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臣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佳人出东海,盈盈白玉姿。
佩悬明月珰,手持琼瑶枝。
殷勤缄素书,寄我南山陲。
临风读素书,云当远别离。
别离未足惜,所贵心相知。
相知亦何深,孰云未识面。
梦寐有神交,风雨生感叹。
西邻东邻子,追游靡昏旦。
两心苟未谐,何殊冰与炭。
岂知壮士怀,旷世有绻恋。
绻恋意弥长,中怀难具陈。
平生数万言,荒芜未足论。
佳人癖爱兹,拟之希世珍。
枯桐縆朱丝,山高水粼粼。
曲终闻嘅叹,彷佛千秋云。
悠悠太古心,感激良有因。
有因发天籁,无因觌芳颜。
松岑老鹤心,长绕丹穴间。
黄金岂不贵,壮士重肺肝。
灼灼上林花,谁采幽谷兰。
幽兰有贞性,不随秋草残。
佳人爱芳馨,佩之凌岁寒。
岁寒霜雪深,万木冻且僵。
徂徕千尺松,容色何苍苍。
东园桃李华,春日岂不芳。
未识秋风颜,那云栋与梁。
君子慎晚节,竹帛有馀光。
馀光被草莱,雅志扶皇闱。
致身夔龙间,慷慨赋式微。
海滨蓬莱楼,瞻望何崔巍。
三岛连十洲,遨游步如飞。
颇觉岁月长,朱颜耿不移。
何时寄我书,慰我长相思。
虞注杜律。余自少日。每疑其托名于伯生。持此论久矣。近见成沧浪集抄本所载。以为虞注杜律。嘉靖间。太原守济南黄臣与山西监察御史浮山穆相重刊此书。黄自为跋。其略云余读麓台诗话西涯论虞注。必非伯生之作。余游都下。偶获一本。名曰杜工部律诗演义。实与虞注不差。序称元季。京口进士张性伯行博学早亡。乡人悼之。得此遗稿。因相与合力刊行。余得之喜甚。欲以其书告西涯。会其卒而未果。此书至今以虞注行。据此则此书之非伯生。古人已先我而疑之。况有黄跋之明證耶。张性元人也。伯行与伯生。音相近而早亡。虞道园则元时之大家也。故遂以虞注见称耶。
托名虞集岂张意,黄跋明言惠后嘉。
此注平生疑未决,我心先获李西涯。
再题虞注杜律(辛丑)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余在乙未。得见虞注杜律济南黄臣跋。即题二诗。确辨其非虞注。乃张性伯行之注。而伯行与伯生音相近也。故但知以讹传为虞伯生矣。今乃阅王阮亭池北隅谈。益知其所未知。阮亭曰。杜律乃张注。非虞注。张性字伯成。江西金溪人。元进士。尝著尚书补传。独足翁吴伯庆有挽诗云。笺疏空令传杜律。志铭谁与继唐碑。予在京师。曾得张注旧本。(止)按此则张性字伯成。又非伯行也。然则原非其字之音近于伯生而称虞注也。又为之一叹。
笺疏无传传杜律,如何又借道园名。
著书身后悠悠事,只好覃精苦一生。
① 存八章,余谓效祀近颂,铙歌近雅,相和近风。
伊乌尾毕逋,飞幡幡耶吾吾。
鸠不汝呼,鹰来攫汝雏。
天偪侧无路,地上草木皆彫枯。
山曷不菰蒲?
水曷不薪樗?
日月曷不东南驱?
吁乎吾吾,乌有八九子,世莫知宝。
乌子肥,乌母老。
邯郸才人嫁厮养,君马自黄臣马皂。
吁乎吾吾,孤儿不谅兄嫂,猛虎不食纂纂之枣。
弹我箜篌,咄唶其歌,吁乎吾吾,歌奈何,奈何万事颠倒。
不能转移,南山之石。
秋胡行他乡,罗敷走桑陌。
吁乎吾吾。
安厓(鼎远)共赋 其一 (丁亥)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笠屐萧然返古初,负瓢时到野人庐。
庭梧飘叶凉生后,山竹敲茶睡起馀。
醉倒何妨村里酒,倦来聊觅枕边书。
啼禽莫笑无田舍,到处清风室太虚。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