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诸葛恪

相关人物:共 20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答费祎 孙吴 · 诸葛恪
四言诗
诸葛恪别传曰:权尝飨蜀使费祎。先逆饰群臣。使至伏食勿起。祎至。权为辍食。而群下不起。祎调之曰云云。答曰:
爰植梧桐,以待凤凰。
有何燕雀,自称来翔。
何不弹射,使还故乡(○《三国志》诸葛恪传注。《类聚》二十五。《御览》四百六十六。)
嘲吴群臣 蜀汉 · 费祎
四言诗
诸葛恪别传曰:权尝飨蜀使费祎。先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至。权为辍食。而群下不起。祎嘲调之曰:
凤皇来翔,骐驎吐哺。
驴骡无知,伏食如故(○《三国志》诸葛恪传注。《类聚》二十五。《御览》四百六十六。)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童谣曰云云。杨子阁者。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后听故吏收敛。求之此堈云。
吁汝恪。何若若。
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杨子阁(○《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一千。《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又《三国志》诸葛恪传载、络、阁三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曰云云。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
白鼍鸣。龟背平。
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⑴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渚宫旧事四。《御览》九百三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
吴志曰: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孙奋于豫章。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上笺谏曰:里语曰: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孙奋传。)
龟赋 北宋 · 吴淑
伊神龟之效质,实瑶光之散精。
负《河图》之八卦,标《礼经》之四灵。
或宜水火之气,或昭山泽之名。
法和掘之而画地,张仪依之而筑城。
备嘉肴而斯献,顺时令而爰登。
或呈瑞于魏文,或报德于毛宝。
为货克资于交易,致气谅宜于衰老。
至若玄衣督邮,缁衣大夫。
致糜溃于元逊,罹网罟于余且。
若其寿别神灵,形分俯仰,诚为天子之宝,故号甲虫之长。
或处嘉林之中,或旋卷耳之上。
名有时君之美,文成列宿之象。
效之而或致飞腾,法之而自能导养。
亦有见天文于南汉,传科斗于越裳。
卜洛斯食,比筮为长。
尧则赤文而朱字,周则青纯而苍光。
既观书胁,复有支床,岂愿刳肠,唯宜曳尾。
十朋既见于羲《易》,六室更闻于《周礼》,或传丛蓍之说,或记青毛之异。
又闻大若三足,君山六眸。
孔愉曾悟于回首,黄安屡见其出头。
嗟偻句之不欺,笑蜉蝣之见忧。
臧文一兆而称美,武仲纳请而能谋。
尔其八风九州,南辰北斗,《坎》居《离》象,蛇头龙脰。
或通梦于高虏,或表祥于章后。
至于前弇诸果,左倪不类,岂同夫牛蹄彘颅,必见其灼中文。
为伏羲而负图,美宁王之见遗。
唯九江之纳锡,实扬州之巨美。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自注:吴杀诸葛恪(原作谨,据四库本改),以籧篨裹而弃之。)
自遣 明 · 金安老
五言律诗
士或缁其行,多为得失婴。
龟虽能语烂(永康人遇一大龟。束之归。龟便言曰。游不良时。为君所得。人怪之。欲上吴王。夜缆船于大枯树。宵中。龟语树曰。我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求如我之徒。既至。权命煮之。语犹如故。诸葛恪曰。然。以老桑乃熟。献者乃说龟树共言。权使伐树煮龟。立烂。出刘叔敬异苑。),雁以不鸣烹
祸福元同域,行藏信有程。
何须詹尹卜,直欲醉谋生。
⑴ 庄子出于山。舍故人之家。竖子请曰。其一雁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宰杀。主人曰。烹不能鸣者。
⑵ 屈原卜居篇。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穹龟大如笠,不随风雨飞。
有人入山去,徒步担之归。
缆船夜著岸,老桑灼祸机。
以谂诸葛恪,物类感甚微。
析薪使其烂,同尽知谁非。
弘览既靡漏,保身宜不违。
如何石子冈,芦苇为单衣(事见吴均续齐谐记)
梁园词客笔生萼,郢门寡和玄风薄。
谢家少女称夙慧,妙语压倒阿胡作。
古诗六义比体难,非马喻马坠空廓。
欧阳老子创新令,二十八宿光灼烁。
都将五色返太素,只字不许下乘落。
挥以勿旗整貔貅,奋若徒手搏狐貉。
坡老继之青出蓝,取诸胸中恣挐攫。
至今聚星堂前韵,诗燄烛地惊山雀。
今年腊半初见雪,门外一尺深没屩。
踏琼餐瑶六七老,红泉近日无此乐。
莫道陶家太酸寒,浅斟元逊冰茶瀹。
飘瞥帘簟风拂拂,徘徊涧壑云漠漠。
楼前树树薝葍林,相对皓发森似槊。
诗人从古斗奇险,我辈续貂堪一噱。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