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之瑜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零陵南去路,行客倍销魂。
地暖林多瘴,山深日易昏。
桂香岚自馥,竹泪湿成痕。
野少千厢积,家惟数室村。
毒流防饮马,落木忽惊猿。
乱树山腰驿,孤烟谷口屯。
柴门喧鼠雀,草屋牧鸡豚。
山鬼能人语,溪徭半鸟言。
夔峰通岭徼,舜水即湘源。
因想重华帝,那轻万乘尊。
海外遗民竟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
终身耻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注:朱之瑜,字鲁玙,本称曰舜水先生,浙江余姚县贡生。明亡,走交趾,数来日本,遂家焉。水户藩源光国执弟子礼甚恭。年八十余卒。源氏为题其墓曰“明徵 士”,从其志也。舜水善讲学,一时靡然向风,弟子多著名。郑芝龙(案:疑是成功之误)客台湾,曾寄书舜水,欲乞师,图复明。鲁监国之臣王翊,在余姚大岚山 败亡者,亦其友也。亡国遗民,真能不食周粟者,千古独渠一人耳。《余姚县志》无传,余属沈梅史采其事归补之(同时陈元贽客尾张,戴曼公客纪伊,后又有张斐 携舜水幼孙来。海禁既严,未至引去。然日本甚重其文,有张斐《莽苍园集》行世)。
昌平庙貌尚崔巍,列郡胶庠半劫灰。
几辈龂断守残缺,捧经抱器拜门来。
注:史言大宝元年,文武帝谒学,始行释奠礼。及清和帝诏新修释奠式于五畿七道,可知当时学校既盛。中间武门主柄,僧徒横行,吾道遂微。德,氏兴,投戈讲 艺,彬彬极盛。朱舜水客水户,复绘其式为建学宫。诸藩效之,规模一如中土。闻会津尤闳敞。在东京者,德川常宪书大成殿字于上,鸟革翠飞,仑奂俱美。年来西 学大行,各藩文庙或改为官署,废弃者半。一二汉学之士,潦倒不得志于时,犹硁硁抱遗编,守祭器,可哀也已!
泓峥萧瑟不可言,周遭水木围亭轩。
夏初若有新秋意,褰裳来游后乐园。
主人者谁源黄门,脱弃簪绂甘丘樊。
夷齐西山不可得,欲以此地为桃源。
左挈舜水右澹泊,想见往往倾空尊。
呜呼源平霸者起,太阿倒持归将军。
黄门懿亲敢异议,聊借蕨薇怀天恩。
一编帝纪光日月,开馆彰考非为文。
高山九郎好痛哭,相继呼天叩帝阍。
布衣文学二三子,协力卒使天皇尊。
即今宾客纷裙屐,一堂笑语言温温。
岂识当时图后乐,酒觞未举泪有痕。
丰碑巍然颓祠倒,夕阳归鸦噪黄昏。
愿起朱子使执笔,重纪竹帛贻子孙。
樽俎谋官不定忧。
艅艎东断海难筹。
边声一味蓟门柔。

行教地哀朱舜水,填词人吊李升州。
传闻邻国玉笙修。
剡中罗星亭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剡曲晓冥冥,溪边千仞亭。
潮声连舜水,峰影识金庭。
山郭人烟白,河桥雨树青。
楼头今夜望,何处少微星(用戴逵居剡时月犯少微星事。)
神州破碎梦魂惊,风雪关河按剑行。
最苦有家归不得,可怜无助事难成。
漫将汉学传三岛,终负明恩过一生。
千载长崎涛拍岸,我来犹作不平鸣。
眼中诗笔谁清妙,丁君鸾凤孙登啸。
乱世文章故家子,携家避乱南闽峤。
闽南一去几春秋,畴曩海东来一游。
陆子见人当入洛,仲宣邀我共登楼。
挂帆辞我中原去,秋风萧萧海天处。
忽闻贾谊伤鵩词,不信王乔骑鹤驭!
与君缔姻踰十年,去年始亲翰墨缘。
方拟鲁玙双合璧,谁知雷剑一沈渊!
是时分手才半载,相约榕城欲相待。
万里云程望帝京,一朝恨水填沧海!
海上有田家有书,闽山亦有寓公庐。
华表魂归城郭改,松亭梦落屋梁虚。
伤心母老妻孥稚,仲容(丁复)寂寞身后事。
名山有才未著书(改用赵云菘句),逢时无命空识字!
世界烽烟变古今,江山花鸟怆人心!
那堪朋旧晨星散,况复功名逝水沈!
台湾延平旧幕府,词客哀时泪如雨。
祇今不见丁仙芝,故里空馀洪驹父!
于公门第王公孙,垆下黄公痛夕昏。
涛声浪色沧溟路,何处招君海外魂!
此是男儿鍊性时,天安末劫两枰棋。
风窗读竟朱张传,海外羁魂更可悲(君出示所辑《朱舜水张斐文遗事》。)
朱舜水墓联 近现代 · 罗长肃
对联
抔土他邦瘗忠骨;有人异代吊先民。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