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清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林铭几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字祖册。崇祯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巡按江西,风节自持,深得民望。迁山东按察司副使,到任数日,即请疾勇退。构北村别墅,购书数万卷,名画法书参差其间。有《南窗遗稿》。
维基
林铭几(?
年—1648年),字祖册,福建莆田县人。
年十五失恃,与兄经魁林铭盘相师友。
天启四年甲子举壁经(尚书)第一,兄弟后先合辙,时称双壁。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成进士,授中书舍人。
五年壬申(1632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疏论流寇蔓延,防入楚则郧抚宜扬兵襄樊,防走吴则淮抚当羁旅颍寿,防掠齐鲁则东抚亟须简练清济,控制濮曹,皆切中机宜。
又疏参总兵张应昌观望,守道李春旺退缩,识者韪之。
八年乙亥(1635年)督鹾两浙,剔蠹弊,苏商困,疏捐羡余银六千三百余两,解助兵饷,有「实切灭此后食」之语。
九年巡按江西,风节自持,吏畏若神明。
立朝素著风采,忌者用邻里族人事出之,时论甚为不平。
臬副山东,视篆数日即请疾勇退归。
构北村别墅,初衣自适,未尝片字干有司。
购书数万卷,名书、法书参错其间,著述甚富,如自记家园十六景,及九漈纪游绝类、柳州西山宴游诸记,与二三素友社集觞咏,有《南窗遗稿》二卷。
暇日驱染烟墨,太仓王时敏称「谓深精画理,引陈无已诗。
偃屈盖代气,万里入咫尺。
」二句以赠。
王时敏素为董其昌所推重,以深精归铭几,自比小巫,其画功可见一斑。
林居数年,奉嫂如母,抚侄如子。
岁歉,赈济施木,为德于乡里。
生平与维扬李清(号映碧)交最善。
明亡后,南明立,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遂坚卧不出,自是殷忧积疴,遂以顺治五年戊子(1648年)六月长叹而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
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
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
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
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
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
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
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
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
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
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
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
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
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
〖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
〗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
(廖振富、张明权撰)
郑崇俭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明山西宁乡人,字大章。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历济南兵备副使。崇祯中,屡迁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十三年,督军入蜀,败张献忠于玛瑙山。旋率军还关中。以年衰乞归,不许。后献忠在蜀复起,遂以撤兵太早为罪,削籍候代。十四年,献忠破襄阳后,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弃市。
维基
郑崇俭(?
—1641年),字大章,湖南宁乡人。
明末政治人物。
郑崇俭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历官济南兵备副使。
崇祯初年,迁陕西右参政。
屡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数次击败农民军。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擢兵部右侍郎,代洪承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崇俭率贺人龙、李国奇等大破张献忠于太平县之玛瑙山,献忠败走归州,窜柯家坪,崇俭遗人龙、国奇等穷追之,又连败之于寒溪寺、盐井,先后斩首千五百级,贼首顺天王、一条龙、一只龙皆降。
五日三捷,威名甚振,后以年老请归,不许,令还关中。
崇俭去后,贺人龙又自行西归,蜀中大乱。
杨嗣昌责怪崇俭撤兵太早,致贼猖獗,帝命削其籍,以丁启睿赴军前代理。
隔年,张献忠陷襄阳,嗣昌病死,帝更加气愤崇俭不掎角平贼,逮郑崇俭下狱,“责以纵兵擅还,失误军律”,五月弃市。
福王时,给事中李清为之辩白:「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
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臣甚痛之。
」崇俭之冤始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