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温纯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房建极(16世纪—1644年),字秉中,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
房建极曾跟随温纯和冯从吾学习,天启四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担任新乡知县,打败入侵的流贼;九年调任安丘,后因违逆使者被降为布政司照磨,升太原府推官,再升为兵部车驾主事。
其时李自成攻破关中,他和儿子房廷祥匿藏在荒野间,闯军抓拿他的儿子房廷祯迫他出仕,但他拒绝;北京失陷,他在土室向北跪拜到流血,不久绝食而死,乡人私谥贞靖。
有子房廷祥(进士)、房廷祯、房廷祚(举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孙继先(1540年—1586年),字胤甫,号南川,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盂县(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人。
山西乡试第二十七名。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
担任献县、雄县、遵化县、内黄县知县,万历十年(1582年),擢四川道御史。
万历十三年,担任南京刑部主事。
张居正死后,孙继先相继举荐万历帝召回此前被罢免的官员,包括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邹元标及余懋学、赵应元、傅应祯、朱鸿谟、孟一脉、王用汲。
又举荐魏学曾、宋纁、张岳、毛纲、胡执礼、王锡爵、贾三近、温纯、曹科、陈有年、朱光宇、赵参鲁等人。
因弹劾户部尚书张学颜构陷刘台状,再劾学颜及李成梁,降级谪临清州判官,官至南京吏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1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安节,吴俨侄孙。万历五年进士。授会稽知县,选授御史。言大学士赵志皋昏庸宜罢,不纳。视长芦盐,绘饥民图上奏,请振贷。按江西,疏言税使潘相不法当治罪,不听。还朝后,陈新政要计,痛规首辅沈一贯。官至通政使。乞休去。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个人简介
吴达可 (1541-1621),字安节,宜兴人。明万历五年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有政声,授选御史,视盐长芦,遇灾荒,力请赈贷。改按江西,严惩不法。累迁通政使,乞休,卒于家。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安节,宜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直隶历官光禄卿
维基
吴达可(1541年—1621年),字叔行,号安节,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县)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五名举人,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三名进士,授浙江会稽县、上高县、江西丰城县知县,为官有名声。
万历十四年(1586年),选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曾经上疏请设立经筵勤学,并请万历帝与大臣、御史台的官员面议政务,万历帝称知道了。
大学士赵志皋久疾请求归乡,没有批准。
吴达可上疏力劝赵志皋,称其病老迈无能,应当罢免,万历帝没有同意。
万历二十八年正月,请求因始和布令,举行皇长子册立为皇太子、加冠婚娶的礼仪,选取内阁大臣,补充负责谏议的官员,撤除掌管矿税的宦官使者,万历帝没有给予答复。
之后他改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去长芦视察盐政。
当年收成歉收,他绘成并敬上《饥民十四图》,竭力请求赈济。
税务使马堂、张日华主张增加盐税,商人诡辩嘉靖中期大同用兵借走三万六千金,请求从盐税中补给,户部同意了请求。
吴达可直言相争,事情得以停办。
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任江西巡按御史,税务官潘相殴打辅国将军朱谋圮肢体,并并且拘禁宗人宗达,诬陷他们抢劫税金,弹劾上饶知县李鸿暗中主使。
万历帝严厉斥责朱谋圮等人,免除李鸿官职。
吴达可称,“宗人无故遭到刑罚,又再加以斥责,将使宗室人人自身感到恐惧。
李鸿无罪,不应当削职。
希望尽快惩办潘相罪行,恢复李鸿职位。
”同为御史的汤兆京也极力陈述潘相的罪行,而且说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为元恶,是残害民众的官吏,不可存留一日。
万历帝均不予听从。
李鸿是大学士申时行的女婿,万历十六年考中顺天乡试,被吏部郎中高桂所忌恨,过了七年后成为进士。
此事上,李鸿同潘相相争,以耿直刚强著称。
潘相又请求开发广信铜塘山,采取大木,开发泰和斌姥山石膏,吴达可再次极力劝阻,内阁大臣也产生争执,事情最终作罢。
回京后,他掌管河南道事务。
协助温纯考察京都官吏,不久进言更改政要,恳请规劝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奏折被留在宫中。
万历三十三年,提升为太仆寺少卿。
万历三十六年,又改为南京太仆寺卿。
万历三十八年三月改任南京光禄寺卿。
万历四十年四月,晋升为通政使。
镇抚史晋因罪罢免,上奏折诽谤朝廷官员,吴达可弹劾他,不久后者获罪。
随后他进言请求纠正奏折的样式,摒斥邪恶之徒等建议,得到万历帝赞许同意。
万历四十一年六月,上疏请求归乡离去。
年八十一去世后,天启二年,赠右副都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8—1631 【介绍】: 明河南光山人,字宏甫,号濮阳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检讨。天启中迁礼部右侍郎,领国子祭酒。扬涟劾魏忠贤得严旨,毅中率其属抗疏言之。忠贤大怒,嗾其党劾罢之。谥文庄。有《馆阁宏辞》。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弘甫,光山人。万历辛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降麻城县丞升行人司副迁尚宝司丞冉降长芦运判召还累官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维基
蔡毅中(1567年—1631年),字弘甫,号中山,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山县(今河南省光山县)民籍,万年县人,万历辛丑进士。
谥文庄。
蔡毅中出生于官宦世家。
祖父蔡凤翘,曾任山西平阳府同知。
父亲蔡光,曾任陕西临洮府同知。
蔡毅中幼年即通晓《孝经》。
父亲曾问他为何读书,他答:“欲为圣贤”。
万历七年(1579年),举河南己卯科乡试第十名。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第二百七十六名,殿试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当时百姓承担巨额矿税,蔡毅中选取《祖训》、《会典》,建议禁戒矿税监,收集成二卷,呈上明神宗。
不久后,他陷入党争:当时大学士沈鲤与蔡毅中同乡,而沈鲤与首辅沈一贯不和。
其时温纯任河南参政,在诸生中器重蔡毅中。
温纯在担任都御史,奏疏得罪沈一贯。
沈一贯怀疑此奏疏出自蔡毅中之手,是为沈鲤争势力,心里忌恨他。
于是沈一贯乘考察之便,削蔡毅中官职,很久后蔡毅中才起任麻城县丞。
很快以行人司副,被召见,提升为尚宝寺丞。
却又因病回乡。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被削去官职。
天启初年,起前朝被黜官员,蔡毅中补长芦盐运判官。
屡升至国子监祭酒,再晋礼部右侍郎,兼任祭酒。
当时杨涟弹劾魏忠贤,反遭熹宗严加叱责,蔡毅中率部属上奏争辩:奏疏送入宫中后,魏忠贤扬手大骂。
蔡毅中便一再上奏请求回乡,熹宗不许。
此后,为魏忠贤唆使党羽弹劾罢免。
卒于家。
崇祯五年(1632年),追赠礼部尚书,谥文庄。

人物简介

维基
钟兆斗,字乾所,浙江海盐县人,属浙党。
浙江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联捷进士。
官工科给事中。
京察,首辅沈一贯欲庇护亲信,忌惮吏部左侍郎杨时乔,准备让兵部尚书萧大亨主持,因次辅沈鲤反对未果。
杨时乔果然与都御史温纯整顿偏私,给事中钱梦皋,御史张似渠、于永清等皆在清查之列,又以年例将钟兆斗外放,造成沈一贯密奏神宗告状,钱梦皋并重提楚王之事,称杨时乔等京察作为是郭正域指使。
神宗果然下旨留梦皋等科道被察官员,并斥责杨时乔等报复。
梦皋又联合钟兆斗接连上疏,批判温纯,语及时乔。
后来温纯去官,梦皋、兆斗也辞职归里。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似渠,四川重庆府巴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宁波府推官,以兴革为己任,尝摄慈溪县事,邑旧贡芽茶二百六十斤,日久茶尽而责办如故,公知为民害,即统用官价市买,一毫无取于民,且著为令,民甚德之。
在任六年,以母艰去。
三十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与给事中钱梦皋、御史于永清皆为首辅沈一贯浙党之成员。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京察,吏部左侍郎杨时乔乃与都御史温纯力锄政府私人,钱梦皋、张似渠、于永清、蒋以化等人,咸在察中,又以年例出给事中钟兆斗于外。
一贯大愠,密言于帝,留察疏不下。

人物简介

维基
钱梦皋,字绍谟,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洛阳县知县,洁己爱民,经月不肉食,曾卖自己的银腰带来补给公务。
去官之日,士民遮道泣送,百里不绝。
万历三十年二月行取,授官刑科给事中,万历三十一年伪楚王案发,楚宗人朱华绩上疏讦楚王朱华奎异姓子,不当立。
朱华奎重贿内阁首辅、浙党领袖沈一贯,一贯令通政使沈子木格其疏勿上。
东林党人、时以侍郎署礼部尚书事郭正域得次辅沈鲤支持,力主清查到底。
给事中钱梦皋得沈一贯指使论劾郭正域,词连次辅沈鲤。
两派纷争不已,万历帝只好停止按问此案。
郭正域不满,辞官而去。
不久妖书案起,沈一贯乘郭正域去职,再次指示巡城御史康丕扬将此案引向郭正域、郭正位兄弟。
东林党则让同知胡化告妖书出教官阮明卿手。
阮明卿为钱梦皋女婿。
梦皋大恚,上疏显攻正域,言:“妖书刊播,不先不后,适在楚王疏入之时。
盖正域乃沈鲤门徒,而沈令誉者,正域食客,胡化又其同乡同年,群奸结为死党。
乞穷治根本,定正域乱楚首恶之罪,勒鲤闲住。
”帝令正域还籍听勘。
三十三年,御史林秉汉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
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纯
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
七月,左都御史温纯予致仕,梦皋亦以养病归休。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廷赞(16世纪—17世纪),字曰可,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顺天乡试第二名举人,次年(1598年)联捷进士,未授官已经指出矿税害处,担任刑部主事。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皇长子朱常洛达适婚之龄,都御史温纯、礼科给事中杨天民、御史冯应凤相继进言,明神宗都不予理睬;谢廷赞于是上疏:「阁员应该尽快补任,尚书应该尽快选用,矿税应该尽快撤销,冠婚应该尽快举行,诏合应该讲求信誉。
」持奏疏在文华门久跪。
神宗大怒,命令宦官田义诘责。
几天后,神宗召来赵志皋、沈一贯拟定谕令给礼部准备仪式,谕令呈上后并未发布;二人催促明神宗,神宗就说:「谢廷赞出面邀功,以致不等待命令,现在示各部静候。
」结果谢廷赞遭褫夺官职,同年未能进行册立礼。
谢廷赞侨居淮扬教学,数年后卒。
天启年间追赠尚宝司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继疏,吴悌子。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曾抗疏争三王并封事。久之,擢吏部主事,历考功郎中,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天启中拜工部左侍郎,因与赵南星、杨涟等善,为魏忠贤勒令致仕。
维基
吴仁度,字君重,一字继疏,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三王并封议起,抗疏争之。
久之,擢吏部主事,历考功郎中。
三十年(1602年),稽勋郎中赵邦清被劾,疑同官邓光祚等嗾言路,愤激力辩,章下考功,仁度欲稍宽邦清罚,给事中梁有年遂劾仁度党比。
时光祚引疾去,而仁度代为文选,御史康丕扬复劾仁度倾光祚而代之,诏改调之南京。
自邦清被论后,言路讦不已,都御史温纯恚甚,请定国是以剖众疑,而深为仁度惜。
仁度寻补南京刑部郎中,擢太仆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砥廉隅,务慈爱,与魏允贞齐名。
居四年,以疾归。
熹宗初,起大理寺卿,进兵部右侍郎,复称疾去。
再起工部左侍郎,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以仁度与赵南星、杨涟等善,勒令致仕,寻卒。
仁度名父子,克自振励,邹元标亟称之,邑祀乡贤。
著有《吴继疏先生集》十二卷。
孙吴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