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大海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谦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4 【介绍】: 明初庐州府合肥人。
元末与兄刘友仁归太祖,从胡大海征战。
兄阵亡,袭兄职为中军左元帅府右副元帅。
从太祖攻陈友谅,拔九江等处。
洪武时历守陕西、潞州,官至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字世美。
胡大海养子。
大海归朱元璋。
积功官行枢密院同佥,守信州。
后从徐达出定西,所部兵败,械至京,以旧功获释。
任都指挥使,镇陕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字仲毅。
元末随朱元璋取江南。
以金华卫指挥守衢州。
金华苗兵反,杀胡大海、耿再成,衢州有谋策应者,毅设方略定之。
在镇数十年,训练抚绥,恩威兼济。

人物简介

元诗选
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
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塾听村童诵书。
暮亡其牛,父怒挞之。
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教之,遂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乡里小儿皆讪笑,冕弗顾也。
尝北游燕都,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
冕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
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曰:「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
」或以为刺时,欲执之。
冕觉□亟归,隐会稽之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
命其居曰「竹斋」,题其舟曰「浮萍轩」,自放鉴湖之曲。
赋诗辄千百言,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明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屯兵九里山。
大海延冕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
若为非义,谁则非敌。
明日疾,遂不起。
宋文宪公濂作《王冕传》,言太祖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寘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
秀水朱检讨彝尊曰:冕为元季逸民,自宋文宪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
读徐显《裨史集传》,冕盖不降其志以死者也。
向来选本,俱编元章入明诗,兹特援朱检讨之言以正之,使后之君子得以考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59 【介绍】: 元末浙江诸暨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又号梅花屋主。本农家子,七八岁时为人牧牛,窃入书塾听诸生读书,听毕辄默记。安阳韩性闻而录为弟子。性卒,门人事冕为师。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通《春秋》诸传。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狂放不羁。至大都,泰不花荐以馆职,不肯就。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达官贵人争来求画。以题诗讥刺,官府欲捕,携妻子隐于九里山,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朱元璋取婺州,物色得冕,置幕府,授咨议参军。旋卒。有《竹斋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竹斋集·提要
臣等谨案:《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明王冕撰。冕,字元章,《续高士传》作字元肃,诸暨人。本农家子,家贫,依沙门以居,夜潜坐佛膝上映火读书,后受业于安阳韩性,遂传其学。然行多诡激,颇近于狂。著作郎李孝光、秘书卿泰哈布哈皆尝荐于朝。知元室将乱,辞不就。明太祖下婺州,闻其名,物色得之,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叙其始末甚备。《续高士传》以为太祖欲授以参军,一夕卒。《浙江通志》据以列入「隐逸传」。旧本亦题为元人,非其实矣。诗集三卷,其子周所辑,刘基序之。续集诗及杂文一卷,又附录吕升所为王周行状,则冕女孙之骆居敬所辑。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忧遒性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乃以绝句题之。续集所收皆自题画梅诗也。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恭校上。
竹斋集·原序
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至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或语予曰:「诗贵自适而好为论刺,无乃不可乎?」予应之曰:「诗何为而作邪?《虞书》曰:诗言志。卜子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王文而谲谏,言之者罪,闻之者足以戒。诗果何为而作邪?周天子五年之巡狩,命太师陈书以观国风。使为诗者,俱为清虚浮靡,以吟莺花咏月露而无关于世事,王者当何所取以观之哉?《诗三百篇,惟《颂》为宗朝乐章,故有美而无刺,二《雅》为公卿大夫之言,而《国风》多出于草茅闾巷贱夫怨女之口,咸采录而不遗也。变风变雅大抵多于论刺,至有直举其事,斥其人而明言之者,节《南山》、《十月之交》之类是也。使其有讪上之嫌,仲尼不当存之。以为训后世之论,去取乃不以圣人为轨范,而自私以为好恶难可以言诗也已。」「《商书》曰:惟口起羞。昔苏公以谤诗速狱,播斥海外,不可以不戒也。」曰:「孔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故尧有诽谤之木而秦有偶语之戮,乱世之所与也。得言而不言,是土瓦木石之徒也。王子圣明之时,而敢违孔子之训,而自比于土瓦木石也耶?」 括苍刘基伯温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元章,诸暨人,元季隐居,明初授参军,寻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冕字元章,一字元肃,诸暨人。明初授咨议参军,未几卒。有《竹斋集》三卷。 (《四库总目》:王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 宋濂《学士集》:元章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筛,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轩翥,哗笑溢市中。应进士举不中,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欲荐以馆职。元章曰: 「公诚愚人,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南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为妄。元章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携妻孥隐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馀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鹏鸯海怒,读者毛发为耸。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来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元章言。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元章,授咨议参军,一夕病死。元章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刘基《文成集》:元章诗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 郎瑛《七修类稿》:王冕字元章,号山农。身长多髯。少明经不偶,即焚书读古兵法。戴高帽,披绿蓑,著长齿屐,击木剑,行歌于市,人以为狂。士之负材气者,争与之游。尝游京城,名贵侧目。平生嗜画梅,画成未尝无诗也。有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或以是诗刺时,欲执之,一夕遁。后太祖物色得冕,因与粝饭蔬羹,山农且谈且食。上喜曰:「可与共大事。」 授咨议参军。一夕暴卒。应制作绝云:「猎猎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胡兄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今《竹斋集》中未刻。昨见蒲庵禅师复见心题其《梅花》一歌,亦奇特也。因举其槩,同录歌云:「会稽王冕高颊顾,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不数杨补之,每评汤叔雅。笔精妙夺造化神,坐使良工尽惊诧。平生放浪礼法疏,开口每欲谈孙吴。一时骑牛入燕市,瞠目怪杀黄髯胡。地老天荒公已死,留得清名传画史。南宫侍郎铁石肠,爱公梅花入骨髓。示我《万玉图》,繁花烂无比。香度禹陵风,影落镜湖水。开图看花良可吁,咸平树老无遗株。诗魂有些招不返,高风谁起孤山逋?」 《国雅》:王参军元章才赡思新,善绘梅竹,得意处辄题,往往奇拔。尤长于七言,如「云合紫驼开虎帐,天连春草入龙沙」,「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抽思虽奇,摛词未秀。 《诗薮》:王元章世但知其梅;王孟端世但知其竹。前哲以艺为讳,良不虚也。) 支允坚《梅花渡异林》:胜国王元章,豪侠士也。其词语跌宕不羁,可想见其为人。如「五更骤雨随风过,满眼落花如雪飞」,「可爱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恒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可喜一湖杨柳色,不禁三月杜鹃声」,「青苔蚀尽床头剑,白日消磨镜里霜」,皆为时事而发。至「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长带白云来」,「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万里山河秋杳杳,一天风雨夜萧萧」,亦佳句不可没也。 顾嗣立《元诗选》:元章尝游燕都,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曰:「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或以为刺时,欲执之。冕觉,亟归隐于会稽之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 汪日起《润亭漫钞》:至元中,杨琏真伽恢复佛寺三十馀所,时弃道为僧者七八百人,皆挂冠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间、飞来峰石壁皆镌佛像。会稽王元章冕诗云:「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 田按:顾侠君据朱竹听作元章传,云元章为元逸民,未尝一日参军事。且引徐显《稗史集传》为證,录入元诗。《四库提要》云:「明太祖下婺州,闻冕名,物色得之,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中,叙其始末甚备。旧本题为元人,非其实矣。一馀谓稗史传闻异辞,《提要》据宋景廉传以为信,识卓矣!元章诗雄快豪宕,七古尤为独绝,称其为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 【介绍】: 元末凤阳府五河人,字德甫。
从朱元璋起兵。
征战有功,历枢密院判官。
胡大海破元军于处州,留守其地。
驭军严,不扰民间。
后苗帅李祐之作乱,再成仓卒迎敌,为贼刺杀。
洪武间赠洄国公,谥武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6—1372 【介绍】: 明初僧。西安府永寿人,俗姓石,号碧峰,或作璧峰。曾趺坐大树下,溪水横溢,危坐七日,衣服尽湿。洪武初奉诏至南京,召问佛法及鬼神事,奏对称旨,御制诗赐之。卒后,宋濂为撰舍利塔铭。
皇明名僧辑略
师讳宝金。姓石氏。号碧峰。生杭之永寿县。六岁出家。遍参讲肆。参如海真公。寝食为废。随公摘蔬。忽凝坐不动。后入定。累日不起。尝坐树下。溪水横至。人意师溺死。越七日。蒸坐如平时。一日听伐木声。汗如雨下。求證于公。公印可之。洪武二年。召至京。极蒙恩赐。师示疾。上亲洒宸翰。赐诗十二韵。六月四日。沐浴更衣。正襟危坐而逝。世寿六十五。僧腊五十。火化。五色舍利汾然。齿舌数珠不坏。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宝金。号碧峰。乾州永寿石氏子。生多祥异。六岁依云寂温公为弟子。剃落具戒。游讲肆。穷性相之学。四辩飞驰。闻者耸听。既而叹曰。三藏之文。标月指也。遂弃所学习禅。入蜀晋云山中。参如海真公。公示以道要。师大起疑情。寝食为癈。入峨眉山。誓不复粒食。日采松柏啖之。胁不沾席者三年。自是入定。或累月不起。尝趺坐大树下。溪水横逸。人意师已溺死。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师燕坐如平时。唯衣湿耳。一日闻伐木声。通身汗下如雨。笑曰。妙喜大悟十有八。小悟无算。岂欺我哉。未生前之事。吾今日方知其真耳。急往求證于公。反覆相辩话甚力。至于拽倾禅榻而出。公曰。是则是矣。翼日重勘之。至期。公于地上画一圆相。师以袖拂去之。公复画一圆相。师于中增一画。又拂去之。公再画如前。师又增一画成十字。又拂去之。公视之不语。复画如前。师于十字加四隅。成卐文。又拂去之。公乃总画三十员相。师一一具答。公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如此也。百馀年间参学。有悟者世岂无之。能明大机用者。宁复几人。无用和尚谓。座下当出三虎一彪。尔其彪耶。然缘在朔方。当大弘吾道也。无用盖公之师云。先是。师在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诸佛五十二菩萨。行道其中。有招师者曰。此五台山。秘魔岩也。尔前身修道其中。灵骨犹在。何乃忘之。既寤。遂游五台山。道逢蓬首女子。身被五䌽弊衣。赤足徐行。一黑獒随其后。师问曰。子何之。曰。入山中尔。曰将何为。曰。一切不为。良久乃没。叩之同行者。皆弗之见。或谓为文殊化身云。师乃就山建灵鹫庵。四方闻之。不远千里。负糇粮来献者。日缤纷也。师悉储之。以食游学之僧。多至千馀人。虽丁岁大俭。亦不拒也。至正戊子冬。顺帝遣使者。召至燕都。慰劳甚至。天竺僧指空。久留燕。相传能前知。号为三百岁。人敬之如神。师往与叩击。空瞪视不答。及出空叹曰。此真有道者也。夕大雪。有红光自师室中起。上接霄汉。帝惊叹。赐以金纹伽黎衣。遣归。明年复召见。命建坛祈雨。辄应。赐寂炤圆明之号。赐予一以赈饥乏。诏主海印禅寺。师力辞。名香法衣之赐。殆无虚日。自丞相而下。以至武夫悍将。无不以为依皈。已而恳求还山。洪武戊申。我太祖即位于建业。明年己酉。燕都平。又明年庚戌。诏师至南京。见上于奉天殿。且曰。朕闻师名久。以中州苦寒。特延师居南方尔。遂留于大天界寺。时召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又二年辛亥冬十月朔。上将设普济佛会于钟山。命高行僧十人涖其事。而师与焉。赐伊蒲馔于崇禧寺。大驾幸临。移时方还。明年壬子春正月既望。诸沙门方毕集。上服皮弁服。亲行献佛之礼。夜将半。敕师于圜悟关施摩陀伽斛法食。竣事。宠赉优渥。夏五月。悉鬻衣盂之赀。作佛事七日。乃示微疾。上知之。亲御翰墨。赐诗十二韵。有玄关尽悟已成正觉之言。天光昭回。人皆以为荣。时疾已革。不能诣阙谢。至六月四日。沐浴更衣。与四众言别。正襟危坐。目将瞑。弟子请曰。和尚。逝则逝矣。不留一言。何以暴白于后世耶。师曰。三藏法宝。尚为故纸。吾言欲何为。夷然而逝。世寿六十五。僧腊五十又九。后三日。奉龛茶毗于聚宝山。倾城出送。香币积如丘陵。或恐不得与执绋之列。露宿以俟之。及至火灭。获五色舍利。齿舌数珠皆不坏。纷然争取。灰土为尽。师体貌丰伟。端重寡言笑。福慧双足。所至化之。故其在山也。捧足顶礼者。项背相望。其应供而出也。持香花击梵乐而迎者。在在如是。不啻生佛出现。其行事多可书。弟子散之四方。无以会其同。略述其槩如此。师有弟子智通。燕人也。秀发颖异。初为全真道士。知非遂落发。从师闻奥旨。隐大乘山。永乐间。诏至都。住大天界。后亦危坐而化。为人端谨神悟。有乃父之风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禅师。名宝金。乾州永寿人也。号璧峰。其父石氏行善无子。有梵僧。目普门大士相授之曰。善事之。奇男至矣。期年果生金。金生时。红光盖室。牛马皆鸣。六岁亲殁。往受净业于温法师。从温既久。通性相之旨。乃代座演法。有禅者遇而惜之。因谓金曰。观君谈论。如望梅也。其能止渴乎。金大惊。挽之不可。遂游方。谒缙云真禅师。与一源宁。同入真室。金辄有省。一日拮蔬园中。定坐不还。适真公至。抚金背曰。汝定耶。金起对曰。动定不关。曰。谁是不关者(一本云。动定不关。是甚磨人)。金向前叉手而立。真公奋揕其胸曰。速道速道。金便喝。真曰。尘劳暂息。向上政未得在。金以拳筑真而趋去。已而隐峨嵋。日咽松柏。胁不沾席者三年。闻伐木声大彻。再参真公。真于地画一圆相。金以袖拂去之。真又画一圆相。金于中增一画。又拂去之。真再画如前。金又增一画成十字。又拂去之。真复画如前。金于十字。加四隅成卐字。又拂去之。真乃总变三十圆相。金一一俱答。真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如此。宜往朔方。大行吾道。金先于定中。见一山。重楼杰阁。金碧烂绚。诸佛五十二菩萨。行道其中。有谓金曰。此五台秘魔岩也。汝忘之乎。至是游五台。道逢蓬首女子。披五彩敝衣。赤足徐行。一黑獒随其后。金问曰。汝何之。曰。入山尔。曰。将何为。曰。一切不为。金喝之。女子眴金曰。将谓是狮子儿。言讫不见。金惊喜曰。吾于此山有宿缘乎。就中结灵鹫庵居之。声光日溢。无远近。负糇粮而献者。缤纷也。至正壬子。授师号寂照圆明。住燕京之海印寺。寻称病辞。还旧隐。明高帝。即真召金。之南京。于内殿。问佛法大意。遂设普济会。金莅其事。已而御制诗十二韵。赐金。是时开福之后。惟金与龙池宁。宁好行古规。时流讳之。金自代州寓金陵。英才辐辏。开福馀烈复振。尝问僧。须弥纳于芥子。且道。阿修罗王。向何处伸脚。僧应诺。金曰。恰是。僧呵呵大笑。金曰。剑峡徒劳放木鹅。又问僧。台山路。向甚么处去。曰。和尚是甚么心行。金曰。今日被驴子扑。僧作嘘声。金曰。消得龙王多少风。金年六十有五。召侍僧曰。三藏灵文。乃是故纸。汝知之乎。僧拟进语。金便脱去。阇维。得五色舍利。牙齿数珠。坚润宛然。 赞曰。宁金二禅师。以叔侄同时。建大旗鼓。于广漠之野。岂不三贤胆战。十地魂惊。或怪二公末后。一曰明明一场败缺。一曰三藏灵文。乃是故纸。何敛锋垂手。一至此哉。然历考版图。自大觉拈花之后。莫不皆然。无乃草满法堂。不容不尔耶。抑历数有归其册命之词乎。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宝金,字璧峰,姓石氏,永寿人也。
通甫,宅心从厚,人号“长者”。
母张氏,嗜善弗怠,有沙门授观音像曰:“谨事之,生智慧儿。
”未几,儿生,白光贯屋。
幼多疾,因归释氏,依云寂温剃落,受具后,穷性相学,言辞落落若贯珠,闻者动容。
已而叹曰:“三藏玄言,皆标月指,如来心法,果如是乎?
”遂弃所学,更习禅观。
谒如海真于缙云,海问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所答不契,遂疑之。
三年一日,撷蔬于囿,忽凝坐久之。
海问曰:“子定耶?
”金曰:“定动不关。
”海曰:“定动不关是何景象?
”金示之以筐,海非之。
金扑筐于地,拱而立,海又非之。
金低头不语,海把其臂曰:“速道速道!
”金翻手触海仆地,海起,徐曰:“未在,此尘劳暂息耳。
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
”尔后,工夫益切,遁峨嵋山下,柏叶为食,胁不至席者三年。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相如。
自是入定,或累日乃起。
一日闻伐木声,忽悟,汗下如雨,乃曰:“妙喜谓大悟十八,岂欺我哉。
”后归白之海,海方可之,“无用云坐下出三虎一彪,尔其彪耶?
尔缘在北,当诣朔方,必弘吾道。
”金乃北游至五台,栖灵鹫庵,檀信争凑。
会岁俭,恐其饥,所施益多。
金虑饥民乏食,劝施者分粟赈之。
元至正间,岁旱,帝诏祈雨。
金入城,大雨千里。
帝赠千金不受,益敬礼之,赐号“寂照圆明大师”。
金每闻己过,必稽首感怀,尝曰:“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友。
生而无闻,几如牛马。
生而有闻,可至圣贤。
父母生其身,师友能成其德也。
世有喜佞而恶谏者,下愚人也。
”有明肇兴,祟尚佛旨。
洪武戊申,金应诏入都,奏对奉天殿。
道扬法典,简在帝心,命居天界,日接龙颜,譬晓法义,赐以紫衣金钵,及御制诗,有“玄关悟尽成正觉”之语。
一日示疾,著衣危坐,唱别弟子。
智信请留一语,金曰:“三藏法宝,尚为故纸,吾言何为。
”怡然而逝。
荼毗得舍利,五色灿烂,齿舌舍珠皆不坏。
门人收之,建塔文岫山普光寺。
尝制《华严字母佛事》,梵音清雅,四十二奏盛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饶州路鄱阳人。
尝两领乡荐,为慈湖书院山长,迁海宁州学教授。
至正十九年吕珍守绍兴,朱元璋将胡大海攻之,三月不能下。
勉之撰《保越录》以记其事。
王恺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7—1362 【介绍】: 元明间当涂人,字用和。
通经史,善谋断,为元府吏,朱元璋召为太平掾。
克衢州,命总制军民事。
常遇春屯金华,部将扰民,恺械而挞之。
迁左司郎中,佐胡大海治省事。
苗军作乱,与大海同死。
贺兴隆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开国时湖广安化人。
元末率邑民保护乡里。
韩林儿龙凤十年,率众投吴王朱元璋。
后随胡大海克湖广宝庆府,授指挥使。
讨祁阳贼时,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婺源人,字仲鲁。
元末,与弟集众保乡邑,助元军复饶州,授浮梁州同知,不就。
胡大海克休宁后,归附朱元璋受安庆税令之职。
未几命参赞川蜀军事,以疾辞去。
洪武十七年授左春坊左司直,逾年请假归。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二
睿字仲鲁,婺源人。元末集义旅保乡邑。明师下休宁,来附,授安庆税令,徵赞川蜀军事,以疾辞归。洪武中授左春坊左司直。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