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明万历末,卒于清康熙十年以后。其父曾是明朝大学士申时行府中的奴仆,他也因此受到压抑,不得应科举。崇祯末年中乡评副榜,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入清后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其中《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眉山秀》《两须眉》《太平钱》《千钟禄》《万里圆》《牛头山》《麒麟阁》《七国记》《昊天塔》《风云会》《五高风》《连城璧》《一品爵》等18种,如今存有全本;《洛阳桥》《埋轮亭》(与朱佐朝合作)2种存有散出;《千里舟》仅存佚曲数句。
人物简介
【生卒】:1484—154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甬上耆旧诗·卷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公字常甫,母沈太夫人方妊,梦神人奉玉笈宝签相授,及生公,有云如盖降于庭。少资性绝人,于书无所不读,精思善学,期造为圣贤。年十四,即能著作,十七举以明经计偕中进士,改庶吉士。内阁刘文靖公、李文正公每称公不容口,由是名重馆阁閒。正德初年,进简讨。时逆阉刘瑾擅政,朝士多附其门,公居常愤愤,著张骞乘槎赋以见意,盖以瑾喻西域,以骞喻附瑾者也。竟力请补外,以便迎养,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公至楚,修岳麓、明山二书院,身为诸生说经,且下令曰:学不师孔颜,行不希曾闵,即有文如雄褒,吾且斥之。世庙时在安陆藩,欲就学告试。公为别设一台课文,送入学。至今张提学名重楚中。未几竟致仕。嘉靖改元,冉起为四川福建提学。历国子祭酒。南京吏部侍郎。居父忧。帝尝奉章圣皇太后过天寿山谒诸陵,言及择相。太后曰:先王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必为太平宰相,其人安在。帝谢曰:尚未用也。即不俟公服阕,召为吏部侍郎。帝每阅公章奏,辄称善,以指书公名衣带间。宫监数望见以白公,公答曰:上用我,当以尧、舜之道进;舍我亦有田可耕,此非吾所关心也。诸珰为色沮。帝常与翊国郭公、内阁李文康公论及人才,二公谓公学行文章当世第一。帝欣然曰:朕意亦然。时公迁左侍郎,摄太宰。故事,选部除擢,率先白政府。公曰:黜陟自有至公,今乃觇当轴为用舍,岂国家设铨衡意耶?遂不往白。李公心不平,适主断诏狱,翊国夜舁金四万诣公第,请宽其家人罪,公不受,曰:法者天下所共,即天子亦不得私之,况我曹耶!卒入其罪,翊国更深衔之。及帝欲迁公太宰,此二人竟尼之,且别使人摄,公不为动。帝数欲相公,都尉崔公秉一、陶真人俱帝所最幸,闻其语,因各遣人道意,但一枉临即可得。相公谢终不往。裕、景二王册封,朝议谓秦、晋、齐、楚建国甚多,今宜营浙闽,以均民力。公独不可,曰:江南财赋所出,且接壤留都,国初封吴王,即改于周,二百年来,谁敢复建此议,事遂寝。帝慕道,于无逸殿改称永光宫,欲令内直大臣簪冠如道家。内阁夏公谋之,公答曰:使我等背圣人,不能从也。母老久思故乡,今日乞归有名矣,诸公任为之。帝闻乃止。同里部郎丰坊坐废家居,数从公求复用,公不可,乃辑世统,谓圣祖系出文王,宜建明堂封禅,以示万世,为图说成,帙献之。帝惑其言,心动,召所幸诸大臣与语,俱请退咨于公。公曰:其人少有文学,行多不检,圣朝岂乏此一人。今郊庙土木大兴,疆埸不靖,若复有此举,海内何堪。诸大臣以复帝,更召公赐问,公答如初,帝乃止。坊候久冉上卿云颂以伺意,帝终念公言,但宣付史馆而已,坊竟不用。太后将合葬献陵,帝召诸大臣曰:廷臣惟张邦奇至孝,可授礼部尚书兼都御史以行。翊国奏曰:张某虽诚谨,然其才不足大用,且年浅。严相嵩久嫉公,亦奏曰:国家礼,卿无兼宪职例。帝默然而罢。公复以母年踰九十,力请改南,乃出为南京兵部尚书。然帝常念公,辄曰:张某何在?数欲召公入相。嵩更具密劄,谓公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即强之,必不为用也。帝颇信之。会荧惑入南斗,留都雷震,中夜星殒于江。公谓天变异常,宜严武备。占者曰:应在德望重臣。次日,公不能冠栉卒,年六十有一。是日鄞江潮赤涌起高丈馀。帝闻讣惊悼,数曰:可惜张某,可惜张某。即面谕辅臣遣恤,俱谓例应自请,乃止。后阁中拟谥以文恪、文敏,进帝,于疏右御书云:人谓张邦奇真道学,抹去原拟四字,大书定字于后,赠太子太保。
字常甫,鄞县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南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十
邦奇字常甫,鄞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改四川、福建,入为右庶子,迁南祭酒,擢南吏部侍郎,召拜吏部侍郎。历掌翰林院、詹事府事,加太子宾客,进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就改兵部。赠太子太保,谧文定。有《觐光楼》、《纡玉楼》、《四友亭》、《养心亭》、《靡悔轩》、《环碧堂》、《甬川》等集。 田按:「书提学湖广时,世宗在潜邸,就试学使,以此受知。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献皇尝言提学张邦奇,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即召为吏部侍郎。会以母老便养,改南京。帝念邦奇不已,与分宜语及之。分宜以邦奇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对,遂终不召。卒后阁拟谧文恪、文敏。帝抹去四字,大书「定」字,遂谧文定。庙堂制作,颇称庄雅。《观光楼集目》,乐章仅列《秋享上帝》、《祀皇天上帝》二章,后人不知,妄将洪武及嘉靖时改制乐章一切阑入集中。后之读文定集者,所当知也。维基
张邦奇(1484年—1544年),字常甫,号甬川、兀涯,浙江鄞县人。学者。与张时彻为叔侄亲戚,又同为南京兵部尚书,故二人有“叔侄尚书”之谓。为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以涵养为事;与王守仁多有往来,为好友,但思想多有不合。弘治十四年(1501年),张邦奇中式辛酉科浙江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参与《明孝宗实录》的编写修订。以双亲年老求便,出为湖广提学副使。正德十年(1515年),任湖广提学副使,任上修缮了明山书院、岳麓书院、崇正书院。之后,历职有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明世宗时,历职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侍郎。因丁外艰归家。明世宗曾经与母亲蒋太后拜谒天寿山的皇陵。谈到择相时,蒋太后说:“先皇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明世宗醒悟道:“尚未用也。”张邦奇服阕后,任吏部右侍郎,并代理尚书职。明世宗欲授张邦奇为吏部尚书,被大学士李时、郭勋二人所阻。嘉靖十六年,执掌翰林院事。嘉靖十七年,任会试主考官,《玉牒》纂修官。嘉靖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后进礼部尚书,以母亲年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明世宗曾想将他召北京。严嵩答:“邦奇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世宗信之,此事作罢。嘉靖二十三年,张邦奇逝世。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戊签·卷四【生卒】:约1514—约1605 【介绍】: 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出为山西佥事,历参议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陕西,进右副都御史,移抚山西。入为兵部侍郎,改吏部,以终养归。起南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改户部,进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有《梦山存家诗稿》八卷。 (《四库总目》:魏中岁学诗,与唐高适相类。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独发清音。《海岳灵秀集》:萝山诗不事雕绘,旨趣天成。 邹观光《孚如集》:杨公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河朔魏允中击节诵公《晋中》诗:「灯前梳白发,马上萝青山。」思沈而致远,非唐人不能道。 《分甘馀话》:吾郡杨太宰萝山五言冲古淡泊,在高子业、华子潜季孟间,如:「远道令人愁,况近单子垒」,「秋风入雁门,羽书日三至」,「微微齐景流,天坏色俱素」,乡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风」,「风雨楼国,关山李牧祠」,「闲将流水引,萝与古人居」,「雨响残秋地,城分不夜天」,「古石苔生偏,泉香麝过馀」,皆逼古作。 《静志居诗话》:读萝山诗,如水仙十囊,江梅一萼,嫣然薄冰残雪之外。 田按:《萝山集》五律最胜,直擅右丞、文房胜境,馀子不足道也。自书《存稿》后,乃谓得于曹纪山、吕时臣为多。雅抱冲襟,令人翛然意远。)维基
杨巍(1516年—1608年),字伯谦,号二山,又号梦山,山东海丰县尚义里(今无棣杨三里村)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6年),家贫好学,常借雪映月光苦读,十七岁考取生员,十九岁身染重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在楞严寺苦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进士,次年授武进知县。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兵科给事中,丁父忧归。服阕,复除吏科给事中,三十五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佥事,进布政司右参议、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四十三年二月以疾乞归。嘉靖四十五年闰十月,接替戴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三年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母老身病乞假归。神宗继位,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起复原职,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改任吏部右侍郎,次月升左侍郎,三年二月乞致仕终养。十年(1685年)五月起复原职,七月出任南京户部尚书。次年授资政大夫衔,不久改任工部尚书。十一年四月改任户部尚书,七月改任吏部尚书,十八年二月累疏乞休,特准致仕,著驰驿去。万历三十三年(1608年)卒。赠少保。杨巍最初历任中外官职,甚有名声,但到官至吏部尚书秉铨时,已是年耄骫骳,故行事多听首辅申时行的指挥,故被御使江东之、李植等弹劾抨击,以致他名望大损,但是他为人有清操,性长厚,不为刻核行。
人物简介
【生卒】:1521—1597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与绳,号五台。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历官吏部郎中,破格擢用廉吏能人,以专擅被劾落职。万历初,官工部右侍郎,与张居正同年相善,而不盲从,终以忤居正被劾引归。十一年,召为吏部右侍郎,引用居正摈斥之老成人士。然力言居正辅翼功不可泯,被言者群攻,引疾去职。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书,数迁为吏部尚书。二十年,大计外吏,举顾宪成等二十二人,为时论所称。卒谥庄简。槜李诗系·卷十三
光祖,字与绳,号五台,平湖人。十七举于乡,丁未成进士,授浚令。内乡王夺民田,封丘王苍头私贩,皆置之法。有卢楠者,富而才,前令诬以重辟。光祖白其冤释之。擢祠祭主事,累转文选郎,汰黜不少假。科臣孙丕扬劾其专擅,落职。陛辞揖孙曰:承公教,殊荷相成。但吏部之门,干谒错至,苟非自行其意,何由秉公?孙沉思良久,怃然谢过。即日自劾失言,力荐光祖。光祖亦复起,历太常、太仆、大理诸卿,晋工部侍郎。张居正秉政夺情,后益自恣。光祖贻书规讽。居正故同年友善,然与议政辄相左。及论折漕事不合,御史张一鲲希指论劾,遂求去。居正没,起为少宰,会议居正狱,光祖曰:江陵专权,非弄权也。且拥护功,亦安可泯?然众欲文致之,恶其异,出迁南司空。越三年,晋大司寇,拜冢宰。先是上巳列名,御屏书清正二字,至是喜曰:此昔破靴郎也。时铨部事柄旁落,光祖始振刷,不复关谒政府。一切中涓请托,拒不纳,特简清节者许孚远、顾宪成等二十一人,搜剔台省诸蠹。兰溪新建,出中旨大拜,光祖以故事争之,即疏陈祖制,会推必不可废,报可。初,赵少宰用贤、沈司马思孝每廷论,面辱光祖,光祖折节不校久之。少宰语人曰:吾乃为平湖所容。司马家居,扼腕时政,每叹曰:持公议而不以爱憎夺者,平湖一人而已。其为人允服如此。乞归五年而卒。卒之夕,海上星陨如斗,击地有声,谥庄简。光祖历仕三朝,国家大政大议,一言立定。按:尚论录载三太宰,首庄简,次孙清简,次陈恭定。云:揽久顿之辔,振积衰之气,比诸唐姚崇、宋韩琦,洵不诬也。维基
陆光祖(1521年—1597年),字与绳,号五台,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祖籍直隶苏州吴县,官至吏部尚书。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考中丁酉科顺天乡试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进士,授浚县知县,谢榛详述卢楠之冤情,始得昭雪。卢楠出狱后,去拜谢陆光祖,仍然长揖不拜。陆光祖也不在意,两人成为好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爆发庚戌之变,俺答汗入侵。兵部尚书赵锦檄民筑塞,陆光祖未能从命。四年任满,有惠政。离任之日,浚县百姓“攀辕卧辙,泣声盈道”。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升祠祭司郎中。大学士高拱掌管吏部,谋划倾覆徐阶。这时徐阶的幕客都逃亡,唯独陆光祖替他申辨。万历二年(1574年),任太常寺少卿,擢太仆寺卿,晋大理寺卿。万历五年(1577年),升工部右侍郎。张居正和陆光祖是同年进士,早年张居正想引荐他做助手,陆光祖不屈身相随。同年九月,张居正因为居丧夺情,杖责议论的人,陆光祖写信规劝他。万历七年(1579年)五月,因为议论漕运改为折色银两一事再度得罪张居正,遂辞官归里。张居正死后,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任南京工部尚书。复官后因维护张居正身后名誉,再次被降职。万历十五年(1587年)七月,任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十九年(1591年),吏部尚书宋纁卒,陆光祖继任吏部尚书。首辅申时行推荐赵志皋、张位,明神宗以特旨任用,陆光祖抗议说:“辅臣当廷推,不当内降”,神宗表示下不为例。万历二十年(1592年),主持京察,陆光祖力主擢升万国钦为建宁府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神宗大怒,给事中乔胤承风行事,弹劾陆光祖,于是文选郎王教以下尽逐。陆光祖以老病辞;是年三月,致仕归里。生平好佛法,自号五台居士。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明史》有传。著有《陆庄简公遗稿》。
人物简介
维基【生卒】:?—1591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字伯敬,号栗庵。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万历初,与张居正不合,引疾归。居正卒,起故官,官至吏部尚书。奖廉抑贪,责罚黠吏百余人,而不向执政请命。大学士申时行不悦,屡假小事为梗。卒官。有《四礼初稿》。
宋纁(1522年—1591年),字伯敬,号栗庵(栗亭)。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谥庄敬(一说庄敏)。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乡试五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丙辰科会试二百六十四名,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廷试三甲八十三名进士,兵部观政,初授永平府推官。四十一年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出视西关,巡按应天府等地。隆庆元年(1567年)改巡按山西。当时俺答汗攻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这些人当斩。而宋纁通过讯问后,释放其中一半多人。隆庆四年(1570年)升任顺天府府丞,之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期间核对兵卒并淘汰多馀的部队,节省开支。万历初年(1573年)因与张居正不合,称病辞职,后张居正去世,朝廷官员纷举荐。他因此恢复官职,担任保定巡抚,成功赈灾获鹿县的饥荒。之后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1574年)后召为北京户部左侍郎,改督仓场。万历十四年(1576年)升任户部尚书,当时明朝国运开始衰退,他力主减少山西灾荒地区的税费,并增加边疆屯田。当时万历帝弟潞王从京师返回封国新乡,万历帝用三十万白银为他购买珠宝,后在宋纁强烈要求下,减少了十万两。万历帝为自己庆贺增加二十万白银,宋纁坚决反对,最终万历帝方才罢免此事。宋纁在户部的五年,正值各地多灾多难。他坚持反对奢华浪费以解决开支,并将资金分成轻重缓急以筹资。都御史吴时来以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惮宋纁名望在自己之上,于是两次上疏弹劾,宋纁两次请求辞职,万历帝均没有许可。而杨巍离开后,宋纁代替出任吏部尚书。杨巍在吏部时,不能阻止官员贪污,遇到事情则动辄请求上级指示。宋纁上任后,决断官员卖官鬻爵,并罢免贪污受贿的上百名官员,受到朝廷一致赞誉。他不徇私也不结党,然而在选择文选员外郎缺官中,他计划起用邹元标,却招致大学士申时行反对。宋纁无奈只得上疏五次请求辞职归乡,不久死于任内。赠太子太保,谥庄敬。宋纁为官凝重,有识力。当时石星代任户部尚书,曾对宋纁说到某地截留巨额赋税盈馀,可以收为国有。而宋纁则认为“朝廷的赋税盈馀,应当储蓄,而不要动辄搜刮。如果皇帝知道地方赋税盈馀的话,则会升贪侈之心。”当时官员建议将漕运粮储折价换成白银,宋纁则执意反对,称“太仓的粮储,宁可腐烂也不能亏空,一旦粮食不继,则没有解决措施了。”宋纁死后,灵柩迁回家乡,葬于商丘三陵台,与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陵台的中峰前怀。
人物简介
【生卒】:1523—1608 【介绍】: 明顺天府霸州人,字继津。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论死,遴为资饘粥,且以女许配其子杨应箕。嵩父子大怒,借故下之狱。事白,复官。继盛死,又为收葬。隆庆间巡抚宣府,大兴屯田。万历初,以与张居正不睦,出阅边,事毕即移疾归。居正死后历官工、户、兵三部尚书。维基
王遴(1523年—1608年),字慎徵,号继津,谥恭肃,京师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民籍。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六名举人,二十五岁联捷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一名,三甲八十一名进士,就任绍兴府推官。入朝为兵部主事,历任兵部员外郎。耿直矜持,不轻易与人结交。同僚杨继盛弹劾严嵩和他的孙子严效忠冒领功绩,奏章下达给兵部复查。严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给武选郎中周冕。周冕揭发了严世蕃,反而被治罪。尚书聂豹恐惧,催促所司将严世蕃的文稿呈上,王遴径直上前争辩,聂豹恼怒,最终如严世蕃所言向上全报。杨继盛被判死罪,王遴为他送去稠粥,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杨应箕。严嵩父子大为愤恨,借口其他事情将他投入诏狱。事情后恢复官职。杨继盛死去,他收殓、安葬了杨继盛。嘉靖三十五年,调任山东佥事,再调任岢岚兵备副使。他享有威名,为巡抚忌恨,受弹劾而离去。官民争相为他诉讼冤屈,皇帝下诏准许他再度起用。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遴升为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蒙古大举入侵定边、固原,总兵官郭江战死。总督陈其学、陕西巡抚戴才遭罢免,王遴降俸一级。隆庆元年,蒙古六次入塞,都战败而逃。而御史温如玉不断抨击王遴,将他解除官职听候审查。后来御史杨轸核查汇报了他的战绩,于是又恢复原职,管辖宣府,总兵官马芳骁勇,敌寇不敢深入。王遴便大兴屯田,边防储备都有赖于此。十年期满,他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起用他协助处理边防事务。神宗继位后,张居正执政,他与王遴同年登进士,却一向不和。遇上商议、检阅边防事务,王遴请求前往。皇帝命令他前往陕西四镇,他冷峻地拒绝馈赠。事情完成之后,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才出任南京工部尚书。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与机要事务。守备太监丘得用大肆奴役营中的兵丁,王遴上奏请求禁止此事,趁机奏请施行谋略、安定留都等十二件事。万历十一年,皇帝召见并任命他为户部尚书。他先奉皇帝的诏令,免除一年赋税以及织造商议的提留,共计一百七十六万多两白银,此时,皇帝命令由太仓库中补充,王遴劝谏,于是指出京仓和通仓的粮食积蓄达八百万石,足以供给九年的需求,请酌量将一百五十万石折换成银两,三年后停止。皇帝下诏准许他施行一年。当时尚宝丞徐贞明、御史徐待在京城东面开辟水田,王遴极力赞赏此举,提议很快被决定。以往,户部银专门供给军队和京都,不提供给其他事务。皇帝举行婚礼时,暂时提取了用于接济边关的银两九万两作为织造的费用,此时皇帝又打算这么做,王遴执意争辩。不久,皇帝下诏提取四千两黄金作为慈宁宫的开支,王遴又极力反对。皇帝都没有采纳。此后,他陈述理财的七件事情,奏请皇帝崇尚节俭、重视农业、督促拖欠的偿还、惩治贪官污吏、扩大储蓄、整治贡市。皇帝答复:“有关我自己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其余的事责成所司商议办理。”当时佛教盛行,王遴奏请将身强力壮的和尚淘汰,令他们回乡务农,聚众进行斋戒的人以邪道罪论处。礼部尚书沈鲁奏请依王遴的谏言行事。皇帝已经下诏同意,后妃和宦官大都声称不行,事情中途废止。万历十三年,他改任兵部尚书。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贿赂遍及皇帝身边的大臣,但不敢进入王遴家门。王遴在户部频繁争执,已被宦官嫉恨。遇上皇帝察看去世后享用的寝宫,宦官拿着皇帝批示向他索要马匹。王遴认为题本应该盖章,司礼的传递应当由科发给部里,没有径直下达给部里的,他援引先例执意上奏。皇帝不高兴。大学士申时行曾经因管事指挥罗秀而嘱托王遴将他补作锦衣佥书,王遴阻止不许。申时行便拟旨责备王遴擅自扣留皇帝的批示,对皇上缺乏尊敬。御史争相弹劾王遴,王遴请求退休而离去,由张佳胤代任。给事中张养蒙称:“罗秀本是太监滕祥的奴仆,靠贿赂进入禁卫中。往年他图谋佥书,尚书王遴主持公正,被他们中伤而离去。不久,罗秀马上被越级录用,众议沸腾。”因此罢黜了罗秀,张佳胤也被罢免。王遴虽然退位,声望更高,他年事很高,一再受到朝廷慰问。万历三十六年(1606),王遴去世。赠封为太子太保。天启年间,追赠谥号恭肃。有子王乐善、王应箕。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524—1601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汝迈。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初,进侍读。以疏救吴中行、赵用贤,又请将中行等论居正夺情之疏宣付史馆,忤张居正谪官。居正没,再起,累迁为吏部侍郎。十九年,申时行谢政,荐志皋及张位自代,乃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次年为首辅。旋进建极殿。累疏论定国本、罢矿税等事。帝俱优诏报闻而已。且年老柔懦,为朝士所轻,诟谇四起,遂愤而乞归。帝慰谕勉留。然志皋已病,不能视事,惟力疾草疏争罢矿建储而已。卒于邸舍,谥文懿。有《灵洞山房集》、《内阁奏题稿》、《四游稿》。
字汝迈,兰溪人。隆庆戊辰赐进士第三,授翰林编脩历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懿有瀫阳诗集维基
赵志皋(1524年4月16日—1601年10月8日),字汝迈,号濲阳。浙江兰溪县(今云山街道)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赵志皋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四十五岁中式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七十七名,廷试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初年迁侍读。五年十一月因不满张居正恋权夺情,劝居正终丧,致拂其意,出为广东副使,于城西浮丘建吹笙亭,“开浮丘大社,与粤中士大夫赋诗”,同游者有陈堂、姚光泮、张廷臣、黄志尹、邓时雨、梁士楚、陈履、邓于蕃、袁昌祚、杨瑞云、黄鏊、陈大猷、金节、郭等等人。随以考察降解州同知,遂辞官归乡。张居正死后,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用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月升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二年(1584年)三月升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月,升左谕德兼侍读。万历十三年(1585年)五月,管理纂修玉牒。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补充经筵讲官,升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掌本府印信,充玉牒纂修官。万历十五年(1587年)七月,充经筵讲官。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升南京吏部右侍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转左侍郎。万历十八年(1590年)八月,充经筵讲官。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升大学士,入阁办事。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首辅,以往张居正柄国,权震主,申时行继之,势犹盛。王锡爵性刚负气,人亦畏之,然而当赵志皋当到首辅,年已经七十有馀,耄矣,且柔而懦,因此被朝士所轻,诟谇四起。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二月,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十三日(1601年10月8日),卒于官。谥文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527—1596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维桢。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检讨。万历十一年,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首辅申时行善。曾与言者相攻,时行颇右之。后为言官所劾,上疏求去,语愤激,以是为士论所不附。其门生万国钦论申时行,时行之门生给事中任让亦论国庸鄙。国遂请谕诸生各守职业,勿务攻击。其疾言者如此。十九年致仕。卒谥文穆。有《文穆公集》。
字维桢,歙县人。嘉靖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少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穆,有集。维基
许国(1527年—1596年),字维桢,号颖阳,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明代政治人物,嘉靖辛酉解元,乙丑进士。万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六日,许国出生在歙县东门外。父亲许鈇曾赴苏州经商失败。许国是家中次子,早年一边经商一边求学。18岁考中秀才,在灵金山石山精舍开馆为生。此后六赴应天府乡试,前五次均未考中,而家产已经变卖一空,无奈在太平桥跳练江自杀,幸被休宁县木商程爵救起,并资助他再考,最终在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辛酉科举人第一名(解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39岁的许国第二次进京参加会试,考中会试第七名、进士三甲第一百零七名,改翰林院庶吉士。隆庆改元,授翰林院检讨,奉诏赐一品服,出使朝鲜,馈遗一无所受。朝鲜人对其清德很是嘉赏,以致后来的国君宣祖还特意向官员黄廷彧询问了许国的情况,只因「许国、魏时亮, 曾以华使来此, 故问之。 盖慕其贤也。」。隆庆六年(1572年)升翰林院编修。神宗即位,官右赞善兼检讨。万历四年八月主持顺天府乡试,升司经局洗马兼修撰,六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八年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不久升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九年历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十年改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万历十一年(1583年)四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九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十二年(1584年),许国因运筹平定云南有功,晋升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十五年二月兼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本月准辞吏部尚书,十七年八月以六年考满,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馀官照旧,荫一子中书舍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因国本之争中力争册立去职。逝世后追赠太保,谥文穆。《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河南归德人,字仲化,号龙江。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检讨。为东宫讲官。万历时,迁编修,累迁吏部左侍郎。屏绝私交,好推荐贤士,不使人知。十二年,拜礼部尚书,在部持典礼,多所建白。因屡请立太子,又请复建文年号,重修《景帝实录》,为中贵所忌,引疾归。二十九年,拜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沈一贯共事相左,居位数年,屡请罢矿税,终果。后与一贯同罢。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卒谥文端。维基
沈鲤(1531年—1615年),字仲化,号龙江,河南开封府归德州(今商丘)人。嘉靖乙丑进士,属东林党,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端。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乙丑科进士,改庶吉士,进编修,升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左侍郎,期间屏绝私交,好推毂贤士,却不会告知他们。时权相张居正约沈鲤于家宅同写奏摺,沈鲤却以「国政绝于私门,非体也!」加以推辞。万历十二年(1584年)冬拜礼部尚书,这离他任六部官才不过两年,然因他素负物望,因而时论也不认为他升官太骤。沈鲤鲠亮刚介,在典制学政事上多有建白,京师久旱,鲤备陈恤民实政以崇俭戒奢为本,且请减织造。不久京师地震,又请谨天若戒,恤民穷。畿辅大侵,请上下交修,词甚切。帝以四方灾,敕廷臣修省,鲤因请大损供亿营建,振救小民,以上明神宗无一不嘉纳他的意见。然而由于沈鲤为官大公无私,秉正不挠,因而得罪了不少权贵,权贵们多次向神宗离间,帝渐不能无疑,累加诘责,且夺其俸,沈鲤渐有去志,首辅申时行请旨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将其放归。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四月起复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同年十月屡疏辞疾,准在籍调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九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朱赓同入阁参与机务,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行取入京,又以大学士同知经筵日讲、提调、纂修玉牒及东宫讲筵侍班。由于他为官鲠亮,誉满朝野,为首辅沈一贯妒。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于支持礼部尚书郭正域查明伪楚王案的主张,引来沈一贯恨意。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与首辅沈一贯同被罢归。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卒,年八十五。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赠太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赐祭葬。
人物简介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汝宗,号龙峰。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擢礼科给事中,巡视内库,奏行厘弊八事。陈时政,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动士大夫,谈虚论寂等弊。万历初张居正用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督操江。以言居正不应夺情视事,被劾落职。后官至刑部右侍郎。维基
张岳(1533年—1588年),字汝宗,号龙峰,浙江余姚县人,明朝官员。嘉靖己未进士,历官给事中,喜论当权者之过,万历年间于刑部右侍郎任上遭免职。嘉靖三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五名,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会试第297名,廷试三甲145名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升礼科给事中,次年升为刑科右给事中,上疏言论时政,影射内阁首辅徐阶讲学空谈,兵部尚书杨博昏聩无能,遭到忌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负责查办贪污内库的宦官暨盛,使其被流放,张岳得升刑科左给事中,不久转工科,杨博改任吏部尚书后就利用职权将其外调云南布政司左参议。隆庆三年(1569年)九月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六年闰二月升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起补原职,次月调任河南右参政,五年(1577年)四月升太仆寺少卿,闰八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上疏要求内阁首辅张居正按制度回家守丧,触怒了张,遭弹劾降职调任,遂辞官归乡。张居正死后,张岳重获启用,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任四川左参议,三月升太仆寺少卿,六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十二年八月升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三年(1585年)四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如故,六月清理军职贴黄,八月改任刑部右侍郎,不久又因议论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再遭免职,五年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