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自成

相关人物:共 540 位
共 5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人。
思宗周皇后之父。
崇祯三年封嘉定伯。
赐第于苏州葑门,子孙十余人俱袭锦衣卫,一门贵盛。
李自成迫京师,帝遣内侍徐高密谕奎倡勋戚捐金输饷,仅捐万金。
京师既破,被大顺军拷掠,得银五十三万两,其他财物尚多,以是为人所笑。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二阳,字敦次,号潜庵,河南开封府鄢陵县军籍。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德安府推官,听断明允,事无冤滞。
视篆孝感,旧例岁派富民数人供驿传帷帐器具,民苦之,二阳至,悉自办,遂除其弊。
先是潞藩诸庄中官往来收租,民不胜扰,乃为设立区头,供亿赔偿,又辄破产。
二阳请于台司,罢区头,有司为之徵解,中官止受成事,人便之。
行取如京,父老攀辕饯送,络绎山谷。
时逆珰专国,气焰熏灼,令所私授二阳疏稿使劾杨涟不法事,清要可立得,二阳不从珰意,乃左授南工曹。
天启七年转南礼部仪制司郎中,崇祯元年秋调南吏部文选司郎中,丁祖母周太宜人艰,服除迁海防佥事。
盐漕军门大珰杨显名欲府道以属礼见,二阳谓兵道不与盐筮,且敕书无提衡监司语,屹不为动。
当是时寇犯凤阳,焚祖陵,淮阳大震,二阳韎韐临戎,简练将卒,一切战守之具无不备。
及寇再躏滁州,屠六合,而扬卒无烽火之警者,皆二阳绸缪之力也。
举廉卓第一,加淮扬道参议。
泰州以灶变告,即亲历诸场开谕,为除蠹害,事遂寝。
淮南旱蝗,饥民枕藉于道,乃立五厂赈济之,全活者甚众。
二阳治扬五载,宽房税,毁铺禁,革赎锾,停凤米,釐剔百年积弊,民甚德之。
及去任,郡城、瓜州、泰州、东台建祠者六。
崇祯十二年三月,用廷臣荐,召对平台,五月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协理剿寇军务。
所属地界四省群盗日炽,会楚豫淮皖合剿五营大贼,丁启睿破张献忠于麻城,二阳乃提兵与宋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蹙贼左金王、老回回等于潜山怀宁山中,追破争世王于灯草坪,斩首千八百级,一时东南半壁赖其保障。
李自成攻汴,督师丁启睿、左良玉皆往援汴,献忠乘间而东,掠民益军,习水师于巢湖,太监卢九德以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之兵战于夹山,败绩,江南大震,督抚解任听议,二阳于四月十五日解任,至五月初七日庐州为献忠陷没,时新抚徐世荫已任事二十馀日,刑科翁元益袒徐劾二阳,二阳遂被诬逮法司,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吴履中请以赎金释系禁诸臣,二阳借贷纳赎,被释出狱。
将治装,值国变,与周元亮微服出都门,因作《逐妇吟》以明志。
南下寓居京口,丙戌(1646年)归里,杜门以诗文自娱,屡荐不起。
敦宗睦族,至老不倦,卒年七十一。
栋阿赉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人,蒙郭氏。
皇太极天聪、崇德间从攻锦州、宁远。
顺治元年任刑部理事官,从攻李自成,南下至湖广、福建,官至都察院参政。
冯秉清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冯秉清(17世纪—17世纪),字惟乾,江西饶州府浮梁县劝义都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冯秉清个性刚直方正、慷慨有气节,是天启年间的岁贡,担任东乡训导,每天和艾南英讨论儒学;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署官开化教谕,曾在县学迁城北时指出知县应该住在学宫,并在内修葺一室在内读书,朝夕与诸生谈论文艺,建尊经阁、刻凤山大社,写下《周易合艺》发布,又捐款购买《五经》、《性理》、《纲鉴》二十多种书收藏学舍,以及增置学田。
十年(1637年)他赴京参加会试,行李萧然,不久成进士,获授南雄推官,十二年(1639年)乡试分房称为得人;改任严州,革除织造的陋习,盘查全浙时平息积狱、界定善恶、兴办学校,不接受馈赠,事成仅受扇诗。
入朝担任刑部主事,北京失陷时曾投降李自成,南归后投靠隆武帝朝廷,任职刑部湖广司员外郎、郎中,很快辞官回乡。
他在浮梁鼓励后学,曾捐俸为县设置义田,七十七岁去世,著有《易经合义》、《春秋繁露》、《四书解》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末陕西米脂人。
李自成妻弟。
自成破京师,撤出北京后,与李过在陕北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李自成被害,随李过联明抗清,南明唐王授御营前部右军,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赐名必正。
永历四年,李过病死,一功统领其众,率部经贵州北上,被孙可望阻击,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万安人。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初历刑科给事中,上疏请罢温体仁,降上林苑署丞。后农民军高迎祥等破凤阳,绍杰再劾体仁误国,谪应天府检校,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卒。
维基
黄绍杰,号水涟,江西吉安府万安县黄潭人。
少时师从万安人何崙(字念一)。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江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考授给事中,弹劾罢免阉党南京御史李时馨、徐复阳。
补授兵科给事中。
五年十月升吏科右给事中,迁刑科左给事中。
七年,以久旱上疏请求罢免何如宠、温体仁以让上天回心转意,皇帝责其草率妄言,调任上林署丞,迁行人司副。
八年,李自成军犯凤阳皇陵,绍杰复弹劾体仁误国召寇,又被贬为应天府检校,后来在南吏部郎中任上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明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侯震晹子。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崇祯间历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弘光时,辞不就职。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清朝通谥忠节。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由稽勋司郎中迁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陷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与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向吴淞总兵官吴志葵求援。
志葵遣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字若谷,号六真。
侯执蒲子。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中议三案,持清议。
巡按贵州,与王三善同平安邦产叛乱。
旋以东林党案罢官。
崇祯中官御史,疏请定逆案,为温体仁所恶,迁兵部侍郎,视师昌平,提拔尤世威、左良玉为将。
遭劾下狱论死。
十五年,以李自成军围汴急,乃起原官,督良玉等援汴,而良玉斗志已衰,援汴无功。
复征下狱。
李自成入京师,被留用。
既而逃归。
维基
侯恂(1590年—1659年—Hou侯恂),字大真,号若谷。
河南商丘县(今商丘市睢阳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先世为开封人。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三甲第31名。
天启时,授山西道御史,因魏忠贤专权罢归。
崇祯元年(1628年)任河南道御史,次年转太仆少卿。
任户部尚书,因得罪首辅温体仁而下狱。
崇祯九年(1636年)李自成攻陷开封,以按兵不救之罪入狱。
十五年(1642年)三月,李自成军在河南东部连克十馀城,四月二十四日起第三次围攻开封。
明廷起用侯恂为兵部侍郎,负责山东、河南、湖北军务,侯恂发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陕西总督孙传庭增援河南,左良玉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李自成部于战前挖堀战壕,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史称“朱仙镇之战”;九月十五日黄河决口,十六日洪水入城,第三次开封之战结束。
明亡后,归家隐居。

人物简介

维基
汪惟效(16世纪—1645年),号澹石,徽州府祁门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正德十二年进士汪溱曾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授山东青州推官,调任督师参赞、迁户科给事中;上疏请求凤阳总督入朝防卫、弹劾首辅陈演。
之后转工科都给事中,北京失陷后不受李自成任命,辞官归乡。
隆武帝继位时,得召用为太常寺少卿,不久卒。
刘廷谏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廷谏,字感仲,浙江宁海人。
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刘廷谏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刑部郎中,后改吏部稽勋司郎中、官至考功司郎中。
李自成陷北京后,廷谏赶忙求见。
牛金星对他说:“公老矣,须白了。
”刘连忙答辩说:“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
”授同知。
清军入关后,归乡清朝,顺治元年,继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同年改左佥都御史。
共 5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