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思任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之椿(1600年—1651年),字大生,号徂徕,直隶扬州府如皋县人。
明末官员。
明天启元年(1621年)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与王思任、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合为“天崇五才子”。
授行人,崇祯四年(1631年)升吏部稽勋司主事,历验封司、考功司、文选司,因直言见忌,崇祯六年被贬官。
归里筑指树园閒居。
明亡后长期从事抗清活动,顺治四年与如皋人赵云、李七等举兵反清。
兵败被逮捕入狱。
顺治六年(1649年),大赦出狱,暗中与海上鲁王通信。
其子李旦被任命为御史。
后因家童谢庭兰告密被捕。
李之椿绝食七日死,李旦被斩于西市,同死者有48人。
李之椿妻许氏被关于嘉兴玄妙观,亦绝食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玉映,号映然子。丁肇圣妻。工诗文,善书画,长于花草。亦通史学。曾辑编《名媛文纬》、《诗纬》、《史愚》。著有《吟红集》、《留箧集》、《恒心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王端淑,字玉映,别号映然子,浙江山阴人。思任女,诸生丁肇圣室。有《玉映堂集》、《吟红集》。
闺秀词钞
字玉映,号映然子,山阴人,礼侍季重先生女,太史丁文忠公子司理肇圣室。有《吟红》、《留箧》、《恒心》诸集。
林下词选
端淑,辑《名媛文纬》、《诗纬》、《历代帝王后妃古今年号名史》行世。今侨居武林,以诗文自娱,东南闺阁之中,允为称首矣。
画徵录
端淑,博学工诗文,善书画,长于花草,疏落苍秀。卒年八十馀。
两浙輶轩录
邓汉仪曰:山阴王季重先生有八子,惟女玉映能读父书,负才工诗,初得徐文长青藤书屋居之,继又寓武林之吴山,与四方名流相倡和,对客挥毫,同堂角麈,所不吝也。
莲坡诗话
毛西河选浙江闺秀诗,独遗山阴王氏端淑,端淑寄西河句“王嫱未必无颜色,怎奈毛君下笔何。”引用二性恰合。
妇人集
玉映,意气荦荦,尤长史学,父季重常抚而爱怜之,曰“身有八男,不易一女。”今人但知其精于诗学,无有知其通于史学者,西河“著书不让汉时史”之句,亦可为端淑小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玉隐,号隐禅子。
王思任女。
与妹王玉映俱擅才华,有《清凉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王静淑,字玉隐,号隐禅子,浙江山阴人。思任长安,陈树勷室。有《清凉集》、《青藤书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51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字介人。本为染工,勤学不辍,以布衣工诗,在明末竟陵派盛行之际,独师法唐人。有《二槐诗存》。
简介
字翀父,号介人,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三○年(一六○二) 。家贫,业染。好制曲,诗名藉藉。与同里徐楩等倡和,有梅里派之称。词作三千多首,清顺治九年(一六五二),赣州舟次被盗,皆没于水。后入粤,复作二百馀首,又为鼠齧。十年(一六五三)殁于镇江舟次。其从弟王庭为辑刻《槐堂词存》。
槜李诗系·卷二十四
翃,字介人,嘉兴梅里人。
家故业染,日坐阛阓间,一手挟古今书以观,一手数钱与市贩菜佣相应答。
饮少而嗜酒,屏绝庆吊。
自处名教外,为诗文高自矜许。
好制词曲,作纨扇记,忌者诬以诋毁,里绅讼之官,家计日落。
然诗日益有名。
既遭兵乱,多感愤叹咤,见之篇章。
张深之,北方名贤,赁居南湖,每置酒召客,伎乐杂陈,翃辄散发赤足,叫呼号啸,虽严客无所避,人多以祢正平、杜子美目之。
游山阴,与陈章侯善,王季重见其诗,嗟赏焉。
陈卧子作序,谓有盛唐之风。
其旧作曰春槐堂集,后作曰秋槐堂集,共千馀首。
壬辰,舟次赣州,被盗,皆没于水。
深自痛惜,每终夜拥被记忆。
后入粤,惘惘自失。
复摭拾记闻,作诗二百馀首,买舟而北。
其稿又为鼠啮,不可缀补,益不乐。
四月,泊京口,无疾而卒。
友人朱彝尊曾有选抄一帙,其弟王庭梓之以传,谓其夙尚沈雄,间为和厚幽淡之句,不可一类求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田叔。屠大山子。以父荫授刑部检校,迁太常典簿。后出为两淮运同,迁辰州知府。喜读书,至老不倦。为人旷达,尝起生圹于乡,自撰行状,称憨先生。有《太常典录》、《田叔诗草》。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
先生号汉陂,自为儿即异父,少司马竹墟公甚爱之,以任子授刑部检校,稍迁太常典簿,因撰太常典录,记国家郊祀大典,时比诸唐王泾郊祀录、宋文彦博大飨明堂记。
历迁南缮部郎中,出为两淮运同,复移之闽。
先生在官,以廉白自持。
政暇,起祠乌石山,祀诸先贤,立社学水口,以教子弟受经者。
三年,拜辰州太守,辰居西南徼杂蛮风。
先生以宽仁治之,辰人大悦。
适播州、皮林俱用兵,使先生主饷转输不之。
事平,叙功第一。
而先生顾以喜客,门外车骑交错,后堂日置酒。
当事闻之不喜。
乃移书先生父执,谓田叔家有园亭丝竹,足乐宾客,此吏事不足苦。
田叔竟罢先生归。
初,先生在郡,禁杀牛。
有唐生具牒,言家贫蓄一牛,不幸猝死,请鬻其肉以糊口。
先生知其绐也,判以俸买牛葬之。
比牛至,果生,因命小吏戴养之。
及先生解官,衣深衣,骑马出门,辰父老泣相送,牵牛随其后。
先生属吏,善养牛,终其年。
时人为作辰阳留犊图,一时传之。
先生疏眉目,广颡而哆口,人望之若神仙。
生平惟喜读书,至老尚手一卷。
人或曰:先生老矣,奚自苦?
先生曰:吾于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欠伸以当枕席,愁寂以当鼓吹,未尝苦也。
晚年其喜客益甚,客至必出鱼韭,无列席,饮不过数勺。
然每觞客,必尽欢,所言未尝及世事,间作谐语,一座为倾。
先生既老,起生圹于甬上,撰状及表,自称曰憨先生,一时词家俱奉为祭酒。
先忠毅公常过先生,客数辈。
时山阴王季重少年在坐,曰:先生昨酒中许填南北词相赠,已成否?
先生笑言:曲已半,方叠下爱王郎句即唱之。
时先生已八十馀。
发音高亮,客俱绝倒。
其风流可见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田叔,鄞县人。以父尚书大山荫官太常典簿历南礼部郎中出为两淮运同移福建运使有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真定知府。工诗词散曲,尝作《白练裙》杂剧,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于时。有传奇《芍药记》等。另有诗文集等。
维基
郑之文,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南京工部郎中,出知北直隶真定府知府。
为人高简清峻,风流轶群,与黄贞父、曹能始、钟伯敬、王季重相友善。
工诗词,曾作杂剧《白练裙》,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一时。
有《远山堂集》、《锦砚斋集》、《郑工部诗》。
林玄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玄,字玄之,号福爱,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就任昌平教谕,天启元年聘考秦中,多得名士。
二年(1622年)壬戌科成进士。
授四川富顺知县,县田赋、徭役、邮传种种害民,玄至,不顾谤讪,力清诸弊,以不能曲事上官,改顺天教授,转国子监助教,晋户部主事,监兑江西。
漕事以辨,屏绝一切舆挽之馈。
既还部,以郎中榷饷山海关,禁却例羡,吏不得索一钱。
崇祯五年(1632年)擢知彰德府,次年降大理寺副,迁寺正,转工部郎中,降宁波通判,尝摄郡符,宽和为政,事务便民,民共歌之。
秩满三年,卒于官。
著有《梵声室文集》,佥事王思任为之序,都宪刘宗周状其行。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从鲁(?—1646年),字秉礼,别号金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河南南阳县知县。
左迁江西按察司知事,升福建某县令。
擢刑部贵州司主事,转工部虞衡司主事。
奉敕提督湖广紫荆关,以刚直触忤权贵,降职为长芦盐运司运判。
后调任都察院经历,升为兵部武库司员外,迁任本部车驾司郎中。
出任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分守上川南道。
不久,以养病归山阴州山故里。
顺治元年(1645),鲁王在绍兴监国,礼部侍郎王思任荐之,授通政使司左参议。
监国鲁元年丙戌(1646)六月丙子朔,江上兵溃,二十八日,清兵破义乌,浙东不守,从鲁年已八十,野服避居入山;誓不薙发,设棺于庭曰:“有踪迹我者,即盖棺!
”不久病重,沐浴后正衣冠含笑入卧棺中,命家人盖之,遂气绝。
初,从鲁兄吴从义知长安县,城陷投井死。
从鲁临命时曰:『吾恐有愧于吾兄也』。
鲁王赐谥曰襄悯。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戒然,字清泉,别号妙泉,宛平人也,居在黄黑二寺间。
幼不识字,闻喇嘛诵经,似有所会,心窃慕之。
家素贫,为人佣。
尝赍香入西山檀柘寺,憩心幽寂,万虑俱清,有志超凡,请于父母,未之许也。
年二十一,父病,因请随僧朝普陀,许之。
还遂礼天童、天目、天台诸山,久之父没。
年二十九,得请于母,始披剃于弥陀寺,逾年受具于拈花寺。
然未明大事,乃诣红螺山资福寺,研教念佛。
矢志薰染,七易寒暑,及听讲唯识,不能领会,乃自叹根钝,非苦行勤祈,即静坐念佛,亦不能得力,乃发愿拜礼名山,焚香诚祷,手持口诵,三步一拜。
时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元日,发足资福,履雪峨嵋,乘云九华,遂东朝普陀、天童、天目,而息止焉。
然草屣跋涉,蜀道丛蚕,昔人所艰,况循蹬叩礼,俯首屈躬于山岩峭壁之地,祁寒暑雨,略不知疲,周回万里,时逾二戴,非道心坚固,能若是乎?
顾念母老,思归觐省,一笠一钵,飘然北渡。
道出金山,跻于台顶,瞻礼文殊。
又居年馀,乃返燕山。
然不绝孝思,终为情感,既出世尘,安能家处。
复遵原隰,行回齐鲁泰岱之阳,沂泗之畔,兰若胜境,灵奥所宅,游方无定,忽焉敷秋。
时宣统辛亥,武汉兵起,天下骚然,乃思避地,循淮浮江,更至金山,日坐禅堂,参究念佛是谁,猛勇精进。
一日取藏经读之,声琅琅然,俨如宿习,寮侣异之,因留阅藏,已过其半,尝谓:“唯识繁难,虚究心理,不如《法华》、《楞严》,词义简明,便于诵读,尤利薰修。
”故息栖五岁,专持净业。
尝居高旻,亦历寒暑,楚泉、印光皆仰其名。
丁巳静圆禅师,初事参方,未有所识,与然遇于江天,瞻仰道范,肃然敬止。
每谓“佛旨弘深,必痛徐 习气,乃得相应”。
静圆心折叹为名言。
戊午新春,卓锡至沪,苏抚云阳雪楼程公德全,避处海上,遁志玄妙。
偶于冬暄游览玉佛,见匑匑老宿,曝背寺檐,与众僧语,娓娓动人。
程公访之,乃知为然,遂相往还。
然每发论,时含玄要,程公一与周旋,未尝不悦怿而去。
由是道契綦密微间,数日便尔寻索。
庚申二月,程公有疾,然问之,程公徐曰:“其病甚苦。
”然曰:“要去便去,苦由他苦。
”且自言:“迩来心境开朗,觉数十年用功,今乃豁然。
”以庚申四月朔日示寂,世寿六十,僧腊三十一,先数日自制新衣,作别同侪。
午后入浴更衣,晏然坐化。
傥所谓预知时至者非耶,静园为之传,赞词有可采,亦纪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