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升

相关人物:共 151 位
共 1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4 【介绍】: 宋常州江阴人,徙丹阳,字鲁卿。葛书思子。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累迁太常卿兼谕德,采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之迹,日进数事。除国子祭酒。历知汝、湖、邓州,遭朱勔诬告罢归。高宗建炎中复知湖州,岁大饥,发官廪赈济于民。绍兴中请祠归。卒谥文康。有《丹阳集》。
全宋诗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宋史》作丹阳人,误。
丹阳是其晚年寓居,见本集卷二一《里中无居寓丹阳县书怀》)。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参军。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兖州教授。
崇宁二年(一一○三),入为太学正。
大观元年(一一○七),充提举议历所检讨,兼宗正丞。
二年,迁礼部员外郎,以事责知歙州休宁。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复原职
四年,擢国子司业。
六年,除国子祭酒,以言事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彦括田,徙湖州。
六年,移邓州,以在湖州时忤朱勔,落职食祠禄。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致仕归。
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
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
事见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状》,《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葛胜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残本《永乐大典》。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书思子。登绍圣四年进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词科,为第一,除兖州教授。差提举议历所检讨官兼宗正丞,迁礼部员外郎。以议原庙事得罪,责知休宁县。复召为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迁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国子祭酒。寻知汝州,改湖州,徙邓州,罢。建炎中复知湖州,官至显谟阁待制,绍兴初乞祠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著有《丹阳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续编《太常因革礼》。《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徽宗宣和间供职画院,官成忠郎。
高宗绍兴时复原职
工画花鸟走兽,擅长描画猛禽搏击及小动物惊避形态。
亦能绘山水。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乔木,字楹础,汴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建炎间进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绍兴中因忤秦桧谪岭南。后复职,卒于官。事见《粤东诗海》卷五。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二七
李乔木,字楹础。
原籍汴梁。
宋高宗建炎间进士。
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绍兴间抗疏数千言,忤权奸,因与莫汲等谪岭南,适琼黎叛,诏复原职,率师平之。
复命经南恩州,卒于官。
其子玖,宋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中式广东解元,遂占籍焉。
清王植修乾隆六年《新会县志》卷一○有传。
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1—1427 【介绍】: 名一作祐。
明浙江钱塘人,字宗吉。
学博才赡,年十四能即席和杨维桢诗,俊语叠出,被誉为“瞿家千里驹”。
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吏。
永乐中以诗祸下诏狱,谪戍保安十年。
洪熙元年释归,复原职,内阁办事。
有《剪灯新话》、《存斋诗集》、《乐府遗音》、《余清词》、《归田诗话》等。
沧海遗珠
瞿佑(一作祐)(1341—1427)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人。洪武初以荐历宜阳训导、迁周府长史。永乐间以诗祸谪戍保安,洪熙元年放归。著有《香台集》、《乐府遗音》、《剪灯新话》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宗吉,钱塘人。洪武中周府长史。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吉,钱塘人。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三县训导升周王府右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初赦还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三
佑字宗吉,钱塘人。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训导,迁周府长史。永乐间谪戍保安,洪熙时赦还。有《存斋乐全集》、《香台百咏》。(《诗谈》:钱塘瞿宗吉组织工丽,其温飞卿之流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瞿宗吉风情丽逸,见之诗篇者,往往有歌扇舞裙之兴。金公素谓之司空见惯者,诚然也。夏时正修《杭州府志》独不录其诗词,而白、苏、杨、萨偎红倚翠之篇悉皆衷裒采,岂非贵耳而贱目哉!钱塘陈端子肃者,喜游侠,为奇俊语,宗吉甚奇之。尝春日游湖有句云:「茜红女儿歌《白纻》,墨黑燕子来乌衣。」后商于闽中,盘桓妓馆赋诗云:「青铜三百一斗酒,荔枝十八谁家娘?」逾一岁而卒,年二十三云。宗吉作念奴娇词悼之,曰:「海山何处,叹人间,别有芙蓉城阙。雾阁云窗深几许?独驾青骡超越。香霭云屏,被朋锦浪,笑捧龙绡袜。镜鸾舞罢,半帘灯影明灭。谁信一钦琼浆,玉山自倒,魂逐惊鸿没。瘅雨蛮烟归梦断,愁满空梁残月。畴昔相期,杀鸡炊黍,中道成长别。故山秋晚,何人共采薇蕨!」 《归田诗话》:元遗山编《唐鼓吹》,专取七言律诗,郝天挺为之注,世皆传诵。少日效其制取宋、金、元三朝名人所作,得一千二百首,分为十二卷,号《鼓吹续音》。自为八句题其后云:「《骚选》亡来雅道穷,尚馀律体见遗风。半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此去未应无伯乐,后来当复有扬雄。吟窗玩味韦编绝,举世宗唐恐未公。」既成,求观者众,转相传借。或有嫉之者,藏匿其半,因是遂散失不存,再欲裒集,无复是心矣。 姜南《洗砚新录》:世之瞽者,或男或女,有学弹琵琶演说古今小说以觅衣食,北方最多,京师特盛,南京、杭州亦有之。尝读瞿存斋《过汴梁》一律云:「歌舞楼台事可誇,昔年曾此擅豪华。尚馀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柳者不藏鸦。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观此,则自昔盖有之矣! 田按:宗吉才华烂漫,咏古之作最为警策。若徒赏其《安荣美人行》、《美人画眉歌》及《漫兴》、《书生叹》诸篇,鲜不为才人之累矣!)
孙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
洪武二十二年领乡举,入国子监。
授工科给事中,累官至工部尚书。
后廷诤忤旨,谪戍云南。
抄其家,止牛一头,茅屋数间。
使者还报,帝召复原职,道卒。
刘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干,字孟桢,修武人,同进士出身。
洪武二十六年,刘干中举。
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进士,以岷府纪善跟从夏元吉治理长江,随后改为长洲县县丞。
母丧丁忧时,民遮道挽留。
此后除服后,恢复原职
其性格善悌,每次出巡都问百姓疾苦并教导。
此后死于任上,贫不能归。
百姓买舟资送行,后留设衣冠墓与虎丘山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仕朝。永乐十三年进士,擢监察御史。正统中历官浙江参政,筑乍浦、澉浦二城以备倭寇,升大理寺卿。土木之变,以右副都御史留守京师,日夜筹划,甲胄未尝去体。事平,升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天顺初坐事谪戍辽东。成化初赦还,年八十卒。
维基
俞士悦(1387年—1468年),字仕朝,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官至刑部尚书。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授监察御史,改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升浙江布政使司参政。
正统十四年(1449年),率众抵禦瓦剌也先大兵有功,升河南右布政使。
三天即改大理寺卿。
京师保卫战时,任右都御史,留守京师,协助都督卫颖守卫德胜门、安定门。
期间俞士悦昼夜策划,身不卸甲。
获胜后,升任刑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天顺元年(1457年),遣戍辽东。
成化初年,赦免归还,恢复原职
卒年八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宁阳人,字道中,号东鲁。永乐十三年进士。累迁太常少卿。景泰中,以迎还上皇(英宗)受知。后参预“夺门”之谋,英宗复位,进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直文渊阁。未几,为石亨所忌,贬陕西参政。亨败,复官。宪宗即位,以侍郎致仕。有《东鲁先生文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彬字道中,宁阳人。永乐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统末,累迁太常少卿,兼翰林待韶,提督四夷馆。景泰中,奉迎英宗还,擢本寺卿。天顺初,进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寻出为南京礼部右侍郎,甫行,贬陕西参政,乞休去。成化初,以侍郎致仕。有《东鲁先生集》。 (王士禛渔洋文略:乡前辈许侍郎彬诗有云「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句,可诵。 田按:渔洋称侍郎「道上钩衣苍耳子」一联,馀谓不如「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尤雄俊也。)
维基
许彬(1393年—1468年),字道中,号养浩,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兖州府宁阳县(今山东省宁阳县)人。
祖籍安徽砀山。
内阁首辅。
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参与编修明仁宗、宣宗实录。
累官修撰。
正统十四年(1449年)大学士曹鼐推荐提督四夷馆。
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许彬出使与也先交涉。
英宗命许彬前去土木堡吊祭阵亡将士。
英宗复位后,封礼部侍郎,后贬为陕西参政。
天顺三年(1459年),石亨败亡,诏复原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57 【介绍】: 明四川江津人,字世用。宣德五年进士。授编修。正统十二年以侍读入文渊阁肄业。土木之变后,陈固守之策,由侍讲超迁刑部侍郎。也先逼临京师,受命督军。景泰元年入阁参预机务,官至工部尚书。英宗复辟,谪戍辽东。有《观光集》。
维基
江渊(1401年—?
),字时用,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
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三。
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
宣德五年(1430年)登庚戌科二甲第三十名进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正统十二年(1447年),诏令与杜宁、裴纶、刘俨、商辂、陈文、杨鼎、吕原、刘俊、王玉共十人入学东阁,拜曹鼐等为师。
土木之变后,景帝监国,徐有贞倡议南迁,太监金英叱出,徐有贞行至左掖门时遇到江渊,有贞告之经过。
江渊觐见,极力陈述固守北京之策。
历翰林院侍讲,升为刑部右侍郎。
也先逼近京师,江渊参赞都督孙镗军务,参与京师保卫战。
景泰元年,出任紫荆关、倒马关、白羊关,与都指挥同知翁信督修雁门关。
同年秋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
之后改为户部侍郎。
次年改为吏部侍郎,仍然兼任翰林院学士。
上言称户部尚书金濂仍然徵收已免田租,金濂之后下狱。
江渊则加太子少师,并因江言,罢免四川巡抚佥都御史李匡。
母丧丁忧,除服后恢复原职
五年春,山东、河南、江北等地饥荒,命江渊与同平江侯陈预抚恤赈灾,其进言构建常盈仓,以保护民用,均得以批准。
当时在转运粮草时,漕卒乘机侵耗,被监察御史调查,江渊被弹劾,被廷臣劝阻,景帝宽恕。
当时,内阁成员互不协助,其中陈循、王文尤其自私,江渊则好议论,然而每被同官压制,悒悒不乐。
恰逢兵部尚书于谦告病在家,景帝下诏请一人协助处理兵部事务,江渊想担任。
陈循则佯装推举江渊,而密令商辂草奏,并示以「石兵江工」四字,渊在旁不知。
待诏下,调工部尚书石璞于兵部,而以江渊代替石璞原职。
江渊大失所望。
明英宗复位后,江渊与陈循等俱谪戍辽东,不久去世。
连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士平。永乐十三年进士。授御史。历江西布政使,所至有政声,历仕四十年,产业并无增益。
维基
连均(14世纪—15世纪),字士平,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
永乐十二年(1414年),连均中式福建乡试举人,次年(1415年)联捷进士,获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巡察浙江海道,宣德四年(1429年)升江西布政司右参议,尝负责督查武定州军饷,筹措有方,正统元年(1436年)再升四川布政司左参政,有威惠名声,十三年(1448年)却因为审案时教唆词讼被逮捕。
正统十四年(1449年),连均获升为江西右布政使,景泰二年(1451年)因限制外送岁贡生员被奏请赎杖后恢复原职,辞官回乡后不穿华丽衣服、不置多馀田产,人们都称他清介。
共 1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