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诏

共 3 首
送苏秀才 明 · 游坚
七言律诗
西风孤棹独南还,行李栖迟岁欲残。
尊酒且同江上醉,别情偏向客中难。
驿程露下砧声早,泽国秋深雁影寒。
歧路暂时分手去,相逢期在白云端。
田按:纪建文朝事者:郑晓《吾学编》、何乔远《名山藏》、吴士奇《副书》、陈继儒《史待》、尹守衡《史窃》,朱国桢《史概》、黄佐《革除遗事》、高璧《幽光录》、袁祥《建文私纪》、孙交《国史补遗》、张芹《备遗录》、何孟春《续备遗录》、冯汝弼《补备遗录》、陈洪谟《革除编年》、许相卿《革朝志》、陆时中《建文逸史》、王会《野史》、刘琳《拊膝录》、屠叔方《朝野汇编》、宋瑞仪《革除录》、林塾《革除史补》、郁衮革除遗忠录》,杜思《革朝遗忠录》、郑应旗《革朝遗忠列传》、张朝端《忠节录考误》、徐即登《建文诸臣录》,焦竑《逊国忠节录》,汪宗伊《表忠录》、赵士哲《建文年谱》、赵启元《逊国续钞》,钱士升《表忠纪》,陈仁锡《壬午书》、朱鹭《建文书法拟》、刘廷銮《逊国之际月表》、曹参芳《逊国正气纪》、周镳《逊国忠纪》、周远令《让皇帝本纪》、高世丰《尽心录》、馀美英《逊代阳秋》,皆惑于地道出亡之说,惟姜清《秘史》、朱睦𢲞《革除逸史》不为所蔽。诸家所纪惠帝出亡及诸臣行遁诗,附见于此,以志存疑之义焉。惠帝逊国后诗云:「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又金筑长官司罗永庵《题壁》二诗云:「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罢《楞严》磐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冯翁诗云:『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绵竹山人诗云:「山河形胜今犹在,宫阙趋跄事已非。冀野风生双虎斗,咸阳火起一龙飞。伤心何忍闻黄诏,稽首无缘见衮衣。击石独怀千古恨,仰天血泪不胜挥。」万州老僧诗云:「十年依佛国,万里走天涯。旧主无寻处,孤臣敢问家?何心婴组绶,有血滴袈裟。寒食魂应寂,悲歌愧五蛇。」至袁敬所题《渊明五柳图》诗,见之《贡玩斋集》,牧斋《列朝诗》、竹《诗综》均失考,馀邗其误,附著于此。
绍兴城东二十里许曹山陶氏放生池凌子天翰将更名此山小补陀报母养佛令杨明府作画幛子董孝廉为歌谓甡曰翰母祷于佛母而生翰翰痛母之亡故拟报慰云耳
君不见曹山巀嶪东郭东,中有巨涧开琳宫。
澄潭千尺插横嶂,潭水濈淬潜鱼龙。
巉岩两楹架巨石,石盖倒水空玲珑。
踰波入石石四启,小舟荡漾穿当中。
相传神禹旧开凿,手遣巨灵铲碧落。
断鳌刳臂拄水心,焚象抽牙倚嵓角。
风倾雨削如有神,清钟梵磬交冬春。
天花散绮布松壑,好鸟说法通云津。
会稽凌翰探幽渺,记得前身竺僮小。
慈王抱送称善才,仙姆留馨似阿保。
凄然思报顾复情,青山碧水空冥冥。
沧洲万里巨波阔,灵伽一片苍烟平。
濆沦海藏拔平陆,欲翳此山议修筑。
祗苑恒河到处名,何必莲花坐旸谷。
君不见宜兴杨挺生,丹青妙绝无等伦。
又不见常州董元恺,落笔超然起物外。
一为图绘一作歌,披图当奈清歌何。
越州万壑千岩里,不信城东有补陀。
镜空翳奁。
蘋外鹭立,微照溪馆。
灯梦摇短。
暮凉晕入疏花透窗幔。
到门涨满。
应恨未解,人事廊远。
兰棹柔婉。
坐看浩渺沧波泛颓岸。

旧侣怅离索,静掩书帷添日线。
谁耐荡愁西风吹酒面。
听暮笛沉沉,银漏催箭。
有情才见。
记泪蜡纵横,诗思零乱。
水天宽、闹红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