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陆宣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4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唐步方中,主瞆臣聋。
天将聪明之,乃生陆公
天厚有唐,降三代英而左右德宗。
如仲山甫,纳言姬邦。
圣源既远,其流反反。
坐谭性命,其语𠴨𠴨。
𠴨𠴨龂龂,其徒百千。
何施于家邦,何禅于孔编。
小大稽首,以攘牺牷。
御史臣杰,职是标举。
曰圣之的,以有用为主。
炎炎陆公,三代之才。
求政事在斯,求言语在斯。
求文学之美,岂不在斯。
我有耄士,执笾受膰,毋过貌儒之门。
我告耄士,暨百有位。
木无二本,川无二原,道无二岐。
请以一贯之,名臣是师。
帝德儒风重阐扬,已闻俎豆及刘(念台。)(石斋。)
长公意在陈龟鉴,文党名应继讲堂。
不独乡贤增慨慕(宣公,嘉兴人。),定知国史有辉光。
独怜翰苑流传注,断简何人为弆藏
⑴ 吾乡张荪圃先生佩芳著《翰苑集注》二十四卷行世。
纵观唐室艰难会,太息宣公济世才。
若使门墙依阙里,真堪陶铸望颜回。
孤臣九死南宾地,定论千秋御史台。
愧我清湘曾奉使,投书空为贾生哀(侍御时自四川学使还朝。)
寿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言万千如纶,所职与陆宣公为近;
岁五十曰艾,其诗视高渤海尤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言万千如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之言为“丝言”,并用作诏书的代称.。
陆宣公: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永贞元年(805年)卒于任所,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
高渤海: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笺:清高文垣挽张之洞联:
陆宣公上不负君、下不负学;
武乡侯可以寄命、可以托孤。
陆宣公(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策马孤山脚,崇祠陆氏传。
去留关治乱,事业付云烟。
房相希前躅,苏公表旧编。
德宗事苛察,胡独昧知贤。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三十三 (甲寅)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
碧山银碗劝郎醉,棹入南湖秋月斜陆宣公桥在城东朱碧山元时嘉禾银工宋闻人滋南湖草堂记槜李泽国也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
注:陆宣公桥在城东。朱碧山元时嘉禾银工。宋闻人滋《南湖草堂记》:“槜李,泽国也,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宣公桥在嘉兴市区中山桥与七一桥之间。
题邹一桂万松(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丘壑郁苍苍,乔松拂夏凉。
疏枝风入爽,团盖日如藏。
落涧涛相答,倚天峰共昂。
著书白屋者,应是注羲皇。
共 4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