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蒋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汉书》曰:十二年冬。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书》高帝纪。《史记》高祖纪。《文选》二十八。《史记》乐书三侯之章下司马贞索隐。《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白帖》十八。《御览》八、八十七、二百四十一、五百三十九、五百九十一。《乐府诗集》五十八。《诗纪》一。又魏志蒋济传作高祖引方一韵。倭名《类聚》一引扬一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魏略曰: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
百人督。五百匹
⑴ 《书钞》五上有得字。○《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六十四。
平城县正陈子干诔 隋末至初唐 · 陈子良
四言诗
昔闻子路雄烈。赴难如归。先轸忠贞。虽死无悔。故能贻芳尘于后世。徇节义于遐年。况乎勇嗣前修。功深曩代者。岂可使身名顿灭。典籍无闻。悲夫。余弟少府。则其人也。弟名子干。字元桢。梁右将军信义太守之孙。陈晋安王府咨议吴平侯之第三子也。惟元桢禀质纯和。天挺聪俊。生知孝悌。早擅雄才。属金陵乱离。王室板荡。人伦东丧。礼乐西归。洎于一门。同迁灞岸。是则开皇九年之四月也。家君有钟仪之操。怀敬仲之心。遂屏迹杜门。茹忧成疾。忽悲风树。痛深陟岵。其时余年十九。尔始八岁。伶仃辛苦。实迫饥寒。青门乏种瓜之田。白社无容身之地。一釜之米巳索。一瓢之饮屡空。日夕相悲。分填沟壑。赖余以少遵庭训。夙禀家风。曾览五经。颇窥三史。追孔融之令范。慕张楷之高踪。长安主人。仪同郝朔。要余入室。仍寄庑下。遂慕西河。搢绅公子。负笈云萃。藉此束脩。方济糊口。幸以尔幼不好弄。长实庶几。因兹入学。以勤以苦。谅非性分。何能成立。隋齐王𰖍。礼贤待士。沛献非俦。召入平台。悦其篆隶。仍题银榜。取埒仲将。足称妙绝。见美当世。陇西李巨仁。才华任侠。与余宿素。钦其俊乂。因妻以女。非厥人品。孰能致之。及尔委质周行。策名吏部。公卿籍甚。士类趋风。俄而诏授并州平城县正。是乃深闲簿领。妙达治方。蕴冰檗而不渝。顾松筠而无改。属隋运将谢。盗贼公行。太上皇于时留守并州。龙潜汾水。所管州县。咸听指麾。专总兵机。式遏寇虐。元桢素便弓剑。立性雄昭。屡剪凶渠。频蒙荣赏。凡有草窃。咸资决胜。以大业十二年八月。有贼帅郭六郎。将兵三千人。来侵县境。元桢受命。率徒数百。独飞轻骑。手斩十人。贼见威雄。莫不披靡。忽遭流矢。毙于阵中。春秋三十有一。于戏哀哉。嗟尔轻生。奋不顾命。在天胡忍。歼我哲人。方冀龟文。以谐豹变。如何马革。遂裹师元。于戏哀哉。尔从官东西。死生契阔。与余一别。巳逾二纪。往闻非命。实用痛心。愧鹡鸰之在原。悲唐棣之先落。惜哉同气。冥漠何之。于戏哀哉。余以贞观六年二月十日夜。于相如县梦见尔灵。仍于梦中。共驰哀恸。乃涕流于枕。悲不自胜。嗟乎。门祚不昌。钟此衰薄。既乏子侄。终鲜兄弟。顾影茕独。实切肝肠。是以结草酬恩。魏颗之功无爽。出魂。屡请。蒋济之子非虚。虽生死之或殊。谅鬼神之有识。不任感怆。追诔友于。式纪遗尘。庶同潘岳。敢询前典。而为诔云。
猗欤我祖。
承舜之绪。
爰从妫汭。
下居颍汝。
凤飞于齐。
辉映于许。
宛彼长陵。
离江而举。
攀手桂林。
笃生翘楚。
淮海丧乱。
关河播迁。
忽倾庭荫。
痛结旻天。
惟我兄弟。
泣血连翩。
余虽弱冠。
尔尚童年。
立锥无地。
窥灶无烟。
余禀家风。
世敦经史。
式崇儒教。
俄而成市。
衣食是资。
殷忧备履。
尔因修学。
遂能克巳。
孝敬有裕。
才华难拟。
言行无择。
自此扬名。
偏工篆隶。
独擅嘉声。
爰参选部。
乃任平城。
金科是执。
玉律逾明。
尤便弓剑。
本慕忠贞。
皇上龙潜。
居汾之汭。
兵权攸总。
诸侯是制。
郭六匈渠。
称兵齐卫。
元桢受律。
奋威投袂。
跃马星奔。
抽戈电逝。
斩将搴旗。
罕当锋锐。
忽中飞镝。
在阵而毙。
于戏哀哉。
人亡勇敌。
众疾英奇。
况逢乱世。
功无所施。
在位非重。
居名极卑。
不登庙食。
虚死何为。
凡百君子。
各慎尔仪。
独埋元壤。
谁其赏知。
空令亲友。
遥哭路歧。
无复蒲简。
唯馀墨池。
露团宿草。
风响松枝。
山花开落。
陇月盈亏。
一朝非命。
千秋永离。
于戏哀哉。
余于县府。
春宵独寐。
忽觌尔灵。
梦中相值。
执手呜咽。
共伤憔悴。
语未及终。
倏如电驷。
实感我心。
寤乃惊悸。
恍焉如失。
伏枕流涕。
曾闻贲父。
鲁侯命志。
亦承扬赞。
宋策云记。
矧伊义勇。
取埒无愧。
非余所述。
谁当在意。
兴言远感。
发增情思。
援翰写心。
式旌遗事。
嗟尔义夫。
英声不坠。
于戏哀哉。
粤惟上德。希世挺生。存则道照于人伦。没则名飞于史策。宜其计功伐。镂钟鼎。永贻长世。昭示后昆。君讳镜民。字君倩。河东闻喜人也。唐虞之盛。伯益控其遥原。殷周以还。仲衍膺其馀庆。徽则擅美当涂。宪则流芳中夏。金张旧业。远谢声尘。江汉英灵。多惭光价。祖靖虑。魏银青光禄大夫汾州刺史。银章青绶。登高能赋。扬波流恶。政以镇成。父□汉周革路大夫仪同三司晋州刺史。雅道儒风。声动当世。班条布政。恩结去思。君上表云气。远膺星像。虚牝与贞固同归。爱景共严凝一致。悬河若讷。每括智囊。止水澄神。日开灵鉴。及择师请益。游方问道。性与稽古。心照神文。佩游夏之芳尘。为潘张之益友。立人之道。仁义靡遗。事亲之德。爱敬同尽。迹屈衡门。声驰上国。莫府交辟。公车致礼。晋荡公受博陆之图。处阿衡之寄。为其诸子精选府寮。辟为谭公大将军记□府中为其语曰。令德日新裴镜民。昔马越为其世子辟王安期。取其仪形之美。蒋济崇其府望辟阮嗣宗。重其文学之誉。我贻羔雁。兼而□之。寻以内艰去职。幡车方驾。金革在辰。丧礼未宏。多从权夺。朝廷以君羸瘵过甚。特诏终哀。感动风俗。皆此类也。建德初。以君为宋王侍读。寻授记室参军。迁司录宣政。一年授吏部上士。摄少吏部。研几汲引之方。游刃铨衡之地。能官在□咸事无遗。大吏部竟陵公。即有随之滕王也。亮拔不偫。英姿秀发。重君才行。深见褒奖。每□裴楷清通之望。复见斯人。开皇受禅。其日除尚书在外兵郎。寻改为兵部侍郎。魏晋以还。台郎显要。官方始革。扬历是膺。是非器重望□无以宏斯礼秩。华阳地险。控御遐长。蜀王秀以□子之尊。拥旄作镇。寮属望重。妙简时贤。以君为西南道行台兵部侍郎。及行台废。除□州总管府掾。寻改益州总管府司马。蜀王年止胜衣。童心未改。文武佐吏。多非正人。君言必尽忠。行惟直道。省府之内。莫不敬而惮之。□台民部尚书陈茂。情恃惟旧。志多慢下。虽处行乖方。莫敢违异。惟君□理抗直。未尝顺旨。兵部尚书京兆杜杲每谓人曰。不值盘根错节。不表利器。裴君匪躬遑盬。可谓美矣。开皇十六年。西南夷□□从搆乱。君总率士卒。应机致讨。后军不系。战危丧律。以三月癸丑朔十九日辛未。陷于贼庭。季路结缨。志无苟免。温序衔须。义不生辱。永怀斯道。盖君之平生风烈焉。惟君灵府浚彻。神□开敏。英略外明。沈几内断。培风自远。背丹穴以来仪。□气不偫。望青霄而孤竦。许劭月旦之论。韫义生风。黄童日下之声。乘虚效响。弹冠莫府。掌记文房。媚韶景以闿华。啸清风而振藻。珥笔南宫。垂缨西蜀。戎事之重。必司善政。蒐狩于是得时。风霜以之顺序。比明月于东曹。又典午于南正。眷熊掌□重义。安马革以轻生。神迈□□□峰□搆农夫辍□而野祭。机妇捐珠而巷歌。西蜀父老。至于今思之。君第五子太仆少卿洛州都督□长充上柱国翼城县开国公绩。□雅道于□□搆丕基于鸿绪。感四序之递变。睹万物而永言。思宏遗范。式昭贞石。其铭曰。
灵河远派,大畤流光。
美哉地德,郁矣□芳。
高门钟鼎,世□旗常。
鹓鸿接翼,金玉其相。
惟君载挺,道符人俊。
灼灼外明,温温内润。
瞻之忽后,仰之□峻。
抱朴澄清,含风□韵。
□□资□,公府驰名。
永怀丧制,易俗申情。
爰掌书记,俄属铨衡。
清通之誉,远嗣家声。
开皇在辰,万象咸镜。
灵开尺□,典属军政。
列宿上膺,中和俯咏。
永怀神道,斯人斯命。
层梁毁构,靖树□风。
彫戈纪□,鼐鼎铭功。
柏庭永閟,泉路斯穷。
九京不作,万古书忠。
明□重世,分茅锡社。
仰嗣丕基,式宏良冶。
绝云使翼。
追风颒赭。
以□□□□胸(下阙)
炎歊酿昏梦,猛雨发疲曳(郭双村)
补天潜女娲,射日恣后羿(宫恕堂)
银界指河倾,毕躔知月离(润木)
三光乍弛职,九野悉蒙翳(顾秀野)
阴阳两相贼,水火时为帝。
得非昆崙囚,倏受颛顼制(悔馀)
暑路舞商羊,朱波腾黑蜧(缪湘芷)
酣鏖钜鹿战,奋助昆阳势(汪退谷)
电母掣䃸磹,雷公拔精锐(张匠门)
蛟螭牙瓜活,虎豹股栗毙。
急点绳脚粗,密飞丝缕细(郭)
檐垂匹练下,庭涨立谈际(宫)
奔浑赴沟渠,淼莽连埤堄。
森森竹箭直,滚滚浮沤继(润木)
大麓易以迷,繁星恐不系(顾)
巢饥有乌啄,叶哑无蜩嘒。
是处长蓬蒿,何人理荪蕙(悔馀)
群淹窘跂息,烝涉愁厉揭(缪)
入市奡荡舟,行泥禹乘橇(汪)
车轻难就熟,马怯失奔踶(张)
滑澾喜儿童,沾濡怜仆隶(郭)
盆荷卸浮瓣,林果脱危蒂(宫)
青沈兔目槐,翠刷龙鳞薜(润木)
柳腰任自誇,葵足宁烦卫(顾)
丑石苔发披,枯槎菌钉赘(悔馀)
鹳鸣蚁封徙,蚓吊蛙坎瘗(缪)
阴穴咽暗啼,高翾惜华毳(汪)
鹰鹯尚屈猛,燕雀盍少憩(张)
万里觇郊畿,八埏首幽蓟(郭)
遥传地欲浮,仰视天方懠(宫)
涔涔冲塞去,岌岌排墙逮。
富粟悭卖珠,贫薪剧剉桂(润木)
西北正愁霖,东南想连畷(顾)
金堤儆楗帚,薄产关种艺。
或者太浸淫,将毋成渗沴。
可无鱼鳖患,且免蝻蝗蔽。
农占觊有秋,王省实惟岁(悔馀)
丞相调玉烛,至尊执宝契(缪)
旱涝互乘除,丰凶恒酌剂(汪)
吾曹复何事,良会况有例(张)
虽非酒为池,幸以瓦为袂(郭)
居人宅如泛,过客驾频税(宫)
何劳禁足方,自颂安心偈(润木)
诗社得陶潜,饮徒偕蒋济(顾)
远坊轮蹄散,深坐吟笺递。
借驴罢朝谒,蹑屐寡参诣。
宴乐需云宜,括囊坤象闭。
防虞沈灶事,仓卒移床计(悔馀)
零沥似啁哳,倾倒敌懔悷(缪)
閒斋一喧寂,浮俗等尘㙪(汪)
盘餐省痴蝇,墙垩剥牡蛎(张)
嗟我孤影形,爱君好兄弟。
束带已发狂,解衣复成嚏。
筵携吹月琯,袖挟扫云彗。
索醉来已迟,忘机止或泥(郭)
流连永今夕,唾涕弃一切。
从教清漏移,莫问明星暳。
刻残三寸烛,哦出五言制。
手写类蚕眠,口占非獭祭(润木)
摧颓兴易尽,烂熳词多缀。
瞥眼过氛烟,倒头成梦寱。
去将荷蓑笠,归及鼓舟枻。
老翁何所求,却立望秋霁(悔馀)
枉费冰人说茑萝,美人方寸是星河。
一逢蒋济真才子,便唱丁娘十索歌(姬曾却富人千金之聘。)
① 与程荆南同游惠山,饮惠泉酒大醉。荆南作《泉酒行》笑余,余作《酒友歌》转笑荆南。
随园先生枉生口,能食能言不能酒。
独醒人间四十年,天降酒星为酒友。
酒友酒友程荆南,酒车腾酌日再三。
糟浆之气冲鼻起,百步之外人先酣。
与余同下苏州道,一月忘修杜康庙。
望见前村卖酒旗,口虽不语心先笑。
惠山泉碧酒材良,赐汝一壶恩渴羌。
君言主人不先客不举,强余嗑嗑醮半觞。
顷刻玉山颓不住,头若崩云眼坠雾。
无福能交顾建康,有心欲杀孙主簿。
还君漉酒巾,封君酒藏吏。
君量大如取兖州,我量小如守欹器。
岂徒割席拒华歆,将缚衣冠射蒋济
扬州赋(1077年) 北宋 · 王观
扬州古都会也,枕江臂淮,与益部号为天下繁盛,故有唐以来节镇,首称扬、益焉。
今夫废兴之迹与土风人物、贡赋井邑之纤悉,详见于传记,可得而考,因摭类次第而赋之。
辞曰:
天鬻先生,溺意艺文,绵日穷年。
柅踸踔之短步,郁遐情而不宣。
怅江淮之去来,间走陆而航川。
徒踆踆而奚补,寄赧色于颓颜。
睇故国之荒芜,尚气象之巑岏,思抽毫而吊叹,伤日月之徂迁。
环中丈人推手而前,曰:「子非无文,何为啬辞华于一言」?
先生答曰:「去来于兹,十历春秋,或行役之不遑,或疹疾之相婴,有所不暇」。
丈人曰:「子今请邑此邦,古今之废兴,人物之贤愚,封域之遐迩,土风之纤微,贡赋之所出,心详目熟,益已周矣。
请子赋之,吾将观焉」。
先生因驱拨冗猥,涤虑操觚,放肆厥辞:呜呼吁歔!
策駏驉以出游兮,欸近郊而惊春。
芳华冉冉以摧谢兮,俄汎然而点尘。
税倦鞅于危冈兮,俯楼栏而栖神。
哀衰残之戟目兮,发古意之酸辛。
搜传记之浩穰兮,契口耳之传闻。
稽质乎地志兮,参验乎乾文。
牵牛婺女,流为扬州。
南蹑乎钜海之浒,北压乎长淮之流。
包有吴、越,首建楚周。
保章辨之以星土之数,职方分之以畜产之由。
兹惟陶唐,置牧十二,扬居其中,世济以治。
夏因商袭,九州以异,惟周封建,各正其地。
季末解纽,侯国争利,犬羊用人,孰作藩卫?
嬴秦咄嗟,奄有神器,煨烬坟籍,变乱古制。
罢侯为守,郡县始置,味形势之孤弱,薄恩亲于子弟。
下更晋、汉,南北分裂,隋继以兴,陈室复灭,天下始一,冠屦有别,易州而郡,法制未绝。
增置太守,统以司隶。
有唐开府,刺史分莅。
此牧守郡国,先后变更而相异也。
环中丈人复曰:「兹述其概,请道其详」。
先生曰然,执笔而前:惟扬之先,在周属吴,鲁哀之年,城兹邗沟,远通江淮,见于《春秋》。
后越灭吴,角为寇雠。
强楚东侵,广地自谋,抵于泗上,雄视诸侯。
楚复奄灭,是为广陵。
顾始皇之蜂豺,揽天下而吞并。
略长世之远谋,出须臾之经营。
郡始属于九江,本立异于虚名。
伟项籍之奸雄,置秦鹿兮相兵。
王英布而开国,俄刘邦之勃兴,草前人之故号,易淮南之新称。
或江都兮创更,或广陵兮相仍。
首皇子之启封,复沛侯之继承。
彼得失之奚计,间叛逆之为明。
吊汉公之逡巡,亦异号于江平。
踵三国之纷纭,作重镇于魏邦,强干弱枝,倚贤进良。
逮文帝之黄初,幸故城兮临江,奋山川之戎旅,蓊烟霭之麾幢。
志南渡兮已必,卒冰舟兮莫航。
目波涛兮稽天,夺神明兮叹伤。
实皇天之限隔,岂人力之能障?
浪赋诗于鞍马,因纵美于汤汤。
曰魏与吴,名号相因,统县有八,属徐而纷。
繄晋末之驱驰,控三齐之要津。
逮宋有邦,州镇是隆,择刺史以惟人,俾抚柔于土风。
讲盛事于严秋之朝,观钜涛于海陵之东,俯江湄之壮阔,瞰京口之穹崇。
历陈、梁、齐之累朝,卒更革离合之不同。
一陈留而分郡,一东广而启封,复吴州而异称,示屏卫于其中。
隋总管以名府,顾旧名而是从。
眷炀帝之篡图,诏修饰于离宫。
会殿脚兮挥楫,扬锦帆兮翳空。
决东幸而建都,引千艘兮戏龙。
戮忠臣而杜口,括寡妇以从戎。
献无尾之羔兮绝继,作遭春之语兮凶终。
鹊集黼帐,血腥剑锋。
彻床箦以窆藏,痛精诚之奚依。
指雷塘之漫漫,仰枫林之巍巍。
本驰情于一快,反植祸于当时。
敕陈棱兮留镇,拥大军兮北归。
眷天意之昌唐,卒虬髭之见几,叱咤喑呜,作兴帝基。
承江淮之归命,更南兖以临之,外增置于行台,内维持于本枝。
武德而还,县县辑熙,或邗或扬,升号都督。
贞观之间,十道分牧。
景云、开元,增废遄速。
采访处置,道路击毂。
绵延永泰之末,创新节度之目,敕亲王而领使,庆皇宗之敦睦。
副以长史,权任戒独,跨豪华于天下,骈十里兮云屋。
此州之因革,名号之大较也。
扰扰后先,兴亡可录。
吴王濞之不臣,非子建之就戮,淮南安之自杀而始恶彗星,厉王长之忧死而民歌「舂粟」。
非贪地以害公,卒三分而承续。
纪陟之譬护寒也,知险要之必争;
诸葛之诛乐琳也,表诬辞而自赎。
文钦之叛也,因曲赦以示恩;
曹丕之走也,骇疑城之在目。
沈庆之设强弩于高台兮,谨乎备禦;
吴孙权置烽火于孤山兮,验夫神速。
蒋济讽三州之论,袁术哀冯氏之辱。
季子通之暂据,杜伏威之驱逐。
彼公祏之何知,运螳臂而相触。
力未加而已喘,息未伸而已促。
委雉堞于荆榛,痛黔黎之鱼肉。
徐敬业之传檄兮,武后临朝而嘅叹;
田神功之提兵兮,刘展就擒而颠覆。
阴奏伯和之罪兮,少游之凶狡;
外匮南方之力兮,李锜之贪黩。
唐控失御,昭皇蒙尘。
属朱梁之侮国,复巢兵之不臣,沸淮海之狂波,涨寰宇之妖氛。
迨吴僭王,杨氏始振,行密亟亡,渭溥称尊。
兵弱地狭,器卑识昏。
亦犹指尾闾而潴去水,即虎穴而寄蒸豚,未有不亡者也。
夫然,迭守迭攻,代亡代存。
方东都之启国,倏大齐之自君,始焉惧神谋之或泄,默然画炉灰而诳人。
咄嗟高骈,跳吠狺狺,叱海岳以倒立,嘘风云兮昼昏,忽埋金之行压,终故毡兮裹身。
吕用之之狂妖,毕师铎之并吞。
孙儒厉言于庸贼,秦彦仗剑于辕门。
时雨降矣,虽灌溉兮何益;
太阳升矣,顾小星兮徒云。
显德兴周,淮南克复,扑燎原之凶燄,起摧风之腐木。
赫赫然我太祖之兴也,不取一毫,不折一镞。
何重进之跳梁,逆神锋而自衄,按九天之成法,断巨鳌之左足。
捧祥日以出海,乘鸣鸡而御箓。
民适父母,天荐福禄。
冠带百蛮兮,蠢然集慕膻之众蚁;
束帛万国兮,浩然收朝宗之百谷。
土归民耕,野无鬼哭,括有幅员,悉吾臣仆。
销藩镇之僭谋,亶皇明而外烛,敕示守臣,语吾约束。
扫战争之故地,变歌谣之善俗。
此州之圣愚,兴亡之明戒也。
长冈嶾嶙,西驰东走。
凛剑外之危势,吞淮天之远岫,带楚水之萦盘,瞰吴林之怪秀。
巨鱼乘波,偃然出壑;
长蛇吸烟,翘然引首。
高焉上摘于星辰,广焉环迷于宇宙。
四帐无所兮,失迷藏之楼;
万点犹明兮,馀放萤之囿。
乏击毬之壮女,悲丧马之龙厩。
帝子去久兮,空《文选》之楼;
雨藓朝生兮,侵蜀泉之甃。
风飘飘兮,引竹西之歌吹;
雨纤纤兮,发贡芽之香茂。
塔西灵兮轧空,池九曲兮分溜。
杜子美思东流而乘兴,朱长文目西山而怀旧。
风亭月观,琴室吹台,屹万岁之雕华,对钟山之崔嵬。
待玉钩之初月,销丹楹于大雷。
走十宫之狐狸,鞠三陵之草莱。
魏水军兮,穿巨池而分浦;
隋酺戏兮,揭羽葆而横街。
仙臼尚存兮,混草莽之墟;
胥骸未朽兮,感金玉之精。
植桧荒谢公之宅,掬泪传秋浦之情。
筮山火以疑寺名之妖祥,惊梦寐以登峻台之峥嵘。
望舆浦兮,表瑞始乎范邈;
峙危城兮,施筑本乎张婴。
孙郎作涂塘而淹北道,齐高分巨水而遏艾陵。
此州之城邑、山川、楼观之所在也。
所以庾阐纵丽言于禦寇,鲍昭摅雅思于《芜城》。
因献赋以赐钱兮,酬王正之才;
闻宫声而疑变兮,见令言之明。
客谢井兮,起卢仝之意;
表荐士兮,示萧遥之能。
张祐著浪游之迹,杜牧悲薄幸之名。
箴告执筹兮,扬子云之慵慨;
诗吊故宫兮,李义山之纵横。
访木兰兮,伟王相国之贵;
渡金汤兮,陋章孝标之轻。
子瑱据城而生叛逆之志,嵇康鼓琴而识祸乱之萌。
骑鹤诮昔人之妄,露筋哀正女之诚。
大中纪年兮,获官河之圣米;
韦生避地兮,悲水调之遗声。
此州之古今贤哲之所褒称而悲叹也。
扬扬水波,人实躁劲。
或土多筱簜之本,或地宜杨柳之性,厥田惟下,天草惟盛。
利焉金锡之为美,民焉男女之为正。
驰甓社之湖兮,夜骇乎明珠之光怪;
泛扬子之心兮,朝出乎宝鉴之精莹。
袍美蕃客,布出鲛人。
半臂美锦,土縠花纹。
乌节早香,蛇粟连根。
蒟蒻竹笋,芦芽水芹,海榴石楠,松藻葵莼。
菰粉白芷,松柘葛姜,芡角翻刺,蒲剑飞铓。
鹑鸭鹳雉,狐貉兔獐,野不利谷,畜不宜羊。
鳜鰋鲀鳅,鲥鳣鲤鲿,龟鳖鼋蜃,蟹蛤鳊鲂,螺蚌蛏蛎,犷壳坚刚。
五都百郡,千豪万商,趋床头之冗会,定万货之低昂。
天长甘泉,莲塘石梁,积冬雪之绥绥,乘春霖之浪浪。
泥冰土陷,轮摧马伤,张氏记明于役行,李巡注释于轻扬。
采得宝之歌兮,韦坚进官于常侍;
兴北埭之役兮,谢安获美于甘棠。
奇乎哉!
琼花吐英,芍药矜芳,媚灵宇以敷秀,覆修亭而舞香。
其洁也御绿云之玉妃,其美也奔素月之仙妆,其色也照时春之藻景,其馨也破真室之罂香。
友姚黄于西洛,奴玉蕊于唐昌。
至于杂乐奇戏,歌童舞倡,结豆蔻之春梢,漾珠帘之密光。
九桥连居,善和名坊。
杨柳发孙生之句,牡丹为李氏之光。
姓系之出,其源章章:刘马郑盛,韩林车张,戴高槐游,茅冷萧王。
此风俗、物产、氏族之所出也。
两京而降,五代以还,人物之详,善恶可观。
微至于栖岩遁谷之士,下至于羁臣寡妇之贤。
董子谏易王之骄志,何武宽戴圣之微愆。
吏民刻石,颂马棱而怀德;
祠祀祈福,祝张纲而致虔。
赵苞成三年之政,徐璆谢上公之官。
刘馥先一时之备,出苫蓑而覆垒;
陈登当东方之事,合部众以安边。
事大见委兮,责温恢之效;
以函致问兮,尊刘晔之言。
政治尤异,三府荐臧旻之绩;
镇抚安静,郭谋言满宠之德。
张玄不逮子纲而雅有高行,张辽至自海陵而今犹血食。
笮融利财奉佛,而忘督运之急;
孙景委郡东归,而得见几之力。
陈瑀惧袁术之集兵,周瑜识蒋干之说客。
陆伯言之先几而知杨竺之终败,糜子仲之倾财而资先主之军食。
器中鬻茗,而老姥不闻于增减;
帷下燕客,而桓温耻崇于雕饰。
刘颂博识而见称时人,盛彦异才而不应召辟。
华谭好学而取贵乎乡里,惠休复姓而晚阶乎仕籍。
开南门而必王兮,恭陵胡为乎反祸?
实根本之所寄兮,刘氏于焉而深惜。
荀伯玉梦稚儿之语,吕僧珍遇相师之识。
白虹贯城,而义庆以之恳还;
十年养士,而李崇以之破敌。
老能驰射者,傅永之好勇;
畏如神明者,萧景之举职。
方隋之时,赵才、裴矩之从幸,其止辇抗辞,毅然而不佞,志一朝兮已决,言百车兮孰听?
指血染鞅兮,徒为乎宫女之留;
舆服羽仪兮,徒为乎何稠之定。
李袭誉非特筑句城以兴利也,复聚书而训子;
王志愔岂惟破凶滑以示信也,先保民而为政。
吉甫徙寿州也,求行乎招怀之策;
德誉惜丁黄也,力沮乎智兴之令。
参佐不用,明李鄘之失;
郡人纪德,见姚崇之正。
倪若水因班公而有登仙之慕,陆鸿渐对季卿而别中𤃩之性。
南柯骇淳于之梦,沙堤发李嵘之咏。
臧珍对世宗,言卑湿之状;
田頵谏杨氏,喻狂猛之心。
贾崇失律,惧元宗而受责;
冯谧削发,遇周师而见擒。
环中丈人曰:「子之博闻,吾已详知。
子之凭高睨下,或得于古,或得于今,人之所不得见而知者,试为陈之」。
先生怡然,布席揖座,觞三行而已醺,徐为丈人言之:引目迢迢,邈不知其所极也;
抚心迥迥,恨不知其所至也。
倏隆倏平,缺绝颓危,势相睽而不属者,此前日之废城遗堞也。
斜分直出,东西左右,而名不质其孰谓者,此前日之市朝街陌之故处也。
残刻断础,烧昏草没,而牛羊牧放之所凭陵而上下者,此前王之离宫别殿也。
累然而峙,谺然而空,穴狐鼠、宅虺蜴,弃于人迹所不及者,此前贤昔帝之坏陵废冢也。
前日之绮罗鼓吹之坊,今日之芸童樵叟之歌场蔬圃也。
前日官寺,法度之所出,而今日之浴牛饮马之断沟荒堑也。
齐绿高阴,局分而井列者,此茭麻桑柘高下之畦陇也。
似出而没,若来而去,非图绘笔墨之所可形容而尽者,此荒烟野雾朝暮之气候也。
茂林阴阴,挂晴日也;
白鹭翩翩,戏平池也;
远水沄沄,漾舟船也;
群山亭亭,带长江也。
疏花缀草,夭夭灼灼,䜣春情也;
修篁舞烟,曳曳徐徐,萦客愁也。
怒蛙沸雨,怪禽嘲暮。
行商去贾,千蹄万樯,南浮而北走者,不能谁何其一二也。
是以思纷然而荡越,敛而不能相合;
言屑然而躁冗,就而不能少功。
夫然,景物之夥,不为丈人道也,敢肆其所可道者,丈人姑听之!
因屏息整衣,受揖而立,端以俟命。
皇乎哉!
我太祖之有天下也,进贤黜愚,定羌服胡。
分茅裂土,而启十友之封;
衔璧舆榇,而赦诸王之诛。
万里一统,混同车书。
粤兹维扬,古曰名都,屏捍京师,世倚贤儒。
唐季彫微,群雄角趋,寄人命于戈铤,委城雉于榛芜。
诛杀蹂躏,掊削驱呼,政察察而不纲,下嗷嗷而无馀。
一祖经营,四圣扶持,逮皇上之兴也,天覆地容,风养雨濡。
振历世之衰残,造太平于须臾,四海九州,称唐颂虞。
士乐胶庠,商通有无,工事于器,民安厥居,老舞少歌,其气于于。
实惟神州,东南奥区,并邑治以简役,废军垒以宽租。
江浙瓯闽,交广湘湖,摩毂衔尾,骈走津途。
盖鉴前季之兴亡,建永世之规模。
储粟谷之千仓,宿骁雄之万夫,择将臣以严训御之法制,尊牧守以绝鹰虎之侵渔。
淬兰锜之戎械,增坚金之外郛;
崇中国之藩垣,销奸人之觊觎。
言未及既,环中丈人委杖出席,拊髀爵跃,失气出舌,乃曰:「赋者古诗之流,古人所以通讽谏也。
今先生之言,磊落峥嵘,岂特详一州之事,举而措之,足以弥缝帝衮,龟鉴当时」。
天鬻先生跼蹐战汗,恍不知其所知。
百拜以谢,定色悉记,将以俟采诗者也
⑴ 《扬州赋》,嘉靖乙巳仪真张矩刊本。又见《历代赋汇补遗》卷六,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三,光绪《甘泉县志》卷二〇。
重寄(1079年6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凛然高节照时人,不信微官解免君。
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真欲吏朱云。
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乞取千篇持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