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卢若腾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9 首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
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观天咫尺,称名食在水中央。
古今多少沧桑客,留得残云映夕阳(杨永智编校)
⑴ 编者按:「食」,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合」。
⑵ 编者按:「客」,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劫」。
⑶ 编者按:「映」,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照」。
六六沙湾小似舟,须弥大界一萍浮。
收罗日月狂澜里,零落云山古渡头。
春水涨时村散网,晓星明处客停舟。
蓬瀛不信人间路,犹认仙源是梦游
⑴ (此诗收于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编者按:《台湾诗乘》题作〈澎海〉)。(杨永智编校)
勘灾 其四 清 · 周凯
七言律诗
剺面风吹两鬓萧,此行敢惮涉嶕峣(作者注:「山多砢礧。」)
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作者注:「明卢若腾官浙江,多善政,民呼卢菩萨。鼎革后结寮澎湖,著作甚富,见《台湾志》。」编者按:前作者注「《台湾志》」,林豪《澎湖厅志》作「澎湖纪略」。)
飓母秋涛曾作谑,海翁春日要来朝
嗟嗟且共安耕钓,定卜尧天雨露饶(廖振富编校)
⑴ 作者注:「海翁大鱼重数千觔,三月天后诞日来潮,必三跃而去,风浪大作,见《澎湖纪略》。」
① 此诗收于《啸云诗钞》、《啸云山人诗钞》,又载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澎湖续编》、《澎湖厅志》、《台湾诗乘》、《广台湾诗乘》、《台湾诗录》题作〈乙酉(1825)侍任澎湖丙戌(
踪迹如蓬转,风波又一经。
地原多鬼市,人喜逐鱼腥。
古剑寒肝胆,奇书瀹性灵(作者注:「在澎得卢牧洲先生遗文数册。」编者按:「瀹」字,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连横《台湾诗乘》、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浴」。)
归装何所有,囊底贮空青
⑴ 编者按:「寒」,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作「磨」。「剑寒」,连横《台湾诗乘》作「镜磨」。
⑵ (作者注:「澎湖产空青,可治目。」编者按:「囊底」,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连横《台湾诗乘》、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囊橐」)。(施懿琳编校)
闲散石虎墓(为丁亥(1887)诗作。) 清末 · 许南英
台南南城外有法华寺,即明末李正青梦蝶园故址也。其北畔一古墓,题曰「闲散石虎之墓」。考志乘,台湾流寓并无其名,意亦正青之流亚欤?正青先生名茂春。
梦蝶园边一抔土,残碑斑驳勒石虎。
墓中虎骨化灰尘,头衔独以闲散取。
不知年代何许人,是清是明难判剖。
台湾自鼎革而还,郑氏开荒为初祖。
其时亦有济时贤,文武衣冠难仆数。
王辜卢沈张郁俞(作者注:「王忠孝、辜朝荐、卢若腾、沈佺期、沈光文、张士椰、张灏、张瀛、郁永河、俞荔,此十人皆台湾流寓。」),刺桐花下诗坛聚。
正青先生别一流,好佛自作蝶园主。
之数人者我俱知,理乱不闻谢簪组。
吁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愈。
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
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
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
东宁百咏 其四十八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大厦真难一木支,望山事去感流离。
孤臣力竭身先死,洒泪亲题十字碑。
作者注:「卢若腾,字闲之,福建同安人。崇祯八年(1635)举于乡,十二年(1639)成进士,福王立授浙东巡抚。驻温州,督师北伐,温州破,率亲兵巷战,背中三矢,为水师营所救。乃由海回闽,谋举兵恢复,所谓『望山之师』也。既以粮尽而罢。成功开府思明,礼为上客。永历十八年(1664),与沈佺期同舟入台,至澎湖,疾作,遂寓太武山下,自题墓石曰『有明自许卢公之墓』。嗣王经礼葬之。」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东宁百咏 其四十九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卢前王后久齐名,四载樽前涕泪倾。
沦落江南老词客,白头愁杀庾兰成。
作者注:「王忠孝,字长孺,福建惠安人。崇祯元年(1628)登进士第,以户部主事榷关,劾太监忤旨,廷杖下狱,已而戍边。福王立,擢副都御史,隆武元年(1645)召见,晋兵部左侍郎,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及福王破,家居杜门不出。时成功开府思明,设储贤馆,礼待避乱搢绅。忠孝往见,欲官之,辞,乃待以宾礼。永历十八年(1664)偕卢若腾入台,日与诸寓公纵情诗酒,居四年,卒。」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大雅今虽息,斯文尚未颓。
凄凉怀故国,寥落感奇才。
旗鼓骚坛建,诗歌汐社开。
伤麟宣圣泪,叹凤楚狂哀。
此土原榛莽,先民辟草莱。
牛皮城突兀,鹿耳水潆洄。
跋浪鲸驱矢,骞云乌逐桅。
中原王气尽,海上霸图恢。
正朔存唐祚,衣冠守汉禖。
天教荒服启,人为典章来
复甫经纶在,斯庵痛哭催。
卢、徐工制作卢尚书若腾、徐中丞孚远均有著作),孙、范亦兼该
渔唱喧崖畔(朱广文仕玠著瀛崖渔唱),槎音傍水隈(姚观察莹著东槎纪略)
快观东海集(光绪间,安溪林鹤年寓台著东海集),复倒斐亭杯(唐中丞景崧斐亭诗钟流传艺苑)
耆旧多词藻,江山供剪裁。
黑洋涛浩浩,白岳雪皑皑。
虎井烟初合(虎井沈烟为澎湖八景之一),龙潭月作陪
竹风消溽暑,兰雨坠清埃(竹风、兰雨,台北名胜)
绿浸南湖柳(南湖在台南,即半月池),红浮北郭梅(北郭园在新竹,郑祉亭仪部建)
箫声沈四野,剑影耀三台。
吊古徒悲尔,豪吟亦壮哉。
流觞逢曲水,珥笔剔残苔。
郢赋抒孤愤,齐言杂笑诙。
几人追李、杜,有客学邹、枚。
轶荡扪朝日,奔腾起怒雷。
狗屠仍激越,蝶梦且徘徊。
慷慨存吾志,扶持赖众材。
秋蝉聊自苦,野鹤漫相猜。
盛事传瀛峤,新编继福台
诸公能济世,莫问劫馀灰。
⑴ 旧史称郑氏之时,中土士夫奉冠裳而渡鹿耳者盖七百馀人
⑵ 孙司马元衡著赤嵌集,范侍御咸著婆娑洋集
⑶ 近代如林鹤山、陈伯康、施耐公、邱仙根诸公以诗鸣
⑷ 龙潭即鲫潭,鲫潭霁月为台郡八景之一
⑸ 福台新咏为沈斯庵、季蓉洲等唱和之什,一名东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