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奇逢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4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千古文人待文而传者也千古至人文待以传者也惟文待以传不待文而传之人乃无不欲得其文而传之欲传之意迫或沮于其文之难得或既得而复失又或一失无可复得之望而忽然得之则因复得之不易而欲传之意更迫如周蓼洲扇头诗是也是诗之失在玉石俱焚之后尝痛人如蓼洲乃不得留其片言只字于人间是大可恨恨极而忽得安得不付之杀青共为声以识之向子期思旧赋云听鸣笛之忼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余每读之未尝不沾襟遂题是集曰寻声谱崇祯乙亥秋月范阳鹿善继识
相思盈抱向谁开,回首衡阳雁不来。
三十功名淹海国,百年心事吊荒台。
壮怀自觉愁中尽,薄鬓偏从病里催。
世路行藏须努力,月明北望转徘徊。
按:乙卯冬周蓼洲自福州以诗扇托其门人郭孝廉寄余同心之语每示友人后为慢藏不可复得已已遇其子茂兰问其存槁乃当被难时讹传抄没遂举箧藏尽付诸火余每深恨数为友人言之甲戌冬月夜同马玉壶孙钟元灯下言及不胜千秋之感玉壶以为可忆搔首展眉逾刻遂全是大奇事钟元曰鬼神通之也亟索笔录之范阳鹿善继谨识
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鹿善继(乾岳)
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閒中客有心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
次韵  马洁(玉壶)
漫道龙门迥万寻凉风怀袖见豪吟瓣香空结南丰意仙字疑成脉望心君自山阳悲铁笛我其梦后写雷琴诗林此日传佳话存没何曾改断金
次韵  孙奇逢钟元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闻道奚囊投烈燄记来只字抵千金
次韵  孙奇彦(思皇)
未坠斯文此地寻分明当日寄梅吟识田久纳无边景便面相传不朽心事往何堪题挂剑思来犹似对弹琴嶙峋绝调凌千古一字悲歌一字金
次韵  范士楫(箕生)
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
次韵  鹿化麟(石卿)
曲里高山未可寻凭谁省识助长吟恍从梅信占兰臭疑对霜毫认铁心汲冢漫开曾断简爨桐空拾已焦琴何如此夕徵文献不费咸阳易字金
次韵  杜越(君异)
芳烈谁凭汗简寻淋漓遗韵倍长吟烟况不假名山色呵护应深往匠心廿载银钩联水乳千秋铁胆见人琴清霜漫诧词坛兴生气由来字比金
次韵  孙立雅(君健)
侠气忠魂岂易寻当年曾记二龙吟徘徊万里相期意郑重千秋未负心既借识田传玉笔复从指法入瑶琴曼声歌罢清风起想见刚肠百鍊金
数斗血歌为诸女伶作(癸丑)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吁嗟乎,汉唐以前之人君,能以声色亡其国。
宋明以后之人君,亡国不能有声色。
此曹殊无亡国才,声色徒使他人得。
哭庵云,与其有娥英周后妃,不如有妺喜与褒妲。
我昔曾叹尧舜汤武皆伪儒,我今益知桀纣幽厉乃俊物。
古者声色二字专以属妇人。
我谓声色尚有别解兼属男子身。
一时之有声有色者在歌童与舞女,历史之有声有色者又在英雄与儿女孝子与忠臣。
前明之亡何以有声有色如茶而如火,前清之亡何以无声无色如土而如尘。
更有一事最堪异。
前明亡国多名妓。
前清亡国无名妓。
无论历史有声有色者前清远不及前明,即此一时之有声有色者亦复相去不可道里计。
谁知中华祖国五千馀年、四百兆人之国魂。
不忍见此黯淡腐败无声无色之乾坤。
又不能复其璀璨庄严、有声有色之昆崙。
于是合词上奏陈天阍。
若谓天地灵秀之气原有十分存,请以三分与男子七分与女子而皆使其荟萃于梨园。
三分与男子者,贾璧云、梅兰芳、朱幼芬。
其馀尚多不具论。
七分与女子者,去年我见王克琴。
使我动魄兼惊魂。
樊山曾作小说传其真。
春风吹人来旧京。
旧京丝管如锦城。
惊鸿游龙何纵横。
沉鱼落雁相竞争。
今年乃见小翠喜、小香水、小菊芬,金玉兰、于小霞、孙一清。
小玉喜、张秀卿,小菊处、李飞英。
请以韵语代戏评。
小翠喜,我曾见其演托兆碰碑,其音悲壮而淋漓。
直欲追步谭鑫培,使我涕泪纷交颐。
孙一清,我曾见其演汾河湾,张秀卿,我曾见其演十万金。
小玉喜,我曾见其演文武魁,小香水,我曾见其演玉堂春。
其声皆可遏行云。
而小香水尤绝伦。
使我如见万古女龙雌凤之啼痕。
小菊芬,我曾见其演大劈棺,金玉兰,我曾见其演新安驿。
北方佳人真玉立。
明眸巧笑俱无匹。
浩态狂香皆第一。
风流放诞定与文君同,玉体横陈堪夺小怜席。
能破阳城十万家,还倾下蔡三千邑。
于小霞,我曾见其演二进宫。
又见其演宇宙锋。
二簧青衫已成广陵散,曲终人远使我惟见江上之青峰。
李飞英,我曾见其演藏舟。
昆曲何时改梆子,发情止义亦复幽音怨思使我愁。
小菊处,我曾见其演红梅阁,又曾见其演玉虎坠。
亦复兼擅色与艺。
能使观者心为醉。
京师歌舞连津畿。
女伶日盛男伶微。
女伶歌台已六七,男伶歌台仅三四,其中似有天时人事相转移。
丱兮之城日以远,女床之山崔且嵬。
鸾鸟自歌凤鸟舞,杂花生树群莺飞。
妓家虽亦塞衢巷,人才似比梨园稀。
吁嗟乎,我如蜀王衍,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我如明弘光,一生几见月当头,万事不如杯在手。
已成倒绷孩儿之阿婆,曰作闭置车帷之新妇。
亡国之馀又落花,中年而后宜醇酒。
早误光阴半世馀,遑思名誉千秋后。
选舞徵歌四十年,狂奴故态还依旧。
一生崇拜只佳人,不必佳人于我厚。
况我一生苦辛备历羊肠与虎口。
况我一生知己惟有蛾眉与螓首。
不思两庑之特豚,甘作双文之走狗。
有心中事、中泪、中人,愿月长圆、长好、长寿。
何况三副眼泪又似汤卿谋,一生沦落不与佳人偶。
并世佳人见已难,何况古来佳人去已久。
今日得见并世之佳人,我不向汝低首更向谁低首。
何况并世之佳人,又能化为古来无数之佳人,玉环、飞燕、明妃、洛神,一一可辨为谁某。
令我哀窈窕、思贤才,令我发思古、抒怀旧。
令我阐潜德之幽光,诛奸谀于既朽。
岂徒能见古来之佳人才子怨女痴男,且复能见古来之孝子忠臣义夫节妇。
且复能见古来之儿女英雄,以及圣君与贤后。
何惜呕出胸中血数斗。
吁嗟乎,我亦不知谁为才人、谁为学人。
谁为遗臣、谁为遗民。
谁为旧、谁为新。
谁为伪、谁为真。
与其拜孙夏峰不如拜陈圆圆,与其拜傅青主不如拜马守真。
与其拜黄梨洲不如拜柳如是,与其拜顾亭林不如拜李香君。
与其拜王船山不如拜董小宛,与其拜李二曲不如拜卞玉京。
与其拜陆桴亭不如拜顾横波,与其拜张杨园不如拜寇白门。
拜夏峰梨洲亭林船山二曲桴亭杨园兮徒使天下秋,拜圆圆守真如是香君小宛玉京横波白门兮能使天下春。
嗟我不薄今人爱古人。
既拜前明亡国之女妓,又拜前清亡国之女伶。
赖此名伶数辈乃与前明名妓相平均。
吁嗟乎,孰言亡国无人才。
此辈皆自先朝来。
孰言天地少灵气。
造物钟灵在此辈。
孰言璀璨庄严之世界不复存。
璀璨庄严世界乃在此辈之色身。
孰言倾城倾国胡帝胡天之人不可见。
此辈能返万古春花魂五万。
孰言慷慨悲歌幽抑怨断之音响不可求,可歌可泣惊天动地乃在此辈之珠喉。
请君勿谈开国伟人之勋位,吾恐建设璀璨庄严之新国者,不在彼类在此类。
请君勿谈先朝遗老之国粹。
吾恐保存清淑灵秀之留遗者,不在彼社会,在此社会。
嗟吾此言质诸天地而无疑,质诸鬼神而不悖。
还以质诸四万万之人心,聊复挥吾一双双之眼泪。
玄黓执徐月在辰,片石获自牧羊子。
乃唐梁君之墓铭,太和七年殡于此。
辅国之孙季淮子,年十有一惠而美。
能讽孔文颜氏字,育而不苗童乌似。
段亭村西巨山南,饴露之乡近寿水。
厥名曰春字亦春,春华未敷霜雪委。
乘羊戏马人不见,谢玉琼珠谁所诔(撰书名氏未著。)
刘生好古献我侯(刘雪岩䬠,邑诸生,留意金石。),侯以尺书遗千里。
金钟既得地灵发,天池复浚人文起
阳摩山铭灵嵩记,大乐神福碑并峙。
是皆唐笔久湮郁,我刱得之锲工李(其芳。善镌字,与雪严同好。)
与我村北陀罗幢,手每摩挲心独喜。
邑乘阙略遗金石,六十年来待编纪
我侯通博百事理,意在搜抉證前史。
宦游怅望碧夫容,兀坐一斋如梦耳
不惜毡蜡远相投,江上春来有双鲤。
附:唐故安定梁君墓志铭并序:皇大和七年冬十月十四日,安定梁君卒于晋阳县望幸里,春秋享秩一十有一。其年十一月甲寅,迁窆于寿阳县饴露乡段亭村庄之西,巨山之南。君名春,字春,唐河东节度散将骠骑大将军试殿中监辅国之孙,皇河东裨将儒林郎试宋州宋城县尉季淮之子,实谓并汾之标,英雄之叶。训诲弘诱,小学大成,至于《孝经》《论语》,通卷背文;颜氏《字类》之书,问之便写。幼而桐明,珠莹庭曜。岂期欢与代而相违,悲随龄而忽迫,岂平分之失序,感霜露之不时。桂叶桐花,方春便落。慈尊圣善,寸割中肠。姑叔诸亲,咸哀妙幼。遇岁宜非便,未就大茔。卑而难留,礼期踰日。协从斯地,窆殡兹坟。恐年移代改,过隙难分,郭是人非,孰明辽鹤,故镌乐石,铭表将来。记之下泉,用凭千古。其词曰:幼而能惠,聪明天假。总角乘羊,成童戏马。讽念孔文,人推清雅。谢玉琼珠,瘗兹坟下。
⑴ 寿谚云:「古城南,古城北,没耳金钟露半壁。」去年侯于县治前竟得之,乃金大定钟也。
⑵ 方山顶天池将湮,侯浚治之,刻石纪事。
⑶ 大历二年丁未《阳摩山功德铭》文。
⑷ 宝应元载《古灵嵩寺新造功德堂记》。
⑸ 元和六年辛卯《大乐山重修古楞伽寺碑记》。
⑹ 天祐四年丁卯《神福山寺灵迹记》。
⑺ 余家平舒村北崇福寺有唐神功元年经幢。
⑻ 《寿阳县志》,乾隆三十四年知县仁和龚导江重修。
⑼ 比年得吾邑碑拓,所至别悬一室,额曰「碧夫容斋」,取吴莲洋《方山》诗「巉岩高捧碧夫容」句意,以寄乡思。
追锋车上雪皑皑,犹似当时特召来。
分死只如辽左去,重苏犹得故人哀。
余生羞过荆轲里,退士何心乐毅台。
但负圣明兼负友,鸿飞天外尚徘徊。
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
黄花祗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卫源留兼旬,驱车即云迈。
迟我一日行,觏止乃大快。
移镫视须眉,耿耿照孤介。
侠分燕赵风,学疏濂洛派。
嘉遁获安贞,长筮得天山卦。
追溯万历年,亲历几兴坏。
屈指数难尽,披发见何怪。
所著宜名山,流传深足戒。
梗概绍刘杨(元刘静修、明杨椒山皆容城人。),浮名鄙草芥。
静观去矜心,庞公床下拜。
望苏门怀孙钟元先生(乙未) 清 · 郑珍
七言绝句
积雪高寒见夏峰,百泉知傍草堂松。
鸾皇啸断无消息,谁念涂穷哭嗣宗。
题北海亭图(戊申) 清 · 郑珍
北海亭在定兴县东南三十里西江村,明鹿侍御久徵搆以为其孙忠节公伯顺读书地也。伯顺事迹具《理学宗传》《明儒学桉》洎《明史》。其父正,字成宇,海内称鹿太公,为范阳三烈士之一。亭当江村草堂之后,知止居之东。团茅涂垩,撬插为垣。前一柳树,旁皆种蔬,两行灌木。《无欲斋诗》所称「东园」,即在是。万历己未,伯顺以争金花银移疾归里。明年,魏忠节公来访之,适孙徵君钟元亦至,同馆亭中,唱和欢极。相与如容城拜杨忠悯祠,赋诗而去。天启乙丑,魏珰罗织魏忠节及左忠毅公坐熊烈悯赃下诏狱。左之弟光明、魏之子学洢等潜行侦视,莫敢舍者。时伯顺在榆关参孙文忠公军事,太公与孙徵君谋馆诸子弟于亭,遣徵君兄奇遇偕伯顺门人张于度果中,变姓名入京,职饘橐,遣徵君弟奇彦与其孙石卿化麟,驰书出关求文忠援,而设匦置表于门,招乡人输金应比。太公日骑驴,冒暑走醵,数百里内,助者响应。而左、魏已拷死。明年,周忠介公复以赃逮,其友朱完天祖文护行,先驰至江村,馆于亭者三月。时伯顺辞武选,方里居,与徵君输三百金,四醵为完赃计。范文贞公时谢政,令完天持书往,文贞即输二百金。赍至,忠介亦毙杖。孙文忠之解兵柄,媚珰者借茅止生元仪倾之,矫旨削籍,几不免刀锯。止生客亭中前后三载,以数年来此为嵩融之壁,天下皆仰北海风,因颜曰「北海亭」,且为之记。崇祯丙子,伯顺殉城。石卿伏阙颂父忠,不胜丧死。徵君为集石卿诗文于亭内,遂名《北海亭集》。同邑范一泉孙箕生士楫,石卿子尽心妻父也,故师友伯顺,顺治戊戌,属天津戴司农道默明说为图,谓当称乾坤北海亭,系七古一篇,极悲壮。司农擘窠分书五字于首。图横纸卷,全用米法,中无一人。向藏鹿氏,后失去。伯顺七世孙丕宗复获之容城孙家,道光戊申,守都匀,余过其署,出观之。以亭之掌故传记错见,乃括为序,复志以诗。六月廿七日。
黄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纵横。
地轰天鸣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撑。
亭中老翁一诸生,举手欲障斗内星。
惜哉当日事不成,正气耿耿留元精,吾观史家已吞声。
此图复出二百载,澒洞千秋思古情。
蟒山压筵苍郁葱,展图惨憺来悲风。
江光黯黯云冥濛,若有人兮烟树丛。
倏忽置身画图里,眼底尽是人中龙。
举幡慷慨孙夏峰,赤帻从之张果中。
策蹇掀髯去匆匆,醵金无乃鹿太公。
团瓢深墨小镫笼,破柱复壁难为容。
完天朱老侠胆雄,吴桥归卧齁隆隆。
秘狱此时走尸虫,伤心投匦仍未终。
后来者谁茅止翁,此老十万兵罗胸。
婆娑柳下杖瘢红,戟指尚自谈辽东。
太常堂堂儒者宗,晚学农圃悲天梦。
矫首似望孙文忠,历历斯人肝肺同。
一重一掩吾安从,大叫乃止一亩宫。
吾知画师非俗工,直以浩气还太空。
吁嗟阳球不作司隶死,清流故让此曹子。
朱家鲁褒徒为耳,独此炯炯差足恃。
长叹英贤皆已矣,捲去斯亭掷杯起,白虹正贯旁沟水。
威凤备全德,匪以五色名。
一毛落人间,孔翠已无精。
惟此两夫子,于道跻朱程。
心画偶然事,浩气流光晶。
当年江村上,诸孙听觥觥
尊闻缀百衲,此人已专诚。
老去啸台翁,泪为故人倾。
百泉对摇笔,道眼惊犹明。
虚堂山根静,橘影雨馀清。
邈与古香接,恍近皋比横。
无缘作都养,终以翳我情。
⑴ 乾岳以崇祯三年九月归里,门人大进。五年,徵君遣子侄度雅君式、立雅君建、量雅君咸、维雅君持、奏雅君协、抱雅君实、望雅君孚,偕伯叔从学江村。
胜地集名儒,轶姚许赵窦以抗宗传,群仰夏峰作乔岳;
熙朝开理学,继濂洛关闽而昌后裔,从教睢水得渊源。
共 4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