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麻贵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三白祥悭报腊天,岭南冬日久暄妍。
山云忽作人占雨,檐响乍惊孤客眠。
临水早梅明的的,隔篱修竹净娟娟。
不愁汉将旌旗湿,且喜江春入暮年。
安东望海楼题咏 明 · 郑赐湖
七言律诗
往在丁酉年间。我作是州府使。适值天将杨经理镐领麻提督贵诸将以下军兵十万。追倭清正之行。供帐刍粮。玆已独当焉。其间阖境劳苦之状。至今思之。不觉齿酸。今我杖节重来。遂感而聊以寄怀云。(万历丁未仲秋。)
天兵供饷苦难任,十载陈踪老更寻。
只怕军机雷似疾,早知民怨水如深。
青山有约犹长路,白发忧时是素心。
回首帝乡云外阔,一楼斜日独登临。
麻提督 明 · 高尚颜
七言律诗
十万貔貅镇蔚州,蠢蛮难与大邦雠。
新城不用靴尖■,故地何烦血刃收。
卷甲悍酋青遍体,曳兵顽卒指盈舟。
孑遗始得生生路,尽是明公壮厥猷。
西湖转粟当严冬,万民难给千夫膳。
师到南原拍马回,贼众犹屯求礼县。
万灶貔貅霜满野,天兵搜粟疲人泣。
悬知本为活我来,叵耐妻儿眼前急。
沙尘捲地野微明,铁骑千群晓撇捩。
师行千里日兼程,石上斑斑马蹄血。
旷野无烟风怒号,将军晓发哀笳咽。
腥云和雨扑人颜,冻作征夫满鬓雪。
螭虎桓桓拥八千,将军东下海云边。
戈矛赩日排黄雺,旌旆连山拂紫烟。
气色风云先震眩,声华士女亦骈阗。
书生长物惟铅椠,敢作新词候马前。
自余废逐居泽畔。恒称病谢客。客有跼门求见者视之。韩石峰之子敏政也。余受石峰墓道之托三载矣。忽忽为事夺。病且怠笔砚。负幽明以至今。见敏政先谢不敏。敏政戚然而曰。力贫治石。惟朝暮是急。敢申前请。噫。自余始学字。已识韩石峰。石峰以书名于天下。余以文辞窃虚声。遂与石峰为知己。及余候诏使行。白于朝与之偕。留龙湾经岁。相得益欢。幕中从游之乐如昨日。石峰之墓。乌可无余言。按状。石峰名濩。字景洪。石峰其号。五代祖大基。谷山郡守。祖世宽。始家松都。考学生彦恭。生石峰于松都。始生。日者占之曰。玉兔生东。高洛阳之纸价。是儿必以善书名。少长。能自课书。梦王右军授以所书者再。由是心独喜自负。临帖若有神助。既天才又积用功。楷额真草。无不各臻其妙。举于乡。辄惊试闱。二十五。中进士。癸未。拜瓦署别提。以文无害累迁官。历引仪、司圃、北部司导司宰主簿、监察、汉城判官、户、刑、工正郎、典簿赞仪司御、加平郡守、歙谷县令。或有再除者。以屡参原从功。没后赠户曹参议。生赠考户曹参判。妣白氏贞夫人。石峰既以名笔擅一时。朝廷于迎傧诏使若奏请天朝。必盛选词翰。壬申远接使林塘郑相之行。壬午栗谷先生之行。辛丑不佞之行及辛巳癸巳奏请使之行。石峰皆与焉。所至必惊动中外。天朝提督李如松、麻贵、北海邓季达、琉球使梁灿。皆要笔迹以去。以故石峰之书。遍于天下。天下皆知朝鲜有韩石峰。弇州王世贞笔谈。称石峰书。如怒鲵决石。渴骥奔泉。翰林朱之蕃来我国曰。石峰书。当与王右军、颜真卿相优劣。于是其书益贵重。人得一赫𨂜。不啻隋珠昆玉。先王及今上在东宫所命写不可殚记皆列之屏障几案朝夕赏玩两宫。前后锡赉。又不可殚记。御膳法酒。络绎于道。先王尝见其大字。叹曰。奇壮不可测也。遣中使锡宴于家。又命除闲郡谕之曰。必要尔书者。欲使笔法传于后世。倦时无强作。勿怠勿迫。又御书醉里乾坤笔夺造化八字赐之。及病。药医交路。讣闻。赙赐甚厚。命府官庀丧葬。其宠渥如此。石峰生于癸卯。卒于乙巳。得年六十三。娶学生崔湛女。有子一人。即敏政。中进士。亦能书。世其家。隶槐院补职。石峰为人敦重寡言。善食酒。遇辄陶然自适。吟洒不倦。既负高名。延誉公卿间。宽中小忮。虽不口人臧否。而内实坚确有守。非其意。未尝软语苟合。为诗独慕李白。往往颇有趣夫士之抱才艺图显宠者何限。或为人倾夺。或未免疵累。其卒能完身名保主恩者鲜矣。一时功名薰灼。特蚊虻之过耳。死后谁知之者。若石峰起草莱。操三寸管。与人主结不世之知遇。争权者不能间。工毁者莫敢议。昭朗令终。声施于后世。亦韪矣。铭曰。
生而宠荣,贵岂其卿。
死而不朽,孰云不寿。
噫嘻石峰,不朽汝者名,名汝名者吾铭。
万历己亥六月十四日。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张公。以疾卒于第。得年三十九。既卒之三月。公之妇弟朴君耆贤。以状来曰。吾兄葬有日矣。惟子雅善公。公死子宜铭。且死有知。应子是望。余既不获辞。则按公讳云翼。字万里。其先中国人也。高丽时有讳舜龙。扈元成公主。有宠忠烈王朝。官至大将军、密直司事。以功食采于德水。仍以为贯。曾大父赠吏曹参判讳玉。中庙朝。壮元及第。以文章擅一时。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官不大以殁。是生任重。业儒而不第。官卒掌隶院司评。是生逸。前木川县监。木川娶昌宁成氏府使子沆之女。以嘉靖辛酉三月二十五日生公。始娠有异梦。及生有异状。人皆以远大期之。六岁而母亡。闭户不出。哭泣悲哀如成人。将葬。自作挽词以送之。京师人传以为说。稍长。聪寯夐凡。为文。不学而能。己卯。中司马第三。年始十九。壬午。擢文科状元。年始二十二。人咸曰。少年少年。张氏子能继其业矣。自典籍迁殿中工曹佐郎。俄选补骑省。再为佐郎。入薇垣。再为正言。左迁高山察访。罢还。复为兵曹。升礼曹正郎。出试于宣川。宣岩邑。古称难治。公日赋诗鸣琴。若无意于民事。而政成为一道最。事闻褒锡。病递。历户刑曹正郎。为司宪府持平及掌令兼知制教。以言事忤时官。再转而黜为襄阳府使。未几。迁谪稳城。翌年。有壬辰之乱。公芒鞋踰岭。从上于西。以能华语。昵侍左右。是时诸将之阵江都者争功不协。朝廷忧之。特命公为御史监抚之。公至则陈利害布德意。军中悦服。复命敷对明白。以太仆寺正。迁司宪府执义。朝廷将奏事天朝。选使难其人。特升公工曹参议。以膺是选。已而。使事适已不果行。历兵曹参知。为同副承旨。升至都承旨。夙夜不懈。未尝呈告。时国家多事。天将满城。公应对辨敏。出纳咸允。上服其材而嘉其勤。恩顾日渥。特赐金带以褒荣之。参鞫逆狱。狱成。推恩升秩。遂以所赐金带。仍长银台。翌年。被言者诬。出为海州牧使。时慈殿驻驾于州。州饥疫。民死亡且尽。公及州虔以奉上。惠以喣民。以故事办而民不病。下至扈卫诸臣。咸得其欢。而库中有馀财。上益嘉之。特命增秩。适湖西缺方伯。朝廷以公才果可任用。遂以嘉义大夫。观察忠清郡邑。召命至州。州之民老幼号泣守之。公遂疾驱而行。民之随而从者百馀人。至京上章阙下。显公德政。乞还公数年。以活馀氓。上不得已移授公黄海道巡察使。以从民志。公至则悉除烦苛。务省民力。凡缮兵运饷。皆以便宜。弛张施设。而一路受其惠。递还为同知中枢府事。时天将麻贵提督征东军务。命选其接伴。屡选皆不称旨。末乃命公。公承命即行。迎于境上。接应周旋。以诚以敏。华人称之。擢为资宪大夫刑曹判书。丁酉冬。随提督追贼至南原。又随至岭南。战蔚山围岛山。露宿阵下。矢落于前。不退益励。戊戌夏。提督驻劄安东。公又从之。触冒瘴湿。公遂病舆还江都。上悯公疾叙闲局。居洛便医。屡拜都总管知义禁。皆不起。即其家。拜京兆判尹。公强起谢。竟以前疾卒。讣闻。上罢朝貤锡。遣官吊祭。以其年九月二十四日某甲。葬于果川治之北。夫人朴氏。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崇元之女。贤而有训。生四男二女。皆幼。人曰。公弱冠为状元。三十四。已致位宰相。兹固近世莫有。而年未踰四十。不大展以逝。何其惜也。木川公老而无倚。四子幼而无依。又何其哀也。虽然。不赢其躬。将启于后。四子娟好而秀。是必能子。趾美续闻。于是乎在。是宜铭。铭曰。
孰畀子以材,孰畀子以位。
孰莳之使荣,孰揠之使萎。
惟啬其施,以昌厥嗣。
不昩者存,谁短谁脩。
汉水南涯,长发其休。
佳城荟荟,君子之丘。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