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南星

相关人物:共 81 位
共 8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修撰。
天启初,以养母乞归。
赵南星、魏大中、万燝受难,皆力为营护。
崇祯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时思宗操切,温体仁又以刻薄佐之,士升献“宽、简、虚、平”四箴,深中时病,渐失帝意。
后竟以“沽名”为罪,被迫乞休。
入清后卒。
有《南宋书》、《逊国逸书》等。
槜李诗系·卷十八
士升字抑之号御泠又号塞庵晚称息园老人嘉善人万历丙辰状元除修撰崇祯间召入东阁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务持国体据事尽言上宽简虚平四箴嘉纳之奸人李琎请括江南巨室士升力争宸听虽回而共事者嗛之遂引疾归筑放下庵以老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孙必显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38 【介绍】: 明潼关卫人,字克孝。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官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重。
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初起吏部郎中,以尚书王永先不喜东林,被劾。
谪山西按察司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
道出柘城、归德,为设守备御农民军。
杨嗣昌荐擢兵部右侍郎,旋卒。
维基
孙必显(1591年—1638年),右军都督府潼关卫(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军籍西安府三原县人,字克孝,号意白。
进士出身。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年壬子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进士。
授户部主事,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为吏部尚书赵南星重用。
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二年(1629年),起用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历任考功司、文选司。
次年升文选司郎中。
后因给事中常自裕弹劾,而被贬为山西按察司经历,后升任南京礼部主事,平定当地流寇。
九年(1636年)调南吏部考功司,擢尚宝司丞,十年五月升大理寺左寺丞。
崇祯十一年十月,兵部尚书杨嗣昌请提拔孙必显越级升任兵部右侍郎,才一个月就暴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公实。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授金华推官。
天启三年为吏科给事中。
抗疏极论魏忠贤大逆不道,并论救赵南星、高攀龙,触忠贤怒,削秩归。
崇祯时起官,以朝官互相构陷,言辄不用,削籍归。
福王立,起光禄卿,不就。
明亡为僧,久之卒。
维基
许誉卿,字公实,别号震城,直隶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工科都给事中。
明亡后出家为僧。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
天启三年(1623年),征拜吏科给事中。
杨涟劾魏忠贤,许誉卿也抗疏极论魏忠贤大逆不道。
忠贤大怒。
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许誉卿偕同官论救,撤职归里。
崇祯帝即位,许誉卿起为兵科给事中,屡次疏争,被讦为结党乱政。
誉卿上疏自陈,随即引去。
崇祯七年(1634年)起故官,历工科都给事中。
次年正月,农民军攻陷颍州,誉卿请急调五千人防守凤阳。
但上疏方入,凤阳已经陷落,皇陵被毁。
誉卿痛惜不已,弹劾张凤翼及大学士温体仁、王应熊,被崇祯帝以“苛求”责备。
最终被谢升、温体仁罗织罪名削籍。
崇祯十五年(1642年),御史刘逵及给事中杨枝起相继荐其复出,未及施行。
弘光帝在南京登极后,起许誉卿为光禄寺卿,不赴。
明亡,薙发为僧,多年后卒。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溧阳人,字子宜。
隆庆二年进士。
授井陉知县。
尝分校顺天乡试,力荐一已黜之卷,拆卷知为赵南星
维基
钟遐龄(1539年—?),字子宜,应天府溧阳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七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名,三甲第八十二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06 【介绍】: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懋忠,号见泉。万历五年进士。授荆州推官,擢御史。疏陈时弊,力攻辅臣私其所亲等弊,贬许州判官。久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建烽堠,加筑要害处边墙。旋又以边臣言朝事,夺俸。后累迁为右副都御史,仍屡陈时政缺失。二十九年乞侍养其父归。以守边劳进兵部右侍郎,寻卒。天启初追谥介肃。有《魏伯子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忠,南乐人。万历丁丑进士,除荆州推官擢山西道御史历官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
维基
魏允贞(1542年—1606年),字懋忠,号见泉,北直隶大名府南乐县(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
明朝万历年间东林党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右侍郎。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顺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七十一名,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九名。
授荆州推官。
万历十年六月,以政绩卓著,选授山西道试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大学士张居正归葬,群吏趋事恐后,允贞独不赴,又疏陈张居正、吕调阳等,以权谋私,其子相继登科得举,建议神宗“宜严敕所司,毋循故辄”,为张四维、申时行所忌,十一年被降三级,出为许州判官,累任南京吏部主事。
海瑞亲笔书写了“直言第一”的条幅赠给魏允贞。
历升光禄寺丞,十六年八月升本寺少卿,二十年六月升任顺天府丞,十一月迁通政司右通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因替赵南星辩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裁减幕府及州县冗费,又巡视边防。
进右副都御史,力陈矿监张忠、孙朝等税使之暴。
为官一生,两袖清风。
山西百姓为其立祠。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魏允贞上疏说“陛下之爱贤士,曾不如爱珠玉锦绮也”。
二十九年五月回籍侍养。
三十三年十一月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十二月未任而卒。
三十五年,追赠都察院右都御史,天启初年,追谥介肃。
明史》称他“以卓荦宏伟之概,为众望所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浙江嘉兴人,字文可,号冬关老人。少与曹溶同学,晚年出家。工诗,尤以咏春草诗名于时。有《冬关诗钞》。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通复,字文可,别号冬关老人,嘉兴胡氏子。
家世儒者。
多病。
出家梵诵之馀,咿唔不辍。
于儒家书无所不窥。
诗宗浣花,书法松雪。
好事家争乞之。
晚年游东粤,归,格律益高
曹侍郎秋岳称为畏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元时,号景素。
万历八年进士。
授九江推官,入为礼部主事,迁郎中。
郎中赵南星京察削籍,孔兼疏救,谪为安吉判官,遂辞归。
家居二十年,闭门读书,与顾宪成等聚于东林书院。
其学以致知为入门,践履为实地。
有《浮云山居集》、《江州馀草》。
维基
于孔兼,字元时,号泰景,直隶金坛(今属江苏)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进士。
授九江府推官。
入为礼部主事,调精膳司员外郎,再调仪制郎中。
万历十七年(1589年)神宗下诏诸子中并封三王。
孔兼与员外郎陈泰来联名上疏,神宗不理,孔兼又谏,终于被采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京察,罢免大量冗官,得罪首辅王锡爵。
赵南星因此被削职,孙鑨被停俸。
于孔兼上疏营救赵南星,皇帝恨他多言,谪为吉安府判官,遂辞官归。
家居二十年,筑室于县城西郊,其堂曰“志矩”,其亭曰“八卦”,著书不辍,曾讲学东林书院。
著有《春曹疏》、《山居稿》、《江州馀草》、《浮云山居集》、《菜根谭题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以登,号文石。年十六从王畿讲学。万历十七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改礼部,与顾宪成等同争神宗并封三王事,贬官,乞假归。生平尚风节,参与东林书院之会。又与同县史孟麟、吴正志为丽泽大会,东南人士争赴之。工画山水竹石。有《易学饮河》。
维基
张纳陛,字以登,号文石,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主事,敕谕礼部,并封三皇子为王。
纳陛谓册立重事,宜属大廷公议,今谕札出元辅一人乎?
且创国二百年未有之礼。
疏争之。
赵南星主计,黜幽忤执政罢官,陛抗疏论救,谪判邓州,告假归。
有《云声阁集》,善书画,卒时书「知死知生、何所畏惧」八字,敛手肃恭而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二愚。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婺源知县。征拜御史。言事峻切,不避当道。以抗疏劾首辅申时行,帝谓其淆乱国事,谪剑州判官。后迁南京刑部郎中。
维基
万国钦,字二愚,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省南昌市)。
万历庚辰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因疏劾首辅申时行被贬。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庚辰科进士,授直隶婺源县知县。
万历十七年,征召为山西道监察御史。
言事慷慨,不回避权贵。
万历十八年,弹劾吏部尚书杨巍,被责备。
居住乡里的尚书董份是大学士申时行、王锡爵的座主,嘱咐浙江巡按御史上奏请问。
万国钦说董份谄媚严嵩,又娶尚书吴鹏已嫁的女儿,居于乡里多有不法行为,不应当予以加礼,事情方才停止。
起初,吏部员外郎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上疏责备执掌朝政任用唯亲。
给事中李春开越权检举赵南星、姜士昌,而其党羽陈与郊暗中帮助。
刑部主事吴正志上疏,称李春开、陈与郊谄媚当权,扰乱清议,同时弹劾林祖述包庇大臣的过错。
于是御史赫瀛集合其他御史,在朝堂上商议合疏纠劾吴正志,称他不顾惜台谏体统。
但是万国钦与周孔教没有署名。
赫瀛非常生气,盛气凌人地责备万国钦。
万国钦说:“戴豸帽,穿豸服,我以保留正直为己任,不敢与你们苟同。
”赫瀛沮丧,果然没呈上奏疏,可是吴正志竟然被贬为宜君典史。
宦官袁进等打死平民,万国钦再次上疏弹劾。
万历十八年(1590年)夏,火落赤各部频频进犯临洮、巩昌。
七月,皇上在皇极门召见申时行等,咨询策略,说:“边境守备废弛,督抚缺乏调度,想大力整顿。
”申时行说和议通贡足够。
皇上称:“和议通贡并不足以依赖。
假若专门迎合敌人,使他更为骄傲自大,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申时行等听令退下。
未有多久,警报不断传来,于是推选郑洛为经略尚书巡边,实际上是使用通好主张。
万国钦上疏弹劾申时行,说:“陛下以西事棘手,特地召见辅臣商讨战守,而辅臣在召见时却粉饰蒙骗皇上。
陛下对敌人的侵犯很愤怒,辅臣则主张攻打地区是汉化番人居住,临洮、巩昌果然是番地吗?
陛下责备督抚丧失时机,辅臣则以为过错在武臣。
边疆之事,督抚难道不参与吗?
陛下说和议通贡难以依靠,辅臣则称通贡二十年,使百万生灵得以存活。
西宁的失败,肃州被抢掠,就不是荼毒生灵吗?
陛下决议为战,而申时行不想打仗;陛下的意思是断绝往来,申时行想与他们讲和。
九边将帅,每岁送的金钱,已不计其数。
敌人已毁坏了城堡,残杀官吏、百姓,还说计策已实现。
三边总督梅友松专谀媚敌人,前次上奏说顺义已谢恩西去,为什么又包围我临洮、巩昌呢?
后又上疏极力夸耀战绩,为何景古城全军覆没呢?
甘肃巡抚李廷仪引贼入关,没有听说有奏疏报上,辅臣反代他求情请求宽恕罪过。
统计马牛布帛不到三十金,而被杀被掠何止万计。
还想让他们互市,臣不知国法究竟怎样了?
这三个人都是申时行的党羽,所以敢于祸国殃民。
”因此列上申时行接受贿赂的几件事。
皇上认为他混淆国事,诬陷大臣,将他贬为剑州判官。
起初,万国钦奏疏呈上,许国责备他说:“这个举动,是为名节,还是为国家?
”万国钦称:“哪敢为名节,只为国家。
即使言语不当,生死利害听天由命。
”许国无法难为。
万历二十年(1592年),吏部尚书陆光祖拟将万国钦改为建宁推官,饶伸为刑部主事。
皇上以二人都是特地贬职的,不应提升,严厉责备陆光祖,将文选郎王教,员外郎叶隆光,主事唐世尧、陈遴玮等全部免职。
大学士赵志皋上疏申救,也遭到责备。
万国钦后任南京刑部郎中,死于任上。
天启二年,赠光禄寺少卿。
郭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伯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朝邑知县。选授御史。同官王麟趾弹劾湖广巡抚秦耀,麟趾被左迁。实复劾耀,耀乃罢。后实与议日本侵朝鲜事,主战,忤帝意黜罢归。家居十五年,起复,终官大理寺右丞。
维基
郭实,字伯华,直隶高邑县人,民籍。
万历十年壬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五十六名。
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
授朝邑县知县,选授广西道监察御史。
念父老,移疾归。
明年,补河南道。
御史王麟趾因参劾湖广巡抚秦耀,谪徐沟县丞。
郭实也弹劾秦耀,其终于罢官。
卸任后,秦耀被查出贪污赎银上万,被衡州同知沈鈇检举,下吏戍边。
此后,郭实因论朝鲜事被贬为怀仁县典史。
后擢刑部主事,寻改吏部,任命未下,被免官削籍。
家居十五年,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9年)起为南京刑部主事,晋尚宝司少卿,官终大理寺右寺丞。
比推左佥都御史,不报。
时出使晋藩,过里,遂称病,尚书屡趣,终不应。
自是闭门谢客曰:惟治田课圃,或集子姓辈说礼称诗,融融然乐也。
与同邑赵南星结姻好,东林党祸起,为南星株连者半海内,实以醇谨用晦,独不与,时比之申屠蟠云。
卒后宁晋孙昌龄为其作墓志铭。
明史》有传。
共 8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