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晏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9—401 【介绍】: 东晋南阳顺阳人,字武子。
范汪子。
少笃学。
崇儒学,抑浮虚,著论抨击清谈,以为王弼、何晏之罪大于桀纣。
起家馀杭令。
兴学重教。
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
甥王国宝谀事会稽王司马道子,宁被谗,出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改革旧制,学生至千余人。
为江州刺史王凝之劾免,犹勤学不辍。
撰有《春秋谷梁传集解》。
全晋文
宁字武子,汪次子,以汪忤桓温不得徵辟,孝武初温卒,始为馀杭令,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徵拜中书侍郎,出为豫章太守,免,有《谷梁集解》十二卷,《礼杂问》十卷,集十六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9 【介绍】: 三国魏沛国谯人,字昭伯。
曹真子。
魏明帝以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
齐王曹芳立,与司马懿同辅政。
任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封武安侯,加侍中。
何晏、邓飏等为腹心,专擅朝政。
正始五年,与夏侯玄大举攻蜀,蜀军因山为固,魏军被迫撤还,失亡甚众。
与司马懿争夺政权,嘉平初,从齐王曹芳祭扫高平陵,懿乘机发动政变,杀爽及其亲信。
从此司马氏专权。
全三国文·卷二十
爽字昭伯,大司马真子,明帝时为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拜大将军录尚书事。齐王即位,加侍中,封武安侯,正始十年为司马懿所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49 【介绍】: 三国魏南阳人,字玄茂。
少有士名。
明帝时为尚书郎,除洛阳令,坐事免。
拜中郎,又入兼中书郎。
以“浮华”被黜。
齐王芳立,曹爽辅政,倚为腹心,为颍川太守,转大将军长史,迁侍中尚书。
后与曹爽、何晏等同为司马懿所杀。
袁亮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陈郡扶乐人。
袁霸子。
有学行。
齐王曹芳时,何晏、邓飏并掌机要,亮著论讥之。
官至河南尹、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9—255 【介绍】: 三国魏北地泥阳人,字兰石。
弱冠知名,司空陈群辟为掾。
齐王芳正始中,迁黄门侍郎。
讥弹何晏,因免官。
司马懿请为从事中郎。
高贵乡公正元中,从司马师讨母丘俭、文钦,封阳乡侯。
善言名理,好论才性同异,力主“才性同”说。
卒谥元。
全三国文·卷三十五
嘏字兰石,一字昭先,(见《御览》三百八十五引《嘏别传》。
)巽弟充之子。
陈群辟为司空掾。
正始中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
免,寻拜荥阳太守,不行。
太傅司马懿以为从事中郎,迁河南尹,拜尚书。
嘉平末赐爵关内侯
高贵乡公时进爵武乡亭侯,守尚书仆射,封阳乡侯,卒赠太常,谥曰元侯。
管辂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9—256 【介绍】: 三国魏平原人,字公明。
幼喜仰视星辰,既长,精风角、占相之道。
相传占事多中。
貌丑嗜酒。
清河太守华表召为文学掾。
冀州刺史裴徽辟为文学从事。
齐王曹芳正始九年,举秀才。
尝与吏部尚书何晏、魏郡太守钟毓论《》,赞为“要言不烦”。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为少府丞。
自知不寿,果中年而卒。
周生烈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周生。
三国魏敦煌人。
魏初征士,为凉州刺史张既礼辟,后有名位。
尝注经传,何晏《论语集解》中有其《义例》。
曹矩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维基
曹矩,曹操之子,何晏为其同母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6—249 【介绍】: 三国魏山阳人,字辅嗣。
夙慧,少负盛名,拜尚书郎。
齐王芳正始末,司马氏专权,废曹爽,弼以公事免。
好论儒道,与何晏、夏侯玄等开玄学清谈之风。
其说以贵无、主静、圣人体无、言不尽意为宗,力倡名教出于自然。
有《周易注》、《老子注》等。
全三国文·卷四十四
弼字辅嗣,山阳人。正始中为尚书郎,有《周易注》六卷,《略例》一卷,《老子注》二卷,集五卷。
释僧𧖩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释僧𧖩。
未详氏族。
住新州愿果寺。
周武季世将丧释门。
崇上老氏受其符录。
凡有大醮。
帝必具其巾褐同其拜伏。
而道经诞妄言无本据。
国虽奉事未详雠校。
遂不远乡关躬闻帝阙面陈至理。
以邪正相参浇情趋竞。
未辨真伪更递毁誉。
乃著论十有八条难道本宗。
又以三科释其前执贤圣既序凡位皎然。
其词略云。
𧖩以世之滥述云。
老子尹喜西度化胡出家。
老子为说经戒。
令尹喜作佛。
教化胡人。
又称是鬼谷先生撰。
南山四皓注。
未善寻者。
莫不信从以为口实。
异哉此传。
君子尚不可誷。
况贬大圣者乎。
今具陈此说非真。
人世差错假托名字。
亦乃言不及义翻辱老子。
意者胜人达士不出此言。
将是无识异道誇竞佛法。
假托鬼谷四皓之名。
附尹喜传后。
作此异论用迷昏俗。
窃闻传而不习夫子不许。
妄作者凶老君所诫。
此之巨患增长三涂。
宜应糺正救其此失。
然教有内外用生疑假。
人有贤圣多述本迹。
故班固汉书品人九等。
孔丘之徒为上上类。
例皆是圣。
李老之俦为中上类。
例皆是贤。
何晏王弼云。
老未及圣此则贤。
圣天分优劣自显。
故魏文之博悟也。
黄初三年下敕云。
告豫州刺史。
老聃贤人。
未宜先孔子。
不知鲁郡为孔子立庙成未汉桓帝不师圣法。
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
良足笑也。
此祠之兴由恒帝。
武皇帝以老子贤人不毁其屋。
朕亦以此亭当路。
行来者辄往瞻视。
而楼屋倾颓傥能压人。
故令修整。
作过视之殊未整顿。
恐小人谓此为神。
妄往祷祝违犯常禁。
宜宣告吏民咸使知闻。
据斯以言。
程露久矣。
世多愚人不寻前达。
故有此弊耳。
今考据年月群达诚言区别人世。
并内经外典并对条例。
览详卷首邪正自显。
虽复著论周世垂名朝野。
通人罕遇。
终以事迷。
竟不行用。
及后法毁。
逃难不测所终。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