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淳耀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明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
侯震晹子。
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
崇祯间历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
弘光时,辞不就职。
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
清朝通谥忠节。
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由稽勋司郎中迁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陷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与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向吴淞总兵官吴志葵求援。
志葵遣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7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嘉定人,字内三。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明亡后隐居不出。卒后门人私谥贞宪。有《冰抱老人集》。
简介
字内三,号研存,江苏嘉定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二)进士。入清不仕。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卒,门人私谥曰贞宪。有《冰抱集》。
维基
王泰际(1599年—1675年),字内三,苏州府嘉定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王泰际中式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
弘光时,和葛遇朝、张弘弼、吴国斗、雍鸣鸾、赵明远、许承钦、任弘震、区志远、秦堈、夏时泰、曹玑、陆禹思、张大章、何应璜、方岳朝、周宪申、蔡元宸、陈宗大、赵翼心、盛黄、周伯瑞、张永禧、刘世斗、侯鼎铉、傅如汤、张鼎隅、赵悦心、章甫、徐懋贤、倪元善同在户部共事,任湖广司主事。
南京失陷,王泰际留书黄淳耀,提及欲隐居之事,黄淳耀回信教导隐居要求,他终身恪守。
其家有房三间,题名「寿研」,自称「研存老人」。
清朝官员抚相继请他出仕,皆推辞不应。
康熙十四年(1675年)去世,年七十七。
知县陆清献为他作祭文、建坟墓,喻之为庞德公、陶靖节,学者私谥贞宪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691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翼王。
明诸生。
黄淳耀弟子。
嘉定被清兵屠城时,避兵乡间,远走浙东,于危难中保存侯峒曾父子遗文。
康熙间,被举鸿博。
召试时故意多作规切语,使主持者不致献,因得罢去。
有《续经籍考》、《十三经注疏类抄》等。
朱彝尊《经义考》多取其说。
清诗别裁集
字翼王,江南嘉定人。
○翼王为黄陶庵先生入室弟子,学术志行不愧师门,所为诗亦复相似,钟、谭习气不能染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45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伟恭。
黄淳耀弟。
清顺治二年,嘉定抗清起义,清兵围城,渊耀宿城堞,昼夜拒战。
城破,与其兄自缢于僧舍。
有《谷帘学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礼安,号卯桥。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有《仙菽庐诗集》、《礼记随笔》。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丁泰,字礼安,号卯桥,平湖人。嘉庆丁丑进士,官内阁中书。有《仙卡庐诗集》。
维基
丁泰(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字礼安,号卯桥、叔雨、菽庐,别称丁中翰,室名仙菽庐。
浙江省嘉兴府平湖县人,诗人、经学家。
年少丧父,一贫如洗,依靠舅父茂才徐养三教导学习。
悟性聪颖,读书一目十行,童年即入庠读书。
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举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第二甲第五十名进士出身。
经学程度深博,为考官赞赏。
授内阁中书,清廉谨慎,不巴结权贵。
提拔后进,与其交游的人众多。
制艺理法以胡宏为宗,兼采陈子龙、黄淳耀等数家。
骈文、杂文都不离经籍内容而尤其擅长经学。
体弱多病,终年不瘉,药不离身。
卒年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