西巡抚任内「贪声大著」、「岁迹多端」、「言清行浊」、「闻者欲呕」等。
崇祯长编》也记载有百姓被抢劫而向乔应甲请求捕贼,乔应甲竟反向失主索取千金,致使百姓被抢劫的皆不敢言,盗贼因而充斥横行。
有关恶行,地方志也有相似的记载。
后来经他治下也发生了王二起义。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