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邹鎏

共 4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此国(四库本作处)非燕南赵北,我琴无濮上桑间。
劳生聊作梦中梦,苦语莫酬山复山。
触石白云数峰起,照人明月一钩还。
德星已为荀陈聚,紫气休浮函谷关(自注:汉末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间可避世。)
① 木觅一名木密。即枸杞也。汉都南山有之。故山名木觅。泮宫轮次试士。先生作此赋居魁。至彻睿览。
木觅高哉几千仞兮,截然镇峙兮王者之京。
天命已衰于松岳兮,佳气葱葱兮玆山之阳。
几年路绝而莫晓,侯河清而始露。
伟神龙之飞天,爰聿来而胥宇。
有夷行之彼岨,谅圣人之荒度。
突亿丈之为藩,亘万古而磅礴。
俯汉水之汤汤,揖白岳之屹屹。
薄清辉于仁王,通淑气于三角。
齐岩岩于鲁瞻,应降神于崧岳。
多拳石兮覆一篑,兴宝藏兮不测。
虽夏禹之未甸,寔神明之所扶持。
荫南斗而耀德,托东海而正基。
是一气之攸结,非五丁之可凿。
列灵居于冈麓,扼喉舌于一国。
褰鹏咮于海浴,歆苾芬于望秩。
产枸杞而寿民,生甫申而桢邦。
占丙丁而分宅,配德运而始终。
边烽报平于黄昏,金城作带于青松。
玆为囿于群山,擅名胜于舆地。
压后土之博厚,顶穹昊之苍翠。
鄙太行之偾商,哂骊山之亡唐。
既地利之壮固,亦人和之脩明。
峰峦高下,体君臣之位者耶。
草木贲然,象文明之治者耶。
昔余之陟彼冈兮,叹雄据而崒嵂。
喷祥云兮泄瑞雾,新沐雨而如漆。
玉佩铿锵于九陌,宫殿千门兮肃肃。
繁华文物,值百年之盛。
桑柘和烟兮满目,作屏王室而使之宁。
纵朝鲜之所宝,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深有望于君道。
呜呼,岐山苍苍,周祚长兮。
泰华崇崇,汉业昌兮。
壮哉木觅卫圣都兮,亿载如砺跻唐虞兮。
中央不合大如砺,此地雄啚百雉开。
千秋健妇何尝乏,为问公孙安在哉。
河溯裙铋犹有泪,清澺弦管巳无台。
当年尽入英雄谱,广武徒增孺子咍。
万历乙卯闰八月,予以典黔试竣,还过武陵,候年伯杨侍御脩龄先生与文弱。道予游德山,登览之次,睹莽中一碑,闇然如砺,有文可按。迹之,为元丞相姚雪斋《送僧归楚》诗。诗甚雅,草书,有右军笔体。因辍游事,各竭其心目之力,由偏傍得字,由字得句,由句得篇。思者退听,得者竞发。脩龄先生命予纪其事,未果。久之,文弱为诗寄予,深妙浑成,已获其珠。予耻于鳞爪,惮而未作。今兹寄予全帧,再睹此诗,因追和之,在己未正月十日。
枉渚犹脩竹,清湘多古烟。
坦步辍思咏,静得文字缘。
精神超砾莽,文质中塞渊。
心形忽而止,遭异同所虔。
作者标胜国,未穷金石年。
剥蚀增时代,旷如邃古前。
虚怀候其至,蹭蹬如恐迁。
当其泮涣际,意满莫能先。
思理蕴残断,不为钝者传。
离合不可强,以待慧与专。
误书思即快,不必得其全。
一灵散群虑,半者有时圆。
逢旧如创获,字句忽以篇。
数载忆斯日,愿力亦云坚。
御仗朝随出掖垣,南宫簇簇动星轩。
削圭帝子言无戏,如砺名山国永存。
汉节一花明济岸,秦碑积雨洗天门。
有怀正好歌来谂,得望扶桑引寿尊。
五马既南渡,乱流何滂滂。
离石方虓阚,邺都复猘狂。
苻开关陜境,李割庸蜀疆。
鱼羊歌慕容,五将谶老羌。
时来互骧首,运去争履肠。
南北断如砺,漂流逮隋唐。
彼以无道得,宜以无道亡。
生灵独何罪,天问莫能详。
孙蜚莪邹石可过集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五言律诗
雨后诛茅径,春云湿草堂。
一樽供笑语,五马动辉光。
酒赋忘忧馆,啸闻在水方。
稍迟花席上,更醉月中觞。
欲别春风半,离心楚地悠。
行当芳草色,往见白蘋秋。
雁影荆门落,狼烟汉水收。
此时能却望,应忆故人游。
昨从燕黍谷,出问楚筳篿。
转律阳春日,操弧翼轸天。
方城堪众御,万灶待君烟。
及此鸣庚始,还加五马鞭。
近说襄阳地,古今人事分。
习池当祖道,羊石但征云。
岘泪馀初迹,䍦歌失旧闻。
俟君盘错见,山水未离群。
共 4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