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琳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望西南之柱,插开翠,一峰寒。
尽泄雾喷云,撑霆拄月,气压群山。
神仙。
旧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画中看。
苔壁空留陈迹,碧桃何处骖鸾。

兵余城郭半凋残。
制锦古来难。
喜村落风烟,桑麻雨露,依旧平安。
兴亡视今犹昔,问渔樵、何处笑谈间。
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
按:右与宣慰赵中顺谳岳浙西之余杭,相过洞霄故宫,因作乐府木兰花慢,以道吾怀。至元十七年秋七月二十二日,秋岗陈思济为吴清虚周清溪题于琳宇之一庵。洞霄诗集卷九。
郎君书,悲欲死,不死三军死尺纸。
田横客,走安归,先生血染门生衣。
陆家门生颈已拆,袁家门生遭狗齧,先生之灵几时没。
按:晋安王子懋与防閤陆超之、董僧慧举兵讨萧鸾,为参军于琳之所杀。僧慧见懋子昭基书,曰;「郎君书也。」悲痛而卒。或劝超之远遁。超之曰:「恐田横客笑人。」遂为门生所杀,头断而身不僵。门生亦助举棺,棺堕,折其颈而死。○袁粲死后,其家匿一少子投粲门生狄灵庆。灵庆遂抱儿以首。儿死后,灵庆尝见儿骑大㲰狗戏,年馀,灵庆竟为㲰狗所杀。
开轩潇洒坐高秋,把酒应忘大火流。
乱后文章沦欲尽,樽前唱和喜相投。
名心渐尽青山迥,生计无聊落日愁。
此际论交真管鲍,风尘驱马自悠悠。
季弟自京归言。拜见朴表兄于黉舍。适有一远客来。乞齑盐馀残。以疗朝饥。已为斋隶所取去。无以应其求。表兄意甚悯之。起向同舍。乞三文钱以施之。客谢曰。如是足矣。既去。表兄谓旁坐二老儒曰。如此好事。不可独为。君辈各偿一文。吾偿一文。可以了债。二人笑曰。诺。此事不过费三文钱。而表兄之存心于爱物。客虽穷。而不作买菜之求益。二人在旁。德不孤而必有邻。三善皆可书。族祖信斋公诗曰。崎岖恩义行渠辈。自笑仁端用处微。政谓此也。因和表兄所寄诗韵以呈。兼及甘山子。甘山子。修鍊隐君子也。其甘山梦游事甚奇。
怪君颜貌似冰清,白首栖栖上舍生。
为是齑盐培养地,板仓虽匮未渠行。
子规诗 清末民国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诗
余游四郡。以迫于归程。未及见宁越为恨。归到忠州板谷店舍。夜梦与同游诸人。复游宁越。历清泠浦登观风梅竹楼。举目惨悽。风景不殊。若新亭之悲矣。沽村酒共饮楼上。有人诵御制子规诗于下。诸人不胜悲感。抆泪相视。赵甘山(性憙)即渔隐之后也。渔隐为世所称生六臣之一。以此尤不禁怀。遂各赋子规诗一律。余诗云且莫东风啼血苦。几生修得到君王。甘山诗有云争如陇口能言鸟。犹在枝头说上王。(鹦鹉问上皇安否事。见绿雪亭杂言。盖易皇字为王字也。)上六句皆不记。及省追构余诗以完之。甘山诗当俟异日相对。使之续和也。
相思树老碧天荒,楼上闻鹃拜下床。
残月有心谁诉臆,青春无伴可还乡。
日边故国迷千里,梦里佳人焕七章
且莫东风啼血苦,几生修得到君王。
⑴ 俗传庄思两陵。树木相向。意为精感所致。又顺兴锦城坛有鸭脚树。庄陵未复也。其叶皆厌而未伸。既复位。枝叶盛茂。皆向越中云。
⑵ 端宗御制。有声断晓岑残月白。天聋尚未闻哀诉之句。
⑶ 醉琴轩诗。有情里佳人梦里逢之句。佔毕斋吊义帝文。有王者被七章之服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