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迎祥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尤翟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陕西榆林卫人。
尤世威从弟。
崇祯中为靖边营副将,从洪承畴镇压闯王高迎祥部。
后被罢。
从世威守榆林拒李自成军,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笃之。
天启二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官至户科给事中。
崇祯时,尝谏裁驿递之议,帝不纳。
后李自成以驿卒被裁,入高迎祥部。
朝论遂谓嘉庆有远见。
明亡,为僧,名函潜,又名大然,字笑峰。
有《灵潭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笃之,江宁人。天启壬戌进士,除户部主事历户科给事中,有《灵潭集》。
维基
倪嘉庆(1580年代—1650年代),字笃之,号朴庵,应天府上元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倪嘉庆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2年)联捷进士,大理寺观政。
天启三年(1623年),授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管南新凤阳仓。
兵科给事中刘徽请求裁撤驿递,朝廷下旨淘汰十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倪嘉庆上奏指出驿递是朝廷的一大养济院,强悍的游手之徒依赖它生存,裁撤驿递会令他们成为心腹之患。
不久,王嘉胤、李自成等人以裁驿走到高迎祥军队,使得中原形势动乱。
杨嗣昌提出增兵请求同时增加粮饷,倪嘉庆上疏:「国库入不敷支,岁额尚欠二百三十馀万,何以支持加饷。
今日的问题,不在士兵太少而在纳饷太多。
纳饷多则伤害农夫,伤害农夫则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则愈多人铤而走险,倒不如练兵减饷,消除寇盗根源。
」未被理会。
四年差回,五年丁父忧。
六年起陕西司员外。
崇祯元年(1628年),起补职方员外郎,二年升车驾郎中,因为对王府奸官施行杖刑,被贬谪为浙江布政司经历,崇祯五年(1632年),再获起用户部浙江司主事,崇祯六年升山东司郎中。
崇祯九年,温体仁因为侯恂决定魏忠贤案而在任命官员上争持,排挤东林党人;杨嗣昌亦以加饷一事憎恨倪嘉庆,故利用豆案诬陷他,判入狱七年。
他端坐研易经,很快改为戍边;范景文、倪元璐互相推荐下复官,但未赴任。
弘光帝即位,起用他担任文选员外郎,又转为户科给事中,负责查核直隶钱粮,与曹景参、沈应旦、郭充、蒋鸣玉、刘天斗、左光明、陈鸣珂一同受命。
他上疏论杨嗣昌调度失当,请求削其官荫,未得准许。
不久,调任刑科右给事中,因忤逆马士英而被外任巡盐御史兼河道,和中书舍人胡承善在瓜洲渡、仪真县抽查盐斤。
南京失陷,倪嘉庆在青山出家为僧,法名大然,字啸风,七十二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洛阳知县。继杨涟力劾魏忠贤。崇祯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极言鄜延千余里饥荒及民变状,诏免田租。发兵击斩农民军首领多人。旋以农民军纵横于山西、畿南,擢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七年,于连胜之后,围农民军于兴安车箱峡,中诈降计,致农民军脱险复盛。坐除名,谪戍边。南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闻命,旋卒。
维基
陈奇瑜(1590年—1648年),字正学,别号玉铉,山西保德州人。
万历丙辰进士,崇祯时总督五省军务,围剿农民军,招降失策被革。
清初,因蓄发被杀。
万历十八年(1590年)九月初九日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式壬子科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廷试三甲一百九名。
大理寺观政。
初任河南洛阳县知县。
天启二年(1622年),擢礼科给事中。
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重罪,奇瑜亦抗疏力诋。
天启六年(1626年),出为陕西副使。
累擢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五年,讨斩辖区内盗魁,略尽,威名著关、陕。
崇祯七年,三月,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济言:“流寇有四:一乱民、一驿卒、一饥黎、一难氓;宜分别剿抚。
”崇祯命陈奇瑜执行。
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陈奇瑜任五省总督,剿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境内流贼,四个月内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
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陈奇瑜与卢象升会兵于上津。
当时农民军各部多入汉南,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
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竟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
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实为奇瑜所设圈套。
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
情势危殆。
当时连下二十多天大雨,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诡计诈降,奇瑜不从,复以重金计诱奇瑜左右及诸将。
转达降意。
奇瑜见贼众被困,渐有骄色,便命他面缚出降。
李自成竟自缚双手,大胆出降,叩首奇瑜马前,哀乞免死。
奇瑜检阅诸贼,共得三万六千馀人,悉数遣归原籍。
每贼百名,用一安抚官押送,并且命所过州县,给发糇粮。
贼众出峡离开大军,差不多有数十里之远,李自成突起,刺杀安抚官,馀贼也一同下手,把所有安抚官五十多人,尽行杀毙。
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馀人。
起义军脱围后,沿途残戮,饱掠而西,关中大震。
给事中顾国宝劾奇瑜轻敌误国。
陈奇瑜上疏委罪练国事。
练国事上疏自解:“汉南贼尽入栈道,奇瑜檄止兵,臣未知所抚实数。
及见奇瑜疏,八大王部万三千人,蝎子块部万五百余人,张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臣不觉仰天长叹。
夫一月之内,抚强寇四万余,尽从栈道入内地,食饮何自出,安得无剽掠?
且一大帅将三千人,而一贼魁反拥万余众,安能受纪律?
即籍口回籍,延安州县骤增四万余人,安集何所?
合诸征剿兵不满二万,而降贼逾四万,岂内地兵力所能支,宜其连陷名城而不可救也。
若咎臣不堵剿,则先有止兵檄也;若云贼已受抚,因误杀使人致然,则未误杀之先,何为破麟游、永寿。
”陈奇瑜被逮捕下狱。
奇瑜既罢,即命三边总督洪承畴兼督河南、山西、湖广军务。
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谪戍边。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福王(弘光帝)立,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以蓄发被杀,卒葬故城新坟。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